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劉亞虎、巴莫曲布嫫訪談
作者:張青葉 發佈時間: 2002-12-26 9:21:40



                              巴莫曲布嫫訪談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巴莫老師,南方的少數民族都過春節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 "春節"是漢民族的傳統新年,不是南方少數民族的本土年節。當然,由於文化傳播的族際影響,尤其是漢族農曆很早就通行于南方的許多民族地區,漢族的"春節"自然而然也就進入了少數民族的民俗生活中。但我們不能斷然地説"南方的少數民族都過春節"。因為民俗學的調查資料表明,絕大多數的南方少數民族都秉承著自己民族自古相沿的歲時習俗與年中行事,有自己傳統的"新年"。比如,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盍什"(新年拉歌節)、基諾族的"特莫克節"(大鼓節),普米族的"吾時高"(過大年),獨龍族的"卡雀哇"(年節)、布朗族的"景比邁節"(新年)、怒族的"吉佳姆節"(新年)等等,都有自古相沿的年節儀式與禮俗慣制.基於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應當從本土文化傳承的"自源"與"他源"關繫上區分少數民族傳統年節與漢族春節,不能因為諸多少數民族的新年佳節在時間的發生線索上與漢族春節吻合,就將這些民族自成一格的年節完全等同於漢族的春節,或視作漢族春節的影響結果,比如景頗族、京族、毛難族、畬族、布依族、白族、阿昌族等民族。當然,從節日的社會文化功能與民俗內涵而言,少數民族的傳統年節與漢族的春節,既有人類文化的共通之處,又不乏本民族的傳統特色。
    縱觀南方民族的文化傳承,我們很容易發現到這樣一種事實,即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及其整體結構是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環境相呼應的;加之南方族群在歷史上的趨同與變異表現為多民族、多支系及族群分佈上的"大分散、小聚合",這也使得南方那些過春節的少數民族的節日文化呈現出多樣性與差異性。如果從新年的節日功能與文化涵義來看當地的春節,你不難發現南方民族的這個節日都點染上了自己的民族個色,異彩紛呈:哈尼族在過春節時要"盪鞦千";傣族青年男女則喜愛甩糠包的遊藝活動;雲南隴川一帶景頗族有爭挑新水、觀察日照占卜來年豐欠的習俗;白族過春節則要"放高升"來慶祝(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裏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象徵著"高升");黎族則有集體圍獵,向河神、土地神買"福水"等活動。總的説來,這些民族的春節大都按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審美情趣和地方禮俗來構建節日傳統,其間的各種節慶活動都深深地嵌入了彼時彼地的民風民俗,而非一種直接的"文化滲透"或簡單的"文化移植"。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巴莫老師以彝族為例,講講彝族是如何過春節的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的家鄉在大小涼山,在腹心地區的山寨,人們通常是不過春節的,但有自己的彝歷新年。涼山彝族的新年則稱為"庫斯"。即年稱為"庫",其義為"輪轉"、"轉回",以"轉"一輪作為一年。"十月年"稱為"澈勒覺",即"轉十月"。這與傳統曆法密切相關。
    “十月太陽曆”作為彝族先祖的文化傳承,曾盛行于川、滇、黔、桂廣大彝區,至今仍遺存在大小涼山民間。在十月太陽曆通行的歷史時期,形成了彝族兩個重大的傳統節日:一個在冬季,叫"彝歷年",又稱"十月年";一個在夏季,叫"火把節",也叫"星回節"。也有學者認為十月年是大年,火把節則是小年。民間也常常説"彝歷年是嘴巴的節日,火把節則是眼睛的節日。"大家都比較熟悉"火把節",對"十月年"可能比較陌生。簡單地講,"十月太陽曆",將一年恒定為10個月,一月恒定為36天,另加的5-6天為過年日,即"歲余日"。過年日平均年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為閏日,過年之後,新年伊始。彝歷年的節期一般為三天:第一天迎請祖先回家過年,祭祀祖先;第二天男性成年人挨家挨戶去殺"過年豬",婦女留在家中烹制各種傳統的節日食品,兒童們則由村中長老集中在一起進行"集體聚食"活動──意在祈禱與祝福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第三天恭送祖先回到祖界,人們祈祝平安幸福、牛羊興旺、五穀豐登。
    天文學家的研究表明,按這種曆法計算,寒暑往返一次的時間也即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5日,與太陽回歸年的真值密近。彝人通過觀察太陽的運行軌跡來測定時序的變化:太陽南至為冬至,彝人稱為"補庫",意為"太陽轉回";太陽北至為夏至,彝人稱為"補迥",意為"太陽回歸";故彝諺有曰:"補迥後晝長夜短;補姑後晝短夜長。"又或選擇北斗星"沙聶"為星回標誌的星座,每當北斗的尾巴(北斗柄)上指或下指的時節,就是星回節到了。北斗柄指下則為大寒,指上則為大暑,以大寒大暑為元日;大寒之際也就是"補庫"時過十月年,大暑之際也就是"補迥"時過火把節。不論十月年還是火把節,都是從彝族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體系中發展、演變而來的,彝年以祭祖為中心事件;火把節則以照歲祈年為主要特徵。火把節和彝族年主要以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狩獵豐收、森林茂密、房屋清潔為目的,其中火把節已發展成了具有族群性、超地域性的傳統佳節。
