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在《電視批判》論壇
【風鈴兒】我在三聯書店看到《電視批判》出的書了,劉連喜主編今天來了嗎?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劉連喜主編今天也來了! 【風鈴兒】問問劉主編為什麼取《電視批判》這個名字? 很有哲學意味、很抓人,再問問下面還繼續出書嗎?什麼時候? 【CCTV.com負責人 劉連喜】起“電視批判”這個名字,主要是想對當代的電視現象進行分析,對當前的電視文化進行理性的系統的思考,之所以要對電視進行批判,而這個“批判”不是文革時期的那個“批判”,而是一種判斷、一種認識、一種發現、一種分析、一種思考。因為電視文化在今天的中國民眾的生活中佔據的位置太大了,影響也太廣泛了。可以説,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電視文化的氛圍下。凡是重大的事件、活動幾乎都和電視發生聯絡。所以,我們要關注電視,關注電視文化。另外一點,大家知道,電視是今天最強勢的一個媒體。媒體有媒體的責任,媒體也應該加強自省和自律。中國的電視在最近這20多年來的時間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數量很大,質量提高也很快。但是,確實需要人們靜下心來對這個時期的電視現象、電視事件、電視文化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思考。對今後和未來的發展做出戰略性的前瞻和判斷。我覺得生活中人們既需要感性的東西,同時也需要理性的東西,我想電視的發展也應該如此。沒有思考,就不會成熟,沒有判斷,就缺少標準,不善於總結,就不會有經驗。 “批判”這個詞兒,在東西方的經典作家的文獻中早就存在,在中國就有“文藝批判”和“文學批判”等存在,在西方、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很崇尚理性。在德國,像哲學家康德就有著名的《判斷力批判》等代表作。人們崇尚批判,崇尚思考,才産生了智慧的思想,産生了理性的光芒,才使人的認識不斷地超越和昇華。所以,“批判”這個詞兒,更多的是吸收和借鑒了中外的一批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和批評家的思想和作品。 書是信息、知識、文化、智慧、思想的反映,只要有有價值的、對社會和人們有益處的內容,條件允許,就可以出。當然,要有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不是為出書而出書。大家知道,這一二十年電視工作者也出了不少書,大家都希望能夠看到更有價值的東西,而且是能夠保留下來的東西。我們現在出的這套CCTV.com新媒體文化叢書,首卷五本,包括《媒體前線》、《文化年夜飯》、《電視批判》、《線上故事》和《在線主持》,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的,這也是中華書局第一次出版媒體方面的書。這五本書是CCTV.com最近兩年作為電視、互聯網相結合的新媒體的實踐和思考,是CCTV.com實踐和發展中的階段性成果,是CCTV.com對傳統媒體電視和新興媒體互聯網的探索和總結。因為,CCTV.com現在正處在快速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我想,我們還會對這種實踐進行及時的思考和總結,對這些成果進行及時的紀錄。時間不會太久。 謝謝這位網友對CCTV.com的關注,對新媒體文化叢書的青睞,特別是對電視批判的偏愛,我想我們都會有共同的興趣一同來積極思考電視這個影響我們每個人生活、和我們時時刻刻相關的文化現象,為它的進一步成熟、進一步具有理性和更具文化含量、文化品格而努力,為中國電視走向世界,更好地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服務而貢獻我們的一點點聰明才智。 【風鈴兒】謝謝劉主編,《電視批判》真是一個不錯的創意,有人説網絡沒文化,看來不是這樣,從您剛才的話中間,我們看出劉主編是個特別有思想的人,請問您平時喜歡看什麼書? 【CCTV.com負責人 劉連喜】喜歡讀古書,比如中國魏晉以前的書;也喜歡讀中國古代哲學方面的書,還有西方發達國家這幾百年中一些文明成果的書,像一些啟蒙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的書,這些書當中有關於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文化的內容。 【風鈴兒】建議劉主編還可以看看童話、神話方面的書:),有人説:中國人缺乏想像力。毛主席説: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既要有理性、又要有激情,這樣才能雙美!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嘉賓對央視網站開辦《電視批判》欄目有何評價? 