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學術研討會》精華輯錄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28 20:50:13



王一川教授發言主題:當前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問題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中華美學學會審美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導王一川教授發言的主題是:當前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問題。
【現場主持人:王一川】我這裡打算對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簡要考慮。任何審美文化活動及其作品,都需要具體的物質傳輸媒介。審美文化是人們的藝術和日常生活娛樂等審美表現活動,如文學、音樂、戲劇、繪畫、舞蹈及日常生活裝飾、廣告、時尚、美容、美食等具體形態。媒介,原是指一種使雙方發生關係的仲介物。例如,古人用被折斷的柳枝表達對親朋好友的離別情意,這裡的柳枝就成了媒介;一束玫瑰花則往往是傳達男女間愛情的媒介。從現代傳播學的觀點看,媒介是傳播信息的物質實體及與之相應的媒介組織,例如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和國際互聯網等。就審美文化而言,媒介是指傳輸審美文化信息的物質渠道。
    完全可以説,沒有媒介就不存在審美文化;同樣,一旦媒介發生變化,審美文化創造也就會出現新的變化。因此,媒介變化勢必為審美文化創新提供新的可能性。從遠古時代到今天,審美文化媒介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由於人類符號實踐條件和水平的緣故,先後出現以物品媒介、口語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電子媒介和網絡媒介為核心和主導的階段。正是這些核心媒介的表現作用,我國審美文化走上了自己的不斷創新路程,形成了獨特傳統和多樣景觀。
    下面就對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的關係歷程作一簡略描述。
    第一,原始審美文化:運用物品媒介來創造,實用與審美未分離,如彩陶藝術、青銅器藝術。
    第二,早期審美文化:以口頭媒介實現口口相傳,主要是遠古神話和歌謠,如《山海經》和《詩經》。口語媒介是語言媒介的一種重要形態,是指以口頭語言形式實現人際傳播的語言媒介。
    第三,古典審美文化:以文字和線為主導媒介,如唐詩、詩書畫合一的藝術樣式、講究線性流動的園林藝術等。文字是在石頭、青銅器、獸骨、竹簡、木牘、縑帛和紙張等媒介上記載的語言,是人類在原初口語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自身語言能力的産物。從先秦到唐代的中國文學,可以説是文字傳播媒介佔主導的時代。借助漢字媒介,中國古典漢詩經歷了四言、五言、七言等多種形態的發展與演化歷程,並且在唐代達到了高峰境界。
    第四,宋代文學和明清小説:以雕版印刷術為主體的印刷媒介為文化典籍的通行和保存、更為宋代市民文化和明清長篇小説的發展創造了媒介條件。試想,如果沒有印刷媒介的普及和以市民為主體的文化市場的興起,白話長篇小説在明清時期出現繁榮是不可思議的。
    第五,現代審美文化:以大眾媒介(包括機械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為核心媒介,形成了報刊連載小説、話劇、電影、電視等新的審美文化景觀。大眾媒介是向大量受眾傳送信息或娛樂節目的各種現代傳播形式的總稱,主要有報紙、雜誌、書籍、電視、廣播、電影、錄音帶等。
    它體現了以往任何一種傳播媒介都無法比擬的傳播優勢:第一、表意上的廣泛性,能表達最廣泛的思想和情感;第二、時間上的長久性,能傳輸具有永久性意義的事件;第三、空間上的迅速性,能迅速傳播遠距離事件;第四、受眾階層的統一性,能一律面向所有階層的受眾。其實,大眾傳播不僅在文學活動中、而且更在整個社會變革或轉型過程中都起著“革命”性作用。正是大眾媒介的普及導致了我國現代新文學、話劇、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審美文化新形態的發生與發展。第六,當前審美文化:伴隨網絡媒介的普及和不斷更新,出現新興的網絡文化,如網絡文學、多媒體文化等。網絡媒介是指運用電子計算機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傳播信息的媒介技術。以多媒體媒介為主體的網絡媒介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迅速發展,被視為繼報紙、廣播和電視之後的“第四媒介”,有人據此稱世界已進入“網絡時代”。網絡媒介在審美文化傳播上具有新優勢,例如,傳輸和複製更快捷、儲存和提取更簡易,實現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雙向傳播並使製作者與公眾在網上可以享受到平等對話的權利、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網絡審美文化作品具有文字、圖像、聲音等結合的特點,可以為審美欣賞帶來新體驗。
    從以上的極簡略描述可見,媒介的變化必然為審美文化創新提供新的可能性。如此,不妨提出如下一些問題供思考:
    第一,假設每種新媒介的出現都可能導致新型審美文化的誕生,那麼,我們正置身在哪種審美文化的誕生期?加拿大學者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1894-1952)在《傳播的偏斜》(1951)中提出“傳播的偏斜”論,認為一種傳播媒介對於知識在空間和時間中的傳輸會産生重要的影響,而對這種時間或空間因素的相對注重,將意味著被植入其中的文化會出現意義的偏斜。“偏於時間”的社會往往是那種由簡單的口頭文化統治的社會,其通行媒介沉重而難以移動和複製,如石頭和粘土。這樣的社會強調習慣、連續體、神聖知識,把現在和未來同過去緊緊綁在一起,是偏重於傳統的社會。與此相對,偏于空間的社會則以更易移動、攜帶和複製的媒介取而代之,如古埃及以紙莎草取代石頭,歐洲以紙張和印刷取代羊皮紙等。這種社會必然會産生偏于空間的文化:領土擴張、世俗制度、專門技術等。他指出:“一種傳播媒介的長期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被傳播的知識的特性,並且認為,它的普及性影響終將創造一種文明,在這種文明中,生活及其變動性將變得非常難於維持,一種新媒介的優勢將成為導致一種新文明誕生的力量。”這種觀點注意到傳播媒介會導致被傳輸的知識的意義出現某種偏斜,甚至還會進而促進一種新文明的出現。今天的大眾媒介和網絡媒介體現了前所未有的時空傳播優勢,它是否已經和正在導致一種新型審美文化的誕生?值得關注。
    第二,當前,媒介技術的發達和更新已經出現了德國美學家韋爾施(Wolfgang Welsch)所謂“全球審美化”與“審美全球化”局面。媒介技術發展到這樣一種地步,以致人類生活中的幾乎一切事物,無論審美的還是非審美的,都可以被製造成或理解成審美的事物。問題就出現了:當媒介技術導致“全球審美化”時,這種審美文化還具有它應有的意義蘊涵、傳統性、思想性嗎?還能夠讓我們體驗到人的活生生的整體形象及其生存價值嗎?在競相擁抱這種審美文化時,必然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第三,在運用新媒介或媒介新技術去創造新的審美文化時,如何與習慣於舊媒介和舊傳統的公眾審美定勢相縫合?新的震驚與舊的定勢如何實現辯證的融匯?
    第四,當以網絡媒介為代表的新媒介如日中天時,已然失勢或衰敗的舊媒介(如印刷媒介)是否就必然減弱審美文化創造力、甚至退出歷史舞臺?應當看到,當前是一個多元媒介並存雜糅的時代,不同的媒介有其不同的受眾群體,從而承擔不同的審美文化創造與接受功能。
    第五,人們固然應當善於利用新媒介去創造新的審美文化,但是,就具體語境中的審美文化創造來説,舊的媒介也有它的不可替代的功能,而新媒介並不必然成為最合適媒介。因此,重要的是根據具體的表達語境與接受需要而尋求合適而又有力的媒介。
【現場主持人:廉 靜】王一川教授從媒介文化的歷史出發,談了他自己的看法,並且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提出的本身就已經表達了他對於媒介和審美文化思考的一個結論。

