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傳播理念?-第45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4 19:05:45



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傳播理念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老師認為要做好新聞頻道,最重要的是什麼?
 【特邀嘉賓:陳昌鳳】最重要的我想是新聞理念,因為一切操作性的問題最終都可以歸結為理念的問題。新聞理念也就是新聞規律,這是新聞的本性所在。這些理念包括:要有新聞敏感,要注重新聞價值,要講求報道原則,要注重傳播效果。
【特邀嘉賓:龔文庠】做好新聞頻道最重要的是新聞理念,也就是新聞傳播,它是為誰服務的?凡是新聞頻道做得不好的,多少跟它的新聞理唸有關係,也可以説新聞理念是一座大廈的基礎,我們的新聞傳播到底是為誰?動力來自何處?這要回溯到媒體的體制問題,在開場白裏,我説道:我們的媒體是公有制,媒體屬於全民所有,它的主人是受眾。這一點並沒有被媒體中所有的人重視,我説媒體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他們能決定播什麼不播什麼,受眾只能夠接受,媒體顯得權力很大,所以我説,是否應該像毛澤東一樣,問一句: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比如,媒體可以做廣告來賺錢,賺大錢。但是媒體本身是大家出錢辦成的,不是資本家的,我不知道媒體工作者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作為受眾的一員,就感到有的媒體只重視用廣告賺錢,讓人覺得十分反感。比如最近北京電視臺熱播一部連續劇,就讓很多觀眾感到他們在儘量縮小播出內容,擴大廣告時間。有人統計,插播廣告的時間居然長達半小時。電視媒體主管人是否考慮過觀眾有什麼樣的感受?回到新聞頻道,辦好它,最重要的剛才説到是新聞的理念,也就是它為誰服務,怎麼來檢驗媒體的成敗,第一標準是受眾的反應,收視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對收視率的統計要更加客觀精確。
【特邀嘉賓:龔文庠】但收視率不是唯一因素,因為它並沒有全面反映受眾的狀況,對受眾的要求和感受要有更深入的調查,對於不同類別的受眾,也要了解,不是大家全都喜歡的,而少數人不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因為真理有時候在少數人手裏。我感到央視新聞頻道是否可以動腦筋發掘更多了解受眾反應的渠道和方式,用來及時調整我們的新聞傳播。
【飛翔之馬115】當然是在遵循新聞基本原則(客觀、真實、及時)的基礎上要貼近百姓!
【憑欄看劍2】首先是大家都提到的“ 及時、 公正、  客觀”, 這是新聞的特性所限制的,但是在一個頻道來説,應該注意挖掘新聞內在的價值,還有後續報道連續。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那您認為新聞價值中最應當強調的是哪些?
【特邀嘉賓:陳昌鳳】我們在重要性、顯著性這些方面一直都做得較充分,但我們在時效性、接近性方面要加強,要真正滿族受眾的心理和需要。老百姓説自己的話,才會讓人覺得接近。中國兒童在電視裏總是非常守規矩,甚至總是説大人的話,你讓人怎麼有接近感?
【特邀嘉賓:陳昌鳳】另外,在人情味方面我們做得很不夠。有時候一條新聞給人的感覺不是説的人間的事,人物要塑造得高、大、全,那才了不起,領導人出來也總是説得對、笑也對、揮手也很對,這樣的形象已經成定格了,可是這樣的報道真的沒有人情味。我在十六大期間看到的新一屆常委與記者見面會的報道,“點”抓得最好的是國外的一家媒體的特寫《常委揮手見個性》。大家可能都注意到那次見面會上最有意思的是每個領導的揮手,報道給人的感覺是每個領導特別有親和力有個性,報道吳邦國分左中右三個區揮手;報道吳官正不熟練的“擦黑板式”的揮幾下,説純樸得很,有基層的味道,順便就報道他的基層工作經歷;還有其他幾位常委的揮手,並不是起敗壞形象的作用,其實表現出一種領導人的親和力。我們的媒體,都沒有抓這個點,按照慣常做,如果説領導揮手也一定要很完美。還有我們過去報道的典型人物,都高、大、全,六親不認,“神化”典型人物其實也就是“鬼化”,神和鬼是一回事。
    我們的新聞價值觀,真是應該改變的,要真正從新聞規律方面去認識。實際上新聞從業人員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從主管到操作人員已經很慣性化了,改變這點,理念非常重要。中央高層已經放開了思路,但底下人可能還會再按照原有的路子去要求,或者説還會自己畫著圈子跳舞,自己覺得這可能是禁區,那可能是禁區,結果圈子越畫越小。美伊開戰後,一些媒體主管被要求趕緊組織一批重點報道,轉移大家對美伊戰爭的視線。這些人討論來討論去,決定用“三個代表”去轉移大眾注意力。這也從一個角度説明一些優秀的事情卻被笨拙的宣傳弄到群眾充耳不聞的原因。其實“轉移”並沒有成功,中央電視臺還在做自己的直播,而且收視率前所未有。

【hdwzp】對於現代傳媒工作者而言,是不是要樹立現代新聞理念呢?那現代新聞理念是不是應該包括人的因素?
