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王建民、劉鐵梁訪談
作者:邢立雙 發佈時間: 2003-1-17 16:16:45



                              劉鐵梁教授訪談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們還是談一些與春節有關的話題吧,我先問老師一個問題:放鞭炮是中國人過年的一種重要習俗,據説是為了嚇跑"年"這種動物,鞭炮也能驅除妖魔鬼怪,可現在很多城市禁止放鞭。您能從民俗的沿襲與社會制度的關係來談談這個現象嗎?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想,放鞭炮是中國過年的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儀式的現象,所以你講到有一種説法:鞭炮是驅除一種叫"年"的怪物的方式,當然這是傳説,而且也不是流傳很普遍的傳説。也就是説,鞭炮首先是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造成了一種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場面,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節日氣氛,我們該怎樣互相賀年呢?因為我們的賀年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刻進行的,這就是一個過渡的時刻,從舊的一年向新的一年過渡。所以有人説,我們的春節其實是一個舉國上下的大儀式,無論是城市、鄉村,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深刻的意識到此刻是一個非常莊嚴、神聖的時刻,也就是説,我們對於未來的一個有許多期盼,但帶有一些不可預測的焦慮心理。所以認為我們在此刻的所作所為是至為重要的,它關乎著我們在未來新的一年裏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能否過上好的生活,這種心情實際上就是舉行儀式的人的心情。不過這種儀式已經是祖祖輩輩的人為我們規定好了的,我們應該嚴格的遵從它。事實上,在儀式的研究理論中,一般認為所有的儀式都是一種過渡,也就是從一個原來的社會狀況過渡到一個新的社會狀況。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老師,春節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文化內容太豐富了,所以要談它的核心是什麼不是一兩句話能説清楚的。我覺得春節是一個除舊迎新的主題,全社會的人共同在送走過去的一年,迎接向我們走來的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應該符合這個基本主題,這就是春節文化的最主要的東西,這是一點。此外,春節是在所有的節日中最大的一個節日,他的流程比較完整,從準備過年到闔家團圓,從在家中守歲到走到親友中去賀年,最後還要形成一個地域性的全社會的聯歡,也就是共同過好一個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樣一個流程充分表達了個人與自然、與社會的緊密關係,每一個人都在節日中履行了自己的義務,同時也得到了大自然和社會賜給自己的歡樂與幸福。因此我認為春節的另一個文化內涵就是使每一個人都受到了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生活知識的一個全面的洗禮。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隨著改革開放,西方文化的涌入,現在很多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過洋節,如聖誕節、情人節等,從民俗學角度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覺得西方節日的涌入和被我們一些人所接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它表現出文化交流的一種活躍局面。現在也有洋人和我們一起過春節,道理是一樣的。自從西歷傳入中國,特別是為民國政府所採納,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時間表,在這個時間表上的西方節日就難免會影響到我們,因為所有的西方節日都是公曆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現在大家過春節的意義不僅止于傳統習俗方面的意義,還有春節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多商家都在考慮怎樣在這個期間多賺錢,請問您:怎樣運作才能既保護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又發展了經濟?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的確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消費方式,但是,在如何滿足人們消費需求這個問題上還可以做一些深入的社會調查。我們過去把春節前到市場上買東西叫"辦年貨",據我的體會,在以往的年代,每家每戶都是省吃儉用,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特別的要花錢享受一番,這是"辦年貨"的一個含意。