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之六:電視媒體對青少年品格塑造的影響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3 20:30:38 |
|
電視傳媒對中外青少年的不同影響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傳統和社會制度是否會對中外青少年的品格發展形成不同的影響?黃志堅老師,您曾經對“中外青少年”在各方面的差異進行過專門的學術研究,您能否介紹一下,中外青少年都在哪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特邀嘉賓:黃志堅】 因為現在我們中國青年是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氛圍之中,我們如何吸取國外青年成長的一些經驗,就有必要對中外青年做一個比較研究。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專門開設這麼一門課,目的使把中國的青年放在世界裏面,來認識中國青年和國外青年有哪些異中之同?這個研究就是一個同異研究。中外青年有一些什麼異的地方呢?從我們的調查來看,中外青年異的方面給我感受最深的有這樣幾點。第一點就是中國青年學習知識的勤奮刻苦要高於西方青年,我這些主要講的比較是跟歐美青年比較,西部青年在學習上他們更重視開發和創造,這是一個。第二的就是在價值觀上,中國的青年的價值觀更重視群體的價值觀,而西方的青年更重視個人本位的價值觀。第三個就是從依賴性,和社會和家庭的關係,中國的青年對家庭的依賴要高於西方青年。而西方青年更強調自主性。比如西方國家青年一般滿了18歲以後,就自己生活獨立,包括上大學的,就不完成是依賴家庭,他要通過自己的打工,到社會上做一些事情來獲取一些收入。 還有在性格上,中國的青年性格是比較自律,而有些拘謹。而西方的青年的行為比較開朗、開放,幽默感比較強。從比較中間,我們看到中國青年和西方青年不能絕對地説,應該是各有所長,比如剛才説的學習,中國青年比較重視知識的割裂,比較勤奮,這是我們的長處;我們的短處是創造性的學習、開發自己的創造力不夠。這個問題的産生當然有它不同社會的文化的原因,社會的原因。比如説學習,中國青年的學習歷來是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積累,記得我國近代史有個著名的思想家嚴復,也就是第一個把“天演論”翻譯到中國來的。他曾經到英國去留過學,那還是清朝的時候,可以説是中國派到西方去的一代留學生,他既接受過中國傳統的教育,又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他從他切身感受對中西教育的不同總結了這麼兩句話:國人重知識,洋人重創新。那麼正是我們國家這樣一種傳統的重知識的教育,所以就養成青年人學習知識很勤奮,很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但是忽略了創造性的開發。這種重知識的記憶在我們的應試教育中間是相當明顯,我們的應試教育就是把青少年引向重記憶,所以我們要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也就是要著力開發青年的創造精神和創造力。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中外青少年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有何異同? 【特邀嘉賓:黃志堅】談到中外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異同,從我的研究中間感到,最突出的一個不同之點就是我們中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一種集體本位。而西方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是一種個體本位。因為我們的集體本位,因此我們的青少年很重視集體意識養成,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間很在意別人怎麼説我,旁人怎麼看我。而西方的青少年他是一種個體本位,就表現在自我意識比較強。所以在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中間特立獨行的事情比較多,像旦丁説的:走你的路,讓別人説去。這樣的名言更受西方青少年的歡迎。那麼集體本位還表現在我們中國青少年在實現人生價值中比較多的考慮社會價值,而西方青少年他的個體本位在價值取向上更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集體本位我們青少年還表現為從眾的思想和行為比較多,而西方的個體本位則表現在個性解放。這是我感受到人生觀價值觀最突出的一些不同,至於説在我們的電視節目裏面是否有所體現?我們在研究中間也看到,儘管我剛才講到人生觀價值觀中西有不同之處,但現在的趨勢是在世界範圍之中有一種趨同的趨勢,而實際上這種個體本位的東西在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年,西方青年這些個體本位的人生觀價值觀也逐漸在中國的青年中間産生了影響。 所以現在中國青少年也可以説集體本位價值觀和個體本位價值觀已經發生一些碰撞。在這個碰撞中間,中國青年也開始有一部分人在向個體本位這方面發展。集體本位有集體本位的優勢,也就是説,比如他們更熱愛集體,熱愛國家,關心他人,可以産生這樣一些好的品質。但是也有它的弊的一面,就是個性受到壓抑。西方的個體本位也有它的長處,有利於形成人的個性,發揮人的創造性,但是它也有弊端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現在中國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在中外思想碰撞中間我們如何發揚集體本位的一些優勢、長處,那麼又要吸取個體本位的一些有益的成分。同時,又要擯棄個體本位向自我中心發展的這樣一種趨勢。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能否請黃志堅老師介紹一下中外青少年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異同在我們電視節目中是否有所體現? 