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音樂頻道需要世界民族音樂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4-30 9:46:46



我國民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播

    【俄羅斯方舟】邢老師,您覺得外國音樂的比例還應該適當的增加,可是前兩期有位學者卻認為,我們中國古代的音樂很多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了,我們當代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弘揚和宣傳普及我們的民族音樂,在我們音樂頻道的有限空間內,我們是不是應當盡可能地去傳播我們的民族音樂?因為央視音樂頻道畢竟是國家的公益性的頻道,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傳播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
  


    【特邀嘉賓:邢維凱】首先應該説音樂頻道應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電視頻道,假如我們把它定義為民族音樂頻道,或者中國音樂頻道,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既然我們講的是音樂,那麼音樂就應該包括全人類的,全世界的。特別在音樂鑒賞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大家應該持一種更加開放的、更加宏觀的態度,而不要刻意、人為的去強調你我、彼此。中國古代音樂其實也是在東西方各種不同音樂文化交流過程當中發展而來的。比如説胡琴,這個“胡”字,在中國古代語言裏面實際上就是指“外來的”,是漢民族之外的,但是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現在它已經成為了地地道道的中國樂器。我説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欣賞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或者熟悉自己本民族的音樂,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我們作為現代的中國人,恰恰應該有一種全球化的音樂思維,有更加開闊的審美視野。中國民族的東西是要弘揚的,但是這種弘揚要強調和世界文化相融合,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所以我對人為劃分電視節目比例的觀念本身就持一定的否定態度,不應該機械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能硬性規定。我覺得人們喜歡什麼,這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中國吉祥0】當時都以什麼媒介進行傳播的?今天,我們音樂頻道也加入世界民族音樂,對它的傳播發生改變?所謂:取其之長,補其之短,避其之短,揚其之長,請問,我們在對待外來的民族音樂時,如何才能做到學習,正確批判和繼承呢?音樂有美有醜吧。這對我們的音樂頻道節目製作有何啟示?
  【特邀嘉賓:陳自明】我們對待世界各國的民族音樂,要採取一個客觀的態度,首先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他們的音樂、舞蹈,不能用我們自己已有的某些標準來妄加判斷。我舉個例子,解放初期,我們有名的舞蹈家戴愛蓮(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表演了芭蕾舞《和平鴿》,當時反映是各不相同,在一本音樂雜誌上曾經有一篇評論,説“大腿舞工農兵不喜歡”等等;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北京某歌舞團表演了巴西的桑巴,我當時覺得很好看,但是,被當時的領導否定了,大概是因為裙子太短,扭得太厲害。今天我們來看好像都是笑話,為什麼會做出這種判斷,就是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了解,而用自己的文化作為標準來判斷,拿音樂來説,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
  比如説我們現在音樂學院的視唱課用的都是十二平均律,但阿拉伯用的是二十四律,泰國、印尼的古典音樂用的是七平均律(近似),中國的民族音樂也不用十二平均律,因此用十二平均律訓練出來的耳朵往往聽不慣別的律,認為它不準,中國人跳舞都是輕歌曼舞,抒情、舒緩,而非洲人、拉美人跳舞很重視胯部動作和胸部動作,他們認為這是最美的表現,也是最高的技巧。而在我們某些中國人的概念中,很可能認為是不健康,甚至是色情的,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文化的差別。因此在進入另一種音樂文化時,我們需要“換耳朵”(美國音樂學家胡德),最好的辦法是從小就培養多種音樂文化的不同聽覺。像美國目前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至少要能聽出四種到六種不同音樂文化的歌曲(例如中國音樂、印度音樂、日本音樂、拉丁美洲音樂)。這就不需要長大以後再來“換耳朵”了。因此,我的建議是,對於世界的民族音樂,首先是要虛心學習,對它進行徹底的了解,而不是首先對它定出好與壞,美與醜,如果對它有了徹底的了解,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絕代大俠任魚宇】我覺得《風華國樂》和《音樂告訴你》這兩個節目不錯。