 【特邀嘉賓:陳昌鳳】今天我看到美國報紙總編協會ASNE的副主席的一篇講話稿,標題用了《NEWS STORY,TRADITIONAL PRINCIPAL》,我就從這個角度來説一下。有許多東西可以創新的,原則也是這樣。但目前為止,新聞理念中的核心內容還是一百多年前的先驅者就已經實踐的。我們只是把這些理念時代化,本土化。新聞理念是人去認識和實踐的,所以人的背景和思維習慣一定會影響的。我曾經給學生舉過例子,説我們的新聞的合理想象,或者説“客裏空”現象,在中國是無法根除的。因為,中國文化從小就培養人的合理想象。三年級就開始寫爸爸的心理活動,老師的心理活動,從小就會杜撰了,所以當記者後可以杜撰出烈士的心理活動。美國文化好像有所不同,小學生要寫我的爸爸,必須完成幾個採訪。一週之內,採訪媽媽,奶奶,爸爸的同事,鄰居,然後他寫出了一個爸爸。這種實證的精神,是我們的文化當中缺少的。
【biao46】説的好!
 【特邀嘉賓:陳昌鳳】電視受眾調查顯示,觀眾最歡迎的兩項內容:第一是天氣預報,第二才是新聞。為什麼天氣預報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實用,服務性很強,有實用價值。天氣預報在西方媒體做得很好,指導受眾穿衣出行,平面媒體也做得很好,《今日美國報》最初特色之一就是天氣報道,非常成功。而且這一塊比較靈活,很少涉及到政策或者別的理念。天氣預報就可以收到這麼好的效果,可見服務性的信息傳播方面有很大的需求空間,英國新聞界的四大信條之一就是實用,這是第一,受眾需要服務性強的信息。
    第二,受眾需要人文關懷,也就是我們説的“三貼近”原則。這種關懷包括滿足知情權,包括與媒體的互動。《華盛頓郵報》網絡版的讀者,只要填完簡單的資料註冊之後,就可以擁有一個很個性化的主頁,等到你生日的那天給你一張很美的賀卡,告訴你你這個星座今天有什麼要避免的行為,告訴你哪兒的學校是最便宜的,哪兒的學校是服務最好的,那個離你最近的電影院正在放哪一部電影。非常個性化的服務。電視新聞通常反對個性化的做法,但同時可以在受眾定位、內容特點方面體現個性化的服務意識。
    第三,受眾需要以他們為主角的報道。美國傑出新聞培訓項目最近有一個研究報告,認為最成功的電視新聞報道有七個方面的特點,其中報道本地新聞、以群眾為報道主角、重視受眾的訴求,就是其中的三項。媒體應重視受眾調查和讀者的反饋從而改進自己的報道。我們現在有實力的媒體也在做受眾調查,問題是我們沒有形成制度化。定期的受眾調查以及重視反饋都是加強互動意識的一方面。還有就是跟受眾真的形成一種互動。電視借助網絡媒體已經可以做到互動,像現在這樣。
    第四,受眾需要有深度的報道,需要媒體解釋新聞現象。上面提到的美國傑出新聞培訓項目的報告中,成功電視新聞的第一項,就是有更深度的、更長篇的報道,也就是加強報道的深度。要解讀信息,不再光是傳遞信息,這個很重要。 在信息爆炸時代,每個媒體可能都提供相似的信息,但是如何去理解?許多受眾是被動的、有時甚至是不知所措的,所以對信息進行解釋、詮釋,能夠起到引導作用的深度報道,還是非常需要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老師覺得應當強調的報道原則有哪些?
