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批評?—《電視批判》第26次論壇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6-23 16:01:04 |
|
視覺文化在中國電視文化中的層次和地位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電視作為現代視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日益彰顯。電視藝術的出現,給人類找到了一種更為大眾化,更鮮明生動的載體。作為傳媒的生力軍,電視成為傳播知識、表達思想、闡釋哲理、抒發感情、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媒介,其本身是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成果。請問鐘教授,如何看待數字化時代,視覺文化符號經由媒介大量生産、流通和消費的現實?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視聽媒體的發展和普及也在改造著人們對世界的體驗和感受方式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和思考的方式。視覺文化符號的大規模生産、傳播和消費帶來的影響和後果都是十分複雜的。不同的學者評價也很不一樣。樂觀主義者認為這是醫治工業革命以後出現的思維抽象化弊端的良藥。悲觀主義者則將其看作是後現代社會深度模式消失和文化表像化、快餐化的源泉。應當説這種新的傳播現實正是這樣的一把雙刃劍。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如何建構一個和怎樣建立一個新的、科學合理的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播體系正是許多現代學者和思想家正在探討的課題。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視覺文化是大眾文化最重要的性質,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而視覺文化在當代文化比重中的增加,實際上瓦解著文化的聚合力。"電視這種視覺媒介在二戰後的迅速崛起,以電影和電視為代表的視覺媒介,把自己的速度強加給觀眾,沒等觀眾來得及思考就一閃而過,它強調的是形象性內容和情感的震驚,導致的是觀眾反應的情緒化、戲劇化。請問嘉賓們,你們是如何看待視覺文化這種衝擊力與震撼力的? 【特邀專家:羅錦鱗教授】1、 應該説影、視、劇都是綜合藝術,綜合了視、聽藝術。這是它們共同的特點。但各自又有自己特別的表現手段和特色。電視劇是在戲劇和電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視聽藝術。從它一誕生就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大有向戲劇和電影"宣戰"之勢,以致使戲劇和電影難以招架,成為受眾最多的藝術。"萬人空巷"看電視劇的景象年年都有發生,這哪是戲劇和電影可比的呀!這就是電視劇獨有的特色。此外,在拍攝手段,生産週期,多方位的綜合,多元化的吸收,諸多方面都是電影和戲劇不好相比的。可以説它最具有"綜合"的有利條件。從而形成了新的視聽藝術。 2、 如何增強它的表現力?這的確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説清楚的。我想最根本的有以下幾點: A、 提高電視劇創作人員自身的綜合的藝術素質應該是第一位的。目前,電視劇藝術水平的提高已是有目共睹的了。這主要是有了一大批經過正規藝術學院學習的創作人員加入到電視劇創作中來,改變了創作隊伍的品質,他們成為了創作中的主力軍。但不可否認的還有相當多的不夠稱職的創作人員有待提高水平。電視劇的表現力主要來自創作人員的創作。因此,不斷提高創作人員的水平是增強電視劇表現力的重中之重。 B、 電視有著難以預計的表現手段,數字功能有著難以估計的表現力,藝術和科技的結合會日新月異,創作人員的科技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電視劇的發展中技術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現有的設備已大大增強了表現之力,使觀眾的視聽有了極大的改變,所以技術的發展必會大大增強電視劇的表現力。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瓦爾特 本亞明早在上世紀30年代曾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論點。他説前工業社會是經驗的社會,人們靠經驗的傳承習得面對世界的方法。但工業化之後的社會是經歷的世界。世界變化得過於迅速,以往的經驗不能面對變化了的現實。人們不得不經歷面對新事物帶來的震擾。而機械複製活動圖像和聲音的電影産生之後,通過視聽媒體復現震擾經歷逐漸成為人們傳遞經驗的一種新的途徑。而電視誕生和發展以來,人們越來越依賴於媒體的震擾經歷獲取關於世界的知識。它帶來的後果是複雜的。其中之一就是媒體與現實關係的模糊化。儘管人們對製造具有衝擊力和震撼力的技術手段了解的越來越多,但在觀影過程中卻已經習慣於把影視視聽形象當做現實來感受。這樣,觀眾反應的情緒化、戲劇化和被媒介影像牽著走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電視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在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上與傳統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絡,它不可能産生在文化的斷裂層上。