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第50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14:19



    新聞評論節目的地位與特徵


     【柳暗花明88】新聞頻道24小時播出新聞,在這些眾多的新聞欄目中,電視評論性節目佔有很大比重,請問二位老師你們覺得新聞評論在整個新聞傳播體系中究竟居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特邀嘉賓:涂光晉】新聞評論歷來被稱為媒介的旗幟和靈魂,美國著名的新聞學者約斯特曾説:如果説,新聞是報紙的身體,那麼社論版就是報紙的靈魂,如果沒有了社論,那麼報紙就成為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了。電視評論在電視媒體中同樣居於這樣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場、態度、觀點和聲音,也代表公眾的態度和聲音,雖然有人認為電視是以形象直觀為特色,抽象與思辯色彩濃厚的新聞評論對電視傳媒是不太適合的。但我認為,評論説到底是意見性信息的直接表達方式,是各類針對現實生活中重要的新聞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直接做出判斷、進行分析、發表意見的文體或節目樣式的總和。就像報紙評論既包括代表媒介發言的較為嚴肅莊重的社論、評論員文章,也包括代表社會各界人士的來論,如專欄小言論、時評、雜感隨筆等等,電視評論也可以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可以有直接代表媒介發言的評論樣式,如新聞頻道開播的《央視論壇》,鳳凰衛視的《新聞今日談》,也可以有集現場採訪、專家訪談與後期編輯整合的電視述評類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北京電視臺的《今日話題》等等,還可以有以談話為主的新聞類節目,這些節目都能夠發揮電視傳媒本身聲像兼備、視聽結合的特徵,在具有直觀性、紀實性特徵的同時還可以具備一定的思辯性。

    【海上的明月光】請問目前電視上哪些是明確的新聞評論性質的節目?
    【特邀嘉賓:周小普】新聞頻道上主要是《央視論壇》和《國際觀察》,其他的有一些更多屬於深度報道。還有一些是意見性的,比如《新聞會客廳》。

    【yq117】請問兩位老師,電視評論類欄目的主要特徵和功能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在電視新聞傳播中應該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引導作用,近而提高新聞傳播的社會效果?
    【特邀嘉賓:涂光晉】電視評論基本的社會功能主要有三點:一是引導功能,二是監督功能,三是解讀功能。過去大家對於新聞評論的理解更多的偏重於評價和議論,而且有些人甚至把它等同於報紙社論,這其實是對新聞評論功能的簡單化理解,也與文革中“假大空”評論給人們造成的逆反心理有一定關係。
        實際上,新聞評論本身就是新聞的評論,而不僅僅是設言立説、坐而論道。實際上新聞評論是和新聞報道並存的一種信息處理與傳遞方式。新聞報道是對於事實性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與加工:而對於意見性信息的傳播,很大程度上要由新聞評論來承擔。在今天,分析、解讀和預測已經上升為評論的主要功能,包括對於事物的規律性認識與前瞻性的分析,對於事理的解釋與剖析、對於道理的探討與求證,當然最終可能深化到對於哲理的某種感悟和提煉,這其實是評論所具有的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方式。因為受眾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新聞評論可以表現出它多種的形態,可以用多種的手法,也可能會給人多種的感受。
     【yq117】謝謝涂老師的回答,您的解釋很透徹,新聞評論是新聞的一個載體,無非是寫作的文體上的區別,應當把評論作為新聞的重要內容,加重評論在新聞 中的分量。

    【自由是新聞的生命】請問涂老師,您認為新聞頻道現有節目的板塊設置是否合理?什麼地方不合理?有什麼改進意見和建議?
  【特邀嘉賓:周小普】 我認為,板塊合理與否與內容充實比較,是次要的問題,甚至還不如形式多樣化的問題更為迫切。
  【clare66】大部分欄目與以前的相比,有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應該推出一些新穎的報道形式。深度報道還應加強。應該多找一些有知識、有智慧、有理性、有深度的專家學者來製作新聞、寫新聞、評新聞。
  【特邀嘉賓:涂光晉】我認為現在的新聞頻道在板塊設置上還存在進一步完善的餘地。從數量上看,新聞頻道現有的欄目不少,但欄目間的區隔並不十分明顯,這包括內容上的,也包括形式上的。例如,同樣以演播室訪談為主要形態的就有《央視論壇》、《新聞會客廳》、《每日國際觀察》、《聲音》、《法制在線》中的“法律圓桌”等。雖然在節目編排上力圖體現出彼此的差異性,但這種差異性目前並不十分明顯。
    其次,主持人的選擇及定位應該更加明確,白岩松作為央視論壇的評論員是揚其所長的定位,但在《新聞會客廳》和《中國週刊》中他又轉換了角色,成為主持人,這就使他的定位産生了某種遊移的感覺,也使人感覺新聞頻道的人才儲備不夠充分。一些已被觀眾熟知的播音員又分別主持不同的欄目,而其在觀眾心目中已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播報型主持人的印象,對於新開播的欄目來説,這種選擇恐不易凸顯欄目自身的個性特徵。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級大臺,他的人才儲備應該不僅限于臺內,中國成熟的、適合從事電視新聞工作的大有人在,關鍵在知道到哪去發現這些人,知道哪些問題由哪些人來回答更具權威性。

  【夏蟲鳴】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魅力在那裏?是新聞事件本身的吸引力嗎?
  【特邀嘉賓:周小普】重大事件確實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對它的評論也會吸引很多的關注,但是評論的魅力主要還是在於見解和觀點。
  【yq117】我認為,主要是對事件的整體觀察、分析和判斷,提出鮮明的觀點,甚至引導觀眾去思考和判斷。
  【漫遊世界】見解要獨特,觀點要新穎,這樣才有吸引力,觀眾的眼球才能圍繞你的節目轉。

  【王志鵬同學】我記得韓玉化女士在對話節目中説,應該把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給觀眾的同時保持自己的觀點,從而給思想“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那關於新聞的評論及解釋是不是也構成了新聞的一部分?那麼新聞的定義是不是應該不僅有事實還應該有事實報道的解釋以及評論?謝謝。
  【特邀嘉賓:周小普】當然,特別是對於那些重要的新聞,它對社會生活産生什麼樣的影響,進一步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是我們應該解釋和議論的。新聞從來都包括最新變動的事實和最新的觀點意見,我們的新聞裏面對於後者的傳遞,比較缺乏,這是應該予以關注和改進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電視評論的特點與電視媒介獨特的傳播個性和傳播方式直接相關,它與報紙、廣播的評論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特邀嘉賓:周小普】電視評論有畫面,它的言論應該是可視、好看的,這是它的個性。如果不是如此就會影響收視率。
  【特邀嘉賓:涂光晉】由於電視媒介具有與報紙、廣播不同的傳播特性,使其評論性節目成為視聽結合的評論,成為最具形象化和感染力的評論。它不僅把事實性信息的採集過程還原,也把意見性信息的表達過程還原,它還可以吸引各方人士直接發表對於新聞事件或社會問題的看法,成為“門檻最低”的一大類評論。它在更大程度上既滿足了受眾的知情權,又滿足了受眾的話語權,是最具群眾性的評論類型。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