 【特邀嘉賓:陳昌鳳】最重要的是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原則。新聞的真實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感性的可信。有一次,聽眾在那裏聽報道農村學習“三個代表”,老鄉説的儘是書面語言、豪言壯語。正好那個老鄉是我的學生的老鄉,學生問:我的老鄉怎麼會説那樣的話呢?他是一個很愛思考的學生。那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裏播出來的。應該讓被報道者説自己的話,這才是真實性的體現。我們經常是臉譜化人物,聽他們説出來的都不是“人話”了,非常不好。客觀性是一種理想,能夠按照事實本來的樣子去報道,不帶主觀色彩,但其實事實即觀點。世上沒有不帶主觀色彩的東西,但我們還是要強調盡可能保持事實本來的面貌。同時,客觀性也體現在宏觀策劃中,比如我們如何去寫照現實世界,按照現實的比例去報道。我們在負面報道上,常常不是用客觀的方式進行,我們的宣傳味成為客觀性的毒劑。我們在批評性報道上,也非常的不充分。有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三的受眾希望看到批評報道。

【yq117】兩位老師,全新頻道的建立能不能離社會生活、離大眾和百姓貼得近些再近些,報道的內容實些再實一些,兩位老師你們對此事如何認識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我很同意你的觀點,讓我再問問兩位老師!
【憑欄看劍2】我曾經最愛看的就是《東方時空》裏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那個欄目,不過我喜歡睡懶覺,工作也很忙,很久沒有看了。
【特邀嘉賓:龔文庠】 這個問題很好,我在觀點陳述中已經提到,什麼是好新聞,我認為好新聞首先是觀眾喜歡的新聞,我有這麼一個説法,好的新聞是好看、耐看、值得看、必須看,新聞“好看”就是大家願意看它,大家歡迎這樣的新聞。“耐看”就是它不是一時的熱鬧,不是巧立名目,不是華而不實,讓人能夠回味,這樣的新聞有品位、有價值。“值得看”指的是新聞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看了不後悔,看了覺得有收益,得到了消息,也得到了知識。“必須看”指的是新聞媒體建立了信譽,讓人覺得不看就會落伍,這是最高的要求。像我們古話説的: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老師認為新聞與宣傳的關係如何定位?您二位如何評價目前我們的電視新聞報道?
 【特邀嘉賓:龔文庠】我向來認為,新聞和宣傳不可混為一談,因為它們的功能不同,性質也不同,新聞是要以平等態度待人,它的目的不是説服教育,不是推銷自己的産品,或者觀點,它是服務性的。而宣傳,根據學者定義:它是為某一個群體服務的,是為群體推銷,或者推行某一種方案、人物等等。新聞可以用來做宣傳,即使高喊“新聞自由”口號的西方媒體,也免不了要用新聞來做宣傳。比如這一次美伊戰爭中美國媒體的表現,但是,這並不表明新聞的目的就定位於宣傳。因為新聞如果混同於宣傳,那麼新聞就失去它的價值。因為它失去了信譽,一個新聞媒體的信譽在於受眾感到它是在客觀報道真實的情況,而不是在有意報道一種不太真實的情況,或者隱瞞一部分事實,誇大另一部分事實。如果新聞媒體使人感到總在隱瞞事實,它就不會有很高的信譽,因此我説,把新聞當做宣傳工具,那麼新聞做不好,宣傳也做不好。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目前我們提倡“受眾中心論”,如果從受眾角度講,兩位老師認為新聞頻道的觀眾最期待的是哪些新聞和信息?
