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解讀春節熒屏收視熱點影視劇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2-12 17:47:04



如何看待歷史劇


  【阿瓦古麗】有一位上海詩人這樣評價時下清劇的氾濫:“1644年6月6日,滿族人攻入北京,為以後中國電視劇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請問專家如何看待如此高份額的清劇市場?以及題材和歷史事件重復,所造成的産業成本高投入。
  【特邀嘉賓:王志敏】不僅在電視劇創作當中存在這些情況,在電影的創作當中也存在這種情況。這個問題我也反復考慮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現在的看法是:第一,清代的歷史題材可能創作比較熟悉、容易掌握,歷史更久遠的題材把握起來難度更大一些,除非是那些膾炙人口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第二,清代的歷史狀況可能比較容易同現代的生活狀況建立起一定的類比和想象的關係,比較容易把現實的問題投射到歷史的情景當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産業成本的投入不是高了,可能還是節約了,包括情感、智力的投入可能更節約了。如果説它的産業成本投入比較高的話,可能回報也比較高,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創作才能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可以這麼説,清朝的歷史給我們當代的電視劇和電影的創作者提供了無窮無盡的靈感。我最近在廣西電視臺看了《躍龍門》,講的是科考作弊、貪污腐敗的故事,我是抱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在看這部電視劇的,其實對清朝的事並不關心。
  【阿瓦古麗】呵呵,我是滿族,當初看到這段關於清劇的評價時,感覺比較複雜,就像您講到,一種民族的親近感和時間上遙望,關於成本的詮釋,讓我豁然明朗,我比較擔心影視創作中的成本投入,畢竟我們國家的國力需要節約!

  【高粱49】可是,王老師,作為一般的觀眾,大多不會象您一樣用專業的眼光去看這些清朝劇,我覺這些清朝劇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如我鄰居家的小孩子在看了這些清朝盛世、反腐、大案等的電視劇後對我説,看清朝的當政者比現在還“執政為民”,還廉潔奉公。您對這問題怎麼看呀?
  【特邀嘉賓:王志敏】電視劇的創作有一個原則,儘量的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觀眾願意看一個清官的故事,電視劇創作當中就會出現很多清官的故事。至於清朝的官員是不是更廉政?那是一個屬於歷史研究的問題。

  【高粱49】王老師,這可能牽扯到歷史劇創作和歷史的真實問題,我認為歷史劇作為一種藝術,有它自己的藝術規則、規律,但歷史劇起碼一條應該忠於歷史,給觀眾正確的歷史知識、概念,不應該誤導觀眾,更不應該將錯誤的觀念呈現給觀眾。王老師,我這樣説對不對?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覺得你的這種説法是有一定問題的,西方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研究有不少的觀點,和我們的傳統觀點有很大的區別,其中有一個觀點不知道你能不能贊成:就是真正的歷史大寫的歷史是沒有人知道的。北京電影學院學報曾經登過一篇美國學者的文章《磅薄與輝煌》,講了一個觀點恐怕你也不會贊成,她認為好萊塢的歷史題材影片與史學家的歷史著作相比,前者並不比後者更不真實。我們不一定完全認同她的觀點,但她的觀點仍有她的道理,那麼歷史也是要由人來書寫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虛構。英文歷史這個詞(history),這個詞裏麵包含著兩個詞,就是他的故事。在我們一般人心目中的歷史,其實就已經是故事了,我覺得歷史學家更容易贊成這個觀點,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出來之後經常會受到歷史研究者的激烈批評,我希望大家去看一看《磅薄與輝煌》這篇文章。


責編:張青葉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