【特邀嘉賓:黃志堅】剛才我前面講到人生觀價值觀方面一個最突出的不同,就是中國是一種集體本位,西方是一種個人本位,隨著社會改革開放的深化,世界範圍的交流越來越多,所以現在有一種趨同的趨勢。西方的價值觀也在影響著中國的青少年,個體本位的思潮在中國青年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流傳,這個在電視節目裏面我們都可以看到。比如我們有一些電視節目對真善美和假惡醜,是和非的判斷,就已經有了一些西方價值觀的縮影。我曾經研究過中國的一些電視劇,這些電視劇對青少年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有一部電視劇叫《罪證》這個電視裏面的主角羅培石和林寒冰本有謀害之罪,但卻大量展現了羅培石事業上的開拓有為和感情上苦於蔣麗雯的糾纏,林寒冰的醫術高超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把觀眾從不知不覺中引向同情這些犯罪的人。還有一部電視劇叫《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棄妻拋子和奪友之妻的是非,我們可以允許有各自不同的評價,但在傳媒中將其作為浪漫主義的愛情故事來傳送,這樣就同“朋友妻,不可欺”的社會公德觀和反對第三者插足的社會主義婚姻道德有著衝突。觀眾將何去何從?顯然像這樣一類的內容就不利於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我們的電視節目應對塑造我們青少年朋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什麼作用? 【特邀嘉賓:黃志堅】電視節目應該對青年人生觀和價值觀起一個正向的導向作用。不管是電視劇,還是一些娛樂節目,或者是一些知識性的節目,都要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起一個正確的導向作用,這是我們每一個製作人都應該考慮的。不光是説要吸引觀眾來看,不光要有收視率,還要考慮到我們的收視率的社會效應對青少年成長所産生的積極影響。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國外電視傳媒對青少年的品格塑造産生了哪些影響? 【特邀嘉賓:黃志堅】説到國外的電視傳媒對青少年的影響,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裏面做了一些研究,我這篇文章的題目叫《電視前長大的一代》,我在這篇文章裏面有國外電視對青少年的影響有這麼一段話,就是現在西方國家,包括美國,一些社會組織和團體,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中的電視病不可忽視。這個問題是怎麼提到的呢?就是美國有一個調查,説美國人一生中平均有一半的休閒時間是用來看電視的,在美國家庭裏父母和子女每週真正從事交談的時間只有39分鐘,而子女看電視的時間卻高達1680分鐘。青少年每年在學校上學的時間是900個小時,而在家看電視的時間卻達到1500小時,就是在家看電視的時間高於學校上學的時間。而美國的電視節目內容裏面是有相當多的兇暴、恐怖、色情,美國有一份報,叫《今日美國報》,做了一項調查,説美國電視裏面出現的兒童角色40%是説謊的,不負責任,好鬥,過早的性行為等不良行為。華盛頓市有70個有線電視臺,對這70多個有線電視臺的節目做了一個統計,一天裏面電視畫面上出現暴力行為的場面總計達到2000多個。 所以他們就從這裡面看到,説假如你的孩子從小就是一個電視迷,當他長大15歲的時候,總共就會從電視屏幕上看到5萬起兇殺案、3萬起搶劫案、1萬件強姦案,還無窮無盡的床上的鏡頭,而這些少年兒童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裏面是體驗不到的。所以説電視節目成了他們獲取犯罪信息的一個惟一來源。又提高假如你的孩子是一個電視迷,那麼他在12歲以前每週坐在電視機前近40個小時,那麼12歲以後呢,坐在電視機的時間將超過坐在課堂裏的時間。青少年對電視的喜愛程度就可能勝於父母和老師。還提出一個,説假如你的孩子是電視迷,那麼那就很少有機會成為一名科學家、藝術家,或網球明星,因為所有那類高度發展的能力,體能和想像力的技能都需要從小投入極大的注意力。但是電視迷們他們早已把所有的時間都預約給電視。所以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專欄作家叫威廉、卡爾迪提出一個呼籲,説要關掉電視。美國的教師聯盟和未來圖書館學會這樣一些組織提出一個號召,説要求人們在4月24號到31號這一週關掉電視,用省下的時間來從事其他的有益活動。 比如我想能不能搞這麼一個節目,就是名人的青少年時代。這些今天已經成功的各界人士,他們青少年時期是怎麼努力的,他們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曾經遇到什麼問題,這些問題他們是怎麼對待的,他們是怎麼解決的?這樣用一種活的東西使青少年從中得到啟示。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通過對中外青少年的比較研究,黃老師,您認為在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有哪些特點是中國青少年的優勢? 【貓咪mm】我覺得是不是更該重視哪些是我們的劣勢? 【特邀嘉賓:黃志堅】關於中國青少年和西方青少年思想品德上的比較,我們中國青少年有什麼優勢,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分析。比如對友誼的問題,我們有一個調查,中國青少年對友誼是重義氣,日本的青少年對友誼是重和氣,美國青少年對友誼是重真誠。這些不同很難説哪是絕對的好,或者哪一個是絕對的不好。那麼中國人講義氣,所以中國交朋友往往是過程是比較長,一旦把你當朋友以後,友誼就比較深,為朋友不惜兩肋插刀。講義氣當然有它積極的一面,就是説中國青少年交朋友是很穩定的,是深沉的。而美國人交朋友是見面熟。他喜歡看你這個人是否真誠,但是他們的友誼往往不是那麼持久,今天可能覺得你好,明天可能覺得他好。而日本的青少年重和氣,相互之間真正的東西、批評的東西比較少。這樣一些不同,應該説是各有長短。在思想品德上比較重視集體,愛國主義思想在中國的青少年身上表現比較突出。為什麼凡是涉及祖國得榮譽,祖國的尊嚴,祖國的利益的事情,中國的青少年總是最早最快的站出來。它的基礎都是這種思想品德。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