    【春花爛漫心情爽】邢老師,對於外來的音樂,我們是應當包容,這也是我們民族的風格,我們現在用的樂譜是西洋樂譜,我們從小學習的大多是西方歌曲,我們現在的小學生都在爭相去學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我們已經融合了太多的外來因素,但是融合是不是也意味著一些東西的消失?比如我們的民族音樂,是不是有很多遺失的需要我們去撿起、很多即將遺失的需要我們去繼承?全球化就應當全球一體化嗎?我們不應當充分地去發揚我們的民族音樂嗎?
  【特邀嘉賓:邢維凱】 發揚和弘揚我們的民族音樂,使其在世界音樂舞臺上綻放光彩,這是我們所有中國音樂工作者共同的責任。但是,弘揚民族文化絕不能夠閉關自守,而且從歷史上看,我們的音樂文化就是在不斷與外來文化交流和融合當中發展起來的。如果我們把自己本民族的東西封閉起來,與世界其他民族音樂文化分割開,把它當成一種完全另類的東西,刻意強調與其他民族音樂文化的不同之處,其結果不會是有助於我們民族音樂文化的弘揚,相反最終會導致我們的音樂文化只能陳放在博物館當中。 學習外來文化並不意味著喪失我們自己的東西,比如説二胡這種樂器,它的高度發展恰恰是在“五四”之後,西方音樂文化對中國産生影響越來越強的時期,劉天華等中國音樂家學習和借鑒了西方弦樂器發展過程當中的經驗,用來改造和充實二胡這個地道的中國樂器,其實踐結果使得這件樂器,無論是在中國本土還是在世界音樂舞臺上都獲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全球化當然不意味著全球一體化,或者説“一律化”。全球化所強調的是一種視野,是一種開闊的眼界,我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其目的也應當是放眼於世界音樂舞臺的豐富多彩。
  【春花爛漫心情爽】非常感謝老師的回答,我豁然開朗……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有人説:一個民族的音樂實質上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史。請問兩位專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
  【中國吉祥0】故鄉的音樂讓人産生親切感和歸宿感。
  【特邀嘉賓:邢維凱】在西方,很久以前人們就把心靈劃分知、意、情三個部分。“知”是指理性的認識能力,“意”是指人的意志和道德品質,而“情”則是指人的情感、感性。如果説音樂是人的心靈的一種體現的話,那麼我想它主要是針對人的情感和感性方面的。也就是説,音樂是能夠從情感的感性的側面折射出一個民族心靈的發展軌跡。拿西方音樂來講,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對音樂藝術的認識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那時候人們大多強調用音樂來美化心靈,使人的心靈獲得一種理性與情感的協調與平衡。到了中世紀時期,音樂和宗教信仰緊密結合,成為一種傳播宗教觀念的工具,這個時期的音樂形式是比較單調的,缺乏豐富的感性色彩,因為中世紀強調神性,對人的感性慾求是持否定態度的。到了文藝復興之後,人性的解放成為社會的主流,隨著這種解放潮流,音樂藝術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直至現在,人性的解放更強調一種個性的、自然的趨向,音樂藝術也更呈現出個性上的豐富多彩。
  就中國音樂來説,中國古代主要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在音樂當中推行“禮樂”思想,強調音樂要為“禮”服務,有“無禮不樂”之説,認為“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其核心是使音樂成為政治的附庸,成為教化的手段。對於音樂的娛樂功能、審美功能是給予節制的。隨著近現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改變,以及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以人性解放思想為宗旨的音樂文化傳入中國,中國音樂面貌也産生了很大的變化。自由抒發人的思想情感的音樂,體現時代精神的音樂更多的涌現出來。這也是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我們現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巨大改變。

    【昆明洪波】關於呼麥,想請教陳老師。1、陳老師可不可以談一談呼麥的種類以及呼麥在國內發展的現狀?普通人學習呼麥有什麼用? 2、我于2004年2月下旬至今,聽錄音自學呼麥近兩月,目前已經可以自如的發出帶旋律的雙聲,並且正在琢磨那種喉音極重的呼麥(像馬達低音,很震撼),我的目標是在年內至少學會三種以上的呼麥,比如像口哨聲的、喉音的、還有鼻音的(就是不張嘴也能聽到雙聲),請問陳老師,我學會這些呼麥以後,對我們所談的世界民族音樂有什麼意義?因為我現在僅僅是從愛好者的角度在觸摸民族音樂,這種愛好有沒有機會為您的研究幫上忙?都説學習呼麥很難,我卻機緣巧合的自己學會了一點。 
  【特邀嘉賓:陳自明】呼麥的情況我在《環球采風》有一篇文章專門談到,題目是《一個人真能唱兩個聲部嗎?》不知你看過沒有?可以在網上查閱。另外,還有內蒙古的布賀朝魯在《中國音樂》等雜誌發表過文章,現在中國能唱呼麥的有內蒙古歌舞團的斯琴比力格等人,春節前的西部電視歌手大賽出現了女子唱呼麥的現象,也是內蒙古的,我是非常震驚。因為據我了解,以前國外唱呼麥的大多是男子,中國的女子唱得那麼好,簡直是出人意料。我衷心祝賀她們。關於學唱呼麥的問題,我是持慎重態度,因為我聽斯琴比力格説,他在練習過程中出現過很多問題,有時候聲音幾乎都啞了,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你很願意學,我也表示贊成,但是希望你能夠與斯琴比力格等人取得聯絡,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取得成功!呼麥是一種特殊的唱法,而且好像目前都是蒙古民族才能唱,如果你能學會唱呼麥這也是值得漢族自豪的。

 


責編:邢立雙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