    彝族分佈極廣,支系眾多,民俗文化傳承也就有了強烈的地域性與支系色彩。比如,雲南巍山彝族以農曆二月八日為年節;在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縣,那裏彝族撒尼支系就與大小涼山彝族的諾蘇支系不同。他們的新年就幾乎等同於"春節",從正月初一起到十五,一直貫穿著情趣生動的民俗活動。
    除夕,撒尼彝語叫"思搓期"。是夜供祖祭祖,吃年飯,氣氛肅穆。初一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翠綠的柏枝,枝柯上懸挂一頂草帽以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初二午後有"敬牛禮":村民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上幾圈,然後在牛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勤懇貢獻的敬意;還要喂米飯和肥豬肉給牛,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新年慰問。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祖的儀式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祀和懷念中,你不難發見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對社區穩定的維繫作用。有趣的是,在當地彝語方言中,"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此,撒尼彝族過新年一定要吃湯圓,這是節日食俗的一種體現。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已經被稱為"新民俗",請問老師,您是如何看待這個文化現象的?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當代社會應該重視各民族豐富多姿的口承文學,通過節日活動來喚起人們對口頭傳統的保護、弘揚與發展。當然,怎樣在"春節晚會"這樣的"新民俗"中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還可以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也不妨從南方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中借鑒一些口頭傳統的文化實踐。如在節日期間講述神話和傳説、演唱古歌與史詩,大都旨在告訴人們一些關於民族族源、民族遷徙的史路歷程,讓年輕一代記住自己的"根譜"和"歷史",從中理解自己民族那充滿著苦難和歡樂、光榮與夢想、滄桑與輝煌的史路歷程。電視媒體也一直在"講故事",但我們能不能通過"春節"這一重大事件告訴人們"我們是誰?""我們從哪來?""我們將到哪去?"這些問題不僅僅是遠古先民理解世界、尋解人生的一個個問號,也是每一個當代人都應該認真思索的問題。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巴莫老師介紹一下,什麼是"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 "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是指在歷史、藝術、人種學、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及文學方面有特殊價值的的傳統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語言、故事、音樂、遊戲、舞蹈、風俗以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號召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大力搶救和保護"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促進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請您談談當代社會如何通過節日文化來實現這一目標?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具有豐富的非物質/無形/口頭遺産。但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我們也面臨著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效保護傳統和民間文化藝術的挑戰,在國家實施的"西部開發"戰略中也同樣舉足輕重。與物質遺産相比,非物質遺産面臨更嚴峻的保護形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物質遺産的保護才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關注。