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
【貓咪mm】請問嘉賓老師:為什麼民族音樂發展到今天,似乎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比如,民族音樂似乎難抵流行音樂。是和大眾的社會需求和生存狀態有關係嗎?
【特邀嘉賓:崔 憲】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是現實,因為我們的所謂民族音樂,也就是我們的傳統音樂,它是農業文明的産物,也是農業文化在音樂領域的代表。説到農業文化,那麼它生存的空間應該適合農業文化的環境,在當前農業文化已經被現代的城市文化所取代,那麼它在城市文化當中原來的藝術形式,以及審美取向是可能會與當今的社會拉開距離的。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今天所特有,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大的音樂文化的轉型,第一次發生在秦漢之間,也就是代表青銅文化的鐘磬樂,隨著青銅文化的衰落,隨著地主經濟的發展,它也逐漸失去了生存環境,以至於從優秀的音樂代表衰落為禮樂儀式的裝點。隨之發展起來的是以絲竹樂為主體的鼓吹樂,絲竹樂以及有歌有舞的歌舞大曲,這種形式發展到唐代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隨著五代的戰亂,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以及手工業的發展,以宮廷歌舞伎樂為代表的唐代音樂又開始衰落。隨之發展的是歌舞百戲,奠定了一條民間戲曲音樂發展的必然道路。其實所謂民族音樂就它最優秀的品種來説,戲曲應當是明清以來的最重要的音樂品種。和其他民族音樂一樣,戲曲的現狀也存在著空間越來越狹窄的問題。
但是這並不僅僅是流行音樂衝擊問題,而是農業文化的環境在轉變,外來文化的影響在加深,多元文化的現狀在加強。當然也包括社會需求的改變,導致了民族音樂“生態環境”的惡化。但是這並不是説,民族音樂就沒有發展的前景,而是民族音樂如何發展,可能還要在現代城市文化的環境中如何尋找發展它的空間,以及如何改變它的藝術樣式,從而適應新的文化需要,當然大眾的社會需求應當包含在國民音樂素質的教育之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何使民族音樂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重要的組織部分,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之一,民族音樂的建設應該得到國家政府、專業學者、教師學生方方面面的關心和重視,以改善大眾的社會需求,以及民族音樂的“生態環境”,使民族音樂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繼續流在炎黃子孫的血液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有機構成。
【倩倩0217】那麼,是不是説在中國實現城鄉一體化之後,就會出現另一種音樂形態,現階段我們的民族音樂也會像“金石之樂”一樣成為歷史進程中階段性的大音樂種類。
【網友嘉賓:王 紅】我覺得您説得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民族音樂之所以顯得冷淡,一方面缺乏教育,人們的意識與愛好需要從小培養,為什麼意大利人都會唱歌劇、都會欣賞交響樂,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宣傳也很重要,相信央視專業音樂頻道的開播,有助於提高民族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等待戈多!】搶救民族音樂遺産和創造能與當今世界平等對話的現代音樂是否是民族音樂的必由之路?
【特邀嘉賓:崔 憲】搶救民族音樂遺産和創造現代音樂應當説是民族音樂建設的兩個不同的組成部分,一方面民族音樂的生存環境的改變是當今我國音樂遺産逐漸消失的主要原因,搶救這些遺産是音樂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現代音樂的創造,以及能使這些創作達到能與當今世界平等對話的水平,是提高我們音樂文化建設的另一個方面。這兩個方面表面上看,工作的性質、工作的方式、工作的目的相差甚遠,但是這兩項工作的目的應該是一致的。沒有優秀的民族音樂遺産作依託,我們的創作可能缺少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依託。如果沒有優秀的創作作品登上世界舞臺,我們的優秀音樂文化也可能在一個方面得不到世界的認同。兩項工作分別 做好,或者到一定程度,使兩項工作在不同的層面,不同的方式上得到有機的統一,可能是將來能夠看到的可喜局面,現在許多優秀的作品已經在這方面得到一些嘗試,比如説,譚盾前不久用湖南音樂創作的新作,就是他在這麼多年來在走向世界以後更深的從創作的語言從創作的素材,以及從創作的審美上,在民族民間音樂當中挖掘更多更深文化資源。所以民族音樂的發展,搶救遺産和創作新作品都是必由之路之一。
【等待戈多!】有人説: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是中國民族音樂發生巨變的20年。改革後不久,有人驚呼:在悄然興起的流行音樂和歐洲古典音樂兩大熱潮的夾擊下,民族音樂陷入低谷!兩位老師怎麼看?
