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批評?—《電視批判》第26次論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6-23 16:01:04



論電視劇的導、表演藝術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鐘教授,您是如何看待電視劇敘事中的文化再現的?能否為我們舉例説明。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我們説,電視劇是整個社會傳播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其中表現出來的文化內含和和文化傳播效果是十分複雜的。它既與作品創作的環境有關,與所表現的內容有關,與敘述方式有關,也與讀解作品的環境有關。我們對作品的文化表達的把握也必須結合其所處的傳播環境來進行。比如這兩年在海內外影響極大的《雍正王朝》和《康熙帝國》兩部歷史劇。這雖然是一段"過去"的歷史,觀眾卻從中饒有興味地品出了"現在"的意味。歷史上那個一致被描述成篡位奪權、弒殺血親、大興文字獄、實施特務統制的"壞"皇帝,在本劇中被描述成為一個丹心向佛,整頓吏治、勵精圖治、一心為國而心力憔悴的"好"皇帝。雍正成了為國家利益犧牲個人與家庭幸福的不幸"個體",親情、倫理、德行變成他渴求卻無法得到的東西,並且似乎體現了這樣的價值取向: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人格的完滿是必要的與可敬的,其實這個"國"不過是皇帝個人的"家"而已。
  但另一面,這兩部戲不僅在大陸很成功,在香港、台灣以致整個海外華人世界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我的一個學生對這種成功的原因做出了一個很有新意的解釋。他認為康雍乾三朝作為得到所有華人認同的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在過去中國人為爭取擺脫封建束縛而鬥爭的時代,當人們把民主和人權的夢想寄託在對封建帝王的批判性展示中時,揚州十日、嘉定屠城自然會進入敘事的中心視野。而在今天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全球化局面形成的時代裏,作為曾經有過輝煌歷史而在今天處於文化邊緣狀態的中華民族的子孫,人們在它康乾盛世身上寄託了許多中華民族強國的夢想,它成為凝聚中國人民族意識和自尊的一個象徵。這恐怕多少可以看作是對為什麼這兩部戲能被許多政治和社會主張與見解截然對立的炎黃子孫共同接受的現象的一種解釋吧。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傳播環境和對象變化了以後,作品在傳播中實際産生的文化效果也發生了變化。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視覺文化正在興起,電視劇在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請問鐘教授,電視劇的品質及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特邀專家:鍾大豐教授】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題目。我們的電視劇在太多方面有亟需提高的地方。從我個人的觀點,我不反對電視劇的主題應是首先能滿足大眾娛樂性文化消費需求的商業性電視劇,我覺得這是電視劇最根本性的特徵。在這一前提下,如何用更藝術的方法滲透更多積極的文化內含,讓觀眾在娛樂消費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收到更多的積極的文化影響當然是每一個創作者應有的追求。但我也反對為了強調藝術性或文化品味而站在觀眾娛樂性需求的對立面,一味地鄙棄通俗,追求高雅。無視接收者需求的傳播活動是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的。那樣其實是把中國電視劇推向死路。
  具體地探討藝術方面時,我覺得當前許多電視劇在追求情節性和戲劇性方面儘管還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大多數創作者都已經引起了相當的重視,但是在人物塑造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特別是經常可見到為了情節的需要而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人物內在的行為邏輯的規定性的現象。怎樣更好地讓情節的邏輯服從人物的邏輯,而不是將人物的行為邏輯簡單地服從人為化情節設計。這恐怕是電視劇敘事創作中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一點。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有人説:電視劇在西方誕生時具有的現代大眾文化品格,在中國已經發生異變,呈現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大眾文化多元共存而又相互對峙、相互較量的景觀。請問羅教授您是如何理解的?