【三峽人0】當前新聞生産運作方式應該是工業生産式的,在強大的生産過程中,還要有與之相配的檢驗工序,要對新聞産品時時地、階段性地評判,現階段我們新聞生産就缺位這個環節,即電視批判,不知我這種觀點對否,很聽聽專家的點評。 【特邀嘉賓:徐泓】 我很喜歡《電視批判》論壇!理性建設性的批判,是促進事物發展前進的動力。業內、業外這麼多專家、網友關注論壇,也説明了它的生命力。希望能夠擴大它的參與,同時也擴大受眾對新聞頻道整個頻道建設的參與。我想有了受眾的參與和支持,新聞頻道一定會辦得很好。至於是否能如李挺主任預計的在半年到八個月讓新聞頻道成熟起來,我沒有他那麼樂觀。但我絕對看好這個頻道,並相信它有美好的未來。 【古天草竹】新聞頻道好像有可以開一檔新節目了,就叫《電視批判》,不是挺好? 【特邀嘉賓:時統宇】《電視批判》我剛才已經講過,就是把我的學術背景跟大家講了一下,我就是研究電視批評和電視批判的,我對央視的《電視批判》有很高的評價,這種評價已經寫進了我的書裏,我認為現有的電視批評的方式有四種:其中一種就是網絡批評,而這種網絡批評中辦得最好的就是央視網站的《電視批判》,詳細的評價,我想我的書出來以後可以拿來做參考,至於“三峽人O”提出的問題,也就是對新聞産品的電視批判,我注意到了他的問題當中出現了兩次新聞生産一詞,我大膽的估計一下,這位網友沒有搞過電視吧,可能更沒有像新聞中心的記者編導採訪編過電視新聞,在整個電視運作過程中,新聞類節目和電視劇和娛樂節目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説有本質的不同,因為,新聞的本質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不可能採用那種工業化的流水線式的所謂新聞生産運作方式,在每個電視臺的新聞中心或新聞部記者和編導所采編出來的新聞作品都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而且像現場直播這一類的新聞樣式,就更不存在工業化的生産這種模式,不存在流水線。以我個人的例子,比如到電視臺的談話類節目做嘉賓,光靠自己已有的那點知識的原始積累是遠遠不夠的,在進入演播室之前,嘉賓和主持人都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文案工作,而這種工作是沒有可重復性的,因為所要報道和評論的事件都是動態的變化,用一個比較古老的比喻來説,太陽是古老的但每天的日出都是新的,因此,我們對電視批判的理解應當是一種建設性的心態,不應當是一種全盤否定的,或者是破壞性的心態,我自己對電視的批判自認為有很多,有不過都很尖銳,但是,我以為,這種批評和批判所遵循的一個原則應當是實事求是和理性,不應當是情緒化的,我非常不贊成簡單的對電視採取一種情緒化的否定。比如説把中國電視説成是弱智的中國電視,從一定意義上來説,這種説法是不負責任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今天的論壇就到此結束了,在結束之前,請兩位老師談談在線《電視批判》論壇的感受,和網友做個簡單的道別吧? 【特邀嘉賓:徐泓】結束語:今天的網上交流我感到非常新鮮,也很刺激。在“非典”期間,我們在大學教育中,也是利用網上進行授課的,它的互動性使課程的討論比當面授課更加深入、更加熱烈。我想,網絡傳播,前途無限! 今天是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網友關注今天的討論,我很感動!今天提出的很多問題,值得我今後繼續關注和研究。謝謝大家! 【特邀嘉賓:時統宇】結束語:我是第一次來到央視國際的《電視批判》論壇,這對我來講很有意義,雖然我感到比講課和開會累得多,這和寫文章或者做電視節目坐演播室是完全不一樣的,關鍵是不能面對面的交流,但這種方式可能也有它的優勢,這就是因為不見面所以更坦率、更直接,今後有機會繼續和大家交流,我希望大家能夠批判我的觀點,或者説把我駁倒,我理解電視批判論壇是一個充分交流個人觀點的一個平臺,這就需要大家敝開心扉,暢所欲言。我希望和今天沒見面的網友今後有見面的機會,你們要是和我聯絡,咱們就去吃涮羊肉。 【古天草竹】不可以食言哦:) 【yq117】《電視批判》論壇自4月2日開始至今,歷時兩個月的時間,邀請了20多位學者專家,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進行了10多期連續探討,從電視新聞的傳播觀念、輿論監督、傳播效果、評論性欄目等話題,予以了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深入研討,這對於提升新聞頻道的節目質量將會起到時積極的促進作用。 謝謝兩位專家!各位版主、網友再見!晚安!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也多謝網友的支持,今天我很高興又認識了很多新網友!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