【特邀嘉賓:王子初】我認為這只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一種表面現象,由於一些歷史原因,中國社會經過了一個長時間的封閉階段,開放伊始,人們對一切外來的東西難免有一種強烈的新鮮感,但是我想,事實也是,隨著一個階段的實踐,人們的認識逐步昇華。對這些新鮮的東西,開始出現了理性的選擇,有一些被我們所吸收,有一些自然淘汰了。比如,我們吸收了一些流行音樂的形式,但是賦予了我們民族傳統音樂的內涵,成為了一些優秀的新型作品。我有一些體會,我很少聽流行音樂,但是我從來不排斥。後來,我還確實發現了流行音樂中間有不少我所喜歡的東西。
【特邀嘉賓:崔 憲】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任何新的文化浪潮都會對本土文化産生衝擊,在短時間內本土文化受到夾擊,陷入低谷,應當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歷史上,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在吸收異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自己,發展自己。將外來的東西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當中,成為新的生命力。比如唐代龜茲樂也好,天竺樂也罷,都極大的豐富了當時音樂文化的內容。這些音樂也就是我們今天聽到的新疆音樂、印度音樂。擴而廣之,歐洲古典音樂,我們也不妨看成當今的龜茲樂、天竺樂,在我們逐漸學習消化歐洲音樂文化的精神後,它會有機的注入我們民族樂的發展當中。所以我想,民族音樂陷入低谷是暫時的,當它走出低谷,重新振作的時候,應當是吸收和消化外來音樂的優秀內涵後,重塑民族音樂的靈魂。我想這一天是會來到的,當然這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十年八年,如果我們看一看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就可以知道,歐洲的古典音樂從文藝復興的萌芽13世紀開始,到18世紀前後,至少有五六百年的發展。那麼我們民族音樂從低谷走出來,應當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
這不是改革開放的錯,也不是民族音樂的落後,而是歷史的傳統的音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需要從農業文明的生存環境中轉向適合現代文明的需要。這個需要應當是多層次的,因此,民族音樂的發展也應當是多層次的發展。
【倩倩0217】我國提倡的“城鄉一體化”會不會使民間音樂的發展失去生存的空間?
【絕代大俠任魚宇】所以要提倡音樂工作者的采風。
【倩倩0217】光采風有用嗎?難道僅僅是要把它們“館藏”起來嗎?
【網友嘉賓:王 紅】您好,我覺得,館藏是一種方法,如日本的一部分民族音樂就是運用館藏的方式保留,但是他不是最好的手段,畢竟音樂是流動的藝術,他需要發展,並且歷史事實也告訴我們這一點,如先秦的鐘磬樂、漢唐有歌舞大曲、宋代有戲曲,所以説音樂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發展。
【倩倩0217】可是民間音樂之所以有這麼深厚的底蘊由他生存的民間這個“土壤”是分不開的,館藏可以將它保存但是它能給音樂以繼續發展的動力嗎?
【yq117】據傳説,我們在唐朝時期,當時的音樂發展在其他國家是領先的,後來為什麼發展的不如發達的歐洲國家了呢?其主要的原因在那裏?
【絕代大俠任魚宇】基督教的音樂對凈化心靈益處最大。
【高粱49】我想不會,城市化的人對失去的東西更感珍貴。
【貓咪mm】那已經是失去之後呀,再感到珍貴不是就有些晚了麼?
【貓咪mm】請問嘉賓:你們如何看待目前音樂考級中,考西洋樂器的多於民族樂器的現象呢?比如靠鋼琴、小提琴什麼的遠遠多於靠中國傳統樂器(至少我們當地報紙就報道過這種現象呢)。你們擔憂過麼?
【特邀嘉賓:王子初】我一點都不擔憂。很多人選擇鋼琴、小提琴,中國出現的考級一開始也是選擇鋼琴和小提琴,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鋼琴和小提琴無論在它的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方面,比較系統的教材方面,還是在比較規範的技巧方面,都有它的優越性。所以,鋼琴、小提琴的教學、考級都比較有章可循。由於我們民族器樂在這一方面歷來比較薄弱,完善的教學體系還在逐步形成,所以在考級、教學方面,要建立一定的規範就比較困難。當然在這一方面,從上個世紀20、30年代開始,也可以説從劉天華開始,我們有一些有眼光的音樂家已經在開始做這方面的努力。建國以後,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我們在這一方面還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建立我們自己的有特色的民族器樂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