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解讀春節熒屏收視熱點懷舊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2-23 9:47:57



懷舊心理的社會意義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春節間,電視熒屏為了迎合觀眾的懷舊心理,也推出了一系列懷舊節目,懷舊心理是否具有消極的社會意義?我們的的傳媒是否應當去迎合?
  【特邀嘉賓:夏學鑾】懷舊是人類健康心理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積極的功能。説到懷舊的功能,不禁讓我想起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滕尼斯的經典著作《社區和社會》(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這部被國際社會學界認為奠定了社會學分析基礎的煌煌巨著,其實就是以懷舊情懷為出發點的。這本既追溯到中世紀又展望到未來的書,力圖回答被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弄糊塗了的老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在哪?我們從哪來?我們到哪去?這些都是典型的懷舊話題。
  著名社會學家索羅金在《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該書的第一版英文譯本)序言中説:社區和社會既是兩種不同的精神和行為模式,又是兩種不同的社會類型。我相信,作為一位現代公民,滕尼斯是留戀傳統社區的人際關係、精神狀態和行為模式的,它們表現為熟悉、同情、信任、依賴和關係粘著性;但是,作為一位社會學家,他對與傳統社區相反的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精神狀態和行為模式即陌生、反感、不信任、獨立和關係連結性等新特點又不能視而不見。正是滕尼斯的懷舊情愫促使他研究併發現了這些新的精神狀態、新的行為模式和新的社會形態。因此,懷舊的第一個功能是發現創新。
  懷舊的第二個功能是相對滿足。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才容易懷舊呢?總是在處於相對剝奪的情況下才容易懷舊,以便找到一個可靠的平衡點,對現存狀態發展出一種歷史比較性的滿足。相對剝奪是人們感到的現實不平等、不公平,當期待得到的與實際得到的之間和個人得到的和他人得到的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人們就會産生相對剝奪感。治療這種相對剝奪感的辦法之一就是懷舊,進行縱向的歷史比較,這樣人們就會從相對剝奪轉變到相對滿足。這就是懷舊的相對滿足功能。
  懷舊的第三個功能是自我控制。懷舊具有參考群體的比較和規範功能,不過,它是把過去的時光作為參照係來比較現在的時光。總的來説,比較來,比較去,現在的時光肯定比過去的時光要好。那為什麼有些人還不滿足呢?外部理由不充分,人們就開始尋找內部理由,結果發現不是現在的時光不好,而是自己貪心不足,欲豁難平。於是人們開始加強自我控制,限制自己日益膨脹的慾望,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這就是懷舊的自我控制功能。
  懷舊的第四個功能是激勵鞭策。懷舊是加油站,是增氧吧,是長途旅行中的鐸站。當你在進行爬山旅行的時候,在一個山頭上有一間休息亭,你在這裡小憩一下,望著你走來的路,你心中是否有幾分自豪,回憶你上來路上的景物,你是否感到有幾許愜意。這些體驗和成就都會激勵鞭策你繼續攀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就是懷舊的激勵鞭策功能。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懷舊是否會阻礙創新?懷舊是否讓現代人處於現代價值與傳統價值、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生活方式、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全球化與地方化的兩難選擇當中?
  【特邀嘉賓:夏學鑾】懷舊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鄉愁”,生活在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中的現代人,向傳統田園生活的回歸,這就是“鄉愁”。工業化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但是也造成了我們精神家園的失落,這就是現代人“懷舊”的主要理由。然而人類總是要進步的,於是這就造成了“懷舊”和“創新”的矛盾,有些經濟學家説,腐敗是市場經濟的代價,道德滑坡是物質財富增長的代價,鄙人實在不敢茍同。不管怎麼説,我們發現,現代人生活在日益嚴峻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之中,我們需要做出許多令人痛苦的選擇。基本的選擇有以下幾個方面:
  1、繼承與創新的兩難選擇。繼承與創新是所有人類社會都必須面對的發展難題。無論是在城市規劃這些技術問題上,還是在組織設計、制度創新和理念發展這些意識形態問題上,我們都面臨著繼承與創新的兩難選擇。解決這一困境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或在創新的基礎上繼承。二者均不能偏廢。沒有繼承就沒有歷史,現實就缺乏其合法性基礎;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歷史也就沒有未來。懷舊話題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就是把繼承和創新有機整合起來,使之不再成為困擾我們的兩難。
  2、現代價值與傳統價值的兩難選擇。轉型期的中國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現代價值和傳統價值並存。在我們為人世處時,到底是按照傳統價值行事呢?還是依據現代價值行事呢?這種兩難處境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地點、對象和條件為轉移。在家庭這樣的首屬群體,主要還是要提倡傳統價值;在市場這樣的次屬群體,則主要用現代價值指導自己的行為。但這個原則不是絕對的,什麼情況都有它的例外。
  3、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生活方式的兩難選擇。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這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他人無權干涉和過問。但是當一種生活方式和主流文化價值規範相違背的時候,社會和社區也有進行規勸和管理的權利。有些標榜為現代生活方式的生活,實際上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誤讀和扭曲。現代生活方式不應被腐朽、糜爛的生活所褻瀆。
  4、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的兩難選擇。按照吉登斯理論,現代性和自我認同的時空擴大了。自我認同是處於全球化和地方化兩極續譜中的某一個位置。現代社會是一個國際社會,其現代性要求個人扮演普遍主義的、中立的、專一的、爭取的和功利的角色,這往往使人容易失去其傳統的自我認同,以至於使人忘掉自我,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人是在互動場景中的人,把握住互動場景的框架,就容易弄清在某一場景中自己是誰,在這個場景中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5、全球化與地方化的兩難選擇。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兩難選擇主要是對制度而説的,但是對個人自我認同的確立也有意義。不加入全球化化的潮流,制度就會失去許多國際資源和寶貴的發展機會,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如何保持地方特色、堅持地方化又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全球的,這就是我們處理全球化與地方化矛盾的基本原則。


    【貓咪mm】嘉賓老師,總有人批評春節晚會説,這麼吃力不討好,乾脆別辦了。那麼,你們是否可以假設一下,假使有一天春節晚會不辦的話,大家的心情會怎麼樣呢?難道真是“相見不如懷念”麼?
  【特邀嘉賓:夏學鑾】我已經説過,春節晚會已經是華人社會過春節的一種新的民俗時尚,不管怎樣,晚會還是應該辦下去。我個人認為,不舉辦所遭到的罵聲比辦得不好招來的罵聲還要更大,聊勝於無嘛!
  【高粱49】同意夏老師的意見,不辦罵聲會更大,現在有罵聲,不滿意,我覺是辦晚會的體制有問題,引入的競爭太少。
  【yq117】觀眾的評價以及各種呼聲的高漲,説明對春節晚會更加關注了,欣賞水準和標準更高了,對晚會的情結更深了,期待更強烈了。這樣理解和認識應該是客觀的。如果觀眾都沒有反映話,這可就真正説明問題了!
  【貓咪mm】聲明,我也同意夏老師意見。俺可離不開春節晚會。


責編:張青葉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