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節日電視?--電視批判論壇第31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16 9:57:15



節日電視大餐春節晚會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現在我們的很多網友都在談自己對節日電視及春節晚會方面的問題,我也想問一下二位老師:請問年三十您看春節晚會嗎?您喜歡看什麼樣的節目?
  【特邀嘉賓:王建民】我每年必看春節電視晚會。1999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當時正好去佛羅裏達一所大學做短期講學,沒有趕上春節晚會,事後在美國通過央視的網絡看了一些電視晚會的片斷。不過,圖像質量沒有現在的央視國際網站做得好,上網的節目也不是那麼多。到了國外,對春節晚會的企盼和感受可能就更深一些。所以,春節晚會一定要多替遠方的遊子們想想。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春節晚會的,特別是在八十年代的春節聯歡晚會。可能那個時候剛剛從文化饑渴的年代過來,能夠和全家人一起欣賞精彩的文藝節目,而且大家可以邊看邊品頭論足,不像是在劇場裏面,怕干擾別人的觀看,這樣覺得很有一種味道。其實家裏人的觀點也不盡一至,討論起來也是很有意思的,這時候的話題雖然是關於文藝節目當中所反映的社會內容,以及表演的好壞,但實際上也是在表現個人的智慧和情緒。因為每個人看節目的時候都會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所以在這種品評當中也就在表達了個人的一種情感經歷和個人的觀點,這在城市裏面還表現出對國家大事的一種關心。因為那個年代,我們的春節一年比一年過得好,實際是和國家的政治生活聯絡在一起的,所謂國泰民安,這是春節的理想,也是春節晚會的主題。

  【文清雅士】王教授,不知道為什麼 每年的春節晚會帶來的遺憾比驚喜要多的多,你能談談當今觀眾對春節晚會為什麼會有如此看法?
  【特邀嘉賓:王建民】因為觀眾需求的變化,觀眾品位的變化,再加上平常我們看到很多晚會,往年的晚會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需求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參照物,可能許多觀眾就會對春節晚會有越來越多的遺憾。

  【yq117】請問兩位老師,當今時代,電視以成為大眾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節日的電視,應當如何增強她所蘊涵的文化力量,大力弘揚富有時代特色的民族精神?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117的問題,我也問老師一個問題, 凝聚力和自信心是今年春節晚會的主題,二位專家能否就此發表一下你們自己的看法嗎?
  【特邀嘉賓:王建民】這應當是和主旋律有關的。晚會總應該是有主題的,否則就可能是大雜燴。不過,問題是既然是春節晚會,還是以能夠給觀眾帶來歡愉和節日感受來表達這樣的主題為好,不要成為説教。聽説"用制度鍛造精品,用快樂生産快樂"是春節晚會劇組的口號,晚會的著眼點即是百姓情感,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和平淡生活,想要通過百姓情感這個著眼點,帶出晚會主題--凝聚力和自信心。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著眼點,我們期待有很好的體現。

  【angel紅茶】請問兩位老師,您認為為什麼大家覺得春節聯歡晚會一年不如一年了呢,是節目越來越差,還是大家的品位提高了呢,針對這兩個問題請您説説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沒錯!有人説他很懷念80年代的春節晚會。現場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年味卻非常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不大的舞臺上。現在進步了,舞美燈光,還有各種高科技的東西一起上,讓人眼花繚亂的,平時看這種節目多了,這樣春節晚會反倒顯得沒有個性,下面請二位專家回答我們的問題。

