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與文化傳承
——《電視批判》第28次論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1-15 13:34:26



民族節日與儀式活動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任何現代民俗都可以從古老的風俗中找到其文化的基因,請問巴莫老師,少數民族本土社會如何傳承這種文化基因,憑藉新年這種儀式人們是否能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源?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還是從我自己的民族説起吧。雲南楚雄州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老虎"的節慶習俗,故又稱"跳虎節"。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聚集于村后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土主神),隨後由本村祭司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裝扮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挂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虎氣十足。畢摩念罷請虎神的祭辭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頓時,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彝人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祖先的護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而這個節日卻深蘊著一個遠古神話:
    天地混沌未開時,格茲天神開天闢地,用虎的脊骨撐天心,腳骨撐地邊,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天尾,虎耳做天耳……,虎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虎須變成陽光,虎牙化為星星,虎油成了雲彩,虎氣成霧氣,虎血變海水,大腸成大江,小腸成河流,虎發變成草木和鳥雀……,從此世界有了萬物。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這個神話應該是從無文字時代流傳下來的吧?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無文字的時代何其久遠。這則口傳史是廣泛流傳在楚雄彝族民間的一個神話,並被祭司用古老的彝文莊重地載入了創世史詩《查姆》之中。虎化身而創世,實則正是彝族黑虎圖騰的一種遺形。彝人普遍認為虎是自己的先祖,並以"羅羅"自稱,意思是"黑虎之族";並篤信自己生為虎族人,死則經火薦化為虎,在祭司畢摩的導引中歸於祖先的發祥地──因為族人都是黑虎的後裔。神話之所以成為"彝家的根譜",史詩之所以在彝文文獻中被歸類為《起源經》,從而被當做是"真正的歷史"並代代傳誦成為千年絕唱,也正是彝人尋根溯源的集體文化心理的深沉迴響。黑虎不僅是彝民族古老的族體標誌,更是族體分化以後各地彝人對民族起源的回溯,對族群共同體的追尋,對族群文化標識的確認,也是各支系彝人在認同族群發展史的過程中已經內化了的一種文化圖式。在彝人今天的送靈大典上,祭司畢摩為亡靈指引魂歸祖地的《指路經》是這樣結尾的:烈火熊熊燒,你將火中葬。烈火熊熊燒,潔逝的你呀,烈火中永生。烈火燒頭髮,頭髮變山草,隨著吹風生。肌肉變沃土,與大地共存。烈火燒骨節,骨頭變石頭,與山河共存。烈火燒氣息,氣息變成霧,霧色罩山川,與山川共存。烈火來燒血,鮮血化作雨,雨露滋大地,萬物生朝暉。烈火熊熊燒,全皆化盡了,唯留一雙眼,炯炯閃光彩,永遠望前方。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看來,虎化身創世的神話的確對今天彝族人的生活有重大影響,讓人們能夠直面生死問題。請巴莫老師再談談彝族人的"魂歸祖地" 的生死觀,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説到這裡,我們在為彝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喟嘆之餘,自然會聯想到前述的創世史詩中虎化身宇宙萬物的起源神話──整個宇宙構造竟凝固于虎體,從虎體也可擴出一個大宇宙。在生與死的重大關節上,彝人正是在黑虎之祖的創世偉業中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最終歸宿──讓形體與天地同構,讓靈魂回到祖先故地而得以永生──從這裡傳遞出的虎的精神是那樣強烈而鮮明,氣宇軒昂的黑虎成為彝民族的精神範式。