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如何感受和理解西方現代音樂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3-19 9:33:44 |
|
西方現代音樂對中國音樂人的影響
【等待戈多!】很多年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幾位風雲人物瞿小松、郭文景、譚盾等的作品給我很大的震撼,含混地記得有瞿小松的《懵懂》、郭文景的《懸棺》,當時也是聽現代音樂的講座才知道中國也有這樣一批人才,請專家們給介紹一下西方現代音樂作品對中國音樂家産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很少能從主流媒體上看到這種節目。 【特邀嘉賓:韓鐘恩】西方現代音樂的作品對中國的影響不僅僅是在80年代,早在30、40年代就有一些個別的作曲家在學習借鑒西方的技法,而且創作出非常出色的音樂作品。比如桑桐的《夜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個作品當中,就有一些無調性的嘗試。當然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這樣的創作只是一些個別行為留存在歷史當中。而真正成規模的學習借鑒西方的現代音樂技法,就是從譚盾們開始的。之所以成規模,當然跟中國進入歷史新時期有直接關係,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的作曲家在學習借鑒西方現代音樂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自身的障礙,也就是説,它不像其他的文化産品那樣,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意識形態的干擾。歷史的看,中國人從20世紀初開始引進西方音樂之後,僅僅花了幾十年工夫就把西方傳統音樂數百年的技術都學到了,而80年代之後,又僅僅花了十來年的工夫把西方現代音樂數十年的技術也引進來了。這種引進本身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意義,因為它打破了原來那種規範,使我們的眼界和掌握技術的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進展。一定意義上,對人們的音樂審美經驗也是有所開拓的。 這幾年來,他們繼續在自己的創作中有所探索,並且被國內外音樂界所關注。但是細細觀察,當年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有人説,這是他們的一種成熟,有人説,這是他們在現代技法的進程上有所退步了,但不管怎麼説,這些創作本身對中國音樂自身的發展是有歷史意義的。儘管主流媒體尚未對此有詳盡的介紹,一般普通聽眾也很少能夠直接面對這些作品。但他們的存在已經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它表明中國音樂在20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已經有所換代。至於説,今後再怎麼發展,這很難預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年所産生的歷史意義將會在他們今後的歷程當中,在下一代人的歷史進程當中都會發生相當的影響。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嘉賓如何看待包含有音樂要素的行為藝術?能否結合具體實例説明? 【特邀嘉賓:韓鐘恩】 所謂包括有音樂因素的行為藝術,首先它是一種行為藝術,其次才是這種藝術當中包含有音樂的要素。如果結合具體實例的話,我們可以看一種演出,把它用英文打出來就是叫“STOMP”,把它翻譯出來的話可以叫“重步舞曲”,這是由兩個英國人首創的一種演出。它的構思是想把身體、環境、律動和聲音這幾個要素都互動起來。90年代初開始出現,以後一直在美國觀眾中引起反響。後來有人把這個演出做成了DVD,取名為“破銅爛鐵”,整個演出都是選擇一些廢棄了的物品,通過敲擊發出各種聲響。這個例子錶明,對這樣一種包含有音樂要素的行為藝術,我們需要相應的建構起多重的綜合的感性機制,否則你不會從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以為是帶有惡作劇式的亂敲亂打,細細的品味,你可以發現很多音響的妙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能會面對一些沒有形式規範的觀念的聲音,也就是説,具體的音響材料和相應的樣式都很不清晰,需要有理性方面的介入才能對它有所理解。比如説,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奇在1960年創作的《4分33秒》,一個鋼琴演奏者一動不動地在鋼琴鍵盤前靜坐4分33秒,只是在規定的時間打開和關上琴蓋,以表示3個樂章的劃分,而鋼琴一點聲音沒有發出。 有人把這個作品和中國古代老子《道德經》當中所説的“大音希聲”聯絡起來,這種聯絡是否恰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這個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意味卻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因為凱奇的意圖就是讓觀眾于寂靜無聲之際注意傾聽現場發生的無目的的偶然聲音,並從中參悟某種哲學觀念。因為在他看來,音樂不是音樂,音樂就是周圍的一切音響,於是他通過這部作品消解了藝術的聲音和自然的聲音之間的界限,並由此顛覆了人們以往的觀念。
【小猴想小羊】宋老師,您説後現代音樂“是一種反美的音樂,不是讓人欣賞的”,那您認為它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我們都是追求美的,為何還允許存在反美的音樂存在? 【特邀嘉賓:宋瑾】20世紀50年代,有個英國人寫了本書叫做《藝術的真諦》,他認為應該把美跟藝術分開,藝術的東西經常是不美的。我覺得,他的看法值得我們重視,我還認為,看待音樂應該把它們放到一定的歷史文化中來看,就像研究魚,應該放在它的海洋環境。後現代音樂在西方是和後工業社會人的狀態有關的,“反美”的“反”有兩種意思,一是反對,一是反面。它反對現代主義的偏執狂,採用精神分裂的策略,而在形式上,由於正面的可能性都開採光了,所以就到反面去開採。反面就是無序,不控制或者多元拼帖。有序的東西才是美的,而無須序的東西當然是不美了。藝術是為了表達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20世紀以來人變的很複雜,往往需要用不美或反美的形式來表現,這就出現了後現代反美的藝術。對審美而言,永遠只能選擇美的東西,因此,後現代藝術可以理解,也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感覺衝擊,但是,這種感覺衝擊很難説是一種審美享受。例如,約翰 凱奇的《四分三十三秒》要人們去聽現實當中的各種聲音,以及幻想中的各種聲音,這顯然不是一種音樂美食。因此,我們不必用對待食物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石頭或泥土,也不必用對待美的音樂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反美的音樂。
責編:青葉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