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之七:電視傳播與少兒素質教育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4 10:16:17



為少兒節目獻計獻策


  【貓咪mm】呵呵,我想問問兩位網友嘉賓:作為研究教育的學生,你們是怎麼看待少兒節目的現狀?
  【網友嘉賓:彭亞華】從感性的認識來説,我覺得早就應該開播一個專門的少兒頻道了。
  【貓咪mm】呵呵,那從理性的認識來説,又當如何?
  【網友嘉賓:彭亞華】因為我是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就我自身的經歷來説,對於我國少兒節目的主流還是關於一些城市少兒的生活、學習等方面,太缺少有關少數民族等弱勢群體的消息了。
  【貓咪mm】是啊,當前的少兒節目都太新潮了,而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看不上電視吧?這種反差,不知道專家老師和網友嘉賓怎麼看?
  【網友嘉賓:彭亞華】我覺得你提的問題非常的好。現在很多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還看不上電視。這個問題的解決看來不能簡單的從教育的角度來解決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二位老師都是教育學專家,假如讓你們去做電視,製作一些少兒年節目,你們會怎麼做?有什麼樣的製作理念?
  【特邀嘉賓:滕星】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除了會教書,還沒考慮過怎麼去製作節目,如果讓我來製作節目,讓我來辦一個電視頻道,那我想第一個問題是怎麼讓青少年來看,因為他們來看了,才談到教育問題,他們不來看,根本就談不上所謂的教育問題。首先我要了解的是,孩子們現在關心的是什麼,他們想看什麼,然後我就做什麼。當然,要符合倫理、道德和他們的心理,我想這就是我要製作節目的一個基本理念。
  【特邀嘉賓:康麗穎】你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假設,我是一個老師,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製作電視節目。如果生活可以假設的話,那麼我做電視節目我可能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我的電視節目中要能夠反映孩子的真實生活,而不是我們成人想像的孩子生活。第二,在節目中,我們成年人不要帶孩子立言,而是要孩子去表達,要聽到孩子的聲音。第三,我們製作的節目當然不能沒有成年人,但是我們節目中的成年人一定是能夠理解孩子的成年人,是關愛孩子成長的成年人。也許我這裡面有理想的色彩,但我真心希望,我們的節目能夠為孩子的成長服務。
  【網友嘉賓:時麗莉】我想如果我能有機會來製作青少年節目的化,我最想做的是能讓孩子們快樂。快樂是孩子的心理維生素。一個人只有快樂,才能生活好,工作好。

  【曉陽32】那青年的包括範圍是什麼?青少頻道的含義又是什麼?為什麼到了大學,在電視上受到的重視就少了呢?請正面回答,謝謝!
  【貓咪mm】呵呵,是叫“少兒頻道”,那你覺得大學生還該是“少兒”嗎?
  【網友嘉賓:彭亞華】我覺得少兒從年齡上來説主要還是專指高中以下的學生。
  【特邀嘉賓:滕星】您提的這個問題大概不是由我來回答,這應該由中央電視臺領導來考慮,但我想,大學生應該屬於青年範疇,應該有專門的一種青年頻道來為大學生服務,我也同意你的見解,今後我也建議中央電視臺開設一個大學生頻道或者是青年頻道,您認為如何?
  【貓咪mm】大學生了,是成年人了,難道還需要特地為他們準備什麼節目嗎?大學生應該具有自己的思辨能力。這不是重視不重視的問題吧?就上面滕老師的回答,請滕老師再回答這個問題。大學生難道不能和其他成年人收看一樣的電視嗎?他們應該而且是必須為自己將來步入社會做準備了,還有必要為他們來專門製作節目嗎?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我國0-18歲的少年兒童總量達3億6千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9.6%。按照國際專業化頻道通行做法並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少兒頻道的受眾目標擬定為0-18歲的少年兒童,具體細分為四個受眾年齡段: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6—12歲的小學生;12—18歲的中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請問二位老師,在這三個階段,根據你們的研究,哪個階段對少年的成長是最重要的?
  【特邀嘉賓:滕星】我覺得每個年齡階段對一個個人的整體生命歷程來講都是很重要的,不能説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人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他的不同的意義,教育就在於讓一個人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年,當他到了老年的時候,他不會為終身虛度而遺憾,這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終極目的,這就是人本主義的教育。
  【特邀嘉賓:康麗穎】我不大贊成您的觀點,人的生命在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獨特性,每個階段對於人的一生的發展來説都非常重要。每一個階段的重要性應該説只能是説有所不同,比如説,在6歲以前的階段我們應該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那麼6到12歲我們應該使孩子學會更好的學習,那麼12歲到18歲的中學生應該理解他們成長的獨特性,包括理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和快樂。在電視節目製作上,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作為一個年齡群體的存在,還要考慮到他們作為一個文化群體的存在,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社會變遷異常迅捷,這一代孩子和我們成年人小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時代和文化在他們身上打下的烙印,所以作為成年人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孩子常常會讓我們感覺既熟悉又陌生,他們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中,他們形成的對生活的態度、人生的追求可能和他們的父輩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電視工作者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也面對著更多的壓力。我想電視節目在製作上,應該更多地考慮我們目前的這種社會文化在孩子心理上所産生的影響,不單純地把孩子作為一個年齡群體來看待,要關注他們作為一個社會的文化群體的存在。