歸祖觀念很強的彝族人苦戀歷史,尊重傳統,以諳熟祖先發展史為自豪,凡能念誦《指路經》中祖先居住地及遷徙路線與能背誦父子連名譜牒一樣,是彝族傳統文化教育的根本。火葬、化虎、送靈、歸祖作為彝人的生命歷程,高揚著黑虎精神與歸祖思想,長久、深刻地影響著彝人的思想意識,支配著彝人的社會行為,並對彝民族共同體內部的認同,族群的內聚産生著重大影響。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春節的儀式感已經變得簡單和模糊了,請問這是否是一個民族走向現代的標誌?如果捨棄這種儀式會給我們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推土機】在農村,這種儀式還原封不動地保存著,春節敬祖等等儀式一絲不茍。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記得人類學家埃德蒙利奇在其《關於時間的象徵表示》説過:時間的綿延和歷史連續性,都是從以下兩種基本的經驗中延伸出來的。這兩种經驗即是:一、某些自然現象自身重復;二、生命變化不可逆轉。可以説,大凡人從自然──季節的變化推知世事與人生的變化,每當季節開始呈現出不可逆轉的物候變象時,人會去推想自己的生活也面臨著一個變化的關口,由此産生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危機。這時,春節之類的歲時儀式出現了,通過種種社會互動,如祭祀天地祖先、趨吉納福求祥、闔家團聚等,幫助作為個體的人去度過危機、辭舊迎新。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現代都市社會不大可能照搬農村從初一到十五的春節儀式,所以我們是否應該從春節的傳統精神來關注儀式感的培養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現在的春節,除了讓人們知道自己生命之樹又刻上了一道新的年輪外,許多人都不會感覺這個年與以往的年過得有什麼不同。這就是因為傳統春節的儀式感已經不知不覺地淡漠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之中。我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抱怨,“過年”正在淪為一種越來越空洞的文化儀式,其深厚、豐厚的文化內涵正在逐漸淡化。作為形式的“過年”越來越索然寡味,了無生趣。時代是在發展,我們不大可能在“現在”重建“過去”的儀式,或是重新去實踐先祖們創制的關於春節的種種儀禮,那有一整套繁縟的程序和軌范。但傳統春節的文化精神卻不應該被遺忘。我想我們不妨將“回家過年”理解為一種現代人的春節儀式:真實情境中的不遠萬里、風塵僕僕的"回家"行為就有某種神聖的儀式感;想象情境中的"回家過年"也有某種儀式感的記憶。“回家過年”是中國人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也是許多中國人所固守的一種文化精神。因為精神上的"有家可回"或"無家可歸",的確事關重大。捨棄這種儀式感無疑是在背離親情,背離傳統,一個人連“家”都不愛,更何況去談“愛國”、“愛人類”。能夠"回家過年"的人都應該去一次次親自經歷這個屬於自己的儀式。不能"回家過年"的人大概也會在萬巷街空的除夕之夜,在想象中去回憶自己曾經經過的這個儀式。因此而銘記一種精神,一種傳統的文化精神。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那請您談談民俗生活中的儀式與時間的關係好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歲時儀式是年中行事的主要表現方式。在我的家鄉,彝人延用本土宗教儀式來界定季節,用儀式作為每個季節的開端,用儀式犧牲來作為每一季節生存關口的過關措施,而驅鬼贖魂則作為結束舊的一年而進入新的一年的必要舉措──辭舊迎新。在傳統的重大節日中,彝人同樣也用類似的宗教儀式行為來標誌類似的劃分,比如火把節與十月年。必須強調的是,歲時儀式有各種功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安排時間──季節。同一類型的歲時儀式前後之間的間隔是一段"時期",即當地的一年三段劃分:春季、秋季和冬季;每一季節的轉換都有一個儀式活動:春季反咒、秋季轉咒、冬季招魂。
    如果沒有儀式作為標誌,這類"時期"就不會存在,社會生活、勞作生息就會毫無秩序而出現混亂。由於沒有明確的季節分界日,普通山民也沒有清晰的季節概念和準確的記時習慣,彝人便是通過創造儀式生活的間隔來界定季節,在儀式舉行之前是沒有時間可以準確地予以測量的。這便是義諾彝區的年中行事與季節儀式的時間關聯,也是地域性的年中行事通過季節儀式而表現為集體民俗傳承的行為模式之典型。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巴莫老師,民俗集體生活中的儀式對化解個體心理危機有怎樣的作用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可以説,每當人類面臨著一種生存危機時,儀式便作為渡過危機的轉折方式有了舉足輕重的意義。