  【特邀專家:羅錦鱗教授】有位導師曾説"電影是最大眾化的藝術",可惜在他做出這個論斷時,電視還不存在。而今天這個論斷已讓位給了電視。最大眾化文化品味,必然要求電視多元化發展,多元化並存。必須承認這個事實,並從這個出發點去理解電視文化和電視現象。尤其在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受眾群體,電視會佔領最大的市場,要以開放的觀念,多元化的標準,來要求電視文化的發展,來對待電視現象。現在能與電視爭奪受眾的,我以為是互聯網的産生。互聯網有豐富的互動性,電視也會向互動發展,但終究不像互聯網那樣快捷和方便。未來電視和互聯網將更加緊密地結合。到那時,還有誰能與其競爭?所以"電視批判"這個欄目的生命之力是強大的。將會對電視文化産生深遠的影響。作為大眾文化的電視就是應該"多元化","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電視就是要滿足不同受眾的審美愉悅。千篇一律,那是過時的文化;相互模倣,那是缺少創造之力;出新、出巧、出人意外,才是電視文化的生命之力。
  【yq117】正是因為電視是大眾文化的藝術,才得到了大眾的歡迎和認可,如果失去了大眾,電視也就難以存在了。大眾化的藝術是電視的立足點,也是支撐電視的脊梁,它是傳播先進思想和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弘揚民族和時代精神,將發揮出巨大的推動力。
  【樹樹梧桐】我知道的是國外的華人中的許多人是想盡辦法從國內往外帶國産電視劇片子。他們帶出去後還互相交換著看。有的人是一部電視劇片都沒落,比我們國內的人還厲害。對國産電視劇的了解幾乎是和國內同步的。
  【網友嘉賓:趙寧宇】我也幫人帶過,後來發現,數百萬華人和幾億外國人比,真是微不足道。中國有多少人看美國大片?美國有多少人看中國電視劇?從全局看,我們的影響力有限,不能因局部而沾沾自喜。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電視劇批評一度成為中國電視批評的一個主攻方向,請問羅教授,您可否談以下對目前一些很受好評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康熙王朝》等劇的導、表演藝術的看法?
  【特邀專家:羅錦鱗教授】 1、 電視劇是電視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觀眾不可缺少的欣賞和接受電視的途徑。中國的電視觀眾是多層次的,所以電視劇也是多元化的。近年來電視劇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令人高興。但電視劇作為一門藝術還存在不少問題。我想就其中的導表演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2、 電視劇是以塑造人物,展現生活,向觀眾表演故事的藝術,它與戲劇和電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又有自身的特性的藝術。縱觀成功的電視劇可以説都是"人物形象鮮活,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有精美的畫面構圖,集戲劇和電影藝術的特色"的作品。
  3、 表演藝術是電視劇藝術的核心。有不少人認為影視劇是導演的藝術,是技術的藝術,我認為這是片面的。因為在觀眾喜歡的作品中,導演手段和技術因素並不是那麼突出的,導演把精力放在了幫助好演員塑造人物,非常重視表演藝術。觀眾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和故事來接受作品的。我以為現在電視劇創作中還沒有把表演藝術放在重要地位。有的導演認為演員的表演只是他創作工具之一,有的導演認為只要選好明星和名角就有了收視率,有的導演認為只要搞到製作費就能當好導演,就是缺少把演員的表演藝術當作核心的導演。
  4、 我想舉例來説明這個問題。上海有位知名錶演藝術家焦晃,他在《雍正王朝》中所扮演的康熙是近年來難得的成功典型。觀眾是讚不絕口的。他的成功充分説明了表演藝術在電視劇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他是以認真的創作態度和精湛的表演技藝,溶入了他對角色的理解和自己的情感,對人物的"自我感覺"的把握,對每個細節的設計,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所以才令觀眾傾倒。再如,最近一部吸引觀眾的《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孫海英和呂麗萍所創造的成功形象,也深得觀眾的厚愛。二位藝術家是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在創造形象。儘管孫海英在部分表演中有些過火,但他所創造的形像是可信的,真實的,鮮活的。可以這樣説,如果沒有他們二位的表演,這部戲不會有這樣好的收視率的。從表演藝術而論,演員尋找和把握角色的"自我感覺"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角色的自我感覺是由角色的心理、語言和形體動作所組成。演員首先要理解和認識角色,要分析角色,然後在自身培養起符合角色的自我感覺。演員創造角色的過程就是尋找和培養這個感覺的過程。一但角色的自我感覺在演員身上體現到了,那他的角色就算創造成功了。這中是有非常艱苦的勞動的,是要投入演員全部精力的。現在這樣的演員好多演員並不是為藝術創造而做,是為了某種功利而做,他們捨不得花費力氣,更不做精心地研究和創造。甚至在現場任意表演,連最基本的臺詞都不背,哪能談得到尋找和培養角色的自我感覺呢。所以每年有許多電視劇浪費在倉庫之中!
      5、 要使中國的電視劇得到更健康的發展,成為真正的藝術,我希望電視批評要對表演藝術進行認真的點評,同時要引導受眾識別表演藝術。
  【網友嘉賓:趙寧宇】《當代電影》雜誌新開闢了一個"電視劇個案分析"的欄目,歡迎參閱。第一部分析作品就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責編:張文娟、邢立雙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