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文化標準化、武力衝突、旅遊業、工業化、農業區縮減、移民和環境惡化等對傳統文化構成了嚴重威脅。許多傳統和民間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瀕臨消亡。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那您從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來談談"口頭文化"的保護問題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南方少數民族的口承文學的確蘊藏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僅從節日文化來看,各民族的史詩、神話、傳説、風俗歌調等口頭文體類型不僅折射著各族傳統文化的原貌,而且以其極富活力的方式動態地保存和傳演在這些民族的節日活動中。可以説節日既是民俗觀念的形象展演,也是口頭文化的藝術張揚。參加過傣族潑水節的人都知道,在這神奇、福瑞的節日裏,江水中的龍船在芒鑼聲中劈波競渡,兩岸各族人民一片歡呼,傣家人跳起了婀娜多姿的孔雀舞,敲響了歡樂深沉的象腳鼓,人們踩著高升、丟著花包,在一派祥和的氣氛中相互潑灑著吉祥祝福的水。
    潑水節的發展和流播,已經超越了地域,在京城、在深圳這樣繁華的都市中,人們也同樣可以領略到潑水節帶來的福瑞和吉祥。而關於潑水節的種種傳説和節俗歌調便是這個節日隆重氣氛的催化劑。在傣族民間你可以從任何一個老人那裏聽到潑水節的來歷,從而了解到為什麼要潑水,要劃龍舟、要踩高升。傳説、節歌以其特有的述唱方式,將人們內心體驗的、思想理解的內在旨趣加以具體化、形象化,使之誇張地、生動地、更加感人地得到宣揚。如果沒有這些美麗動人的種種傳説和歌調,很難想象節日的延續和擴展會是如此的長久深遠。當然傳説、歌調也同時作為民俗事象的一部分被人們接受,才引起人們的審美觀照和藝術感受的,口承文學與民俗生活互相激揚著成為一體。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巴莫老師,在創造和推進民俗文化的發展方面,民族節日中的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文化品質?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沒有記憶就沒有創造。"民族節日中的人應該從珍視各民族的傳統的角度出發,去經歷或體驗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日,只有在自己的親歷中才會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的氣韻生動和民眾智慧的博大精深。這种經歷會成為一種文化的記憶,時常告訴你,開放、包容、理解、溝通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文化品質。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任何現代民俗都可以從古老的風俗中找到其文化的基因,請問巴莫老師,少數民族本土社會如何傳承這種文化基因,憑藉新年這種儀式人們是否能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源?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還是從我自己的民族説起吧。雲南楚雄州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老虎"的節慶習俗,故又稱"跳虎節"。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聚集于村后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土主神),隨後由本村祭司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裝扮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挂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虎氣十足。畢摩念罷請虎神的祭辭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頓時,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彝人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祖先的護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而這個節日卻深蘊著一個遠古神話:
    天地混沌未開時,格茲天神開天闢地,用虎的脊骨撐天心,腳骨撐地邊,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天尾,虎耳做天耳……,虎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虎須變成陽光,虎牙化為星星,虎油成了雲彩,虎氣成霧氣,虎血變海水,大腸成大江,小腸成河流,虎發變成草木和鳥雀……,從此世界有了萬物。