    比如在涼山,當彝族山民面臨生存困惑的時候,當他們的願望和現實不一致的時候,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尋求儀式的幫助,讓儀式帶著他們渡難關向吉順,讓儀式帶著他們實現夢想,並篤信通過儀式可以與主宰命運的神鬼進行溝通,從而達到人─神─鬼之間的和睦相安,可以求得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如此便能一次次地渡過生存的危機。儀式活動實際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産物,是意識形態的外化。
    因此任何民俗行為都是人的主體精神和客體社會或自然相互作用的反映與表現。可以説,山地彝族的季節儀式最完整、最豐富保留著人類群體文化演進的歷史軌跡,其主題一向是對人類生命繁衍的謳歌,對族群生活理想的希翼,故而成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珍貴材料。
【網友嘉賓:李斯穎】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民族走向現代的標誌。新的不一定是好的,現代的;老的並不一定是落後的。我倒認為,這種簡單和模糊是一種危機。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巴莫老師,從您的個人簡歷中,我注意到您正在進行的史詩研究涉及到"儀式與文學"的關係,那麼您能談談這個話題嗎?這與南方民族的新年有關係嗎?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儀式是文化真正的紀念碑"。在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社會中,本土宗教的巫祭職司者──祭司與巫師往往是本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學作為審美活動尚未從社會的其它活動中分化而獨立出來,尤其是與各民族的生産儀禮、人生儀禮、節俗儀禮、宗教祭祀、巫術占卜等儀式活動緊密相生。因而西南少數民族的文學傳統在傳承與接受方式上普遍表現出強烈的口頭性、儀式性與集體性,具現出詩、歌、舞三位一體的民俗文化氛圍,如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巫祭階層作為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在儀式上施行著風俗、道德、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控制。歷史上,他們不僅主持本土宗教活動如祀天地、祈農事、祭祖妣等儀式,也主持著狩獵、征伐、出行、建房、農耕、婚喪、節慶等民間生活儀禮,這些都成為各族社會約定俗成的文化風俗傳統。與這些儀式活動相應的文學傳播─接受活動,也隨之成為一種既定的社會規範和現實的生活習俗,儀式性的文學接受在塑造社會心理方面有很大的限定作用。如彝族的畢摩、納西族的東巴、摩梭人的達巴、哈尼族的貝瑪、仡佬族的果珠、羌族的釋比、景頗族的董薩和齋娃、傈僳族的必扒、拉祜族的慕拔、布朗族的布佔、阿昌族的活袍、基諾族的卓巴卓生、普米族的師畢和汗歸等等,在各民族儀式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詩史角色,在史詩創作、整理、編訂、寫定及傳播─接受的文學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角色作用,所以西南族群的創世史詩、遷徙史詩、英雄史詩大多保存在他們的記憶和經典之中。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巴莫老師,聽您介紹,南方民族的儀式活動往往伴隨著相應的文學活動,您能給大家舉一些例子嗎?尤其是與年節習俗有關的。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各民族口承文學的傳演形式與儀式生活有緊密的聯絡。比如祝咒經詞、史詩、風俗歌調、祭祀經詩等的誦讀一般僅限于嚴格規定的儀式場合。如納西族的史詩《創世紀》是在祭天和其它儀式上吟誦的;阿昌族的巫師活袍在演唱創世史詩《遮帕麻與遮米麻》時,要點燃長明燈,並在肅穆的氣氛中先向遮帕麻與遮米麻這兩位神明禱告,爾後方可在祭祀活動中演唱。在傳統的宗教儀式和民間生活儀式上,口承文學的唱讀配合著相應的儀式活動,由巫祭者神聖、莊嚴地誦讀而得以傳播。這樣整個儀式過程就是某一作品的傳播─接受過程。