  【紅軍後代】最近看到報紙連續報道青少年沉迷網絡不能自拔,又親耳聽到一些老師同事的訴説:“現在孩子因上網而逃學,老師組織起來到網吧找學生,經常在網吧找到”,對此學校和家長極為不滿,這種現象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特邀嘉賓:滕星】您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是一個信息化社會遇到的一個獨特的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我最近剛剛指導了一個碩士論文,談的就是關於青少年的網絡教育問題。當年青少年沉迷于網吧的問題較為普遍,如何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教育不僅是我們教育界的工作,而且是整個社會的工作。我想,第一個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綠色網吧,所謂綠色網吧,就是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有網吧,並且還要對網吧進行有序管理,其二,學校、家庭、社會要能夠協調工作,對青少年上網有一個具體的針對性的政策。比如針對不同年齡的青少年每週應該上幾個小時的網,上什麼樣的網,另外,學校應該開網絡教育的課。在網絡教育當中除了有一些寓教于樂的內容外,也要讓他們學習一些類似于編程等這樣的軟體,以適應今後的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這不僅可以調動青年少年積極性,也可以增強他們的知識,可以一舉兩得。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有位網友“Tonyice”説:我覺得!中央一套的六點多的兒童節目根本就不適合中國農村兒童多的狀況。沒有考慮到中國巨大的農村兒童人口,就會叫一些城市的兒童在那兒耍花樣!太做作了,中國的未來與前途並不是只掌握在那一小部分兒童手中!希望考慮改一改節目,能適應大多數人的需要!!二位老師對此有和評價?
  【特邀嘉賓:康麗穎】中國有眾多的農村人口,也有眾多的農村少年兒童,由於長期的二元社會結構的存在,城市和農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包括教育上也存在著差異。但是長期以來,在教育方面我們更多的考慮是城市的取向,我們滿足的是城市兒童的需求,並且以城市兒童取代了農村兒童的需求,由於兩個兒童群體生活環境的不同,因此,他們對電視節目要求也是不同的。那麼我們的節目就有必要在內容的選擇上,在表現形式上,要考慮要貼近農村孩子,要農村孩子能夠通過電視節目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生活産生認同感,並且能夠通過電視節目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我們的媒體應該聽聽農村孩子的聲音,應該關愛農村孩子的成長,應該給農村的孩子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我想説一句有些極端的話,如果我們的節目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那麼我們的節目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少兒節目。
  【特邀嘉賓:滕星】我覺得這位網友説得很對,剛才我們前一個問題講了,央視少兒頻道遵循“三個代表”和十六大精神”中的指導思想既然如此就應該考慮廣大農村孩子的情況,糾正過去少兒節目重城市輕農村、重視中産階級忽視低社會階層、重視正常兒童忽視殘疾兒童的一些傾向。我想,中國是一個存在著許多差異的社會,比如説現在存在的城鄉差異、東西部差異、族群差異、語言文化差異、階層差異、性別差異等,既然我們的社會存在著這麼多的差異,那我們的節目就必須要服務於不同的社會群體。過去的節目我們比較注重城市的兒童群體,而忽視了農村的兒童群體,重視中産階級的兒童,而忽視低社會階層的兒童,重視漢族兒童而忽視少數民族兒童,重視正常兒童而忽視那些殘疾兒童。所以,今後的少兒節目應該關注兒童中的這些弱勢群體,這樣的節目不僅對兒童中的弱勢群體有注意,同時對那些強勢群體的兒童也有幫助,比如説讓中産階級的孩子了解窮人家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讓城市的孩子了解鄉村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讓漢族的孩子了解少數民族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讓有正常身心的孩子了解那些身心殘疾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那麼我想,對那麼孩子人格的健全和今後步入社會、關心社會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網友嘉賓:彭亞華】我覺得主持人提的這個問題非常的好:)中國的國情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想農業大國的説法可以從多方面來解釋:如從教育的角度來説,農村的孩子的人口總數遠遠超過城市孩子總數。與現實恰恰相反的是我國的少兒節目大多數反映的都是城市生活,很少關注農村孩子的現實生活。這樣就喪失了很多一部分觀眾。作為中國最大的媒體央視,更應該倡導多元文化,倡導平等。

  【中國大歷史】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地把青少年一視同仁呢,也就是公平、平等呢?我們得承認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忽視或無視少兒的作為社會一份子的人的存在,就像父親打兒子天經地義一樣。
  【曉陽32】對,在可設少兒頻道,很好,不就體現了一下平衡嗎?但我想這還是不夠的!
  【特邀嘉賓:滕星】就中國的儒家傳統文化而言,我們每個成年人的頭腦中都會潛在存在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思想,就我本人而言,其實也存在著這種不平等的思想,也覺得父親就是父親,兒子就是兒子。但是時代在發生變遷,就像我剛才講的,現在是後塑教育時期,很多知識我經常是從我兒子那裏得到的,所以我想我的這種不平等的權威意識也在逐漸減弱,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父親,如果你父親,你有沒有這種感受,所以我想還是跟兒子交朋友是最好的辦法。今後央視頻道在這個方面怎麼能夠教育父親和孩子交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特邀嘉賓:康麗穎】把青少年作為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來看待,無論是對家長還是老師來説,做到這一點確實是比較難。這裡面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尊重是一個上行的概念,我們尊重年齡比我們大的人,我們尊重比我們有學識的人,我們尊重地位比我們高的人,所以這就留下來了“尊師愛生”、“尊老愛幼”這些老話。孩子一直不是受尊重的對象,而是受保護的對象。我們很多成年人會打著保護孩子的旗幟,來剝奪孩子應享有的權利,這是我們的悲哀。在目前的這種社會環境中,我們倡導平等的尊重,應該説有著非常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應該要孩子在尊重中學會尊重,要孩子在尊重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