年貨又一種特殊的商品,也就是平時並不進行交易的一些商品,比如節日中的食品:關東糖、大糖葫蘆、年糕,即便是包餃子所用的白麵和菜餡也比平時要講究,年貨還包括年畫、窗花、剪紙、風車等兒童玩具,這些商品的生産和銷售應該是盡可能的滿足群眾消費的需要。有些商家不完全出於營利的目的,提供了這樣的一些商品,我是非常贊成,也非常感謝的。但問題是,春節廟會上現在所售出的商品,一是缺乏這種具有年味的品種,二是即便是提供了,價格也太貴,這就是所謂理性經濟和文化傳統的矛盾。如何把兩者統一起來,的確是需要研究的一個經濟學的問題,也是社會文化學的問題。我希望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最好也把自己的行為看做是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這樣廣大消費者是一定感到高興,也一定會回報商家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春節晚會已經成為中國人過年的一個文化大餐,有人認為春節晚會是一種民俗現象,有人認為不是民俗現象,請問老師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晚會實際上已經納入了春節民俗,也可以説是一種新的民俗現象。就除夕的風俗習慣而言,晚會把千家萬戶都連接在一起了,這是在傳統的社會中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過去,人們只是依靠著時間的規定在各自的家裏進行儀式性的活動。春節晚會呢,好像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种家庭之間互相獨立的狀態,這可以説是除夕民俗的一個大變化,變化了不等於完全和民俗傳統割裂了,所以,也可以説是除夕民俗的一個流變吧。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現在我們的很多網友都在談自己對節日電視及春節晚會方面的問題,我也想問一下老師:年三十您看春節晚會嗎?您喜歡看什麼樣的節目?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春節晚會的,特別是在八十年代的春節聯歡晚會。可能那個時候剛剛從文化饑渴的年代過來,能夠和全家人一起欣賞精彩的文藝節目,而且大家可以邊看邊品頭論足,不像是在劇場裏面,怕干擾別人的觀看,這樣覺得很有一種味道。其實家裏人的觀點也不盡一至,討論起來也是很有意思的,這時候的話題雖然是關於文藝節目當中所反映的社會內容,以及表演的好壞,但實際上也是在表現個人的智慧和情緒。因為每個人看節目的時候都會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所以在這種品評當中也就在表達了個人的一種情感經歷和個人的觀點,這在城市裏面還表現出對國家大事的一種關心。因為那個年代,我們的春節一年比一年過得好,實際是和國家的政治生活聯絡在一起的,所謂國泰民安,這是春節的理想,也是春節晚會的主題。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有人説他很懷念80年代的春節晚會。現場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年味卻非常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不大的舞臺上。現在進步了,舞美燈光,還有各種高科技的東西一起上,讓人眼花繚亂的,平時看這種節目多了,這樣春節晚會反倒顯得沒有個性,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自己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是我們感到春節晚會一年不如一年,可能不在於編導者和演員,而在於我們是否把春節晚會看得太重要了,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主意當成最重要的意見,但是這些意見是否真正的貼近民眾了呢?如果我們採取一種相反的方式,也就是説不是我們給觀眾提供什麼,而是想方設法從廣大觀眾那裏,老百姓那裏得到更多的東西,説不定春節晚會就會辦得更好。我有一個可能是不算聰明的意見吧,中央電視臺和各省的電視臺能不能夠不要光想著晚會這一種形式,比如我們應該在節前就把各地的生活的變化了解得更細一些,做更深入一些的報道,説不定就是很好的節日的電視節目,不一定都是由明星去唱歌跳舞。至於在大年三十晚上為觀眾提供一台精彩的晚會節目,這肯定還是需要的,但不是唯一。我想如果什麼時候有的觀眾看春節聯歡晚會以外的節目了,而且也説好,那倒真是我們電視媒體為春節提供服務上升到了新層次的表現。另外我還想説,如果大家都在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上爭來爭去,都想露一臉,本來不是壞事,但搞過頭了,那是大倒味口的事情,絕不是觀眾歡迎的。我自己雖然不是文藝工作者,但由於研究民間文藝,所以多少想替民間説一點話。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今年春節晚會的總體設計關正文先生説:"今年晚會我們首先還得尊重傳統,然後我們會全力在創新上進行努力。"請問老師您怎麼看待尊重傳統與創新的關係?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晚會我覺得有些節目要尊重傳統,有些節目不一定強調這一點,舉例來説,像相聲這種藝術如果離開了傳統,那就不像相聲了。