    無文字的時代何其久遠。這則口傳史是廣泛流傳在楚雄彝族民間的一個神話,並被祭司用古老的彝文莊重地載入了創世史詩《查姆》之中。虎化身而創世,實則正是彝族黑虎圖騰的一種遺形。彝人普遍認為虎是自己的先祖,並以"羅羅"自稱,意思是"黑虎之族";並篤信自己生為虎族人,死則經火薦化為虎,在祭司畢摩的導引中歸於祖先的發祥地──因為族人都是黑虎的後裔。神話之所以成為"彝家的根譜",史詩之所以在彝文文獻中被歸類為《起源經》,從而被當做是"真正的歷史"並代代傳誦成為千年絕唱,也正是彝人尋根溯源的集體文化心理的深沉迴響。黑虎不僅是彝民族古老的族體標誌,更是族體分化以後各地彝人對民族起源的回溯,對族群共同體的追尋,對族群文化標識的確認,也是各支系彝人在認同族群發展史的過程中已經內化了的一種文化圖式。在彝人的送靈大典上,祭司畢摩為亡靈指引魂歸祖地的《指路經》是這樣結尾的:烈火熊熊燒,你將火中葬。烈火熊熊燒,潔逝的你呀,烈火中永生。烈火燒頭髮,頭髮變山草,隨著吹風生。肌肉變沃土,與大地共存。烈火燒骨節,骨頭變石頭,與山河共存。烈火燒氣息,氣息變成霧,霧色罩山川,與山川共存。烈火來燒血,鮮血化作雨,雨露滋大地,萬物生朝暉。烈火熊熊燒,全皆化盡了,唯留一雙眼,炯炯閃光彩,永遠望前方。
    説到這裡,我們在為彝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喟嘆之餘,自然會聯想到前述的創世史詩中虎化身宇宙萬物的起源神話──整個宇宙構造竟凝固于虎體,從虎體也可擴出一個大宇宙。在生與死的重大關節上,彝人正是在黑虎之祖的創世偉業中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最終歸宿──讓形體與天地同構,讓靈魂回到祖先故地而得以永生──從這裡傳遞出的虎的精神是那樣強烈而鮮明,氣宇軒昂的黑虎成為彝民族的精神範式。歸祖觀念很強的彝族人苦戀歷史,尊重傳統,以諳熟祖先發展史為自豪,凡能念誦《指路經》中祖先居住地及遷徙路線與能背誦父子連名譜牒一樣,是彝族傳統文化教育的根本。火葬、化虎、送靈、歸祖作為彝人的生命歷程,高揚著黑虎精神與歸祖思想,長久、深刻地影響著彝人的思想意識,支配著彝人的社會行為,並對彝民族共同體內部的認同,族群的內聚産生著重大影響。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春節的儀式感已經變得簡單和模糊了,請問這是否是一個民族走向現代的標誌?如果捨棄這種儀式會給我們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記得人類學家埃德蒙利奇在其《關於時間的象徵表示》説過:時間的綿延和歷史連續性,都是從以下兩種基本的經驗中延伸出來的。這兩种經驗即是:一、某些自然現象自身重復;二、生命變化不可逆轉。可以説,大凡人從自然──季節的變化推知世事與人生的變化,每當季節開始呈現出不可逆轉的物候變象時,人會去推想自己的生活也面臨著一個變化的關口,由此産生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危機。這時,春節之類的歲時儀式出現了,通過種種社會互動,如祭祀天地祖先、趨吉納福求祥、闔家團聚等,幫助作為個體的人去度過危機、辭舊迎新。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現在的春節,除了讓人們知道自己生命之樹又刻上了一道新的年輪外,許多人都不會感覺這個年與以往的年過得有什麼不同。這就是因為傳統春節的儀式感已經不知不覺地淡漠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之中。我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抱怨,"過年正在淪為一種越來越空洞的文化儀式,其深厚、豐厚的文化內涵正在逐漸淡化。作為形式的"過年"越來越索然寡味,了無生趣。"時代是在發展,我們不大可能在"現在"重建"過去"的儀式,或是重新去實踐先祖們創制的關於春節的種種儀禮,那有一整套繁縟的程序和軌范。但傳統春節的文化精神卻不應該被遺忘。我想我們不妨將"回家過年"理解為一種現代人的春節儀式:真實情境中的不遠萬里、風塵僕僕的"回家"行為就有某種神聖的儀式感;想象情境中的"回家過年"也有某種儀式感的記憶。"回家過年"是中國人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也是許多中國人所固守的一種文化精神。因為精神上的"有家可回"或"無家可歸",的確事關重大。捨棄這種儀式感無疑是在背離親情,一個人連"家"都不愛,更何況去談"愛國"、"愛人類"。能夠"回家過年"的人都應該去一次次親自經歷這個屬於自己的儀式。不能"回家過年"的人大概也會在萬巷街空的除夕之夜,在想象中去回憶自己曾經經過的這個儀式。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那請您談談民俗生活中的儀式與時間的關係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歲時儀式是年中行事的主要表現方式。在我的家鄉,彝人延用本土宗教儀式來界定季節,用儀式作為每個季節的開端,用儀式犧牲來作為每一季節生存關口的過關措施,而驅鬼贖魂則作為結束舊的一年而進入新的一年的必要舉措──辭舊迎新。在傳統的重大節日中,彝人同樣也用類似的宗教儀式行為來標誌類似的劃分,比如火把節與十月年。必須強調的是,歲時儀式有各種功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安排時間──季節。同一類型的歲時儀式前後之間的間隔是一段"時期",即當地的一年三段劃分:春季、秋季和冬季。如果沒有儀式作為標誌,這類"時期"就不會存在,社會生活、勞作生息就會毫無秩序而出現混亂。由於沒有明確的季節分界日,普通山民也沒有清晰的季節概念和準確的記時習慣,彝人便是通過創造儀式生活的間隔來界定季節,在儀式舉行之前是沒有時間可以準確地予以測量的。