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學術研討會》精華輯錄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8 20:50:13



彭吉象教授發言主題:大眾媒介與文化産業—文化産業前景剖析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藝術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導彭吉象發言的主題是:大眾媒介與文化産業——文化産業前景剖析。
【特邀嘉賓:彭吉象】美國總統顧問班子曾經預言: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兩大産業,一個是信息産業,另一個是文化産業。1998年美國出口占第一位的産業不是航空航天,不是汽車製造業,也不是計算機,而是影視音像製品。據統計,美國最富有的企業裏,100家中有72家與文化産業有關。
    究竟什麼是文化産業?關於文化産業的傳統定義包括三大類:一、生産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化形式呈現的文化産品,如影視作品、音像製品、書籍、報刊、繪畫、雕塑作品等等;二、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音樂、舞蹈、音樂劇的演出,以及娛樂業、策劃業、經紀業等等;三、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廣告設計等等。但是,廣義的文化産業還應當包括旅遊産業、教育産業、體育産業等。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一年多以前來到中國時,有人問起第四次浪潮是什麼?托夫勒回答説:“在這個問題上,我同我夫人在認識上有分歧,我的觀點是生的工業,我夫人強調的是航天工業,但是我們有一點是相通的——在工業化時期,即第二次浪潮時期是製造業佔上風,第三次浪潮是服務業佔上風,第四次浪潮應是體驗業佔上風。”我認為,托夫勒在這裡所講的“體驗業”,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便是我們所講的廣義的“大文化産業”。
    現在我國不少地方還在沿引“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口號。其實,這個口號早已過時。在21世紀的今天,文化不僅要搭臺,更要唱戲,還要唱主角。文化産業是一個朝陽産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現場主持人:王一川】彭吉象先生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審美文化其實也是文化産業製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從這樣一個角度探討審美文化,就可以發現它的經濟學、社會學、甚至政治學的內涵,還有一個觀點:審美文化實際上同一種體驗業聯絡在一起,過去我們談到體驗的時候,比如説我自己十多年前談到的體驗的時候,更多地是從精神、高雅的層面理解,可是到了今天這樣一個媒介變化快捷和審美文化迅速發展的階段,既可能有精神的體驗,也可能有日常的、世俗的體驗。文革的時候我們吃“憶苦飯”,那是一種被迫的強制性體驗;而現在人們體驗蹦極、體驗殘酷、體驗生存的極限等,則是一種自己主動的、心甘情願的、花錢找罪受的體驗,完全不一樣了。這些確實是與文化産業緊密相連的新的個人體驗。

          王文宏副教授發言主題:網絡與審美文化的創新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 現在由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法經濟學院副教授王文宏發言,她發言的主題是:網絡與審美文化的創新。
 【特邀嘉賓:王文宏】世界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的社會,而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以網絡為主導,它不僅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産力,而且也把人類生存的範圍和深度從現實的物理世界延伸並擴大發展為網絡化的虛擬世界,同時也縮短了人們相互之間交往的時空距離,從而將世界連接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地球村”。正是網絡的這種神奇作用,“全球化”的提法才應運而生,所以説,人類生存的地球,正在逐漸地轉變為一個由網絡以及網絡化所構成與決定的世界。
    由於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舊有的東西也在逐一地被打破,新的系統,新的事物也隨之出現。審美文化領域也並不例外,以往的審美文化並沒有失去它的生命力,但面對信息時代的特點,這一領域不僅遭到了衝擊,也面臨著新的課題。我們可以清醒地看到,隨著時代的網絡化,人們的審美對象的範圍擴大了,審美視野開闊了,審美的參照系統增加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審美層次也相應地提高了。網絡使人們相互之間的審美交流更加暢通了,並突破了以往的單一的審美模式,而具有了多項的選擇性,並且在多項選擇中,使人們的審美意向具有了更加的個性化與自由性,這些審美文化的變遷與創新,都與網絡化的時代緊密相連。
    但是也應當看到,網絡化的時代在給審美文化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如:網絡使人們的審美情境單一化了,而且由於網絡的快捷,使人們的審美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現場主持人:王一川】謝謝王文宏女士,她從網絡發展的角度對審美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講到隨著時代的網絡化,人們審美的對象範圍擴大了,審美視野開闊了,審美的參照係增加了,這樣審美活動就會變遷,就面臨著創新,個性化、自由化多項的選擇,我想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思考媒介和審美文化之間的關係。那麼一定的審美文化創新依賴於不僅是媒介的變化,可能重要的還是有特定的社會環境文化語境的作用,審美文化的創新要在特定的語境中産生。

【將電視批判進行到底】王文宏教授,您認為現在審美參照物增加了,所以人們的審美層次提高了,那麼您認為網絡也是如此嗎?為什麼有很多人説網絡是垃圾的製造廠,網絡只是使人們找到了一個發泄的窗口。
【特邀嘉賓:王文宏】任何一個事物都存在著它的兩面性,不能否認網絡中有垃圾的出現,要將垃圾丟棄了,剩下的都是精華了,在精華與精華的重要參照中,人們的重要層次自然也就提高了。網絡用語將優美的文字變異,這的確是令人擔憂的,正如提到的“審美情境的單一化”。


責編:青葉、立雙、詩曼

 共1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