包括剛剛舉行的相聲大賽,我就覺得有些相聲作品完全沒有了我們的傳統風格和特色,這樣體現不出我們中國傳統民間文藝的厚重。比方説,他們所謂的説學逗唱,所學的都是西洋樂器,或者美聲唱法,我覺得和相聲的傳統就相去甚遠。這幾年春節晚會的相聲節目不是很令人滿意,其原因也主要在這裡。有些節目可能是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力爭捕捉時代的脈搏、民眾的心聲和貼近大多數觀眾的精神需求,比如像小品賣拐到賣輪椅,實際上是貼近生活也貼近群眾所關心的社會焦點問題,因而就取得了比較好的收視效果,我以為這就叫創新。所以傳統和創新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可能更應該偏重於藝術形式的追求,特別是傳統藝術形式的追求,有些可能是要用新的藝術形式把鮮明的時代主題和生動的思想內容表達出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每年春節晚會結束後都會有一些批評聲,金越導演説"每次做完都有遺憾,批評聲是正常的"。請問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不知道金越導演是否分析過這些批評的聲音,哪些是屬於藝術的批評,哪些是來自普通百姓過年的心情,也許,後者更重要,應該被我們更加看重。因為這一天觀看晚會的絕大多數人是在家庭的環境中、節日的氣氛中來參與的。他們希望這些節目能夠滿足過年時的歡樂的、喜慶的情緒,並不是要在藝術學上進行評判。所以,電視的編導、主持者要把他們的要求放在心上,因為春節聯歡晚會畢竟是走入千家萬戶的一種節日文化現象。當然,眾口難調,觀眾的成份是非常複雜的,男女老幼都不一樣,如果他們不斷的提出批評,那麼就意味著他們真正關心這個晚會,不妨把他們的批評看作是對晚會的期待與關心,這是大好事,首先應該感到高興。只要是善意的,我們就應該先接受下來,然後説,我們儘管考慮你們的意見,就可以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每年的春節晚會,不管大家對其有多麼不滿,依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觀看,在評述。請劉老師就此給予評價。
【特邀嘉賓:劉鐵梁】電視既然走入千家萬戶了,那麼人們就不可能不利用它作為自己節日娛樂的工具。特別是在春節,我發現現在人們在互相拜訪、交往的時候常常是一邊盯著電視一邊在交談,萬一趕上精彩的節目出現,人們也會自動停止話題,聚焦于電視熒屏。春節聯歡晚會當然是逃不過所有人的目光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是電視利用了千家萬戶過節了的習俗,而不是千家萬戶的習俗服從於電視節目的推銷,所以,我們應該懂得,離開了傳統文化,也就失去了廣大的電視觀眾,這個道理好像很少有人談,但,這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CCTV.com夢想並構建著一種全新的媒體文化、夢想著傳播中國、夢想著視聽全球、夢想著成為高品質新媒體文化的傳播者,開拓自身的無限空間理念。《CCTV.com新媒體文化叢書》正是這些實踐和探索的成果。由網站劉連喜主任主編的《媒介前線--網絡與電視的親密接觸》、《文化年夜飯--網話央視春節晚會》是叢書中的兩本,現已經出版,請劉老師給予指點,評述。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覺得這兩本書全都是談文化的,而且談得是民俗文化或者大眾文化,因為我們的電視其實主要還是一種大眾文化的載體,把我們在網上的交流變作一種傳統的書籍的形式,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也是一種歷史的記錄。這種記錄不同於傳統的史集,它關注的是大眾的心聲,儘管這裡邊有很多知名的人物在發表意見,從歷史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學術的進步和時代的信息交流方式的進步。但願這種嘗試能夠不斷的總結經驗,能夠得到更多的讀者的歡迎。所以在很多細節上還可以更加講究,比如説交流的時間一定要交待清楚,因為在信息迅速膨脹的今天,我們的話語是常常發生變化的,有的時候是每過幾天就不一樣,何況是過一年呢,這算是一個吹毛求疵吧。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我們的論壇是電視批判論壇,本來是對電視文化進行評判。由於年關將近,我們請專家來談一些有關春節文化和春節晚會方面的話題,不知劉老師您第一次作客電視批判論壇,有什麼感受?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是第一次在這個場合和網友談話,應該説也是第一次認真的上網聊天,雖然我和網友們不能聲音對聲音的進行交流,但是從反饋的文字上看覺得網友對我是非常關愛的,也願意和我討論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只可惜我對問題的認識可能有的地方會比較偏激,有的地方可能沒有能夠談得深入,希望大家多給予批評,並給予一定的諒解。願我們大家共同為我們的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利用繼續給予關注,作出積極的行動。謝謝大家!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談到這裡,跟大家道一聲再見!


責編:邢立雙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