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第51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15:57



原創性新聞採集是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您認為做好新聞頻道最重要的是什麼?應當有什麼樣的發展理念?
    【特邀嘉賓:徐泓】對這個問題,幾次參加論壇的專家,都從不同方面做過回答。我想從採訪、電視新聞採集來談吧。採訪是新聞傳播的基礎,也是一切新聞傳播活動的起點。我始終認為,媒體的一個重要而穩定的核心競爭力,應該體現在原創性新聞的採集、加工的數量和質量上。在某種意義上,體現在采編記者的實力上,平面媒體如此,電視媒體亦然。大家都愛引用CNN總裁特納的一句話:新聞才是未來電視競爭的真正戰場。那麼這個戰場首先是新聞現場,首先展開的是記者採訪的競爭。“當新聞發生時,我在現場”,這是國際大臺追求的目標。這個我是誰?首先也是記者。因此,新聞頻道應該做到,在重大事件,在突發事件的發生地,有我們的記者,我們的提問,我們的畫面。一個月來,新聞頻道在努力,但明顯的看出,採訪人手不夠,採集能力低下,有捉襟見肘的窘態。在有些時候,談話類節目代替了新聞報道,而且各個欄目都在談。我覺得,新聞頻道必須考慮加強采編力量的問題,包括是否在全國設記者站,如何整合其他頻道的采編資源,也包括如何整合本頻道內的各欄目之間的采編資源,以及與地方電視臺能否採取什麼方法合作等。否則,我擔心今後難以為繼。
  【yq117】央視新聞頻道自5月1日試播出以來,已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新聞頻道的誕生,引起廣大觀眾的關注,特別是新聞信息容量的增大,一些新欄目的出現,使新聞頻道還是吸引了相當多的觀眾。但是,對新聞的重復率、欄目結構設置、新聞評論選題、各類新聞的播報形式等方面,還需要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要發揚“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的執著探索精神,有了路就有了目標,只有有了目標才能大膽前行。只要我們朝著躋身於“國際大臺”的目標這條路一步一步堅定的走下去,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不斷完善,我們必將躋身於新聞事業的前列,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央視新聞頻道新推出了一系列新欄目,如《央視論壇》、《共同關注》、《新聞會客廳》、《數字觀察 》等,兩位嘉賓認為新聞頻道目前的新欄目,有哪些可望能夠成為新聞頻道的未來新品牌?新聞頻道應如何打造自己的新品牌?
  【飄721】《社會記錄》有望成為以前的《實話實説》!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你認為從哪方面講《社會記錄》會成為和《實話實説》一樣的品牌?
  【菊蟲】我十分喜歡《社會記錄》,雖然只看過一期。我喜歡它的興奮點與真實的結合,喜歡其紀實手法的運用,喜歡主持人從當事人角度的體現關懷的深入體察,我想它應該會成為品牌欄目,不過我還是認為它和《實話實説》是根本不同類型的。
  【飄721】她的主持人的解説讓人引人入勝,讓人想知道以後將要發生什麼!這個欄目還更真實,有點像記實的味道!現在央視紀錄片好象已經很少了!
  【特邀嘉賓:徐泓】我想點評一下《央視論壇》,《央視論壇》是個新聞評論性的節目。我覺得,評論是一個媒介的旗幟,辦好這個論壇,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這個論壇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它沒有緊緊地圍繞新聞事件進行評論,一些選題更像是雜文隨筆。但是,我覺得它的主持人還是不錯的,比如董倩,她還是有自己觀點的,提出的一些問題有思想。
  【飄721】既然是論壇,就是各抒己見!而不應該是像訪談似的欄目。
  【特邀嘉賓:時統宇】現在預測新聞頻道有哪些欄目將會成為新的品牌欄目為時尚早,因為按新聞頻道的日程安排,從5月1日到7月1日這兩個月時間是屬於試播階段,如果要是真要預計什麼成為品牌欄目,那麼我們有一個參照係,這就是中央電視臺已經有了什麼新聞類的品牌欄目,我們脫口就可以説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東方時空》、《新聞30分》等等,我個人估計,我們所列舉的,還有沒有列舉到的這些品牌欄目,仍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它們的欄目理念和人員構成都決定了它們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央電視臺新聞類節目的主流欄目。
    至於新出現的在新聞頻道的一些欄目,我認為有一個特殊情況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這就是,新聞頻道的推出正好是在中國“非典”時期,“非典”成為近兩個多月來整個中國社會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但我們只要冷靜下來想一想,“非典”這個事情是一個突發事件,不可能長期成為新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非典”過去以後,我們的這些常態類的新聞節目怎麼能夠做出領導重視、群眾關心、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能夠真正的吸引觀眾的眼球,這是需要真功夫的。我有這樣一個想法: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能否推出一批新的、在觀眾中有比較高的認同度和收視率的欄目,同時,我進一步認為,新聞頻道應該推出一些新面孔,剛才提到的《新聞調查》的那位新的女出鏡記者柴靜,我看勢頭就不錯。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位學者對新聞頻道有一點質疑:“從‘911’到伊拉克戰爭,在CNN、鳳凰衛視乃至伊拉克戰爭中的中央電視臺,我們看到更多的直播是官方、軍方的新聞發佈會,而不是記者根據公眾的利益和需求,把這些長篇大論放到一個公眾可以批判地理解的語境中加以報道。”我們一直在提倡以受眾為中心,那麼在實踐中,兩位嘉賓認為如何切實地落實這一原則?