 【特邀嘉賓:龔文庠】我可以從自己作為一個電視觀眾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如果我打開新聞頻道,我想看到的,第一是我最關心的國際國內大事,這些大事對中國未來的影響比較大。第二是一些與個人興趣有關的新聞,比如跟自己的職業有關,那就是教育方面的新聞,比如學校的狀況、學科的發展、招生情況等等,很具體的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些重要事件。第三我還希望看到一些存在的問題,影響我們生活、前途,甚至生存的大問題,或者是離我們很近的一些災難性的事件,能使我們得到警醒。第四就是能給我一定消遣的新聞。因為看電視的人一般是處在放鬆狀態,希望電視能夠讓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息,娛樂性強的節目,儘管有時是較刺激的節目,也能達到使人精神放鬆的目的。這種娛樂性強的節目,包括有趣的社會新聞、奇人異事,比如電視臺播過的絕活之類,有趣新聞也包括一些跟動物有關的新聞,我看西方的關於動物的一些文獻片就拍得相當有水平,既有知識又有趣味。當然我也希望看到能給我知識的新聞節目,這一般是一些深度報道和背景報道,還有一些新聞分析,當然這種分析應該是有專長的人、有見地的分析,而不是像我們在美伊戰爭報道當中看到的過多、過濫的所謂“專家評論”,因為這些評論有時候就跟沒有評論一樣。
【特邀嘉賓:龔文庠】我希望看到的新聞,尤其是評論,應當包括不同的觀點,至少包括不同的角度。眾口一詞的評論讓人打瞌睡。當然剛才只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談受眾所需要的新聞是什麼,用報紙上發表過的中央領導的話來説,就是那三個貼近,我感到貼近這個詞就用得非常之好,它讓我們看到了新聞媒體的定位離誰近。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網友們,同時你們也是受眾,你們最期待什麼樣的新聞與信息?
【憑欄看劍2】首先當然是關係到自身利益的決策的新聞了;然後就是重大事件了吧!
【貓咪mm】我期待各種快、新、真的新聞,在信息涵蓋上,應該具備深度和廣度。不是一般蜻蜓點水似的解説。
【飛翔之馬115】全方位的知悉,作為一個公民我們應該了解的“新聞”!增強媒體的透明度!
【飛翔之馬115】還有最重要的新聞的時效性!要充分體現!甚至可達到類似CNN的因為一個緊急事務,而忽然停止該頻道的其他節目。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看到你們的回答,真是覺得新聞人的任重而道遠!你們的視野很寬,而且要求很高啊!

【畫眉99】今天的新聞將成為明天的歷史;昨天的新聞已經成了今天的歷史。我們的新聞頻道是否也應該多一些回顧性的節目,包括對新聞發展歷史的回顧,讓歷史成為我們可供借鑒的鏡子。
【特邀嘉賓:陳昌鳳】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説並不是要有一個欄目專門記載歷史。《泰晤士報》、《紐約時報》都是歷史的記錄者,記載了就是新聞。但是,新聞以歷史為素材,也可以很精彩。比如説,紐約時報就有一個on this day是專門記載歷史上的今天的,很有意義。

【蠶豆兒】在很多人的眼裏(尤其是西方人),我們的媒體是受到政府控制的,他們會相信我們的新聞嗎?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才能趕上CNN等媒體呢?
【貓咪mm】可是西方的主流媒體也是受政府影響的啊,不要以為我們可以通過西方主流媒體看到他們政府不允許的內容。
【蠶豆兒】雖然如此,在大多數人的眼裏,他們的要比我們的客觀公正,不是嗎?特別是國外的受眾。
【CFTom】相對我國,西方媒體的報道要客觀的多了。信不?
【通理王】確實如此。但我想他們對政府及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總沒有像我們的媒體那樣縮手縮腳的吧!
【蠶豆兒】特別是在這次的非典報道以後,連國內的民眾都對我們自己的媒體産生了很大的懷疑。很多人寧願看國外媒體的報道,也不看國內的,所以前路漫漫呀!
【特邀嘉賓:陳昌鳳】 媒體和政府的關係,都是很複雜的。一個對政府負責的媒體,與一個有誠信的媒體可以做到不矛盾。在美伊戰爭之後,西方許多媒體都認為中國的媒體正在樹立新形象,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在“非典”事件上,20日以前,媒體以及政府沒有讓受眾滿意,形象又拉回去。現在,這一切又在改變。

【貓咪mm】請問兩位老師,你們如何看到新聞報道中,正面報道與負面報道的作用和相互關係?有人認為負面報道過多影響人心,也有人認為沒有負面報道的新聞是不真實的,你們如何認為呢?
