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之二:網絡媒體的自律
作者:CCTV.com專稿 發佈時間: 2003-7-10 11:14:03



建構網絡媒體自律的必然性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自律是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請今晚的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下應該怎樣準確認識自律的涵義好嗎? 
  【特邀嘉賓:何懷宏】自律是在康德闡述最多的一個概念,他有三個絕對命令:一個是普遍立法,一個是意志自律,還有一個就是人是目的。所謂自律,也就是自我立法的意思,也就是自己給自己立法。它不是“自而不律”,也就是説不是自我放縱、為所欲為。但它也不是“律而不自”,也就是説不是“他律”。在某種意義上,只有人這一理性的存在,能夠給自己立法,能夠自律。
    【網友嘉賓:張久珍】大家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網絡媒體的自律,為什麼要把自律作為我們話題的關鍵詞。如果説我是網絡媒體,或者我是一個網民,你們得首先告訴我,為什麼我得自律?
  【特邀嘉賓:馮宋徹】我認為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我制約,一種自覺的行為。道德要求內化為個體道德,由人的行為的他律向自律發展。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內化的規範,所以道德是很要求自律的,道德主要特點是自覺自願,當然,誰違反了道德,也要受到輿論的批評和內心的譴責,會有一定的壓力,所以歌德説:有兩種事物,我們越想它就越敬畏,那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這就説明了道德對人的壓力。但,道德不像法律那樣帶有外在的強制性,所以我們講,它本身就是一種內化的規範,馬克思説: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網友嘉賓:張久珍】是不是可以這樣説:網絡媒體的自律就是指網絡媒體活動參與各方採取自我約束的方式來從事網絡信息傳播活動,即傳播者通過自我管制來管理自己的網絡信息傳播行為。
  【漫遊世界】“自我立法”很明確,不是自己給自己定規矩吧,這個規矩還是為了自己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自律中可以看到一個媒體策劃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
  【開往春天的地鐵82】本著一種對自己、他人和社會負責的態度。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網絡媒體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更重要的是有賴於建立和維護一個文明、公正的網絡信息秩序,這需要喚起絕大多數人對網絡道德的熱情,請專家們談談增強研究和建構網絡倫理的緊迫感和必要性。
  【網友嘉賓:張久珍】網絡道德意識的弱化是一個嚴重問題,用戶接觸到的是鍵盤+鼠標,面對面時所具備的倫理道德意識在網絡空間很容易淡化,所以才有那麼多人恣意傳播虛假信息、謠言,誹謗他人。
  【特邀嘉賓:馮宋徹】網絡媒體是一個迅猛發展的新型媒體,因為它的快捷、方便、平民化,參與人自身的條件要求不是很高,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都可以參與進來,尤其是計算機技術越來越走向社會化、傻瓜型,這樣使網絡媒體的發展在我們國家其它法制環境、文化環境甚至物質環境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時就迅速發展起來,使人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由於網絡文化太迅猛,社會和傳統文化、傳統道德對它的應對、包容、銜接發生了一些問題,導致了優良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還沒有很好的被網絡文化吸收整合,相反,網絡文化中的工具主義、操作主義卻比較快的侵入到了社會相當大的層面,使得今天的社會文化發生了某種失范、滑坡。具體表現有:影視文化日漸卡通化,書籍報刊日益快餐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準也有狹窄和淺薄的趨式,這是一個網絡生態環境的嚴重問題,是網絡生存發展的嚴重問題,這就迫切需要對研究和建構網絡倫理。現在我們在網上能夠感受到很多嚴重的違背社會倫理的不良行為,甚至非常嚴重的犯罪行為,嚴重阻礙了網絡媒體的健康有序的發展,網絡倫理建構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越來越突出了。今天我們談得這個話題非常有意義,起碼能夠對網絡建設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提升網絡參與者的研究和建構網絡媒體的意識和熱情。
  【網友嘉賓:張久珍】希望業界和用戶在網絡信息傳播活動中正確認識自律機制的意義,把自律機製作為管理網絡信息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信息傳播的優勢的同時又能夠有效地遏止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