  【特邀嘉賓:王建民】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作為一檔中央電視臺的保留節目,一直受到全國觀眾的關注。春節晚會是中央電視臺的標誌性品牌,也是我國各族人民歡度春節的重要大餐,已經成為當代春節節慶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説已經成為當代春節節慶文化的一部分。不過,有喜有憂,有褒有貶,特別是近年來人們對春節晚會的挑剔越來越多,在一些讚許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許多批評的言論。這種現象並不奇怪。我認為,究其原因,首先,電視觀眾分化程度增加。隨著社會分層的複雜化,人們正在追求越來越多樣化的生活品位和風格,電視觀眾分化的狀況越來越明顯。其次,度假方式的變化。隨著人際關係和人與外界關係的改變,人們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過春節。還有,人們對既定模式的厭倦,許多人不再對一種熟悉的方式喝彩。正如你所説,在電視節目中,平時就已經編排和播出了大量創新性的、匯集各路明星、場面宏大的晚會,春節晚會往往很難讓人們有什麼新鮮感。這就給春節晚會策劃籌備人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希望今年我們能夠看到比較滿意的春節晚會。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自己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是我們感到春節晚會一年不如一年,可能不在於編導者和演員,而在於我們是否把春節晚會看得太重要了,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主意當成最重要的意見,但是這些意見是否真正的貼近民眾了呢?如果我們採取一種相反的方式,也就是説不是我們給觀眾提供什麼,而是想方設法從廣大觀眾那裏,老百姓那裏得到更多的東西,説不定春節晚會就會辦得更好。我有一個可能是不算聰明的意見吧,中央電視臺和各省的電視臺能不能夠不要光想著晚會這一種形式,比如我們應該在節前就把各地的生活的變化了解得更細一些,做更深入一些的報道,説不定就是很好的節日的電視節目,不一定都是由明星去唱歌跳舞。至於在大年三十晚上為觀眾提供一台精彩的晚會節目,這肯定還是需要的,但不是唯一。我想如果什麼時候有的觀眾看春節聯歡晚會以外的節目了,而且也説好,那倒真是我們電視媒體為春節提供服務上升到了新層次的表現。另外我還想説,如果大家都在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上爭來爭去,都想露一臉,本來不是壞事,但搞過頭了,那是大倒味口的事情,絕不是觀眾歡迎的。我自己雖然不是文藝工作者,但由於研究民間文藝,所以多少想替民間説一點話。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今年春節晚會總導演金越先生説:"春節晚會越來越難做了。舉個例子,就像吃餃子,過去過年吃一次餃子覺得非常的香,那麼現在呢?平常的日子也可以吃到各種各樣非常好吃的餃子,到三十這天晚上,吃餃子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更像一個儀式,更像一個紀念。春節晚會也應該努力地與國際接軌,調動各種各樣的高科技手段,來滿足人們提高了的審美需求。"不知兩位專家怎麼看這個問題,對今年的晚會有什麼好的想法?
  【特邀嘉賓:王建民】在當代中國,電視已經成為公眾的熱門話題,而一旦電視雄心勃勃地想做一道全民皆食的公眾大餐,社會中處於不同社會階層和文化群體的人們對電視節目的看法並不相同,這種意見有可能會公開化和表面化,人們都想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電視媒體,爭奪和佔有對於電視的製作和評論權,商業化的運作及為了滿足多數觀眾的需求,使得電視,包括電視春節晚會必然有意無意地定位為大眾精神文化快餐。快餐有方便快捷,拿起來就可以吃的好處,卻少不了色香味俱全和就餐儀式等方面的講究,對於喜歡細噯慢咽的那些評論者來講是在是難以下咽的,總有一些人,特別是知識精英階層往往站在批評者立場上,提出許多批評意見。雅俗共賞,老少皆宜也許是一個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的神話。
  【特邀嘉賓:王建民】電視的文化生産行為與電視的收視行為是一個互動的文化過程,各個收視群體之間的收視行為也構成了新的文化關係,各個收視群體的行為是在各自的文化環境中産生的,也只有這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才使各自的行為獲得了現實性和價值。同時滿足各種胃口是很難的,甚至幾乎不可能。因此,現在僅中央電視臺就有12個頻道,不同頻道就可以會更好地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要。在春節期間,除了中央1頻道之外,其他頻道也會推出各有特色的春節特別節目,就可能會更好地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和期待。不過,由於中央電視臺所處的特殊地位,大年夜的這臺春節晚會必然要想辦法盡力去滿足更多觀眾的需要。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今年春節晚會的總體設計關正文先生説:"今年晚會我們首先還得尊重傳統,然後我們會全力在創新上進行努力。"二位老師怎麼看尊重傳統與創新的關係?
  【特邀嘉賓:王建民】這裡有眾口難調的問題,製作為全國大眾共同享用的電視大餐既照顧傳統,又著力創新是一種較為適宜的策略。問題是兩者之間的度到底把握的如何,我們將拭目以待。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晚會我覺得有些節目要尊重傳統,有些節目不一定強調這一點,舉例來説,像相聲這種藝術如果離開了傳統,那就不像相聲了。包括剛剛舉行的相聲大賽,我就覺得有些相聲作品完全沒有了我們的傳統風格和特色,這樣體現不出我們中國傳統民間文藝的厚重。比方説,他們所謂的説學逗唱,所學的都是西洋樂器,或者美聲唱法,我覺得和相聲的傳統就相去甚遠。這幾年春節晚會的相聲節目不是很令人滿意,其原因也主要在這裡。有些節目可能是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力爭捕捉時代的脈搏、民眾的心聲和貼近大多數觀眾的精神需求,比如像小品賣拐到賣輪椅,實際上是貼近生活也貼近群眾所關心的社會焦點問題,因而就取得了比較好的收視效果,我以為這就叫創新。所以傳統和創新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可能更應該偏重於藝術形式的追求,特別是傳統藝術形式的追求,有些可能是要用新的藝術形式把鮮明的時代主題和生動的思想內容表達出來。

