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2004中國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6-10 10:58:33



關注網絡媒體的新聞職業道德


  【小黑帽1】最近,中央新聞單位發“弘揚職業精神”自律公約 ,很多媒體都制定“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維護隊伍形象”自律公約,請問老師什麼是新聞自律?您認為加強新聞自律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鑫飛馬】新聞自律就是新聞界自己約束自己。要求新聞工作者自覺遵守國家的規章制度、法律及新聞界制定的職業道德規範等。我認為新聞自律最好的方式是在新聞界內部教育和罰款。
  【特邀嘉賓:陳力丹】新聞工作是一種社會行業,但是在改革開放前我們的新聞單位是黨政機關的一部分,而沒有被視為一種完整的社會行業,記者往往把自己看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的一員,擁有某種權力。現在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我們的傳媒逐漸從黨政機關的一部分變成了産業,成了利益單元,但同時新聞工作是服務於社會的,在這種背景下傳媒作為一種職業的職業意識便提上了日程。在中國有教師節、有護士節,教師和護士都有一種傳統的職業,教師這種職業在中國有2500年了,有一種無形的社會意識,比如説教師比較要擁有很豐富的知識,同時要為人師表,這是一種職業意識,那麼醫護人員在19世紀中葉以後,南丁格爾創立了醫護人員的職業意識,就是無國籍的救死扶傷的精神,至今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醫護人員的職業意識。記者全世界也有一種意識,就是服務於公眾獲知信息的需要,要客觀、公正、真實、全面。
  【特邀嘉賓:陳力丹】儘管記者本人可能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報道事實的時候,首先要把整個事實呈現給受眾是首要的職責。現在在新聞學界提出了新聞專業主義的概念,新聞專業主義的概念不同於政治權利對媒體的要求,也不同於市場經濟行為對媒體的要求,而是一種服務行業的專業化意識,它包括一系列的職業規範以及評價標準,包括專業知識的積累、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專業資格的認可,彰顯專業精神的範例,以及專業內部的自律等等。在法制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新聞自律體制,我國這個問題目前剛剛提上日程。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新聞職業道德原則是指新聞媒介及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法則和道德標準。傳統媒體的職業原則,比如新聞職業規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職業道德的名義對新聞內容進行把關),在網上還需要遵守嗎?遵守和不遵守都分別帶來怎樣的後果
  【特邀嘉賓:陳力丹】網上新聞職業道德和社會上的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一樣的,對於記者來説,發佈新聞需要有一個基本的程序的規範,比如説要進行必要的核實,選擇事實的時候還要考慮平衡原則,對新聞源進行必要的考察,另外還要有“新聞正義”的動機,不得存有報道者經濟、政治利益的驅動,這是我們在報道事實的過程中遵循的職業規範,這個規範無論是網上發佈信息,還是在傳統媒體上發佈信息應該是一樣的。
  【hulunbeir】就是,只要有責任感、有職業道德、有良心,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都不會出現假信息的。
  【yq117】我看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媒體新聞工作者能否忠誠于祖國和人民的新聞事業,能不能忠實的履行自己神聖職責,是否自覺維護和樹立良好的新聞工作者的職業形象。
  【特邀嘉賓:宋小衛】其實我剛才已經提過,新聞職業道德原則也不單單是要求媒介不去做什麼事情,比如,不能侵犯他人的隱私,不能提供假新聞。另一方面,新聞職業道德原則也包括要求新聞工作者主動做某些事情,比如,進行輿論監督。傳統媒體的職業道德原則也同樣適用於網絡媒體,但職業道德實際上有抽象的有具體的東西,或者説也要通過很多具體的業務性的要求來體現出來,比如説,你在播電視的時候,把電視的臺標做成透明的,不至影響觀眾的收看,像這種小的地方也能體現職業道德,如果把這種要求具體化,形成某種操作守則,那麼這種守則也屬於職業道德的範疇,這一層次的職業道德網絡媒體應該有它自己體有的要求。比如説,強制向網站的瀏覽者不停的閃現廣告,對其如何規範?可能就是網絡職業道德所特有的東西。
  【infooffice】所以説責任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涉及到法律、道德、審美、心理、技術等多個領域。

  【在榕樹下】網絡媒體是大眾媒體,如何既充分傳達、反映大眾聲音,又不會被某些時候一邊倒的缺乏理性的大眾意見牽著鼻子走呢?
  【特邀嘉賓:宋小衛】這裡邊其實就有一個網絡媒體工作上的自身素質問題,我注意到現在很多院校都開設了有關網絡的課程,大家比較關心的往往是網絡的技術層面,在這方面也肯下功夫,因為技術性的東西本質上是自利的,學好的關係到自己的飯碗,大家都肯下功夫甚至是不惜花費鉅資有關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方面的東西往往是利他的,人們往往不太容易,心甘情願的主動的去接觸和了解。打個比方來説,如果有個地方舉辦學雷鋒的收費講座,更自己掏錢去學的人能有多少?但是,你辦一個學習電腦技術的講座,這種講座現在到處都有,你看看有多少人在學。所以,我很同意現在國內有的傳播學者所主張的傳播學和新聞學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育人,就是教媒介工作者有自己的理性,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專業追求,這方面的教育,這方面的熱情還都有所不足。真正決定網絡媒體質量的是那些站在媒體背後的人,可能有一些比較巧妙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也可能根據某些具體的問題出臺一兩個具體的管理辦法和措施,但是真正使網絡媒體站得住的從長遠看還是人的素質,而人的素質的養成非一時之事業,得有耐心,得有長遠的眼光。我注意到,現在決策層也在提倡要培養媒介從業人員的職業精神,希望我們能在這個方面不斷的去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在榕樹下】請問專家,網絡媒體在報道某個有爭議的事件時,是儘量客觀的擺出對立雙方的觀點,留待網友自己判斷呢,還是加入記者的評論,從而逐漸形成某一媒體自己的立場和風格?
  【特邀嘉賓:陳力丹】關於這個問題是屬於記者工作的一個業務問題,要把報道和評論分開。報道要客觀,不能夠攙雜個人的議論和價值判斷,但是可以以自己署名的形式對事件發表意見,這種情況下能夠達到既引導了輿論又保障了媒體的公正姿態。例如我們現在的某些報道經常有這種寫作模式,就是在什麼什麼形式下,在誰誰誰領導下,為了什麼什麼發生了什麼什麼事情,然後又説這件事情具有什麼什麼重要意義,這種寫作模式就是除了發生那件什麼事情是客觀以外,其它都是記者的價值判斷,這是違背消息寫作的基本規則的。
  【在榕樹下】網絡媒體是大眾媒體,如何既充分傳達、反映大眾心聲,又不會被某些盲目衝動、缺乏理性的大眾意見。


責編:張青葉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