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之十三:評析少兒頻道教育類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8:48:40



少兒節目與青少年學習

  【貓咪mm】加一個問題,記得一個多月前看新聞,南京一個幼兒園吧(如果沒記錯地方),讓孩子們背誦《三字經》,引發不少爭議。我想請問嘉賓,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是否值得提倡?我個人覺得這種對傳統文化的灌輸是好的。
  【特邀嘉賓:趙 影】《三字經》我沒背過,我還真想學學呢,如果不是太小的孩子的話,不把它作為一種考核方法的話,多學一些東西也沒什麼不好,就當玩玩吧!
  【特邀嘉賓:程方平】背誦 《三字經》是一種傳統的、有效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利用孩子三到十三歲記憶力較強的特點,讓他們在相對輕鬆的形式中背誦一些中外經典是可以的。在人生的發展中,這可能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學習策略。問題在於我們讓孩子背誦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應該有所更新,我們讓孩子記住的內容應該是構築我們民族精神的那些積極的思想、文化和科學知識。如果我們簡單的去否定或肯定一種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而不對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加以關注,我們可能會失掉我們很多寶貴的遺産和傳統。在文化發展方面,中國近些年來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有許多差距,我們往往有邯鄲學步的問題。因此,應該靜下來認真思考如何弘揚傳統文化的問題,既不是簡單的復古,又不是虛無主義的,而是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審視我們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
  【高粱49】讓幼兒園的孩子背《三字經》,我總覺不太合適。孩子背過的往往是“音”,而不是“義”,對裏面講的好多事、道理不明白,也難明白。我想這是我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只教孩子硬背,而不注重教孩子怎樣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特邀嘉賓:趙 影】我覺得不只是背《三字經》的問題吧,我們還沒有改變應試教育,所以還是需要適應。
  【特邀嘉賓:程方平】這位網友説得很有道理,在今天教孩子背誦一些知識已經和一百年前不一樣了,我們有的是條件和機會來幫助孩子了解背誦的內容。但是人們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是有個過程的,我們不能因為有過程就不進行最初的努力。毛澤東説他讀過近百遍《紅樓夢》,相信每一次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在各個不同時段都會産生不同的效果。從小背誦的文化經典可能到六、七十歲才能悟出它深刻的道理。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早年的記憶,才能在他的一生中不斷的反芻和感悟,使他的學習與一生的探索結合起來。所以我覺得孩子一時搞不懂,並不可怕。他在兒童時代的記憶和儲存就是為日後真正弄懂做積累。
  【高粱49】謝謝程老師,您的話讓我受益匪淺,我需對這問題加深理解。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專家在研究中發現,63%的中小學生認知需要偏低,或者説不太喜歡學習,一個重要原因是考試分數壓力太大,而他們中大部分卻喜歡看電視,程老師怎麼看待這個現象?難道是我們的考試製度有弊端?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孩子通過看電視來學習文化知識?
  【特邀嘉賓:程方平】對於少年兒童而言,考試和分數的壓力太大,以及我們的現行考試製度存有弊端,已是“和尚頭頂的虱子——明擺的”。而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喜歡看電視是因為在電視中的學習不需要考試,也沒有人打分,而且還可以調節神經,在休息和娛樂中學習。電視節目是“百科全書”式的學習資源,教師和家長應該教育和引導少年兒童學會看懂電視裏的內容,學會利用看電視積累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特邀嘉賓:程方平】電視中的教育類學習類節目不等於也不應相同於學校的教育課堂教育,特別在形式上應有所區別。電視中的教育與學習節目應是由最佳的資源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其互動性和因材施教等做法應有廣泛的示範性和開放性,應能幫助觀眾實現“舉一反三”的遷移。因此,可以有意無意地介紹一些學習方法、實踐方法、處世方法等,也可以介紹一些基本的工具書的用法等。幫助小觀眾“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 …
  【高粱49】非常贊同程老師的觀點,可惜的是,在我們的電視節目中,能讓學生,包括大人,去“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的節目太少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有網友問:我們做家長的習慣性把孩子送到這個班那個班進行藝術教育,很少能想到通過電視進行藝術教育,況且現在電視裏對孩子的藝術教育也是很少的,那麼請問國外是怎麼通過電視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呢?我們一直在提倡“終身教育”、“全民教育”,其實,電視應該是實現終身教育與全民教育最好的工具,請問嘉賓,你們認為現在的電視節目起到這樣的作用了嗎?《第二起跑線》、《成長在線》起到了這種作用了嗎?
  【特邀嘉賓:程方平】我們剛剛進入“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初級發展時期,因此,節目的製作需要有一個過程。其實,電視這種大眾媒體所做的任何知識性、學術性、能力性、實踐性的節目都在起著“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作用,如果能有意識地與學校教育和其他媒體聯動和相互促進,就能為中國的少年兒童提供最大的“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學習平臺。至於問題出在哪一方,我覺得都有一個進一步認識對方作用和價值的問題,都需要在“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大背景中“共同成長”的問題,因此,各自需要反省的問題也會很多。
  【特邀嘉賓:付艷波】我想以《第二起跑線》目前的節目形式(由中學生自己拍攝短片在節目中播放,並且請中學生參與討論)應該是能起到終身受益(我很討厭説教育)的作用。我想在中學階段培養自己觀察社會,關注周圍的人或事的能力,會增前他們的責任心和愛心。同時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從選主題到拍攝到後期製作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一種方式。這會對人的一生受益非淺。
  【特邀嘉賓:趙 影】 我從認識的這些中學生來看,《第二起跑線》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不是我們概念中的教育,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吧。只要《第二起跑線》存在一天,我們就把這樣的責任擔負到底!

  【貓咪mm】程老師,你怎麼看在非畢業班學生中講素質教育,而在畢業班學生中依然是實施應試教育的狀況?
  【特邀嘉賓:程方平】其實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學校的做法是受制于高考制度,因此有點兒急功近利的味道。老師或學校的想法可能認為,學生有時間才能進行素質教育,而在畢業班學習的學生沒有這些充裕的時間,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看法和做法。我們所講的素質,應該包括應試素質、競爭素質、創新素質和綜合素質等,因此,在非畢業班的同學中,這種素質教育也不僅僅是搞搞體育、搞搞音樂,也應該是全面的素質教育。而在畢業班當中,學生的發展也應該是全面的,應該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面對不同的挑戰和現實的要求,而不能用自己狹隘的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來引導和規範學生的學習。因此,我覺得這位網友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應該引起學校、家庭和教師們的關注。

  【美猴王66】我很反對電視節目的教育功能太強,電視本身是一種娛樂工具,如果説教太強,誰還看呢?難道作節目的目的就是為了教育人嗎?
  【特邀嘉賓:趙 影】做節目就一定要有一些教育意義在裏面,當然要看方式和方法,如果沒有一點內涵的節目,我相信可能觀眾都不愛看。我們也希望儘量在做節目時把教育性融合在開心的娛樂的形式之中,也希望你們能給我提出你們的好方法和辦法。


責編:羅石曼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