【特邀嘉賓:龔文庠】對於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的關係,我是這樣看的。提問的人是否要問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之間各佔什麼樣的比例?這恐怕也是問題的關鍵,一份報紙不可能完全是正面,或者完全是負面,所以都有一個對比例的掌握的問題。我認為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的比例取決於新聞傳播的目的,所以不同的媒體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態度很不一樣。比如美國媒體,根據美國的政治體制,媒體和政府處於對立地位,也就是説,媒體的職責是代表人民來監督政府,限制政府的權利。美國《憲法》規定,國會不得以任何藉口制定法律來限制言論自由,也包括媒體報道新聞的自由,如果這是美國媒體的目的,它的負面報道當然應該是佔主導地位。用一個比方來説,媒體在西方被看作是“醫生”,醫生在看一個病人的時候,他不能對病人説,你的呼吸系統很好、消化系統很好,你的皮膚很好,你只有一個很小的問題,就是你的肝上有一瘤子。醫生的作用是要直接告訴他你的肝上已有一個瘤子,這個瘤子有多大?應該怎麼來對待它?從這角度看,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之間的比例,各個媒體是不一樣的。對於我們,在正面負面報道的比例方面,最近有一個大的變化,那就是我們各級新聞媒體對於災難事故等負面的消息不再採取回避態度。
【特邀嘉賓:龔文庠】我接著剛才的話題説,這個變化似乎來自決策部門的指示,因為負責新聞宣傳的中央領導説:我們的媒體要加強新聞意識,這一句話很值得回味,所謂新聞的意識也就是要加強媒體的新聞性,什麼是新聞性呢?那就是對事件進行第一時間真實、客觀的報道,不管對這個事件如何評價。
【通理王】我們的媒體不僅要做鼓手,更要做醫生!
 【特邀嘉賓:陳昌鳳】所謂負面報道,是對負面事件的報道。這些報道的結果,並不是就是負面的。如果不重視報道,常常會産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現在媒體這麼發達,人際傳播也可以通過先進媒介來進行。如果大眾傳播不能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負面信息會通過人際傳播大量的擴散。而人際傳播,是很不確定的,會改變信息,所以會産生謠言。

【通理王】新聞就是新聞,分什麼正面負面?
【喜歡做DJ】分,要看新聞播出後有什麼樣的反響。是好還是壞!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概唸有誤啊!貓咪你給他們解釋一下正負新聞的概念吧?
【貓咪mm】我不是專家,不過按我的理解,“正面報道”應該是指的表揚先進,宏揚正氣,“負面報道”主要是指“批評落後,伸張正義”這類的,還請專家指點正誤。
【愛丫之軒:王白石】新聞應該分類,但是不應該因為分類而將某一類的排斥。不管是怎樣的新聞,觀眾需要,希望工作者就應該關注。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所以要找到它們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貓咪mm】請問兩位老師,你們如何看待“新聞自由”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龔文庠】新聞自由不是一個“燙山芋(hot potato)”,不應該成為禁忌。新聞自由應該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之一,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從傳播學的理念來講,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希望在信息溝通方面處於與人平等的地位,不希望受人限制和擺布。所以新聞自由成了一個很容易吸引民眾的口號,但從新聞自由的本身來看,它也和其他自由一樣,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説,打乒乓球,有技藝高超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小球,進入了得心應手的自由狀態,但是必須有一定的球臺面積的限制,球網高低的限制,有了這些限制才能充分地表現球員的自由,也就是説,自由和限制是一對不能分開的概念。我以前唸書的時候,老師天天要提醒我們講辯證法,現在這樣的話説得不多了。其實辯證法是可以用來分析很多問題的一個有用武器,對新聞自由尤其如此,你不要以為我在念緊箍咒,好像自由就是不自由,好像奧威爾在《1984年》中描述的那個專制王國,它的口號是:自由即奴隸,戰爭即和平等等。我説的是真正的新聞自由,要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實現,這個限制就是法制。要有法制才有自由,法制不僅僅是限制,法制是規則,有了規則大家才能按規則來遊戲。
【特邀嘉賓:龔文庠】有了法制,人治就不理直氣壯了。試想,如果沒有法律限制盜竊、搶劫、殺人,我們今天能感受生活的自由嗎?所以新聞自由要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我仍然希望借此機會呼籲中國新聞與傳播法制的早日建立。
【憑欄看劍2】就好比説  “魚在水裏才是自由的,鳥在天空才是自由的!”


責編:張文娟 邢立雙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