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央視新聞頻道 探詢距離與差距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央視推出新聞頻道並非國內首創,但作為國家級大臺,央視的這一動作無疑將對國內新聞傳播格局産生深刻影響,兩位嘉賓能否做一下具體分析?
【特邀嘉賓:崔保國】5月1日開始試播的新聞頻道,符合新聞傳播規律,是業界和學界多年的企盼。作為中國的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不僅中國第一大電視臺,也被列入世界傳媒50強之內。中央電視臺13個頻道中擁有一個新聞頻道這是早就應該辦的事。如果説重大事件成就了CNN,那麼,央視新聞頻道運氣也不錯。開播不久,便相繼直播了美國總統布什飛臨“林肯號”,宣告伊拉克戰事基本結束;土耳其地震;還有央視記者攀登珠峰的每日直播以及對中國海軍潛艇失事的報道;舉國上下的抗擊非典,舉世矚目的三峽下閘蓄水工程直播工程進展,新聞頻道給予了充分的關注,連續8期的《面對面》在社會上産生了很大反響。
新聞頻道一個多月的運行基本穩定正常,逐漸進入軌道。當然不盡人如意的地方也很多,節目特色不夠突出,差強人意,離既定目標差距太遠等等。但這些都可以在發展中調整,在改革中進步。1980年,CNN開播時,特納口出豪言壯語:“我説過6月1日開播就絕對算話,播出直到世界末日,即使到了世界末日,CNN也要現場轉播那一刻!”我想,我們新聞頻道也應該這樣。
【高正奎】 在我心裏,新聞頻道的內容不僅要從電視裏傳播還要從廣播裏進行同步播出,假如真要與廣播進行同步直播的話,現在的新聞頻道還有哪些差距?
【yq117】新聞頻道在央視的誕生,説明了我國的新聞媒體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正在按照新聞傳播的規律來調整我們的新聞傳播的方式和方法,更加充分的證明了我們的電視新聞媒體正在逐步按國際的標準來規範和完善自己,對於傳播先進文化無疑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特邀嘉賓:陸小華】人們對新聞頻道的開播已經有很多評價,很多評價包括網友的貼子,集中在對頻道各欄目的評價,這當然是好事,關注就可能認同,關注就可能接受,即使在接受後有所褒貶,其實也已經受影響了。我們其實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評價它,自從央視新聞頻道開播,逢到發生新聞事件或者是關注新聞的時候,你是否已經習慣於轉臺到新聞頻道,而不是完全盯著鳳凰衛視或者不是首先看鳳凰衛視,還可以做個測驗,你有多少天沒有看鳳凰衛視。其實,這樣問題不用獲得答案,關心這個問題的人可以自我測驗,我覺得當一個群體收視習慣發生變化時就已經對這個頻道做出評價了。當然,它畢竟是一個新的頻道,有諸多不足,人們會議論到資源整合問題,欄目佈局問題,具體欄目的走向問題等等,這説明人們實在是對出現一個我們自己的新聞頻道有強烈期待。
【魯西牛】兩位專家怎樣看待CCTV新聞頻道中的老面孔和新節目間的關係?
【漫遊世界】我想這是一個轉折與過度的關係吧,新聞頻道想一下子使多個欄目都成為精品欄目也不可能的,這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熱愛央視國際】不知您説的老面孔是不是指主持人,我覺得節目質量與主持人新老的關係並不大!如果您説的是節目形式的面孔,那麼還有待討論。
【漫遊世界】老主持人也可以有新面孔,關鍵在於他如何去發展自己的新聞面孔。
【熱愛央視國際】我覺得一些主持人已經有了不錯的改進了!
【特邀嘉賓:陸小華】新聞頻道中使用了許多老主持人,既是想實現影響力的傳遞,又是想有一個基本的質量底線,這樣便於保證新聞頻道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順利平穩的渡過初創期,實現平穩過渡安全播出。但畢竟老面孔一定會影響新節目的新鮮度,人們會有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特別是當一個老主持人出現在一系列性欄目,而在不同欄目中特徵性又不明顯的時候更會是這樣的。可是沒有欄目的鍛鍊,新面孔又如何能讓人確信能撐住局面聚集人氣呢。老面孔影響新鮮度,新面孔缺乏影響力,這樣的矛盾是每一個主持者都必須正視又很難處理的。
【高正奎】CCTV新聞頻道已經開播一段時間了,首先我想請兩位老師就新聞頻道的節目內容及形式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們的新聞頻道與國外的新聞頻道還有哪些差距?
