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關注民族音樂節目的傳播效果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4-8 12:40:16



                            關於民族音樂的欣賞

    【俄羅斯方舟】內蒙有一種民族唱法叫做呼麥,我只知一些皮毛,請兩位老師給我們具體地介紹一下它的發聲原理和它的背景好嗎?普通人可以去練習嗎?
  【www.曾侯乙.com】我也喜歡這種東西!!前些日子,中央院陳自明教授在央視十套的百家講壇曾提到過。普通人可能練不出來。會毀嗓的!
  【特邀嘉賓:樊祖蔭】呼麥,又稱為浩林潮爾,歷史上曾長期在阿爾泰南北蒙古族中流傳。這是一種由一人唱出兩個聲部的獨特的多聲部歌曲,歌唱時,先發出一個渾厚的低音,在低音延續的同時,在其上方唱出一個由泛音構成的透明的五聲旋律。這種歌唱方法比較特殊,沒有精通此法的教師指導,是很難練習的。

    【葉少芷】應該説,我對民族音樂還是比較熱愛的。但從我本人的學藝經歷來説,我是從民樂學起,而後再習西樂,當然都不精:(我發現,喜歡民族音樂需要一個過程,一開始你有可能對它是反感的,請問,我們該如何來縮短這個過程?
  【特邀嘉賓:樊祖蔭】接受哪一種音樂,聽覺的習慣佔有很大的分量,對於陌生的音樂開始會有不習慣,甚至於反感,但聽得多了,慢慢地習慣了,就會接受它。對於本民族的人來説,由於從小接受民族音樂的熏陶,自然而然的會接受並熱愛它。至於有人一開始對它反感,可能是學校音樂教育中不很重視我們自己民族音樂的緣故。它使青少年的審美心理髮生變化,以為別的音樂(如流行音樂)好聽,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太土。因此,今後要大力加強各級學校中的民族音樂教育,使它成為傳承我國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渠道。

    【小星星】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音樂。但我個人認為,如果直接把最原始的音樂展示給大眾,其音樂的可聽性、可觀賞性,並不一定能夠被大眾所接受。對於這一點,兩位專家是否認同?我看過一些有關民族音樂方面的書籍與文章,總覺得其內容過於專業化,不易被大眾接受。請問專家,對於此類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特邀嘉賓:袁靜芳】我覺得一個學者研究民族音樂,和媒體向更大的範圍宣揚民族音樂,對待同樣一個原始素材上應該有不同的做法,對於一個研究者來講,要非常重視在考察中所獲得的第一手原始資料,以作為我們研究時的一個科學的依據。媒體在宣傳傳統音樂的時候,我認為可以有適當的加工和再創造,在演奏家演奏傳統音樂的時候,本身就已經存在第二次創造了,傳統音樂為了讓當今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它的一些精髓,我認為可以做適當的藝術加工(當然這個加工指的是多方面的,實際上也是一個創造。
  【愛志文子】可是在采風的過程中,會發現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了“原汁原味”,再想恢復原來的面目已經近乎不可能,這種現象也一樣值得深思。希望兩位老師能有好的建議,能更好更快的保留和推廣傳統音樂。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袁老師,您喜愛哪些民族器樂曲?您一般是通過什麼途徑來欣賞呢?
  【特邀嘉賓:袁靜芳】因為我自己的專業是從事傳統器樂研究的,所以我喜歡的範疇還是比較廣泛的,從比較著名的專業演奏家的演奏到一些很樸實的民間音樂家的演奏,另外,從民間音樂到宗教音樂我都非常喜歡。工作與平時的欣賞對我來講還是有區別的。作為工作,當我研究一個對象的時候,我對這個研究對象的音樂是非常深入、非常入迷、非常細緻的;當我休息的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聽一些內涵豐富、更深層的作品,比如説福建南音的《梅花操》,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瀟湘水雲》,琵琶曲《夕陽簫鼓》、《陽春》,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

 


責編:邢立雙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