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第50期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14:19 |
|
電視新聞評論員的素質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與其他節目的主持人相比,評論欄目的主持人更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特邀嘉賓:周小普】這需要具體説。我理解你問的是像《焦點訪談》這樣的主持人。我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如鳳凰臺《新聞今日談》的主持,據該臺一些評論員説就是"話架子",他們對話題並不熟悉,節目是由特約評論員、首席評論員組織內容,即席發表的,主持的問話是評論員準備好給他們的。你説需要什麼素質? 【漫遊世界】關鍵還是評論員的素質,那麼請問對評論員的素質有哪些要求呢? 【特邀嘉賓:周小普】像阮次山、何亮亮這樣的新聞評論員,具有很寬廣的視野,廣博的知識,有快速反應解讀的能力,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事實因果關係找到最核心的脈絡和最本質的原因。這樣説起來,他們的素質應該是很高的,不是很容易就能達到的。我們的電視臺應該具有從眾多的社會人才中,遴選精英的機制。從茫茫人海中找到我們需要的優秀的評論員。在中國,電視還是最強勢的媒體,為此我們也應該去尋找這樣的人才,這也就是説我們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人才。 【yq117】我覺得關鍵是責任感,有了強烈的責任感,就會不斷探索和創新,就會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和相關專業技能,就會不斷拓寬知識面,就會求得思維方式的創新,求實的精神、科學的態度就會得到牢固確立。 【特邀嘉賓:周小普】我認為你説的很對。社會責任感對於新聞人來説,是他的最基本的素質。如果沒有這種社會責任感,他是肯定不能成功的。但是,也不是説有了責任感就一定能成功,還需要有上述的各種素質和條件。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二位老師,為什麼説主持人對新聞性談話節目的成敗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特邀嘉賓:周小普】很多人都講過談話"場"的問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聊天的體會,當你有了一個很好的談話對手的時候,你的談興也會大發,特別是當這個人很會體諒你、很有善意或是能説到你心坎上、刺到你的痛處的時候,你會被很好地激發起來。所以真正想問,問自己的問題,問得到位,談得自然,常常要決定於主持——主人(英文是Host)。所以假的主持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只有好的主編型主持才可能做到。現在除王志外,沈冰是一個談話的新主持,做得也不錯,她在《新聞會客廳》節目中的表現,讓人看來挺爽,很有新意。主持人應該不斷吸取新的東西,這兩天一些央視的和社會上的人和我説,新聞頻道有的主持已經被"掏空"了,應該去補充思想"彈藥"了。主持應該堅持日常性補充,應該是以補充"彈藥"為首位的人。別人可以不關心新變動,他們不能,否則就會沒有話題,或是不能判斷、解釋,或是沒有新的思路了。 【漫遊世界】周老師説得有道理,“主持應該堅持日常性補充,應該是以補充‘彈藥’為首位的人”,才能成為有源之水。 【特邀嘉賓:涂光晉】 談話性節目就是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節目,採訪對象對於事實的表述,對於過程的回憶,對於問題的解答,都需要主持人現場採訪才能獲得。主持人在節目中既是詢問者,交流者,也是談話內容,談話方向的駕馭者,談話氛圍的調劑者,應具有平等的姿態和平和的心態。當然,具有挑戰性甚至略帶“挑畔性”的問題是激活談話的有效方式,但不應以激怒對方(包括激怒觀眾)為代價。主持人在談話類節目中是詢問者,不是拷問者,更不是質問者,如果讓觀眾更多的關注主持人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式,甚至關注主持人個人,實際是主持人和節目本身的失敗。
【漫遊世界】請問周老師,一個優秀的電視新聞評論員應當具備哪些必要條件? 【特邀嘉賓:周小普】我認為,白岩松很喜歡發表個人的見解,他也比較有頭腦。他完全可以鍛鍊成為央視的新聞評論員。但是他不要參與過多的節目,扮演過多的角色。他應該有比較多的時間來關注世界動態和思想界的新的觀點。
【半在空】老師,是怎麼看待這次《紐約時報》的“假新聞”以及對“假新聞”的處理。對國內媒體有何啟示? 【鑫飛馬】《紐約時報》的假新聞給它帶來不好的聲譽。作為世界一流大報,它的質量、可信度還是令人喜歡的。這次的假新聞造成了不良影響。我想,我們國家的新聞工作者應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做好記者的前提條件是先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特邀嘉賓:涂光晉】《紐約時報》作為美國的主流媒體,它的影響和聲望是它的從業人員在百餘年的新聞實踐中積累和形成的。在我1998年訪問《紐約時報》的時候,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報人帶領我們參觀報社,在報社的走廊裏醒目的張貼著獲得當年“普利策新聞獎”的記者的照片及其作品,這是《紐約時報》最引以為榮的標誌。當時曾有人問道:《紐約時報》如何杜絕收受紅包之類的違紀事件時,報社的一位高層負責人回答,我們的記者把他能夠在《紐約時報》工作看得比任何事情都要寶貴,他們不需要用其他的方式獲取好處,因為他們的工作本身給他們的聲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正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做到純粹和絕對的好一樣,《紐約時報》也不可能完全保證它的從業人員都是優秀的。問題是要有一套有效而科學的機制,使不稱職的記者不能在報社繼續工作,不準確的新聞能夠及時得到糾正。《紐約時報》開除造假記者的作法是一種最聰明的作法,也是新聞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在危機公關中所採取的明智之舉。既然造假的報道和記者已是事實,與其被別人揭露,不如自揭其醜,以顯示媒介的坦誠與負責。事實上這位記者失去的不僅是在《紐約時報》的任職資格,也同時失去了新聞記者的飯碗。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