  【高正奎】 請問:我們在看春節聯歡晚會時應該帶有什麼樣的心態?為什麼大家對他的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呢?
  【特邀嘉賓:劉鐵梁】春節聯歡晚會是我們這個國家電視臺為節日提供的一個文化精品,但它只是春節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我建議每位觀眾不要把春節聯歡晚會看得過重,節日過得是不是好,最重要的是自己是怎麼樣度過的,而不是被動接受電視臺給我們提供的娛樂服務。按理説,初夕之夜本來就不是全國聚會的時刻,而是每個家庭聚會的一個機會,如果大家把這一天晚上的時間全給了看電視節目,那麼多少還是有一些遺憾的,因為它到底是影響了闔家團圓的情感的表達。
  【特邀嘉賓:王建民】 問題是你怎麼看春節聯歡晚會,看晚會的時候為什麼要有那麼高的期待值?當然如果你是一位有心去做電視評論的人,你可以多一些批評。如果有些觀眾有更個性化的追求,也許在最初就有意識的降低點期望值。否則,過年的時候挺高興,還要給自己帶來很多遺憾乃止失望,似乎有點得不償失。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每年春節晚會結束後都會有一些批評聲,金越導演説"每次做完都有遺憾,批評聲是正常的"。二位專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高正奎】我在這裡引用某導演競選某年春節聯歡晚會時的結束語:每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可以有一個完美的追求!
  【特邀嘉賓:王建民】當然會有各種評論,我想不僅僅是正常的,評論多了還是好事,應該是我們説過的人們的需求多元化的必然結果。儘管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指手畫腳似乎會很不舒服,但是這些批評何嘗不是説明需求多了,人們的參與程度增加了,人們對你的節目有了更多的關心。分化了的電視觀眾表達各自不同的意見,就會有許多批評。不僅是從廣闊的胸懷來接受批評,如果春節晚會的導演和創編人員們是否可以從對觀眾作多元化分析的角度,看看各種意見表現的文化理念,來更好地把握觀眾品位的變化。
  【特邀嘉賓:劉鐵梁】我不知道金越導演是否分析過這些批評的聲音,哪些是屬於藝術的批評,哪些是來自普通百姓過年的心情,也許,後者更重要,應該被我們更加看重。因為這一天觀看晚會的絕大多數人是在家庭的環境中、節日的氣氛中來參與的。他們希望這些節目能夠滿足過年時的歡樂的、喜慶的情緒,並不是要在藝術學上進行評判。所以,電視的編導、主持者要把他們的要求放在心上,因為春節聯歡晚會畢竟是走入千家萬戶的一種節日文化現象。當然,眾口難調,觀眾的成份是非常複雜的,男女老幼都不一樣,如果他們不斷的提出批評,那麼就意味著他們真正關心這個晚會,不妨把他們的批評看作是對晚會的期待與關心,這是大好事,首先應該感到高興。只要是善意的,我們就應該先接受下來,然後説,我們儘管考慮你們的意見,就可以了。
  【angel紅茶】大家覺得春節聯歡晚會如果多加入一些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節目,會不會更加豐富一些呢。
【特邀嘉賓:王建民】 當然,我們講中華民族文化資源是包括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財富的。因此,在春節聯歡晚會中,增加一些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節目,不僅可以烘托熱烈的節日氣氛,也可以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更加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更加重視保護中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資源,並且不斷弘揚發展各民族文化。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每年的春節晚會,不管大家對其有多麼不滿,依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觀看,在評述。請二位老師就此給予評價。
  【小毛驢0024】不對,我認為比率上,起碼是在減少。
  【特邀嘉賓:劉鐵梁】電視既然走入千家萬戶了,那麼人們就不可能不利用它作為自己節日娛樂的工具。特別是在春節,我發現現在人們在互相拜訪、交往的時候常常是一邊盯著電視一邊在交談,萬一趕上精彩的節目出現,人們也會自動停止話題,聚焦于電視熒屏。春節聯歡晚會當然是逃不過所有人的目光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是電視利用了千家萬戶過節了的習俗,而不是千家萬戶的習俗服從於電視節目的推銷,所以,我們應該懂得,離開了傳統文化,也就失去了廣大的電視觀眾,這個道理好像很少有人談,但,這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特邀嘉賓:王建民】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人春節的重要內容,年三十晚上家庭團聚,有一台非常豐富、熱鬧的電視晚會相伴,能夠給人們帶來節日的氣氛,當然會有很多人關注。不過,怎麼在春節晚會中添加新的理念,可能是個需要電視製作部門認真考慮的問題。
  【高正奎】或許看晚會就是我們的一個習慣吧!
  【yq117】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質量,既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歸宿和落腳點,同時也是社會生産的根本目的和動力。人們在關注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必然關注著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這是社會進一步的標誌和特徵,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和時代性。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節日電視文化,其本身就説明,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後,人們的整體素質也有了顯著的全面發展。所以,人們渴望通過在節日這個特殊的生活狀態中,得到更多的高質量的精神生活,來感受人生價值的實現和滿足。