【特邀嘉賓:崔保國】我認為:1、新聞頻道本來是全球定位,事實卻是國內視野。新聞頻道開播的宣傳語是“與世界同時同步”,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40年前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中國應該有一個全球化視野的新聞頻道。CNN和新聞頻道的區別是,CNN是以全世界的受眾為傳播對象,所以視野是全球的,而我們新聞頻道也應該有一個全球的視野,把世界推到你面前。2、 新聞頻道目前有幾個關係沒有處理好,第一是滾動新聞與專題欄目的關係;第二是直播重大事件與直播突發事件的關係;第三是宣傳性(議程設置)與新聞性的關係;第四是客觀性與平衡性的關係(局部真實與整體真實);第五是編輯方針或議程設置的出發點問題。3、有人認為信息量小,宣傳味道濃,新聞時效性差,原創節目少等。有人説央視的《媒體廣場》學的是鳳凰臺的《有報天天讀》,《新聞會客廳》倣的是《鏘鏘三人行》。只有《數字觀察》這種電視民意調查在鳳凰臺還沒有。主持人新面孔太少。網友説“我已經看夠了那些煞有介事的臉,那麼多的新聞人才,為什麼不能換新人呢?”鳳凰臺走的是明星制的主持人路線,而BBC走的是記者型、專家型主持人路線,央視新聞頻道應該走什麼樣的路線?這應該是央視需要不斷改進的。
【網友嘉賓】我們首先應該找到我們的新聞頻道和國際新聞頻道的可比性,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談差距。國外新聞頻道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的環境、中國的受眾。
【elang120】我很同意這一點看法!
【貓咪mm】是哦,我喜歡看國際新聞方面的報道,可新聞頻道在這方面的報道實在不能滿足我的需要。
【高正奎】其實我認為這一點並不是主要的,畢竟我們的新聞頻道才一個多月呀,我相信我們的新聞一定會做到這一點的!
【漫遊世界】新聞頻道應當是全球視野,為民族服務,以世界新聞動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與發展服務才是新聞頻道的宗旨。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請您具體闡釋一下央視新聞頻道應如何處理好這幾種關係?
【特邀嘉賓:崔保國】首先是怎樣處理滾動新聞與專題欄目的關係。新聞頻道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動態新聞加專題的模式,以CNN為代表;一種是純動態新聞頻道,像台灣的TVBS和三立新聞臺、東森新聞網。新聞頻道在形式設計上學CNN的比較多,但是由於客觀因素的限制和體制的束縛,節目內容本身以及合理科學地按新聞規律運作等方面和CNN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CNN一套節目以新聞時事報道、專題採訪為主;二套(即簡明新聞網)播送最新的簡明新聞,重要新聞每半小時更新一次。新聞頻道的除新聞以外的欄目設置應以焦點新聞報道為中心,還有一個就是新聞娛樂化。
其次,處理好議程設置與客觀報道的關係。通常,編輯根據新聞價值和宣傳提綱來安排頭條及其他版面。這被稱為議程設置。對於媒體傷害最大的,莫過於新聞報道出現的事實錯誤和重大新聞不報。客觀、公正是西方新聞傳播者和受傳者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人們接受新聞,主要是為了了解社會變動的真實情況。不説更多話的純新聞是CNN的報道原則。這讓人覺得可信,甚至連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也在寫給特納的信中稱:“CNN是最客觀公正的新聞媒介……”。海灣戰爭期間,西方國家和伊拉克的意見都得以在電視網上自由表達,伊拉克命令巴格達所有外國記者離境,而獨有CNN的記者可以留下報道海灣戰爭。
第三,要處理好客觀性與平衡性的關係,也就是怎樣體現客觀真實與整體真實的問題。如果電視臺一味地報道犯罪新聞,恐怕一星期也報道不完。而突發性事件的報道並不能讓人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較為完整的了解。電視新聞有責任多做些努力,來報道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變化,而不僅僅是現在發生的事實。
第四,處理好議程設置的出發點與“三個貼近”的宣傳原則的關係。也就是説為了誰的議程設置,要從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角度去進行議程設置。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央視新聞頻道試播一個多月以來,有很多觀眾反饋説“央視新聞頻道像是央視一套的複製品”,或説“央視新聞頻道就像一個大《新聞聯播》”。兩位嘉賓如何看待這些説法?