這便是義諾彝區的年中行事與季節儀式的時間關聯,也是地域性的年中行事通過季節儀式而表現為集體民俗傳承的行為模式之典型。可以説,每當人類面臨著一種生存危機時,儀式便作為渡過危機的轉折方式有了舉足輕重的意義。比如在涼山,當彝族山民面臨生存困惑的時候,當他們的願望和現實不一致的時候,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尋求儀式的幫助,讓儀式帶著他們渡難關向吉順,讓儀式帶著他們實現夢想,並篤信通過儀式可以與主宰命運的神鬼進行溝通,從而達到人─神─鬼之間的和睦相安,可以求得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如此便能一次次地渡過生存的危機。儀式活動實際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産物,是意識形態的外化。因此任何民俗行為都是人的主體精神和客體社會或自然相互作用的反映與表現。可以説,山地彝族的季節儀式最完整、最豐富保留著人類群體文化演進的歷史軌跡,其主題一向是對人類生命繁衍的謳歌,對族群生活理想的希翼,故而成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珍貴材料。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巴莫老師,從您的個人簡歷中,我注意到您正在進行的史詩研究涉及到"儀式與文學"的關係,那麼您能談談這個話題嗎?這與南方民族的新年有關係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儀式是文化真正的紀念碑"。在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社會中,本土宗教的巫祭職司者──祭司與巫師往往是本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學作為審美活動尚未從社會的其它活動中分化而獨立出來,尤其是與各民族的生産儀禮、人生儀禮、節俗儀禮、宗教祭祀、巫術占卜等儀式活動緊密相生。因而西南少數民族的文學傳統在傳承與接受方式上普遍表現出強烈的口頭性、儀式性與集體性,具現出詩、歌、舞三位一體的民俗文化氛圍,如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巫祭階層作為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在儀式上施行著風俗、道德、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控制。歷史上,他們不僅主持本土宗教活動如祀天地、祈農事、祭祖妣等儀式,也主持著狩獵、征伐、出行、建房、農耕、婚喪、節慶等民間生活儀禮,這些都成為各族社會約定俗成的文化風俗傳統。與這些儀式活動相應的文學傳播─接受活動,也隨之成為一種既定的社會規範和現實的生活習俗,儀式性的文學接受在塑造社會心理方面有很大的限定作用。如彝族的畢摩、納西族的東巴、摩梭人的達巴、哈尼族的貝瑪、仡佬族的果珠、羌族的釋比、景頗族的董薩和齋娃、傈僳族的必扒、拉祜族的慕拔、布朗族的布佔、阿昌族的活袍、基諾族的卓巴卓生、普米族的師畢和汗歸等等,在各民族儀式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詩史角色,在史詩創作、整理、編訂、寫定及傳播─接受的文學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角色作用,所以西南族群的創世史詩、遷徙史詩、英雄史詩大多保存在他們的記憶和經典之中。
    各民族口承文學的傳演形式與儀式生活有緊密的聯絡。比如祝咒經詞、史詩、風俗歌調、祭祀經詩等的誦讀一般僅限于嚴格規定的儀式場合。如納西族的史詩《創世紀》是在祭天和其它儀式上吟誦的;阿昌族的巫師活袍在演唱創世史詩《遮帕麻與遮米麻》時,要點燃長明燈,並在肅穆的氣氛中先向遮帕麻與遮米麻這兩位神明禱告,爾後方可在祭祀活動中演唱。在傳統的宗教儀式和民間生活儀式上,口承文學的唱讀配合著相應的儀式活動,由巫祭者神聖、莊嚴地誦讀而得以傳播。這樣整個儀式過程就是某一作品的傳播─接受過程。
    我們這兒有很多生動的例證:在少數民族的年節活動中,我們同樣也觀察到"儀式與文學"的深層交織。獨龍族在新年"卡雀哇"節期間剽牛祭天鬼時,就要演唱他們的史詩《創世紀》。當中有一個詩章叫"祭鬼的由來",講述嘎姆朋上天后,上天的九道土臺被大螞蟻踩倒,從此天地分離,嘎姆朋不能再回到大地,變成了天鬼。過年時唱述《創世紀》的目的就在於讓天鬼不要忘記他的同類,不要降災禍於人間。"卡雀哇"一章則講述過年時人獸同樂的情景:年節到了,大家殺豬宰雞,煮好了米酒,一起唱歌跳舞,這時"深山的走獸來了,森林裏的飛禽來了"。"菠蘿鳥翹起漂亮的尾巴,麂子跳得象喝醉了酒。"《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創世史詩,"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以傳統説唱文學"哈巴"為傳演形式,演唱內容從大體上被劃分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對於宇宙自然、人類發展、族群歷史、曆法計算、四時節令、農事活動等等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其中的"四季生産"一章,從冬月唱起,一一敘至正月、二月、三月……,一直到過"十月年"為止,敘述了日月更迭中自然景物和動植物的變化、歲時節氣每至時的生産、農事活動和風俗儀禮。如三月栽秧,四月蓐秧,五月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過年、祈天神地祇和寨神福佑。《唱十二月花》是四川汶川羌族過年時吟唱的酒禮歌,此歌調很可能源出於民間,後經巫師"釋比"採錄、結集為經詞形式的歌調。全歌通過一方設問、一方作答的對唱形式,唱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山野花木和莊稼的長勢情況和過春節拜年、請酒、姑娘回娘家等有關禮俗。 
