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學術研討會》精華輯錄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8 20:50:13



陳雪虎博士發言主題:口説文化文字文化媒介文化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最後一位由中華美學學會審美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雪虎博士發言,他講的主題是:口説文化、文字文化、媒介文化
【特邀嘉賓:陳雪虎】主題陳述:我想立足於當代媒介文化的現實,回顧和總結從口説文化,到文字文化,再到當代媒介文化的變遷,認為媒介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有必要把握媒介文化生活的特點、好處和風險,有必要對媒介文化生活進行批判性研究。
    一、口説文化文字文化媒介文化:20世紀初的時候,就有學者就感受到現代傳統尤其是西來演説和報刊文化對中國的衝擊,痛感有區別口説文化和文字文化的必要。有學問的革命家章太炎就認為口説不外乎雄辯、演講、語錄,純然臨時觸興,從口出,往往浮詞曼衍,不講道理,甚至強詞奪理,無所不用其極,文辭需要精心營構,經過認真的剪裁、結構、加工和修改,記事明理,表情達意,“務合體要”,落筆而成。章先生在求真意志的驅使下,認定現代文化的走向是科學化,反對無原則的流俗化和化大眾。他顯然沒有預料到此後現代文化百年的整體變遷,尤其是現代傳媒帶來的巨大變化。不過百年,在繼續承傳口説文化、發揮文字文化的基礎上,由於對電子化和數字化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人類在文化傳播和創造上,無論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還是覆蓋面、衝擊力和互動性上,都得到極大發展。文化的生産創造、傳播和消費都以前所未有的樣式和強度,影響人們感受、體驗和思維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由此,媒介的作用日益凸現,人類進入媒介文化時代(《一個都不能少》的敘事中“電視”的神奇魔力,給人以很強的衝擊力)。在這個時代,口説文化文化、文字文化與媒介文化爭奇鬥妍,搬演一齣出當代審美文化的新劇。
     二、媒介文化生活的特點、好處和風險,媒介文化指以電子為傳媒的、以影像或話語為信息內容的生産、傳播或消費活動及其産品。在當代,媒介文化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媒介文化生活大體可分為影像文化生活和虛擬文化生活兩大類。(一)影像文化生活:以現代視覺影像為代表的符碼全面嵌入生活,成為生活一部分,並且可能成為都市生活的總體方式。可以電視這一主要集散地為例:電視並不是簡單的傳播工具,它成為現代影像文化生活的主要驅動力之一。電影,漸漸與電視雜糅起來,想想CCTV-6“影視頻道”——電視把電影包容過去了。DV,digital video,生活私錄影像,卻以電視為樣模,同時力圖進入電視。MTV,音樂、影像和電視三重結合,衝擊生活。廣告,創意、音樂、影像和電視大雜糅。
     影像文化生活意味深長:(1)現實的生活,(2)想像的生活或嚮往的生活,(3)象徵的生活或被符號化的生活。可以想想CCTV-2“生活”欄目的著名廣告詞:“鎖住頻道,關注‘生活’”。影像就是要用“生活”本身來誘惑你、抓住你,讓你總感覺它裏面潛藏著生活的豐富內容和無窮奧秘。它不僅讓你看它,而且也讓你聽它、想它、等它、回味它乃至購買它。(參見王一川、張頤武:《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生活?——《電視批判》第十九次論壇》,載http://www.cctv.cn/tvguide/tvcomment/wtjj/xzlz/2279.shtml)
    (二)虛擬文化生活:以電話、手機和互聯網為主,還包括手機短信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互動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強調是虛擬文化生活,主要是商業活動、工作實務以處的生活互動文化,當然這種虛擬文化生活有時也滲有遊擊式的商業因素。以網絡為典型,包括互動類(免費郵箱、V交友、電子賀卡、校友錄、個人空間);娛樂類(社區、聊天、精靈、虛擬化身、同城約會、網絡遊戲、大話西遊Ⅱ);特色類(短信中心[又稱“拇指文化”]、網上拍賣、股票論壇、泡泡泡、線上書籤)。這種虛擬文化生活帶來的最有趣的問題是,在虛擬文化生活連同産生這種現代的、風險的、消費的、日益原子化的社會總體,可能真是一種所謂的“現代”現實的情況下,虛構的主體性是否可能比真實的自我更具“本真性”?
    “新”的可能性:引入新身份進行遊戲的種種新可能;使交流非性別化;交流重新等級化;消解主體,脫離原位。並不“自由”:定位於新的電腦化系統中;約束-越軌與懸置-激發;語言的語義性、意識形態性和具體文化特性。
    三、媒介文化生活需要學者的批判研究。影像文化生活批判:(1)影像雖是反映,卻與我們的文化生活緊密相關;(2)影像生活並不只意味著大眾文化,它與主導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間文化有著萬千的複雜關係;(3)正視影像生活,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影像文化生活”問題做批判性思考。
    理解虛擬文化生活:並不意味著促成某種“整體的”或“真實的”自我構建,而更多的是自我構建過程的一種“再構型”在形成,有可能性也有其限度,有好處也其風險。(新的生活和交往方式、遊戲;被想象的或象徵的生活迷惑、生活無主、他人引導,乃至受人控制。)
    媒介文化時代的生活還需要當代學者的進一步打量、考察和批判。
【現場主持人:王一川】陳雪虎博士從幾種媒介的變化,同審美文化的關係入手,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就是口説文化、文字文化、媒介文化。他在用別人用過這個概念的基礎上,他賦予了一些新的內涵,比如説媒介文化,文字文化、口説文化本身也是一種媒介文化。但他專門提出“媒介文化”,並劃分出兩個層面,就賦予了這個概念以新的內涵,對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審美文化我覺得是很有促進意義的,比如他説媒介文化中的一個層面是虛擬的文化生活,就值得注意。我們生活在網絡的虛擬社區,在元旦和春節之前,我們互相致賀卡,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那麼就形成了一個虛擬的友誼、親情的社區,這也確實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人們生活的一個變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視角。今天的主題發言就到這裡,下面發言的嘉賓和提問的網友和現場的聽眾進行互動,希望我們的嘉賓以簡潔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浪漫永恒】陳雪虎博士,你的文中引用了“電視批判”論壇的發言,説明你和我一樣關注了本論壇的發展,你是如何理解《電視批判》欄目的定位的?在垃圾文化充斥的網絡文化中,你切身參與了這個論壇,您認為這個欄目的意義何在?
【特邀嘉賓:陳雪虎】個人觀點並不是萬能指針。首先必須申明任何個體的表述自己的觀點,都只能解決或者回應某些具體的情況或事件,並不是萬能指針。所以我只能表達自己的個人的觀點而已。雖然周圍垃圾遍地,但如果能有幾個人稍稍理解和同情,並且進一步思考下去,吾意足矣。


責編:青葉、立雙、詩曼

 共1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