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相關傳播效果理論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張西明老師,您主要是從傳播效果理論層面上進行探討,您能向我們的網友簡單介紹一下傳播效果理論的發展歷程嗎?
【特邀嘉賓:張西明】傳播效果理論的發展簡而言之至少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傳播效果無限論、傳播效果有限論和適度效果理論,目前適度效果理論屬於主流,它是在對無限論和有限論兩種學説修正的基礎上提出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張西明老師,您認為“在思考電視新聞傳播效果問題的時候,有些傳統的效果理論應該予以批評和揚棄”,那麼您認為有哪些傳播效果理論是應該被揚棄的呢?
【特邀嘉賓:張西明】 這樣的理論很多,今天不可能在這裡逐一詳述,其中無限論就是應當摒棄的理論之一。無限論的典型是傳播效果的最早理論學説——“魔彈説”,也稱“皮下注射説”,形象地説就是:觀眾像射擊場裏一個固定不動的靶子,或護士面前一個喪失自主能力的病人,完全消極被動地接受傳播,只要槍口對準靶子、針頭扎準人體部位,子彈和注射液就會迅速産生神奇效果,即受眾沒有抵抗力和分析辨別能力,在大眾傳播面前被動無知,只能對媒體信息惟命是從,聽任媒體進行的觀念、情緒、認識或動機的“注射”和“灌輸”。就此建立了一種傳播學中的“刺激——反應模式”:媒體通過“注射”和“灌輸”刺激受眾,受眾就按照你所預期的方式作出反應。納粹德國時期宣傳部長戈培爾的“謊言重復千邊就能成為真理”,可以説就是這種學説的一種實踐。
這種學説是建立在大眾蒙昧無知的假定之上,在現代社會公眾掌握了越來越多的信息、民主參與的願望和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顯然不合時宜、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最後傳播者最後的效果目標完全失敗。比如在非典肆虐之後,如果一定要用行政手段“封”、“堵”信息,公開的媒體不作報道和評論,人們就會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乃至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和接受各種“小道消息”,結果主流媒體掩蓋真相、堵塞言路的目的防線徹底崩潰。所以不論傳播者和媒體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對媒體萬能、傳播效果有如“魔彈”的迷信都應當加以揚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那麼我們又應當借鑒和使用哪些現代的傳播效果理論呢?
【特邀嘉賓:張西明】這樣的理論也很多。例如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其核心是強調受眾主體,即承認接受傳播的人不是信息和意見消極的接受者,而是傳播過程中主動的、有選擇和鑒別判斷能力的參與者,是為了一定的目的有意識地參與傳播活動的,而他們使用媒體及接受傳播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的需求與興趣決定的,傳播效果的産生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的電視頻道由“大眾化”走向“小眾”或“分眾”,從過去的單一頻道發展出體育頻道、文藝頻道、農村頻道、教育頻道、國際頻道等等,來滿足不同受眾群的需要,即使一個頻道內部也要分出越來越多的“板塊”即欄目來進一步適應受眾更加細化的需求。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從電視媒體的具體運作來看,是否有一些具體的標準來衡量傳播效果?
【特邀嘉賓:閔大洪】 我認為電視新聞要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大體上有這樣幾條:一、報道要全面、客觀、平衡;二、有一定數量的深度報道;三、要體現人文關懷、四、可視性強。
例如可視性,即電視發揮自身聲像並茂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而將節目做得“好看”,達到吸引觀眾“眼球”的目的。這一原則並不僅限于娛樂節目,即使是電視新聞,若能得心應手的運用,也可以大大提高傳播效果。以香港鳳凰衛視在此次伊拉克戰爭中的報道為例,可以看到多種形式的組合。如建立“軍情觀察室”,由主演播室適時切入,實現空間和表現形式的轉換。而我們的電視通常是主持人和若干專家長時間地座談,不免容易讓觀眾感到沉悶、看得很累。鳳凰衛視還開設有《時事辯論會》欄目,本來有固定播出時間,但直播需要時也可將其整合進來,由主演播室切入,這種聯動使長時間的直播不僅有了節奏和間歇,而且提高了觀眾的興趣。再如竇文濤今年開了一個新欄目《文濤拍案》,伊拉克戰爭打響後不久,套用這一欄目的形式再開一個欄目,使最嚴肅最冷酷的戰爭新聞也可通過“另類”的方式錶現。
【菊蟲】老師,什麼是電視新聞的總的預期傳播效果?具體類型的節目呢,比如地方社會新聞這樣的節目?
【特邀嘉賓:張西明】媒體的傳播效果是多方面的,就以我們中央電視臺為例子,大家都很熟悉《新聞聯播》節目,它的預期傳播效果是什麼呢?中央臺的老臺長楊偉光曾經這樣説過:“《新聞聯播》主要任務是發佈新聞,傳達政令,介紹各條戰線的新成就、新發明、新創造,宣傳各地的先進人物和創造的先進經驗,報道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等。”這段話就清楚地説明了《新聞聯播》要達到的各個方面的傳播效果。至於説地方社會新聞節目的傳播效果,那就更多樣一些,比如説有的是為了宣傳一種新的社會價值觀念,有的是為了報道一些軼聞趣事,有的是為了介紹一些新的文化娛樂形式等等,但是它的傳播效果要比政治新聞類軟一些,活一些。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如果過分地強調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理論”,是不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特邀嘉賓:張西明】 的確,迷信媒體萬能是不對的,自甘被“大眾需求”牽著鼻子走也無法克盡媒體的社會責任,因為從來不存在一個抽象的“大眾”,如果誰號稱自己就代表了所有的“大眾”那不是癡人説夢就是別有用心。在現代社會裏,單個的個體不論佔有和掌握多少信息與知識,總是有限的,其處理這些資訊的能力就更為有限。而大眾傳播媒體卻有個人無法企及的信息和話語優勢,由此又産生了傳播效果的“意見領袖理論”、“議程設置理論”和“文化規範理論”等等,都頗值得我們的電視傳播借鑒、思考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