【現場同學】中文系研究生張小利問王一川:您曾經預言“張藝謀神話的〔即將〕終結”,但是近年來他卻有更“火”之勢,《英雄》更是創下票房新高,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您認為審美的理性分析與大眾欣賞心理態勢有多大的距離?
【特邀嘉賓:王一川】作為高雅文化神話,“張藝謀神話”確實已經“終結”;但是它在今天語境中又轉化成為“商業奇跡”。張藝謀在《英雄》中通過精心打造的中國視覺流製造出一則電影票房奇跡,投合了中國公眾的日益強勁的視覺時尚期待。我認為審美的理性分析應當介入大眾欣賞心理態勢。例如,《英雄》的票房成功如何滿足了公眾的視覺時尚期待,你不看《英雄》,就可能被認為落後了;你看了它,可能既有視覺滿足,又有故事及其意義上的缺憾感。

【yq117】請問各位專家,審美文化的創新,必須樹立求索和求實的精神,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前沿,立足於我們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敢於突破陳舊觀念和思想障礙,在探索中實現創新,那麼如何在理論創新的推動下進行審美文化的創新? 
【特邀嘉賓:王一川】從事審美文化創新,當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這裡想到的幾點:第一,研究不同媒介的特點與作用。第二,研究社會公眾群體不同需要和多方面的需要,現在的社會公眾可能是分成多種層面多種群體,每一種群體可能有自己審美趣味,有人喜歡思考,有人喜歡輕鬆愉快一點,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審美價值觀和自己習慣的需要,同時他也有多方面的需要,他可能早上喜歡高雅文化,晚上欣賞大眾文化,我們如何面對不同公眾,不同需要。第三,考察當前社會不同媒介之間的相互分離,相互滲透的狀態。每一種媒介都在部分地借鑒別的媒介的優勢,加入到自己的創造中,構成了一個時尚流,所以這個時尚流和多種媒介的結合我覺得很值得研究。第四,新媒介與傳統媒介價值的之間結合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面對、需要考慮、需要解決的問題。謝謝!
【yq117】王教授我同意您的觀點,就審美文化創新的問題,我認為,是我們社會科學界和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值得深入探討的時代課題,也是當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要適應新世紀、新階段、新形式發展的需要,一方面 我們要參與全球競爭,進入國際大格局之中發展自己;另一方面,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必然也需要我們遵循從客觀實際出發,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努力探索當代審美文化的發展,以便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公眾,推進人類的文明進步。  

