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第51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15:57



電視新聞記者的專業素質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徐泓老師,您曾經做過30年的記者,之後又從事了很多年的理論研究,結合目前新聞頻道的實例,您能否談談電視新聞記者應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質?
  【特邀嘉賓:徐泓】我不想談空泛的要求,例如記者的良知、修養等等,這無論對文字記者還是電視記者,都是立身的根本,職業的起碼要求。電視記者除了要具有平面媒體採訪的基本素質以外,還有更高的要求,聲畫合一的信息傳播方式,同步性的播出,要求電視記者善於迅速發現、判斷和捕捉具有新聞價值的第一手材料。現場是包含新聞信息最多的地方,記者要善於利用現場向觀眾展示事實的真相,以及關鍵性的細節。用鏡頭記錄並一次性完成,這是需要經驗,需要訓練的。出鏡記者還要有把握新聞,與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他的非語言符號、言談舉止、神態表情也都將進入報道。
    對新聞節目主持人,與出鏡記者還不是一個概念,則有更高的要求。他要能引導新聞報道的整個走向,善於把握和展示事件的進程性。在直播時,面對事件發展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料性,對記者和主持人的判斷力、思想力和表達力,更是挑戰。 電視新聞報道與文字新聞還有一個不同,電視記者必須置身現場。他是以主體介入的方式出現在新聞現場的,這與文字記者傳統的外視化的新聞報道的方式不同,他提供了一個內視化的角度。參與感更強,介入事件更深,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三貼近”,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因此,做好了應該更有親和力,更有觀眾緣。我覺得央視新聞頻道的一些記者,缺少新聞專業基本功的訓練,尤其是提問的技巧,楊瀾説:“我以提問為生。”既然幹了這個行當,恐怕還要學點專業,現在一個普遍的毛病是提問的誘導性太強。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您有一本專著:《大人物、小人物》,裏面匯集了多例人物專訪,您認為我們目前電視新聞的人物專訪類節目有哪些不足?王志在“非典”時期深入一線採訪,使得他與《面對面》欄目都脫穎而出,您對他的採訪如何評價?
  【貓咪mm】我喜歡王志哦,《面對面》因他更精彩。雖然有時候他犀利的質疑風格讓我“難受”。
  【喜歡做DJ】今日在某報上看到這樣的小議,關於記者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深入“非典”病房是勇氣是名氣?我們不得而之。
  【特邀嘉賓:徐泓】新聞頻道中的人物專訪類節目,目前最成型的是《面對面》。在試播的一個月裏,王志好像已經做了八期。其實在《新聞調查》中,王志的採訪風格已經形成,並構成了這個名牌欄目的核心特色。現在,把這個精華提取出來,更單純,再放大,其效果當然是很好的。從內容上説,專訪節目的成功,關鍵是採訪對象的選擇。我以為在“非典”時期,王志所選擇的採訪對象不僅自身包含的和可挖掘的內容非常豐富,在當時的事件發展過程中,新聞性、典型性以及針對性都很強。例如鐘南山、張積慧、王岐山、陳馮富珍,還有人民醫院的院長呂厚山,選擇的成功決定了專訪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當然,王志的問題提得也很好。我覺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質疑,他的採訪技巧裏,還包含著一種善解人意,與對方迅速的溝通。提出的問題,能激發起對方的感情波瀾與思想火花,而且善於不失時機地步步推進,層層剝筍。好的記者,要把精彩留給對方,自己的功力,在於要激發對方精彩的表現。我想強調一點,好記者首先自己要有新聞激情,一種強烈的採訪慾望,這點在王志身上很突出。比如,他如此及時、迅速地抓住了王岐山,並成功地進行了採訪。
  【王志鵬同學】尤其是精彩的結尾讓人真正感覺到了思想的面對面的交鋒與碰撞!還有就是和劉姝威的採訪,讓人百看不厭。


突發事件對電視新聞的影響


  【paney130】諸位老師能不能談談SARS事件的出現,客觀上會對電視新聞的發展有什麼影響作用?