     我們將西南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活態化的儀式生活與文學文本交相對照,以辯證的眼光來考察傳統儀式生活在具體作品從産生到流傳的整個"民俗運動過程"中的正負影響和消漲作用。如西南少數民族的史詩演唱傳統大都與本土社會的儀式生活相關,儀式往往是史詩傳演的特定文化語境,儀式的沿傳促進了史詩的發展。從中可以發見到口承文學文本與儀式本身的關係,諸如儀式語言與文本語體;儀式程序與文本結構;儀式隱喻與文本象徵;儀式情境與史詩的表演;史詩的形成與發展、傳承與接受、流傳與演變的儀式規定性等等。故而,對南方史詩的探討,對研究文學與宗教的關係、詩歌與儀式的關聯都有著一定的學術價值,對我們探討我國南方民族創世史詩、遷徙史詩、英雄史詩的形成、發展、傳承和接受都有著理論上的實踐意義。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巴莫老師,春節作為每個人一生反復的經歷,它所蘊涵的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經歷會産生什麼影響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想春節或新年都是關於時間的民俗傳統。作為歲首的伊始,在本土社會的文化傳承中牽引出了人們一年復一年的生命體驗,內化為人們世代相承的時間經驗,積澱著人類世世代代對時間的經驗感知和對生命過程的深刻感受。南方少數民族的新年習俗源於民間,凝聚著本土社會的時間觀念,以及關於時間的地方知識與集體記憶,折射著人們對生命原義、人生歷程的觀照和思索,當然也深蘊著鄉土社會的時間哲學與生命哲理。
    在少數民族本土社會,或是在現代都市社會,“時間”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解答遠非是鐘錶上的指針、媒體上的準點新聞、電腦桌面上時鐘能夠明示出來的。史學、哲學、現象學、經濟學等學科都特別關注時間,民俗學也同樣重視時間。我想民俗學對歲時節令、對人生儀禮(出生、成年、婚娶、喪葬)的關注,引導著我們去追問民眾是如何體驗時間的。只有從原初意義的時間經驗與生命感受出發,也就是説從民眾世代相傳相續的時間民俗中,才能獲得鄉土社會關於時間的素樸知識,從而感知現代時間觀念是如何重構了民俗文化的傳統,是如何重組了社區的維繫與發展,是如何激發了個體生命在集體記憶與民俗生活中的自我調節和價值實現。
    我們通過閱讀《時間簡史》、《存在與時間》這樣的理論著作來理解時間,甚至也可以從《哈佛管理技能培訓教程》中學習"時間管理"、"時間開發"等。但是,從"春節"或"新年"這樣的節日文化中,我們能夠更真切地感知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傳統文化精神,從而建構自己的時間經驗,重視生命的體驗。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巴莫老師您的名字很有意思,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的全名應該是七個字,巴莫是我們家的姓,阿尕是家中女孩子的排行老二的意思,曲布是銀白色的意思,最後一個"嫫"字是性別詞綴,代表女性,所以我的全名應該是巴莫阿尕曲布嫫,也就是説是巴莫家第二個銀白色的女孩子,我姐姐巴莫阿依石布嫫,是巴莫家的長女,她是金色的女孩子,比我貴重多了!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您談一下今晚做客《電視批判》論壇的感受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中華文明是由56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所構成的多元體系。故這裡我們應該感謝央視國際《電視批判》欄目,讓我們能夠從祖國南方的民族民俗文化傳承,來觀照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及文化類型的多層面特徵。希望我國媒體更多地關注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向更多的人群、向世界敞開中國多民族的民俗文化長廊的一個個窗口。感謝今晚跟我們一起討論民族民俗文化傳承的朋友們,我非常感動,在許多人都在過聖誕節的晚上,大家在這裡與我們這些民族文學工作者、民俗學者交流自己的看法、見解和感想,也使我獲益匪淺,再次謝謝大家的參與和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關注。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大小涼山--我的家鄉去過彝歷"十月年",還有火把節的"眼睛"也在望著你呢!元旦快到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責編:邢立雙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