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之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10 16:25:53



                          青少節目的教育功能與娛樂尺度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電視節目間的競爭在今天正在愈演愈烈,因此,電視節目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很多人認為電視的首要功能應當是娛樂大眾,對於面向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青少節目,兩位專家認為是否也應當以娛樂功能為首要功能呢?教育和娛樂對於青少節目來講,孰輕孰重?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實際上我這個問題結合了網友"絕代大俠任魚宇"和"中國大歷史"的問題!對嗎?二位!
  【漫遊世界】我想更主要意義還在教育功能,但不生硬的説教,而寓教于樂,讓青少年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受到影響,向積極進步的一面轉化。
  【騎著雲朵飛呀飛】對啊,我也贊同!
  【特邀嘉賓:陸玉林】其實前提是娛樂,就是通過娛樂的形式把青少年吸引過來,讓他們感興趣,這是基本的前提。每一個欄目都應該是這樣,然後能夠教給他們一些東西,能夠啟發他們就可以了。
  【漫遊世界】教育是目的,娛樂是手段,我是這樣認為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電視節目中青少年的參與程度在日益增強,但是《新發現——當代中國少年兒童報告》中曾指出,電視節目中選擇參與節目的往往是城市的青少年,或者是那些漂亮、聰明、口齒伶俐的青少年,以為電視節目增色,至於青少年們表達的思想和意見倒成了次要的事情,因此很多人批評説有些青少節目僅僅是"貴族青少年節目",並沒有參與的普遍性,兩位老師對此現象怎麼看?
  【特邀嘉賓:陸士楨】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我們國家仍然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二元結構問題。這不僅是表現在城鄉經濟發展上,而且也表現在我們的主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指向上,比如6.1兒童節,很多農村的孩子都覺得它是城市兒童的節日。對於絕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講,6.1沒有更深刻的意義。包括我們的文學藝術、電視、電影、讀物更多的反映都市人的生活,而我們絕大多數農村人,包括成人和兒童,能夠反映他們生活的文學作品非常少。現在青少年節目的內容,包括出現在節目當中的青少年形象,絕大多數是都市青少年,嚴格地説這對廣大農村青少年是不公平的。事實上,也有一些好的反映農村的節目,比如去年有一個專題片叫做《小鳥依人》,寫的是一個大山裏的農村孩子和一隻小鳥的故事,好像還得了國際獎,非常簡單的白描式的表述,對人的心靈是一種震撼。我覺得這裡有電視人的責任感問題,也有電視人的社會觀念問題。兒童電視要為所有的兒童製作,這不僅是一個選題角度的問題,更重要的表現了製作者的兒童、青少年觀。
  【中國大歷史】這就是弱勢群體的集體遺忘。
  【漫遊世界】確實是這樣情況,在青少年直接參與的節目中,還有更多被電視節目遺忘的角落,這就需要節目製作人員去關注這些角落,讓他們一樣成為電視節目的直接參與者。
  【特邀嘉賓:陸玉林】其實現在的參與節目性是這樣,包括反映青少年健康向上積極一面的也都是這樣,就是選擇的都是城市的青少年,而且都是漂亮、聰明、口齒伶俐的。其實我覺得深層次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有一個觀點,就是電視要給人家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引導,所以在孩子的節目上覺得只有城市的青少年代表了青少年發展的前沿,能夠反映青少年發展前沿性的一些特徵,所以這個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把它歸結為"貴族青少年"節目,我並不贊成。當然現在的青少年參與是不夠普遍,也就是各方面的代表性不夠。但也是很正常的。不同的節目有不同的要求。我倒覺得現在的青少年節目的一個問題是,反映農村、進城務工的青少年,他們的生活和發展狀況還是很不夠的。也就是不關注青少年弱勢群體。這段時間陸士楨教授正在主持一個大型的關於青少年弱勢群體的課題的研究。我也希望我們的電視節目以後能夠多反映青少年的這個群體。
  【特邀嘉賓:陸士楨】對青少年自身來講,是一個不斷積極適應社會的過程。
  【漫遊世界】對於我們每個來説,都是應當去主動地適應社會,而不是埋怨社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標誌也是看他能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絕代大俠任魚宇】青年是這個民族進步的動力、是這個民族前進的希望。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顧明遠先生曾經説過,"教育的本質往往主要體現在教育的目的上"。只要我們明確了教育目標,因此我們不應拘泥于教育形式,有些電視節目將"課堂"直接搬到電視屏幕上,這樣的形式是否過於呆板?兩位老師認為什麼樣的教育節目更受青少年朋友的歡迎?
  【特邀嘉賓:陸玉林】把課堂搬到節目上有兩種形式,兩種形式都是比較呆板的形式。一種就是把孩子們聚在一起教他們一點東西的,像《大風車》欄目,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主持人説的將課堂搬到電視屏幕上,我認為不僅僅是後一種形式比較呆板,前面的那種形式也比較呆板。什麼樣的教育節目青少年比較歡迎?我覺得青少年真正歡迎的電視教育節目,它在精神上應該像《音樂之聲》所體現的那樣--平等、尊重、交流、活潑。
  【貓咪mm】我覺得《大風車》比較失敗(呵呵),好像把孩子都當幼兒看待,用哄的一個感覺,鬧得慌。
  【騎著雲朵飛呀飛】那是因為你長大了吧?你多大了?
  【絕代大俠任魚宇】同感。

    【大洪水來了】青少年的可塑性是很強的,而他們的可分辨性是很弱的,那麼我們應該製造出什麼樣的節目來對他們進行熏陶?
  【特邀嘉賓:陸玉林】主要一個問題我們希望他們成為一種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説最基本的一個原則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按照這樣一個原則,來製造一些節目對他們進行熏陶。但是這個原則非常抽象,在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對所有的節目都合適,但對青少年節目更合適。我想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能夠培養他們的信心、能力和想像力這些方面。


責編:邢立雙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