  【貓咪mm】那可不可以看成是戰時新聞的特殊性呢?
  【菊蟲】我覺得報道角度非常重要,是從工作的角度、領導的角度,還是從受眾的角度、從社會關懷的角度,這,常常決定了一個節目的面貌。
  【特邀嘉賓:徐泓】來自政府的信息包括公告、新聞發佈會都是媒體重要的新聞源。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媒體,沒有一家會忽視這個來源。尤其在重大的災難事件、危機事件中,政府起著解決危機的主導作用。把來自這方面的信息,完整的、全面的、原生態的、真實的報道給受眾,我覺得這是媒體的責任,把判斷的權利交給受眾,是對受眾知情權的尊重。這正是以受眾為中心原則的體現。當然,我們還應該給民眾提供發表意見的平臺,同時注意報道事實的另一方面,但這是報道如何平衡的問題。
    現在新聞報道節目急需改進的是會議報道模式,我不是指直播形式的會議。新聞傳播不等於組織傳播,會議裏面有新聞,不等於會議就是新聞。但許多會議裏確實蘊藏著新聞,甚至是重要的新聞。記者的責任,是要把這些老百姓應該知道,甚至必須知道的信息挖掘出來,報道出去。而不是用隆重的形式、領導人的排序把新聞的實質內容“埋葬”。比如昨天“十加三東盟國家關於非典的國際研討會”,新聞頻道進行了開幕式現場直播,這是必要的。但我以為,記者還應該繼續追蹤。新華社記者在當天就報道了鐘南山教授在會議上發言,以及會下接受記者採訪,對WHO的死亡率提出質疑,這就是新聞。我好像沒有見到新聞頻道對這條新聞的現場報道新聞頻道上多開新聞發佈會,讓各級政府官員多上鏡頭,我看也有好處。除了政務信息公開以外,也讓他們學會如何和老百姓溝通,有機會與老百姓面對面。我們的政府官員,缺乏這方面的訓練。
  
  【yq117】兩位老師,網友“三峽人0”提出我們的新聞“要弱化導師的形象”,“走下貴族臺,放下架子、給新聞更多的真實與公證”,您二位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呢?
  【特邀嘉賓:時統宇】首先,我認為作為國家的主流傳媒必須有一種主流傳媒的國家視點,就是説主流傳媒和一般傳媒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們更應該是社會環境的守望者,它們對於關乎國計民生發展的重大事件和發展趨勢必須要給予過多的或正確的關注和引導,這應當是主流傳媒和一般傳媒的最本質區別,但同時主流傳媒更應該實現“三貼近”,更應該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paney130】請問徐泓老師,您認為當央視出現新聞頻道後,隨著新聞的24小時輪番轟炸,受眾是否會對此産生疲勞感?
  【特邀嘉賓:徐泓】新聞24小時滾動播出,方便受眾,隨時看新聞,也可以養成媒體與受眾之間的約會意識。
    【貓咪mm】你可以選擇你想看的,在你有時間的時候看,怎麼算是疲勞轟炸呢,呵呵。
  【paney130】唉,關鍵有時候我們在等待我們需要的新聞時,電視上偏偏出現許多無關緊要的“擦邊球”,讓你不敢不看(怕漏掉什麼),看了又看不下去。
  【古天草竹】強烈同意,深有同感。下面的滾屏好煩人,實際上與畫面新聞相互干擾,我都快神經衰弱了。
  【paney130】滾屏也應該看形式,如果是現場訪談式節目,大可趁那些人閒聊之際用字幕增加信息量。如果是新聞,應該廢止。不過,建議在廣告時段加入字幕新聞就更好了!個人以為,既使在沒有新聞頻道的時候,許多新聞——尤其是《新聞聯播》,往往是在做圍繞一個中心,用雷同的方式炮製著一堆類似的新聞,讓人看了反胃,反不如《新聞30分》好一些。
  【古天草竹】我還是喜歡晚上十點那一檔,《國際時訊》也不錯。
  【貓咪mm】請問兩位老師:你們覺得整點新聞有必要嗎?那麼多的整點新聞卻常常沒有多少新鮮的報道,而很多“新”聞卻又滯後了。時效性到底該如何把握,才能既不犯“搶”新聞的錯,又突出了新聞的及時性呢?
  【特邀嘉賓:徐泓】整點新聞播報是新聞頻道專業化的特色,現在的問題是正點播報滾動不起來,原因是新聞時效性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其次,還有一個是否符合新聞規律的問題。比如,我們現在的正點播報仍然是先國內後國際,沒有按照新聞的價值排列。我注意到,6月3日下午的正點報道,胡錦濤主席已經到達了哈薩克斯坦,但在滾動新聞播報中,頭條還是他在瑞士洛桑會見外國要客。我想,這條新聞起碼應該按照時效性來處理。
    【paney130】整點新聞會不會是在培育受眾的新聞生物鐘呢?
    【貓咪mm】哈哈~~有意思,“新聞生物鐘”。:)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