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第52期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17:18 |
|
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前景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新聞節目主持人應該是最具發展前景的主持人,請問兩位老師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特邀嘉賓:陳富清】 同意這個觀點。這是因為電視媒體是新聞媒體,新聞節目在電視節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電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電視作為新聞傳媒的特徵越來越突出,新聞立臺思想也越來越深入廣大電視工作者的思想意識中。主持人的重要性是由節目的重要性決定的,新聞節目變得越來越重要,那麼,新聞節目主持人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特邀嘉賓:劉宏】我不知道什麼是最具發展前景,是指在經濟層面上還是指在政治層面,從中國的政治民主改革看,新聞節目主持人應該是最具發展前景的,因為將來中國的政治民主的發展需要媒介,也需要新聞節目主持人來參與和介入。 【clare66】主持人這個詞,對於現在人來説,都不陌生,請問老師能否從傳播學角度來闡釋主持人的出現對大眾傳播媒介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長髮飄飄66】主持人的出現,改變了傳播模式,增強了傳播效果。把人際傳播、團體傳播融入其中,使大眾傳播更具有親近性、融洽性和雙向交流的特點。滿足了受眾與傳播者的交流與溝通。另外,它突破了紙媒介不能直接面對受眾的局限。
【飄721】為什麼現在在央視有些是做記者的,而現在搖身一變是一個主持人了,難道她們真的具有主持人的素質了嗎?這是不是一個以後要走的一個模式呢? 【特邀嘉賓:陳富清】 我覺得資深的記者走上電視屏幕,主持電視節目這是主持人發展的一個方向。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實際工作中,大家都是普遍認同的。因為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更多需要採訪的基本功。這樣,記者成為主持人就是理所當然。我不同意你所説的央視有些做記者的,而現在搖身一變是一個主持人,難道她們真的具有主持人的素質嗎?我們強調從記者隊伍裏培養新聞節目主持人,但是也不否認由播音員發展成主持人。不管從記者發展為主持人,還是從播音員發展為主持人,都有一個重新學習、彌補自身不足的問題。 【飄721】但現在有些記者在最近的表現讓我們擔憂,前段時間的《青年參考》的記者報道不屬實就已經説明了問題了 【貓咪mm】記者做主持人的優勢是他們的經驗積累成閱歷,閱歷是一種財富,可以讓他們在新聞報道中游刃有餘。 【最愛海霞】現在《時空連線》就是以前這個欄目的記者王躍軍來接替白岩松主持的。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有媒體評價認為:《東方時空》的誕生,可以看作是我國電視新聞與電視節目主持人雙雙走向成熟的標誌;《焦點訪談》中節目主持人的作用愈加突出。主持人向記者型方向發展,其定位不同於單純的記者,有不同於單純的主持人的特殊的媒介角色,而後出現的《新聞調查》,主持人的活力繼續得到張揚。請問兩位專家您們如何看待央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趨向的? 【特邀嘉賓:陳富清】 從《東方時空》到《焦點訪談》再到《新聞調查》,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一方面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節目主持人明顯向記者型方向發展。前面談到王志質疑“拷問”的功夫是他成功的關鍵,也是訪談節目主持人成功的關係,實際上質疑“拷問”的功夫是新聞採訪的基本功夫,長期從事新聞採訪的老記者一般都有這方面的基本功,而這方面的基本功卻是播音員所欠缺的,所以從播音員轉為主持人就明顯存在這方面的不足。 央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趨向應該是朝著記者型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趨勢要求主持人和記者一樣要經常深入新聞現場採訪。這只是一個發展趨勢而已。前些天,我在廣播學院葉鳳英導師家聊天時,談到一些記者型的主持人,本來他們的特長是在一線採訪,而且他們也是先靠深入一線採訪的成功而出名的,出名後他們就坐到演播室裏主持節目不出去了。當時,葉老師議論説,這是臺裏對他們作了不恰當的安排,這樣看似重用,實際上是誤了他們。當時,我説,臺裏的原因確實是一方面,我覺得更主要的還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出名後,他們不願意再深入一線採訪,不願意再吃苦,喜歡坐在演播室主持節目,這樣不僅不用吃苦,還能頻頻在電視上出鏡。演播室主持節目的高出鏡率對主持人來説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特邀嘉賓:劉宏】我覺得央視主持人發展的階段可以這麼説,第一個階段是從《東方時空》開始的記者型主持人代替播音員式主持人,到了《焦點訪談》時候,可以説是對記者型主持人的深化,這種深化的意思就是《焦點訪談》嚴格説是一種深度報道,所以主持人更像是調查性記者或深度報道記者,到了《新聞調查》時這種現象就更加明朗,當然王志的《面對面》節目又可以分出了新聞訪談型主持人,但是總的看我覺得央視的主持人現在還需要從記者型主持人向著更職業化的主持人階段發展,也就是説現在很多主持人是在記者和主持人之間的角色上有所徘徊。 【飄721】是的,看看我們的CCTV-7(少兒 軍事 農業頻道)就知道了,其中又有幾個欄目能表現我們真正生活在農村的生活的! 【貓咪mm】就此,我想接著問老師:既然播音員轉為主持人存在明顯不足,而我覺得新聞節目的發展趨勢是需要一個出色的節目主持人,那麼現在各個新聞學院設立的播音係是否還有它存在的必要,該如何改革才適應新聞發展的需要呢?謝謝! 【飄721】有了專業知識才可以減少很多彎路!還可以縮短成才時間,不是有句“讀書破萬卷”的話嗎?
