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民族音樂Ⅰ |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4-14 15:20:21 |
|
嘉賓與網友對音樂的個人感悟
【“文化人”】現場對所有灌水的及潛水的調查:你們需要什麼樣的民族音樂?你們希望央視的音樂頻道如何傳播咱們的民族音樂?拜託喲,今天我們談的是我們的需要。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這位網友的倡議很好啊,大家各抒己見啊。 【絕代大俠任魚宇】我迷民族音樂的時間最長。 【“文化人”】週末音樂早餐:二泉映月。 【貓咪mm】午飯、晚飯,接著上菜單~~ :) 【“文化人”】干家務的時候:聽聽笛子曲,晚餐呢,要換換口味,來首薩克斯。 【絕代大俠任魚宇】我不喜歡薩克斯。 【“文化人”】那説説你的晚餐音樂吧。 【絕代大俠任魚宇】我聽教會的聖樂和讚美詩。 【“文化人”】這是我閱讀時的佐餐。 【yq117】我以前聽民族音樂多一些,如笛子、琵琶、二胡等古典曲目多一點,但近兩年來,聽輕音樂和交響音樂多起來了。如《浪漫經典薩克斯》、《情感小號》、經典輕音樂》,聽起來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有些曲目把人與自然融入一起,給人的心情不一樣,音樂的力量真實精神的力量。 【高粱49】喜歡沂蒙山小調。 【等待戈多!】我不喜歡打開音樂頻道就是港臺那幾個人,無論是民族音樂還是現代流行音樂,希望節目做得有深度一點,不要總是幾個流行歌手佔領熒屏。 【小蜜蜂妹妹 *】希望出現有創新又不古怪、搞怪的民族音樂作品。 【絕代大俠任魚宇】我喜歡蒙古民歌、江南絲竹、還有雲南的少數民族的民歌,喜歡古箏、琵琶、馬頭琴、熏、笛子、揚琴演奏的樂曲,原來喜歡古琴,現在不喜歡了。 【貓咪mm】為什麼不喜歡古琴了呀?
【“文化人”】請專家不妨談談你們正在“製造”什麼樣的民族音樂?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兩位專家談談,你們正在做什麼呢? 【貓咪mm】秉承傳統的中國製造。 【yq117】網友“文化人”今天是專業對口了,給兩位教授製造了許多專業問題,把討論引向了“音樂頻道”的軌道! 【“文化人”】剛吃完飯回來,就看到如此美言,感覺真美。 【yq117】音樂就是美妙的,能給人以審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給人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這可能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吧。 【“文化人”】我正在聽Sara Brightman演唱的曲子呢。 【特邀嘉賓:崔 憲】我們不會“製造”什麼民族音樂,我們的工作任務只是研究民族音樂的內在規律,認識它的內在價值,為我們理論建設和音樂教育提供有價值的成果。嚴格的説,我們和作曲家的任務完全不同,作曲家創作作品,同時也在製作他認為有價值的民族音樂,而我們離製作音樂相去甚遠。與作曲家相比,他們在前臺,我們在幕後。比如我在曾侯乙編種的音樂理論方面做過一些工作,在做傳統樂理教材的編寫上,做過一點工作。我們的《中國音樂辭典》修訂工作還沒有做完,這些都是幕後工作的不同內容。 【特邀嘉賓:王子初】首先我想説明一下,我的工作不是作曲家的工作,所以我一般不“製造”具體的音樂作品。我的工作是理論研究,在一定意義上説,和音樂的創作表演已經有了一定的距離,這也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吧。我所關注的是有關音樂藝術在某些方面的規律,屬於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舉個例子:我研究有一種古代的樂器叫箜篌,它的起源、它的發展、它的來龍去脈。我發現這種起源於兩河流域的外來樂器與佛教傳入中國完全同步。我想我對這一種樂器歷史的研究,它的意義不會局現在音樂史的範圍裏面,也不會局限在東西藝術交流史的範圍裏面,它可能在更大範圍的文化史研究方面産生重要的意義。
【貓咪mm】請問三位嘉賓:你們都是從事音樂研究的,我想知道,作為專業人士,音樂給了你們什麼?或者説,你們從音樂中獲得了什麼呢? 【特邀嘉賓:崔 憲】我們從事音樂研究,和音樂愛好者相比,音樂研究是我們的職業,同時我們也是職業中的音樂愛好者。從職業的角度説,音樂的研究工作和任何研究工作一樣,有時是繁雜的,平淡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優美的音樂常常可以給我們帶來工作之餘的愉快,這種愉快跟音樂愛好者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一樣的。可以説,從音樂作品的欣賞中,我們能得到其他藝術作品當中得不到的享受,這也就是説音樂的作品可以帶來無限的欣賞空間,在我們欣賞美妙的樂音,及深邃的樂思的同時,獲得的精神享受遠遠大於音樂的本身。有時候因為我的工作,我後悔選擇了研究音樂做職業,但同時我也慶倖能聽懂音樂,又使我獲得了體驗世界,品味人生的一種能力。或許這就是從音樂獲得的東西吧。 【網友嘉賓:王 紅】音樂給予我得很多,並非一兩句話可以説清楚,最簡單的一點,音樂給予我一份我由衷喜愛的事業,其實“愛”是沒有理由的、也是不計報酬的,難道不是嗎? 【貓咪mm】謝謝你們的回答,音樂會讓人更有愛心。 【ray-ruirui】好的音樂是流行音樂還是民族音樂?到底好的音樂是什麼?年輕的人會説是流行的!可是年紀稍微大的會説是民族的,那到底是什麼呢?是內地的好?還是港臺的好呢? 【北溟】我喜歡雙節棍! 【無名劍9】流行音樂不一定就不好,但經過時間考驗過的民族音樂肯定是好音樂! 【胡楊】都有好的啊,民族的有,流行的也不乏啊。 【無名劍9】這裡所説的民族音樂指的廣義的民族音樂,包括民族風格和素材創作的各種作品,包括流行歌曲,比如青藏高原、劉歡、毛阿敏等演唱的許多歌曲,甚至港臺的一些早期作品和現在不多的歌曲,並非指幾首古曲。 【特邀嘉賓:王子初】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並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我想很多的流行歌曲,它都以中國民間音調為基礎創作的,這些作品深深地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對音樂的喜好,會隨著年齡的不同有所選擇,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至於港臺跟內地,從本質上講也沒有根本的區別,台灣很多的校園歌曲都是根據蘇南小調的基礎創作的,這一點上我有比較切身的體會。去年年底以前,我在台灣當了半年的客座教授,教的也是音樂課程,後來我發現很多台灣人講的普通話,可以説現在台灣流行的官方普通話都是帶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話,我想誰都可以理解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他們可以把口音帶到台灣,為什麼不能把大陸的音樂帶到台灣,現在創作的這些台灣音樂為什麼又不能帶上這些地方的音調呢?當然我不否認港臺音樂已經成為一個時期某種音樂的專用名詞,它已經有了固定的概念,也有它特定的內涵。我的意思是,不一定要把內地的跟港臺的過於區分那麼清楚。
責編:羅石曼
|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