  【dujing113】我建議晚會的製作人應該調查一下觀眾的需求,比如,《電視批判》論壇就做得很好的方法。
  【特邀嘉賓:王建民】要想做好電視節目,必須更深入地了解觀眾。所以,國外一些大的電視媒體都有相當龐大的調查網。央視也有這類的機構,問題是怎麼樣更深入地了解到更多觀眾的真實想法?怎麼樣使得問題更細緻、更能反映深層次的問題?
  
  【dujing113】隨著社會的變遷、文化的轉型,傳統的民俗文化正在急劇喪失。我們為此感到痛惜!今年的春節晚會突出傳統文化的特色,展示傳統之魅力。但願能夠喚起兒時的記憶。接受一次我們以往文化的洗禮!但是,我們也希望看到一些新的東西。
  【小毛驢0024】一個問題:純文藝型的晚會合適,還是滲透更多文化味的晚會合適?小品、相聲、流行歌曲、再外加一些歌頌型的美聲,是我們晚會的主題。但似乎缺乏西方式的莊重感。張愛玲曾描述一個通天的炮聲、煙氣、嘈雜製造了氣氛。 肅穆、莊重的東西會不會採納?
 
  【高正奎】春節聯歡晚會的形式要不要像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那樣固定下來?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每年都有創新,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一年的節目都是選擇的,基本上沒有新的,但是為什麼新年音樂會會有那多人喜歡呢?
  【yq117】奧地利的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成為世界關注的文化,難道我們的春節晚會不能以國家的名義出現嗎?如果以國家的名義承辦,以宣傳文化部門和中央電視臺具體實施和承擔,他的影響力那就可想而知了,不也就成了第二個維也納?
  【高正奎】我認為現在的關鍵不是以什麼名義來承辦,而是要有一個固定的節目形式,在這個節目形式下思考如何打造我們自己的節慶文化。
  【江南10】生活本來就一本大百科全書,大膽挖掘民間藝術,還是有一定潛力的。而並非用港、臺的一此所謂"明星"來充斥這臺晚會,這樣不但不能提高節目的質量,反而會讓很多觀眾倒胃口,本來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讓這些人搞得吃不好年夜飯。
  【yq117】你的看法有一定道理,港臺文化其實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輻射和延伸,但是文化的底蘊遠遠比不上內地,這就是民族的自豪!

 共5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