【紅軍後代】我建議新聞主持人的培養和挑選,一定要代表國家級電視臺的最高水準,像王寧、李修平,海霞都很不錯,進新聞組的人一定要高質量的,在人們心目中新聞節目代表國家形象,分量很重,所以希望有重量級人物擔當。兩位專家是這樣想的嗎? 【特邀嘉賓:劉宏】我不知道什麼是重量級,我覺得央視有時恰恰是要放下國家級電視臺的大架子,要更有專業性和職業性,用專業化的標準來要求主持人,而不是國家級和地方級。至於説如果重量級代表著一些專家學者,我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同意這種説法。 【菊蟲】我們的主持人隊伍現在有些青黃不接,正是從沒什麼資歷的走向重量級的階段.不過,昨天我看焦點訪談時看到一位形象上不算佳的老記者,我就想,我們應更大膽地選用重量級的記者走上前臺當主持人。
【yq117】我們多年來形成的新聞節目模式化,給相當多的觀眾形成的慣性感覺是,新聞節目主持就是念稿子、看字幕播音,只要長的靚麗、形象佳、口才好就能當好電視新聞主持人,二位老師能談一下我們現在新聞的播報形態應當如何改? 【特邀嘉賓:劉宏】對新聞播報形式長期以來有爭議,主張保持播音腔的正統的一派,我覺得新聞播報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新聞內容。作為普通觀眾我經常覺得我們的很多新聞播報有時表現得比較沉悶,這不僅僅是一個播音速度的問題,也反映了新聞敏感對新聞的處理和新聞的經驗,所以我們才會出現説新聞現象,有的時候我們的很多新聞播音又表現得過於煽情,過於主觀,缺少客觀的把握。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陳富清老師具體談談,培養“專業化、個性化”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看法。 【特邀嘉賓:陳富清】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化、個性化”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記得本人在10年前出版的《電視新聞——困惑與超越》一書中就論述過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化問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化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新聞節目與文藝、社教、服務節目之間的專業化,它要求主持新聞節目的就專心主持新聞節目,而不要去主持其他別的節目,努力使自己成為主持新聞節目的能手,而不要追求做一名萬能主持人;二是新聞節目內部各報道領域的專業化,它要求主持人要成為新聞報道某一領域的行家、專家,不要方方面面的節目都主持,比如水均益主持國際新聞節目比較擅長,那麼,他最好潛心鑽研國際問題,使自己努力成為主持國際問題新聞節目的權威。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化和個性化是增強新聞報道深度、提高新聞報道質量的需要。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專業化、個性化的主持人太少,萬能化、大眾化的主持人太多。常言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我們目前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則是“一仙過海,八顯神通”。這不利於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整體作用的發揮。新聞頻道開播後,對主持人的專業化、個性化要求會更高。 全天24小時播出新聞節目的頻道需要由各類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欄目組成,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欄目要求主持人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具有鮮明的個性。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化、個性化是電視新聞節目對主持人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方向。
【飄721】我發現鳳凰衛視有些主持人大部分都是兼職的,而我們的主持人都是專業的,但是看鳳凰衛視的主持人的話題總是能吸引我們的眼球,雖然他們也有的沒有我們央視主持人靚麗的外表,比如我們以前內地的主持人竇文濤現在已是紅牌主持了,而他以前在內地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持人,是不是我們的大環境制約了他們的發展,還是我們的環境沒有他們發展的空間。 【特邀嘉賓:陳富清】我覺得對主持人管理體制採取積極的策略,比較有利於吸引社會上的精英人物參與電視節目的製作。另外主持人需要大量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兼職的主持人比較便於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這樣他的主持風格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目前,我們的電視機構在主持人的管理方面,還是延續以前計劃經濟時的那種管理模式。尤其是中央大臺,覺得好像在中央臺主持節目的就不能幹別的事情,這不利於主持人的發展。我覺得,對主持人的管理,可以有多種方式,既有專職的,也應該有兼職的。這樣才能吸引社會上更多優秀的人才,以豐富我們的電視屏幕。
【2003年】主持新聞類節目,廣院培養的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相對於學其他專業出身的主持人的有何優勢? 【特邀嘉賓:陳富清】 我覺得最大區別就在於廣播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沒有後勁,建議廣播學院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應該改變方式:首先應當提高對主持人的專業的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方面的要求,進入學校以後,也應當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能片面的強調播音主持太專業化的東西。我覺得,一個成熟的主持人,更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有沒有比較高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他的發展後勁。
【紅軍後代】電視傳媒作用巨大,這是不爭事實。隨著中國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不滿足於翻版式的主持,在語言格調上人們想得到更高水準的補給,希望一些專家、教授、博士能加入主持人陣營,讓全國觀眾同時也能受到高級教育。現在專家都是配角,什麼時候能成為主角,現在有為樣的打算嗎? 【特邀嘉賓:陳富清】我覺得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和知識含量,應當鼓勵一些具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專家、教授、博士走上電視屏幕,為廣大觀眾主持相關的節目。對於這個問題,也有我剛才談到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管理體制問題。因為我覺得專家、教授、博士他們都由自己固定的職業,很少有興趣到電視臺來作兼職的節目主持人,對他們應當採取兼職聘用的方式。只要我們的體制靈活,一定能夠吸引一批優秀的富有魅力的專家、教授、博士來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專家、教授、博士擔任節目主持人,確實能夠提高節目的文化品位,也能夠讓全國的觀眾同時也能受到高級教育,這是我們電視節目的一個發展方向。但從現實來説,電視還是一種大眾傳媒,過分強調專家、教授、博士主持節目,是不是會影響收視率?這也是媒體最為關心的問題。我覺得在這方面,應該既要考慮收視率,也要考慮電視節目的引導作用。使電視節目在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責編:羅石曼、邢立雙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