    我們這兒有很多生動的例證:在少數民族的年節活動中,我們同樣也觀察到"儀式與文學"的深層交織。獨龍族在新年"卡雀哇"節期間剽牛祭天鬼時,就要演唱他們的史詩《創世紀》。當中有一個詩章叫"祭鬼的由來",講述嘎姆朋上天后,上天的九道土臺被大螞蟻踩倒,從此天地分離,嘎姆朋不能再回到大地,變成了天鬼。過年時唱述《創世紀》的目的就在於讓天鬼不要忘記他的同類,不要降災禍於人間。"卡雀哇"一章則講述過年時人獸同樂的情景:年節到了,大家殺豬宰雞,煮好了米酒,一起唱歌跳舞,這時"深山的走獸來了,森林裏的飛禽來了"。"菠蘿鳥翹起漂亮的尾巴,麂子跳得象喝醉了酒。"《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創世史詩,"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以傳統説唱文學"哈巴"為傳演形式,演唱內容從大體上被劃分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對於宇宙自然、人類發展、族群歷史、曆法計算、四時節令、農事活動等等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其中的"四季生産"一章,從冬月唱起,一一敘至正月、二月、三月……,一直到過"十月年"為止,敘述了日月更迭中自然景物和動植物的變化、歲時節氣每至時的生産、農事活動和風俗儀禮。如三月栽秧,四月蓐秧,五月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過年、祈天神地祇和寨神福佑。《唱十二月花》是四川汶川羌族過年時吟唱的酒禮歌,此歌調很可能源出於民間,後經巫師"釋比"採錄、結集為經詞形式的歌調。全歌通過一方設問、一方作答的對唱形式,唱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山野花木和莊稼的長勢情況和過春節拜年、請酒、姑娘回娘家等有關禮俗。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因此可以説,許多少數民族的口頭文學是在他們的儀式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傳統,文學與儀式的關係也就非常緊密了?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們將西南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活態化的儀式生活與文學文本交相對照,以辯證的眼光來考察傳統儀式生活在具體作品從産生到流傳的整個"民俗運動過程"中的正負影響和消漲作用。如西南少數民族的史詩演唱傳統大都與本土社會的儀式生活相關,儀式往往是史詩傳演的特定文化語境,儀式的沿傳促進了史詩的發展。從中可以發見到口承文學文本與儀式本身的關係,諸如儀式語言與文本語體;儀式程序與文本結構;儀式隱喻與文本象徵;儀式情境與史詩的表演;史詩的形成與發展、傳承與接受、流傳與演變的儀式規定性等等。故而,對南方史詩的探討,對研究文學與宗教的關係、詩歌與儀式的關聯都有著一定的學術價值,對我們探討我國南方民族創世史詩、遷徙史詩、英雄史詩的形成、發展、傳承和接受都有著理論上的實踐意義。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巴莫老師,春節作為每個人一生反復的經歷,它所蘊涵的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經歷會産生什麼影響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我想春節或新年都是關於時間的民俗傳統。作為歲首的伊始,在本土社會的文化傳承中牽引出了人們一年復一年的生命體驗,內化為人們世代相承的時間經驗,積澱著人類世世代代對時間的經驗感知和對生命過程的深刻感受。南方少數民族的新年習俗源於民間,凝聚著本土社會的時間觀念,以及關於時間的地方知識與集體記憶,折射著人們對生命原義、人生歷程的觀照和思索,當然也深蘊著鄉土社會的時間哲學與生命哲理。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現代都市人群的時間觀念與鄉土社會的時間觀念肯定有所不同,您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特邀嘉賓:巴莫曲布嫫】在少數民族本土社會,或是在現代都市社會,“時間”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解答遠非是鐘錶上的指針、媒體上的準點新聞、電腦桌面上時鐘能夠明示出來的。史學、哲學、現象學、經濟學等學科都特別關注時間,民俗學也同樣重視時間。我想民俗學對歲時節令、對人生儀禮(出生、成年、婚娶、喪葬)的關注,引導著我們去追問民眾是如何體驗時間的。只有從原初意義的時間經驗與生命感受出發,也就是説從民眾世代相傳相續的時間民俗中,才能獲得鄉土社會關於時間的素樸知識,從而感知現代時間觀念是如何重構了民俗文化的傳統,是如何重組了社區的維繫與發展,是如何激發了個體生命在集體記憶與民俗生活中的自我調節和價值實現。
    我們通過閱讀《時間簡史》、《存在與時間》這樣的理論著作來理解時間,甚至也可以從《哈佛管理技能培訓教程》中學習"時間管理"、"時間開發"等。但是,從"春節"或"新年"這樣的節日文化中,我們能夠更真切地感知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傳統文化精神,從而建構自己的時間經驗,重視生命的體驗。


責編:張文娟 邢立雙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