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關注民族音樂節目的傳播效果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4-8 12:40:16



                            電視媒體與民族音樂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作為著名民族音樂理論家,樊老師,您曾經呼籲:中國的民歌文化財富流失嚴重,搶救民歌民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請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電視媒體應該做些什麼?
  【橙子1031】我覺得西部頻道的“西部民歌電視大賽”就是一種弘揚民族文化的活動,其實民歌是極具魅力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音樂頻道應該多多介紹,讓所有的年輕人都接受和喜歡民歌。
  【特邀嘉賓:樊祖蔭】我從上一世紀的80年代開始到全國各地各民族中去學習,蒐集民族民間音樂,80年代去過的地方,90年代再去,情況就不一樣了。有許多民間音樂品種正在消失,或已經消失。很使人痛心,使人憂慮。為什麼會産生這種現象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個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方式的改變,譬如,過去長江上到處都能聽到高昂悠揚的船夫號子,現在由於用機器代替了人工,根本就聽不到船夫號子了。第二,生活方式與生活風俗的改變,比如,最近我到貴州南侗地區去,很少能聽到優美動聽的侗族大歌了,村寨裏也是靜悄悄的,一打聽,原來青年人大多南下到廣州、深圳一帶打工去了;孩子們到學校上課去了,很少再有人學習侗族大歌,因此,如果不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在侗寨要聽一首侗族大歌,已變成一件難事。第三,因為交通的發達,媒體對他民族文化的傳播,影響到青少年審美心理的變化。不少青少年覺得自己的民族音樂不怎麼好聽了。比如,景頗族原來有很好聽的本民族的婚禮歌,但現在景頗族青年結婚的時候,已很少唱自己的婚禮歌了,往往用播放境外景頗族的流行歌曲來代替。第四,學校音樂教育當中,很少採用本民族的音樂內容,不重視本民族音樂的傳承。
  現在音樂頻道開播了,可以集中的播放各民族的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節目,讓大家了解、認識我們自己民族音樂的文化珍寶,這對搶救、傳承我們的民歌和各種民族音樂必定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樊老師,您在今年CCTV西部民歌大賽擔任評委時説:中國民間原生音樂是非常豐富的,但長期以來缺乏集中宣傳。央視音樂頻道的開播,可否為中國民間的原生音樂提供一個展示和宣傳的舞臺?
  【特邀嘉賓:樊祖蔭】 今年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集中了34個民族的歌手,他們選唱了各民族的原生態民歌,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歌的大展演,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原生態民歌是非常豐富的。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對原生態民歌以及各種民族民間音樂宣傳較少。音樂頻道的開播,為中國的民族民間的原生態音樂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舞臺。我對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相信它一定能出色的完成這一任務。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我國民族器樂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先人給我們留下了多樣富有特色的民族樂器、器樂演奏形式以及大量的器樂曲。請問,電視媒體應該如何表現這麼豐富的民族樂曲呢?
  【特邀嘉賓:袁靜芳】 我覺得飯還得一口一口吃。現在中央電視臺成立了音樂頻道,已經説明決心來一口一口吃這個飯。我個人的意見,首先要有一個整體的計劃和安排,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的播放,持之以恒的話,它是可以包容很多內容的。其次,在播放具體做法上,我有幾點建議:第一,一定要有一個窗口是對中國傳統音樂系統的、歷史性的介紹,以使聽眾能夠把握中國傳統音樂歷史的整體面貌;第二,我們在宣傳經典上播放名家、名曲的同時,要注重作品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性的介紹;第三,要注意目前在民間中存活的音樂品種,也就是説,希望在音樂頻道能夠定期地每週能有一次民間音樂在民間中怎麼生存和發展的實地採訪材料;第四,要關注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民間音樂在當地的生存和發展。
  【高粱49】袁老師的建議非常好,特別是第三條,非常必要。象“沂蒙山小調”,現在的沂蒙年輕人都不知是啥調,不會唱了。

    【高粱49】兩位老師:一段好的民族音樂,與這音樂産生的社會背景,作曲者的個人經歷,都有緊密的聯絡。要欣賞這音樂,除具有一定的音樂知識外,還應該對這些有了解,才能理解它的精髓。而對大多數觀眾來講,都缺少這方面的常識,請問電視在傳播民族音樂時,應該在這方面應該怎樣做,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特邀嘉賓:袁靜芳】我覺得應該抓住兩條線索:第一,從中國的歷史發展線索有步驟地進行介紹,使聽眾對中國的音樂歷史能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全面的了解,這是欣賞音樂非常重要基本的素質和要求。第二,電視臺可以抓住經典作品或者是某一個在當今發展非常出色的器樂的演奏,以它為中心,使它的知識面延伸開來,把知識性、趣味性、專業性很好的有機的結合起來。耳聽目染,久而久之,堅持學習,一定能夠逐步掌握到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把握欣賞傳統音樂的技巧和能力。
  【高粱49】謝謝袁老師,謝謝主持人。

    【中國大歷史】專家認為音樂頻道的未來的發展走向是怎樣的,他將會更傾向於媚俗,還是追求曲高和寡,同時現在的民族音樂為什麼出現不了像《高山流水》類似的經典作品呢,是環境使然還是審美觀發生變化了。
  【特邀嘉賓:樊祖蔭】音樂頻道的未來發展的走向據我個人看,即不是媚俗,也不是追求曲高和寡。它的主要任務是向大眾傳播各種各樣的音樂,其中有中外古今的古典音樂,也有中外古今的民族音樂。通過大家欣賞高雅音樂,提高我們的整個的音樂素質,了解我們國家的豐厚的民間音樂和它的文化。所以這樣的文化不可能是媚俗的,也更不會是光追求個別人的曲高和寡的現象,而是提高整個民族的音樂素質。至於説現在的民族音樂 為什麼出現不了《高山流水》這樣的好的音樂,我想《高山流水》是歷史的積澱。事實上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對自己的民族音樂了解得還不夠的緣故。這幾十年來,我到的地方比較多,學習了很多的民族民間音樂,其中有很多的好東西。前不久,我作為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的評委會副主席,參加了這次活動,發現了很多我們過去不是很了解的優秀的民歌精品,説明我們的好東西還是非常多的。因此,我們要從我們民族的審美的角度出發去傾聽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

    【葉少芷】袁老師好!在學校的時候就曾經學習過您主編的《傳統音樂概論》,深受啟發。但在推廣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我卻發現,民族音樂確實是一筆財富,可是對它感興趣的人受眾相對較少,那麼該怎樣來提高它的傳播效果呢?
  【特邀嘉賓:袁靜芳】我非常高興你能夠讀到我主編的《傳統音樂概論》這本書,現在為什麼對它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呢?因為傳統音樂有個時代距離,傳統音樂不可能替代當今音樂新的發展,否則這個國家新的傳統就沒有了,但是現在來講,它是有兩方面的工作來做,一個就是對傳統音樂比較多的、比較系統的介紹,一個就是在介紹基礎上可能有一批有識者有新的音樂創造。兩個問題,一個國家完全靠宣傳傳統音樂發展是不可能的,如果説發展當今音樂脫離了傳統音樂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説,對傳統音樂的愛好者來説,一個是宣傳,一個是真正使每一個公民認識到傳統音樂的價值。


責編:邢立雙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