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王寧、羅選民訪談 |
作者:羅石曼 發佈時間:
2003-1-29 9:31:09 |
|
羅選民教授訪談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 羅選民教授,歡迎您來到《電視批判》欄目,“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節日電視”這個話題已經進行三期了,您能説説您將從什麼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嗎? 【特邀嘉賓:羅選民】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節目?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原因很簡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有不同的角度。作為《電視批判》欄目的嘉賓,網友可能會希望你的回答能代表一個群體,能表現一種理念,能反映一種文化。但我只想表達我個人的觀點。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羅選民教授,在我們進入“節日電視”的探討之前,您能夠對電視節目的特點進行一個總體的闡釋? 【特邀嘉賓:羅選民】好的。我是把電視節目作為一種藝術符號來對待的。對待不同的藝術符號,我有不同的關注點:對音樂,我會更加關注它的聲音;對待繪畫,我更加關注它的色彩和線條;對雕塑,我會更加關注它的造型;如果是把音樂和書法放在一起,我會更加關注它們的線條流動,當然,是在空間的背景下,通過視覺和聽覺的不同渠道來攝取的。電視節目不同於前面的藝術,是它們的綜合體現。它是流動和互動的,以聲音和畫面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從而達成影視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雙向交流和感情的互動。德國文藝理論家沃爾特•本雅明認為,一部作品要獲得新生,就必須被不斷地被閱讀,不斷地被翻譯。翻譯乃是文學作品後起的生命。莎士比亞之所以偉大,因為他不斷地被閱讀,得到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譯,從而能得到廣泛的流傳,否則,莎士比亞永遠只是英國的莎士比亞,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影視作品,同樣需要不同的解讀,這種解讀本身就是一種翻譯,即俄國形式語言大師羅曼•雅各布森所説符號翻譯(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當然,我們這裡談到得是具有美學意義的影視作品。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羅選民教授,您説的很有道理。德國的闡釋學大師加達默爾就提出過,藝術存在與讀者和文本的對話之間,文本是一種對話,呼籲,哪怕是獨白,也指向它隱匿的角色,期待讀者積極的響應。那您能否就您從事的專業研究角度舉一些例子來談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羅選民】好的。正如歌德所説的:生命之樹長青,而理論是灰色的。如果我們每一位嘉賓都從各自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來探討同一個問題,它無疑會大大增加我們《電視批判》欄目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我主要做翻譯和話語分析。當我翻譯研究時,十分關注的是文本。一個文本需要不斷的翻譯,因為不同時代的語言表現的方式和風格是不一樣的,過去的譯本不一定適合現在讀者;即使在今天,不同的譯者會以各自獨特的理解方式去解讀和闡釋原文, 他們産生的譯本也就會不同。當然,在考慮文本時,常常要注意交際的雙方,把意圖性(意圖的成構和可認知性)和可接受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理,當我們問需要什麼節日電視時?我們首先要考慮電視節目的觀眾是誰,他們的意圖是什麼,其所處的文化語境是什麼樣。由於觀眾群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和多層次的,所以,如何滿足他們的要求應該是第一性的。有幾點應該是重要的:時代性強,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內容充實。我覺得中央電視臺近兩年的電視節目辦的不錯。既有中央臺的綜合節目,又有專題節目,如京劇、歌劇等,還有地方檯的節目。基本上做到了雅俗共享,老少咸宜。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羅選民教授,您認為我們的節日電視節目有什麼不足嗎?比方説,去年春節的電視節目。 【特邀嘉賓:羅選民】可接受性是一個問題。有些節目出發點是好的,如鼓勵全民學習英語。但如果在臺上一群人搖搖晃晃地吼幾句簡單英語,就顯得節目品位不高,讓觀眾大失所望。不如讓中英文俱佳的歌手用雙語演唱,效果會好得多。洋人中能用中文表演的,亦可請上舞臺。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讓中華文化弘揚世界。中西方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和互動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那怎樣才能走出去呢?很多專家學者都主張我們應突出我們的民族文化特色,您認為怎樣才能更好地打造我們的節日文化呢? 【特邀嘉賓:羅選民】文化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光文化的定義就有上百種,恐怕不是一下子可以説清楚的。我的看法是,在設計節日電視節目時,應考慮到三種主要的文化:認知文化、物質文化和習俗文化。所謂認知文化,就是説,我們關注的不僅是情感的一面,還要有理性的一面,不僅有參與的一面,還要有批判的一面,它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和追求;物質文化,不僅指要體現國家科技成就和經濟發展,還要用高科技來編排、導演我們的節目;習俗文化也十分重要,如春節晚會中的《常回家看看》等歌曲、小品、相聲就屬於習俗文化的體現,體現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對待家庭和老人問題上的差異所在。我個人認為,我們過去,在習俗文化方面做得好一些,其他兩方面要弱一些。韓國舉辦的世界盃和亞運會開幕式的電視節目就做的很好,表現了一種創新的理念,體現了民族的特色,充分運用了現代高科技,令觀眾耳目一新,為之振奮。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羅選民教授,您提出時代特徵與民族特色相結合的觀點似乎更符合我們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這裡就曾有網友提出過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了注重表現民族特色往往向國外過多地輸送古裝劇,結果我們中國人在國外觀眾的印象裏還都是長袍馬褂、光頭辮子的形象。 【特邀嘉賓:羅選民】但是就我個人聽到的反饋意見來看,持這種態度的國外觀眾在逐漸減少,反倒是在我應邀在美國加州蒙特利爾國際關係學院講學期間,幾位來自台灣的學生告訴我,台灣人很喜歡看內地拍的電視連續劇,尤其是歷史劇,有深度,有品位,非台灣的調侃片可比。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電視成為春節電視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為傳播春節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知羅選民教授對如何營造春節文化、如何做好春節電視節目有什麼建議? 【特邀嘉賓:羅選民】前面我就節目的要求談了一點看法。我以為,總體上説,我們的春節電視節目是不錯的,中央臺有節目,地方檯有節目,還有不同的節目組,如京劇,交響樂,曲藝等等。我不知道,在中央和地方的溝通方面,膽子是否可以還大一些,有些模式可以突破,如中央臺只是規劃和組織,從每個省和直轄市選拔2-3個節目,組成一台全國的春節電視節目,除觀眾選出最喜歡的節目外,每個省出專家評委5-10名,制定一些評判的標準,對參賽節目當場打分,進行評選。專家和觀眾的評選的結果可以不一樣。觀眾的喜聞樂見是一個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們需要電視觀眾的投票,還需要專家的評選,要把創新和藝術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這樣做,一定會涌現許多頗具特色的電視節目。
責編:邢立雙
|
共3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