  【嘉賓主持:冷述美】請問馮老師,經典作家如何談論媒體自律?
  【網友嘉賓:張久珍】網絡媒體自律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學術界及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自律(Self-regulation)模式已經取得了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認同,我這兒曾經蒐集過這些消息:1. 1997年11月4日的《紐約時報》上有這樣的標題:克林頓政府顧問鼓勵賽伯空間的自律。2.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998年因特網內容自律論壇上也發佈了關於因特網內容自律的聲明。3. 歐盟也是因特網自律模式的積極倡導者。4. 1998年12月9日在澳大利亞召開了因特網自律峰會。5. 1999年伯特爾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Foundation)發佈了題為《因特網內容自律備忘錄》的報告。6. 英國牛津大學比較媒體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正在進行為期三年的自律研究計劃,專門設置了以此為域名的網站,即selfregulation.info。7. 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發佈了“網絡內容自律20條建議”,建議的核心在於為反對因特網上的不良信息實施內容自律與用戶保護。該建議在2001年9月的第762次部長代表會議上被部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Ministers)採納。8. 因特網協會(ISOC),全球最大的互聯網行業協會,2001年度大會上安排了討論因特網自律問題的專門小組,“實現全球自律”是三次全體會議議題之一。可見,我們探討中國網絡媒體的自律也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特邀嘉賓:馮宋徹】具體的經典作家的媒體自律的論述,我這方面資料沒有帶來,但是我可以在宏觀上講講。可以説經典作家們都是新聞人,比如説馬克思一輩子從事新聞事業,從他柏林大學畢業做《萊茵報》主編開始,到後來創辦《新萊茵報》,參與《德法年鑒》刊物的建設,以致大半輩子給各種報刊雜誌投稿,關注德國共産黨機關報《前進報》的發展和做撰稿人,説明馬克思的革命生涯就伴隨他的新聞生涯,恩格斯也花費了很大經歷,在新聞事業領域,所以他們在創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候,也就包含了他們創建的無産階級新聞理論。以後的列寧在他的革命生涯中高度重視了新聞事業在革命中的作用,他直接創建《火星報》這個布爾什維克報紙。毛澤東的革命生涯跟他的新聞事業緊密聯絡,他參加革命跟他創辦《湘江評論》有直接關係。鄧小平同志也高度重視新聞事業等,在他們的有關理論注述中都對媒體自律做過原則性論述,他們的著眼點一是強調無産階級媒體自律的性質,他和人民的利益相聯絡,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是從根本性質上來説明無産階級新聞事業媒體自律的根本性質,提到了這種高度來認識媒體自律的問題。在價值導向把媒體自律問題和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相聯絡,是媒體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的內在要求,是共産主義事業的本質要求。所以,經典作家他不是一般的泛泛地談媒體,他是從很高遠的角度,從共産主義的事業,從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個高度來講無産階段新聞媒體的自律問題,這是我們今天要求媒體自律的很高層次的要求,具有根本指導意義。

  【嘉賓主持:冷述美】到目前為止,我們講媒介自律,主要講的是職業道德,對製造假新聞、搞有償新聞進行譴責,對敬業精神加以提倡等,這些對媒體的發展到底有什麼作用沒有?
  【特邀嘉賓:何懷宏】自律也就是自我制定規則,或者自我遵循規則。這些規則,有些是出自活動本身的需要。如果沒有這些規則,那這個活動就進行不了。比如説,如果垃圾郵件太多,正常的收發電子郵件就無法進行。所以,我理解媒體的自律應該是從一些最基本的,能夠保證活動正常進行的規則開始。

  【古天草竹】克林頓首席因特網顧問埃拉馬加齊納1998年提出因特網管理五大原則,專家有何見解?請問各位嘉賓有何見解?如何理解其中的“自律”?
  【嘉賓主持:冷述美】這五條規則都是很精深的,比如第一條就涉及到整個網絡媒體經營的體制和用人機制等等一些非常深層的問題,而且現在在中國目前真的無法實施,因為它是讓私營部門發揮領導作用,新聞類的網絡媒體在中國可能還不是完全私有化,私營單位主要是指限于運營的商業網絡,至於市場驅動,在中國目前也不可能不受政府規則的干預,涉及到中國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不知你是否同意?
  【古天草竹】我同意,各國國情不同,我國對網絡媒體的管理應有本國特色,但是這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借鑒意義的。

  【開往春天的地鐵82】“水至清則無魚”,如何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網絡媒體的自律。
  【特邀嘉賓:馮宋徹】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正因為林子密,什麼鳥都有,才需要網絡媒體的自律,如果水全清了,就不要自律了,而且一個健康的媒體,應該是有多種不同聲音出現的媒體,但是有積極引導和價值導向並不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混沌一片。網絡媒體的自律就是一種積極導向,從理想價值標準,我們希望達到水至清,而這是永不止境的目標,所以只要網絡媒體存在,網絡媒體的自律就是永恒的話題。

  【披著狼皮的羊11】請問何懷宏老師,如何看待網絡空間的虛擬性,虛擬和現實有什麼不同?
  【特邀嘉賓:何懷宏】我自己的網絡經驗並不多,但是我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孤獨的狂歡》,是吳伯凡寫的。我感覺這本書從書名上就反映了虛擬的空間的一種特點。


責編:詩曼、立雙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