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之六:網絡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傳播 |
作者:CCTV.com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7-25 7:54:40 |
|
2003年7月23日19:30,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博士生導師、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傳播學研究室主任明安香研究員及嘉賓主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董關鵬研究員共聚200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就網絡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傳播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具體的探討。 作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絡研究的主要發起者和組織者,吳建平教授對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國的互聯網發展確實非常快,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技術和主要設備還是從國外進口,確實目前的互聯網技術基本被國外所把持和壟斷,這是因為我們開發互聯網比人家落後20年的結果。但是,互聯網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安全和經濟運轉的重要支撐環節,無論從經濟角度考慮,還是從國家安全考慮,我們都必須開發互聯網技術。特別是在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開發方面,我們與國際的差別還不是很大,大家都在進行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開發和應用開發,因此我們有比較大的互聯網技術開發機會。因此,在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開發方面,與國際接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識産權的互聯網技術,在重要方面不受制於人。 明安香研究員是中國最早的傳播學理論的著作者,他分析並指出了網絡傳播的兩個特點:互聯網上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界線將會逐漸的模糊,這是網絡傳播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網絡傳播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把各種傳播類型可以綜合起來,.現在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同時進行這幾種傳播,比如説點到點的傳播,也就是面對面的傳播,像電子郵件、視頻對話,網絡電話等等,也可以進行點到面的傳播,就是大眾傳播,我們每一個網絡用戶都可以像全世界的受眾發出信息,也可以進行點到面的傳播,還可以進行面到面的傳播,這些傳播都可以在同一個媒體上進行,都在互聯網這個媒體上進行,這在過去是很難做到的,這是我們需要認識新媒體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嘉賓主持董關鵬研究員是第五次做客CCTV.com,很多網友對他非常熟悉。前天他剛擔任過清華大學學生與來訪的英國首相托尼 布萊爾對話的主持人,他對網絡時代“人人皆評論員”問題是這樣闡釋的:全球傳播時代以網絡傳播為技術特點,傳播強度與頻率都大大增強,屬於這個時代的記者必須文武全才,平面媒體、廣電媒體和網絡媒體的採、編、播技術不應該再壁壘分明,希望這個時代的記者具有國際的視野,不僅僅是英語的世界溝通語言,還有全能的新聞技能。評論水平的歷練更是不在話下,包含其中的。作為非記者身份的普通網民經過網絡媒體的不經意培養與歷練,我相信也會生出很多業餘評論家的,總有一點是好的,大家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多的觀點容易被決策者聽到,更多常常被省略的推理過程不可以再成為政府或有關部門組織的行政特權。 當晚論壇從“中國信息化發展與網絡傳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比較”、“網絡時代把關人的角色變化”、“關注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的安全隱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使我們了解網絡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網絡作為第四媒體的傳播特點。網友“漫遊世界”的發言代表了許多網友的心聲:讓我們更多地了解網絡這一新媒體、更多地運用這一新媒體,讓我們的生活在網絡世界更精彩!
吳建平(左一)、劉連喜(左二)、明安香(右二)、董關鵬(右一)
開場白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各位網友,你們好!《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第六期馬上就要開始了,我是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網絡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傳播,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平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傳播學研究室主任明安香老師及嘉賓主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董關鵬老師。我們歡迎他們的到來,請他們分別做個開場白吧! 【特邀嘉賓:吳建平】開場白: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在網上和大家見面,我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問題,來共同探討互聯網和媒體的關係,以及媒體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可以更大的發展。 【特邀嘉賓:明安香】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和大家再一次在央視論壇上討論新媒體的問題。在前兩年互聯網處於泡沫破裂的時代,有很多人對互聯網的發展前景不知所措,當時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我説互聯網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僅僅經歷了幾年的成長時間,要求他很快的就成熟起來是不客觀的,而我相信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媒體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的。現在,特別是2003年我們終於看到網絡媒體又開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狀態,網絡商務,網絡廣告,網絡購物都在篷勃的發展,特別是在這次中國人民抗擊非典的偉大鬥爭中,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媒體發揮了他的獨特的作用。因此,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新媒體。 【嘉賓主持:董關鵬】開場白:各位好,很高興又在這裡和大家見面了,不知道我在《媒體廣場》節目的開始語是不是適用這裡。採集內外媒體,會聚天下報章,現在實在是一個媒體的時代。剛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已經説了,今天説的認識新媒體的“新”字實在可以大做文章,因為“新”總是相對於“舊”而言的。我們似乎總也離不開報紙和電視,最近也都成傳統的“舊”媒體了。新媒體目前的所指網絡媒體首當其稱,在它沒有成為傳統的新媒體之前,我們要更好的認知這個新生的事物,讓它更好的為我們服務。今天的兩位老師都是學界的前輩,明老師是熟識的,中國傳播理論的第一本著作就是出自他手。吳老師是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的資深專家,從實踐到決策的領域都是行家裏手,我們今天的論壇一定非常有趣。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