     【三峽人0】時老師,我説過非典是上帝送給我們的一個禮物,有人説這個禮物太沉重了,其實我的意思是我們社會發展到了需要在體制方面突破時,上帝通過非典給我們一個自省的機會。兵法雲:勝人者必先勝已,而往往在平常想勝已很難做到,有了非典,我們就很容易看到我們自已的不足,就給勝已提供了一個契機,我們千萬要利用好這個契機。但非常遺憾,當前對非典的宣傳還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其實我們理論工作者、學者要系統理一理非典的影響,已及非典成因背後帶規律性的東西。
  【特邀嘉賓:時統宇】任何一個突發事件對於媒體來講都是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大好時機,我想舉這樣一個例子,這一個多月來,每天下午4點鐘,央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會猛然增加了很多,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就是衛生部的新聞發佈會。一般來説,下午4點這個時段,看電視的人是很少的,當然,這並不能説明就是SARS事件對新聞發展的影響。SARS事情是一個突發性事件,有很強的階段性,我認為,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們的媒體在報道和反應非典這個事件上是合格的。因為從理論上來説,媒體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職責是告訴人民以真相,也就是説,我們的媒體也堅決貫徹執行了黨中央所要求的,絕不允許瞞報、緩報、謊報,我們可以想,大約是在4月中旬的那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有關非典的情況公眾並不非常了解,以至於小道消息,甚至是謠言滿天飛,群眾當中出現的一些恐慌情緒與信息的接收不暢有直接的關係,或者説是主要原因。但是從4月下旬開始,我們的媒體就像我們剛才説得那樣,及時報道非典的相關情況,也因此這種恐慌的情況逐漸得到了緩解。我們都有這樣一個感覺,這一個多月來,電視新聞大量的都是與非典有關係,我認為,像這樣大的疫情這些年來我們的新聞單位和我們整個國家一樣沒有遇到過,應該説,在新聞傳播方面,我們至少可以説經驗不足。我認為,我們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在有關SARS的報道當中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我想給大家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有很多,比如説《面對面》的護士日記,也就是王志採訪廣州的醫務人員,王志自己也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我認為在整個一個多月的有關非典的電視報道中,有兩個特點可能是大家公認的,這就是,電視新聞告訴了我們什麼叫感動,什麼叫熱淚奪眶而出,什麼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形象化,《面對面》這個欄目有許多這樣的鏡頭。第二點就是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深度報道,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新聞調查,我想,在今後一段時間裏,我們的電視新聞有關非典的這種反思和深度挖掘還大有文章可做,我相信2003年中國的電視新聞會涌現出一批相當優秀的作品,我們已經有了,還會有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非典”事件對於中國民眾是個危機事件,但大大增加了新聞源,它對電視新聞的發展提供了什麼樣的契機?