【yq117】請問審美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什麼,與席勒提出的堅持“知、情、意”三者的統一有無區別?
【特邀嘉賓:王一川】按我的理解,審美文化主要是指當代日常生活和審美相互滲透的情況,它是以往的純審美的泛化的結果。同時,可以從這個當代視點回頭追溯以往審美創造實踐,重新“發現”審美文化的歷史景觀。
     在審美文化概念中,席勒所設想的感性衝動與理性衝動統一的審美境界,已經從純精神的境界向世俗的日常生活滑動。與席勒渴望以審美拯救日常生活的碎片境遇不同,當代審美文化可能就是日常生活的多樣景觀的當然組成部分,這一問題很值得深入研究。您説呢?
【yq117】 謝謝王教授的回答,您對審美文化的闡解,我認為在現階段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從人類社會的發展的趨勢看,是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後所得出的理性思考。我覺得這種認識既符合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吸納了人類社會文明的優秀成果,更切合我們時代進步的要求。  

【現場同學】北京大學研2田露的問:王教授,在您的客觀描述後,我想請問您一下,審美文化研究是否有與具體的文本或大眾具體的文化體驗結合起來的研究可能?在您自己的研究中,是否有個案的研究?如果有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
【特邀嘉賓:王一川】 關於審美文化研究是否有具體的文本可以結合起來的問題,我想這樣的個案很多。比如“五四新文化運動”,當時的《新青年》雜誌等等起到的作用。劉恒小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後,觀賞的愉悅感增長了,但是思考的沉重感大大減輕了。我讀小説的時候,感覺一種生命的沉重感,但是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這種沉重感被稀釋了,這就表明同一文本以不同的媒介傳輸,就可能導致文本的潛在意義發生改變。再有一個例子,作家東西的小説《沒有語言的生活》被改編成電影《天上戀人》,原來對生命的沉重感就轉變為視覺愉悅了,整體感覺都改變了。


王一川教授下半場致辭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學術研討會”下半場由王一川教授主持。各位專家的主題發言隨即開始。首先請王一川教授總結上半場各位專家的發言情況。
【現場主持人:王一川】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各位同學,各位在線的網友下午好!“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創新學術研討會”下午的議程現在開始。
    上午的發言總共有八位專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媒介變化和審美文化創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童慶炳教授主要談了“媒介變化與審美文化的品位追求”問題。在他看來,隨著新媒介的介入,媒介技術的發達,我們的審美文化産品,它的品位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他提出了這樣一個擔憂,我們的審美文化産品,它的總量給人感覺不是提升了,而是降低了。那麼這樣的原因是什麼?新媒介的變化和審美文化的發展如何同傳統的審美價值體系“縫合”的問題,成了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張頤武教授提出了新大眾、新美學這樣的新觀點,隨著新媒介的採用,新媒介結構的變化,那麼中國的新世紀文化的形態,呼之欲出了。所以出現了“新大眾”、“新美學”,這樣新的問題,我想也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周星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觀察。王德勝教授的發言集中在今日大眾文化,媒介變化中的選擇,這個問題上。提醒人們關注在媒介的變化中,怎麼樣選擇大眾文化以及相應的大眾文化體系的問題。徐碧輝女士提出了一個明確甚至有點尖銳的觀點,就是——“新的不等於好的”。提醒人們關注在媒介的變化中,怎麼樣選擇大眾文化以及相應的大眾文化體系的問題。徐碧輝女士提出了一個明確甚至有點尖銳的觀點,就是——“新的不等於好的”,這提出了文化創新和傳統繼承這樣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在她看來,隨著媒介的變化,文化創造的進一步發展,那麼現實同傳統的關係已經成了一個丞待解決的問題。姚文放教授提出了“我看故我在”這樣新的命題,引人矚目地凸顯了看的方式、看的環境、看的對象。賈磊磊研究員也提出了一個媒體道德的問題,在媒介的文化中,媒體應該有怎樣的道德,直接把這個道德問題也凸顯出來了。我自己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尤其是發出幾點質疑,也是希望和各位一塊交流。
    今天下午,我們現場發言的有九位專家:張法教授、羅筠筠教授、肖鷹教授、傅謹教授、祝東力研究員、王文宏教授、金元浦教授、彭吉象教授、陳雪虎博士,他們已經在座了。下面請張法教授發言,他發言的題目是:電子媒介、審美景觀與哲學意義。


責編:青葉、立雙、詩曼

 共1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