美國一位著名的文化學家對有關文化的定義曾説:"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傳統(即由歷史衍生及選擇而成)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那麼請問鐘教授,電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闡釋的?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每當討論到文化時,我都感到對"文化"一詞其實很難定義。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被對這個詞的過度闡釋。它被賦予了太多過於具體的物質性含義,茶文化、酒文化、甚至廁所文化。其實就像哪位美國學者説的,文化的核心是一系列概念。就是説它是一種十分抽象的東西。但倒過來説,之所以茶、酒以致廁所等等各種東西都能和文化扯上關係,正是由於文化具有的巨大的滲透力。它首先是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産生於人們在歷史的和現實的生活環境和經歷中。但這種觀念形成之後,又反過來影響著人們對待世界的態度和方式,並通過生活方式凝結在他們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産品裏面。電視也同樣是如此。作為一種媒體,它傳遞著所在的環境裏各種文化信息。這不僅包括內容本身,也包括這些內容在媒體上的呈現方式,如敘述方法、影像呈現風格等等。 其實不管我們是否願意,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社會觀念和價值觀念都滲透在我們的電視裏面。中國有五千年曆史,它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産十分豐富,也十分複雜。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闡釋,應當包括兩個層面:意識的和無意識。在意識層面,創作者具有自己對其文化的認識、理解和判斷,有目的地有選擇性地表現或強調傳統文化中的內容 ,按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加以闡釋或者批判。並且通過藝術手段,包括對傳統藝術經驗的繼承和自己的創造,通過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努力強化自己的闡釋對觀眾的影響力。但對於無意識層面來説,情況就複雜得多了。傳統文化積澱在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從其表述中流露出來。他們有的可能於是作者意識層面的認識相矛盾。這些更造成了作品文化內含的複雜性。當然還有許多更複雜的現象,如表現對象本身具有的複雜或矛盾的文化內含,作者和觀眾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造成的誤讀等,都使文化的闡釋在傳播過程中的非控制性和非確定性因素大大加強。這正是電視文化批評有巨大的用武之地的原因。所以我們可能更需要結合具體作品的文化呈現來探討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代電視裏的文化積澱和闡述方式。 【綠極極】電視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是工具。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會根據載體的特性的影響。不同載體的融合和競爭,使文化有了更廣泛的延續和發展空間。所以我們今天討論"批評",重視"競爭",我想這就是一個好的途徑。 【網友嘉賓:趙寧宇】影視藝術所表現的內容是一種對現實和歷史的佔有和消費,他一定是為我所用的。所有的歷史都是被講述的歷史。重要的是言説 的時代,而不是被言説的時代。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電視需要文化意識,電視的文化意識使電視的文化品位得以提升。電視是以物質世界的具體事物來敘述、描繪、抒情、寫意的,用框架、角度、線形、光影和蒙太奇的手法創造一定的視覺形式,用刺激觀眾的視覺感官來激起人們的理性思考,進行善惡思辨。那麼請問鐘教授,電視文化是如何對人的最具直接性的感官—眼睛和耳朵進行理性昭示的?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影視視聽媒體與傳統文字媒體的最重要區別之一就是其感受的感性特徵。直觀的視聽形象最容易作用於人的是人們的情感和情緒。所以在早年就曾有人説電影不適合表現理性的內容。複雜的敘事和聲音等進入電影之後,較複雜的理性思辯才逐漸得以表述。許多理性的內含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戲劇性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傳遞出來的,當然也包括蒙太奇等藝術手段對觀眾思路的引導。這些在電視、特別是電視劇裏都得到了繼承。但從廣義的電視媒體來講,許多理性的信息還是通過語言直接傳達的。在電視媒體裏,語言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對白、旁白、解説,談話或電視課堂類的節目等裏的語言都在傳達著某種程度的理性信息。除了直接的語言信息之外,視聽媒介對觀眾理性的影響、特別是對觀眾道德思辯方面的影響,更多的是通過情感為仲介來實現。而造成對觀眾的情感衝擊,則需要敘事和視聽語言的大量藝術技巧。
責編:張文娟、邢立雙
|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