    【特邀嘉賓:徐泓】我同意時老師的説法。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是引起公眾對媒體關注的大好時機。普利策説過,災難是上帝給新聞記者的一個節日。在這次“非典”報道中,4月20日以前,我們的媒體由於種種原因,處於集體失語。4月20日以後,全力以赴投入了報道,從職業精神,新聞報道的數量、質量,都是可圈可點的。回顧這些報道,有一個問題值得商榷,在以往的災難性報道中也都存在著這個問題。我們的報道是否還缺少以人為本的精神,還缺少人文關懷。災難性報道,最引人關注的是當事人本身的處境。而我們報道救災組織者、領導者的多,報道當事人本身處境的少,這方面的報道缺乏真實性和傳播的力度都會打折扣,觀眾會認為,又回到表揚好人好事的正面報道老路上來了。不少媒體製作這個新聞的通病是,習慣於把壞事當好事報,如領導如何重視,有關部門和人員如何搶救等,在報道模範人物,比如這次的醫護人員時,又有“高大全”的英雄情結,這是人性真實的一面,英雄也有他的脆弱。不報這一面,真實性也會打了折扣。
  對這次報道,還應反省其科學性,我們所面對的是病毒,最終我們要靠醫學、科學去戰勝它,而且在整個抗擊“非典”的過程中,每一步的措施,比如隔離,都是有科學依據的。而我們的報道,在這方面體現得不充分。用語政治味太重,關鍵詞“戰爭”“保衛戰”“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火線入黨”等,是否有宣傳的嫌疑?可能也會造成讀者的某種逆反心理。這與我們的記者科學素養不夠有關,這也是今後要對記者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的一個方面。比如,我們現在對防治“非典”疫苗的報道,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講究科學。另外,現在就預測今冬明春還會出現“非典”爆發,有什麼科學依據?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李挺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説《東方時空》、《實話實説》、《新聞調查》等央視名牌欄目的成長週期一般是兩到三年,但他要和同仁們爭取在半年到八個月的時間內讓新聞頻道成熟起來。兩位嘉賓這個時間段是否可行?兩位嘉賓對新聞頻道的前景有何展望?
【古天草竹】什麼叫成長週期?我印象中那三個節目好像都是一炮走紅,一夜成名的!
【paney130】至少我知道《實話實説》就不是,崔永元最初的節目簡直慘不忍睹。
【古天草竹】是嗎?那兩到三年後呢?你覺得變了多少?成熟的表現呢? 
【paney130】《實話實説》的變化,由僵硬到穩定、到穩健、到幽默、到收發自如、切中要害!
【paney130】新聞頻道現在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很好的借鑒了,就看我們新聞人的魄力如何了。
  【特邀嘉賓:時統宇】首先,我認為《東方時空》、《實話實説》、《新聞調查》這些欄目到現在差不多已經10年了,這一批欄目是中國電視新聞上了一個大臺階的最顯著標誌,現在新聞頻道的推出在很大的程度上檢驗其成功與否的標誌就是能不能再推出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上上下下都非常歡迎的、收視率比較高的新聞欄目和新聞主持人,從以往的經歷來看,即使是這些品牌欄目,也有一個不斷創新、不斷改版的過程,比如《東方時空》前後就改了好幾次。至於從時間上來講,我認為,半年到8個月的時間似乎有些倉促,我認為一個頻道成熟的標誌首先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就我目前的估計,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東方時空》、《實話實説》、《新聞調查》這樣的已有的品牌欄目單純從時間上來比照不是很科學,因為90年代初推出的這一批品牌欄目有填補空白的意義,而且必須把這些已有品牌欄目的推出放在當年的具體社會環境中去考察,用一個最通俗的例子來説,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你往前邁了一小步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前人已經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再要繼續往前走,花的功夫就要大的多。而且具體到新聞頻道的品牌欄目,並不是一個數量概念。央視的新聞頻道在相當的程度上來説,不應當僅僅是央視的,而應當是中國電視的,應當是中國的,應當是匯集中國電視的新聞精華。因此,我認為,新聞頻道非常有必要搞一兩檔地方電視臺采編的新聞節目,這樣不僅聚集了中國電視新聞的精華,而且對於提高新聞頻道內部的合理競爭我覺得是大有好處。同時,我還覺得新聞頻道應當嚴格執行末位淘汰制,逐步建立科學的成本核算,進一步加強人事管理,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總之,我對新聞頻道的前景非常看好,我認為新聞頻道將會作為國家第一大臺的最重要的一個窗口展現在世人面前。
  【未涼198249】我想新聞頻道的發展和成熟意味著中央電視臺向國際傳媒大臺又邁進了一步,大家現在已經逐漸開始明白,電視媒體的主要評判已經轉向了新聞。而新聞專業化頻道的開播意味著央視國際大臺的姿態和實力。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