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長兄情結"的現代演繹--評電視連續劇《大哥》
作者:尹鴻 發佈時間: 2002-8-19 10:24:27



    "大哥"、"長兄"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一直具有特殊的符號意義。當年,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所謂"激流三部曲"中,最具藝術價值的形象就是其中的大哥高覺新,作為一家的核心,上承父輩爺輩的囑託,下負弟妹子孫的責任,他忍辱負重、任勞任怨,成為長兄義務的犧牲者。對於當時倡導個性解放、人性自由的"五四"青年一代的巴金以及小説中的覺慧來説,他們對覺新不但哀其不幸而且更怒其不爭。但是,當年在新文學視野中被善意地顛覆過的大哥形象,經過了60多年的時間洗禮,已經漸漸被遺忘了,當我們在21世紀以後,從電視連續劇《大哥》中再次看到大哥形象的時候,與今天這樣一個倫理化的主流文化語境相適應,"長兄情結"已經具備了與"五四"新文學截然不同的意義。當年被解構的大哥如今被重新塑造起來,成為當代人的一種生活楷模,一種熱愛現實、認同現實的引導符號。
    電視劇《大哥》以一個現在已經越來越罕見的城市"大家庭"為題材,以吃苦耐勞的出租車司機大哥陳文海為中心,無論是老父親、長兄與其他四弟妹的人物關係的設計,還是"陳"姓這樣一個中國最常見的姓氏的安排,都透著一种家庭敘事和兄長情結的原型。這是繁華都市的一個角落,是當代風流之外的底層人群,電視劇用一種極其樸素的視聽語言和敘事方式講述了這樣一個家庭如何在長兄陳文海及其必然賢惠的長嫂共同"帶領"下,繞過陷阱、度過危難、闖過危機,最後一家五兄弟姐妹在大哥的聚合下從散到聚、從離到合的家庭倫理故事。如果説,巴金的"家"是以離開大哥的出走作為結局的,那麼,在《大哥》這個當。故事中則是以靠近大哥的回家為結局的。歷史使大哥的故事在不同的時代有了不同的敘事,因而也有了不同的意義。在那個開創新世界新生活的年代,長兄情結提供了一個革命的故事,而在今天這樣一個崇尚穩定崇尚秩序的社會,長兄情結則提供了一個溫情的故事,長兄則為這個故事提供了敘事主體和閱讀客體。
    其實,不僅是這部《大哥》,還有前一段出現的《咱爸咱媽》和不久前轟動一時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等,都為我們塑造了幾乎大同小異的現代大哥形象:他們面對當今物質世界的高度發展,忍受著底層生活的貧困和艱難,堅持著做人的善良和柔韌,艱難地度日和苦笑著生活,從而為兄弟姐妹們、為那些遭受著不幸或者經歷著創傷的人們樹立了生活的典範,從而也為那些遠離貧困和艱辛景遇的人們提供了同情的機會和憐憫的胸懷。"長兄情結"為我們今天的文化提供了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哲學和一種樸實善良的人生理想。我想,在如今這樣一個消費文化盛行、娛樂主義氾濫的環境中,《大哥》雖然採用了通俗情節劇的基本模式,但是卻隱約觸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深處,喚起我們對現實中那些被文化遮蔽的生活狀態的關注,引發我們對在現代商品社會中迷失的淳樸親情、友情、愛情的懷想。當年的覺慧絕望地與他的大哥告別了,但是,我們卻將經歷生活艱辛的希望放到了大哥身上,看到滿街跑著的出租車,我們也許會意識到,正是許多像陳文海這樣的大哥運載著我們繁華的都市。也許,在現代核心家庭中,"大哥"這樣的身份慢慢將消失了,大哥承載的文化意義也許將現實地缺席。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電視劇《大哥》可能將是對中國敘事中的"長兄情結"的最後一次饒有意味的闡釋。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