【貓咪mm】因為新聞頻道雖然新節目不少,可很多缺乏新意和亮點。
【特邀嘉賓:陸小華】這種説法也不奇怪,畢竟是同一批人在操作。據我所知,央視新聞中心的職能就包括同時為綜合頻道的新聞欄目及新聞頻道的所有欄目提供節目。人總是有思維慣性的,一個操作團隊也會有他的操作慣性。一個操作團隊的操作慣性會深深地在新聞的採集、處理、加工整個流程中留下印記。正因為這樣,所以很難想像一個新的頻道的誕生就同時帶來新聞處理模式的變化,但我和網友及觀眾一樣期待新聞頻道的誕生會促使央視這個操作團隊對新聞的理解、新聞的處理模式等等都發生變化,或者説都應當發生深刻變化。我們期望一個頻道的誕生、新聞欄目容量的數十倍的變化等等都能迅速的推動電視新聞處理模式的變革,對此,人們會有耐心但更有熱切的期待。
【明月夜!】陸先生,我在《央視論壇》中看到了白岩松和一些評論員,看完之後我好像在看《新聞會客廳》,好像不是在議論而是在聊天,我想問一下將來這兩個欄目會不會合併?你能説説對《央視論壇》的理解嗎?
【特邀嘉賓:陸小華】《央視論壇》應當是一個體現央視見識、判斷的欄目,它應當是對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做解讀性分析併發表評論。從這個要求而言,它應當體現一種權威的影響,但是,電視媒介如何形成言論專欄是一個還需要探索的問題,如何把握思想的力度與電視可視性之間的平衡,如何把握邏輯性很強的分析與電視這種傳播形式的局限性之間的平衡,如何把握理性分析與對事實解讀之間的平衡都需要逐漸摸索。有的時候,可以明顯看出正在發表評論的人們是在努力用更平和、更具親和力、更生活化的方式做評論,這是他們對於電視評論的一種理解。我想,作為觀眾,我們還會看到他們會逐漸展示出一種又一種理解,然後逐漸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觀眾要求的電視言論欄目的基本模式。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據調查,央視新聞頻道的推出主要對業內人士和精英人士産生了巨大的衝擊,據上海廣電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統計,央視新聞頻道的觀眾當中有35%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且收視排位第一。因此,很多人認為央視新聞頻道應走精英化路線,兩位嘉賓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陸小華】這種調查統計的結果符合一個新聞頻道應該産生的影響,但不意味著新聞頻道要走所謂精英化的道路,冷靜地分析各種類別人群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就會發現,更關注國內外各種事件變化、影響、趨勢的,往往是文化程度比較高,從事的工作又需要關注新聞事件及其影響的人群。那麼,這樣一些人群的需要應當是新聞頻道需要關注的重點,應當努力想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的人群不僅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什麼發生這樣的事件,還需要知道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與別的事件有什麼關係,發展進程如何,會産生什麼影響,這就不僅需要提供盡可能清晰、準確、豐富的新聞信息,還需要對新聞事件的發展及其影響做出判斷,具有比較高文化水平和新聞解讀能力的受眾群體不一定會根據媒體的分析與判斷做決策,但會把媒體的分析和判斷做為決策的重要參考。一個好的新聞頻道應當是主要受眾群的信息顧問,根據他們的需要收集整理加工新聞信息,做出適當的判斷,在這樣的傳播過程中就在施加影響。而更好的新聞頻道不僅應當是主要受眾群的信息源,還應當努力成為思考源,這樣就能成為更有力的影響者和引導者。
【yq117】這種調查他不能完全説明,我們的收視群體文化程度越高,就對新聞信息需求量越大。關鍵是看我們的新聞頻道所傳播的信息,是不是和各層面接收者有直接的和間接關係,能不能對他們産生影響和從中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