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電視和網絡如何互動?—《電視批判》第25次論壇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2-12-29 16:46:36 |
|
嘉賓網友評説互動
【高正奎】網絡的互動指什麼?要想達到一定的互動結果,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網友嘉賓:欒軼玫】網絡互動要想取得好的傳播效果,首先是,前期必須有一個完整詳細的策劃,這策劃過程中要特別考慮到“網絡技術”與“網絡內容”的平衡問題,一方面技術帶給網絡多元化的表現方式,我們必須在互動中加入“技術”元素,利用“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如果技術的運用不當,反而會削弱傳播內容,影響傳播效果。 【特邀嘉賓:董關鵬】我想用非學術的語言回答問題,網絡傳播中的傳播者和被傳者享有在同一時空中的平等發言權利,並可實時的進行對話和交流意見。最主要的基本條件是技術的,當然並不是國際上符合技術要求的媒體都已經開放了互動平臺,因為技術之外還有非常複雜的策劃管理等技術層麵包含其中。我還是舉個例子吧:在西方談到網絡的互動都會提到電子小鎮會議的案例,在西方不少很小的城鎮裏,往往居民才有幾千人,經常有百人左右要擔任市長、鎮長等職務,而他們本身又奔波于自己的生意場,或是公益型的職業當中,他們沒有時間在一起開會,這樣在線的電子小鎮會議就會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二十四小時可以實時溝通的網絡,每個小鎮的居民都可以向多重身份的市長、市議員們提出問題,而市長、市議員們也可以實時的將回饋發給他們。在媒體當中,類似的案例就更多了,自從CNN開通了電視新聞媒體的第一個網站就經常出現在線播報、嘉賓順訪等互動模式。 【開往春天的地鐵82】電視應該利用自己的特點來和網絡實現互動。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應該必須分清主體和非主體。
【高正奎】那麼我們要不要把網絡帶寬這一關鍵原因考慮進去呢? 【網友嘉賓:欒軼玫】現在網絡互動最大的問題就是受制于帶寬的限制,比方説,千龍網是國內最早進行視頻直播兩會新聞的,但是因為帶寬限制,所有的圖象都成了慢動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播效果,我説的,在網絡互動中,要利用好“技術”,是説我們不能夠濫用技術,使得技術最終影響了內容的傳播。其實網絡互動,更重要的是一種技術互動和一種藝術互動。 【高正奎】你喜歡你現在的廣播職業嗎? 【網友嘉賓:欒軼玫】我喜歡,因為聲音的確很有魅力,聲音的想象力弱于文字,強于畫面。這正好給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間,這也是廣播最大的優勢,我想廣播未來的發展,可能在於體驗類廣播産品的誕生。利用聲音的蒙太奇手法,營造各種各樣的體驗經歷,從而能夠使得廣播“聲”入人心。我想與大家談談體驗類廣播(電視)與互動。
【高正奎】今天我們討論的電視與網絡的互動,現在我更是想聽聽其他媒體(例如:報刊及廣播)如何實現與網絡的互動? 【網友嘉賓:欒軼玫】聽眾可以在線收聽、在線點播,可以與在線主持人聊天,特別是現在一些廣播電臺開辦了專對網友的節目,比如説北京音樂臺淩晨一點鐘的“網絡情緣”就是專門為網友辦的一檔節目,網友可以通過E—mail,或者BBS留言,發帖,點播歌曲,抒發自己的心情。還有比如中央電臺第三套節目“音樂之聲”也是通過網絡來與聽眾聯絡的,其實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廣播聽眾越來越年輕化,這兩者都使得網絡與廣播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除了這種互動,我想可能還可以組織網上聽友俱樂部,這種俱樂部可以與現在的聽眾俱樂部結合起來,想聽聽你的好的想法?
【隨緣而行】在網絡傳播中,廣告界面的出現次數太多。互動需要經濟支持,但廣告太多,讓人討厭。 【網友嘉賓:欒軼玫】 網絡廣告是網絡互動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媒體靠出賣眼球來獲得經濟支持,現在網絡廣告關鍵是形式上的問題,什麼樣的廣告才能夠被選中,才能夠産生效果?可能是網絡廣告面臨的最大問題。在國外,一些媒體為了使得網絡廣告能産生效果,他們嘗試用了很多種方法,甚至包括有些廣告是在關掉電腦最後一秒鐘出現在屏幕上,據説這樣的廣告效果還不錯。 【開往春天的地鐵82】這個問題非常好。 【網友嘉賓:欒軼玫】謝謝誇獎,再接再勵。希望你也能多發表一些建議,我們共同交流。
【樹樹梧桐】網民上網都力圖在互聯網留下自己的痕跡。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在網絡被演化成“我説故我在”。兩位老師你們認為什麼樣的話語在網絡上最受歡迎? 【橄欖綠16】比較客觀! 【網友嘉賓:欒軼玫】網絡使得人人都成為“國王”,人人都能夠有一塊“自留地”,發些“短長書”,網絡看上去很美是因為人人都可以擁有話語權利,而且能夠將這種權利傳播廣遠。但是正如同一個硬幣總有正反兩面,每件事情都有它的負面,每個人都擁有了發佈言論的自由,言論的選擇與甄別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網絡消除了話語霸權,客觀上又可能造成一種話語氾濫,但是經過充分震蕩之後,最終沉澱下來的就會是有力量的話語,有生命力的話語。 【樹樹梧桐】請欒博士能否再具體舉點例子或者描述一下什麼是“有生命力的話語”? 【綠極極】就是精練、成熟的話語。 【網友嘉賓:欒軼玫】你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但是也是非常好的問題,對於“有生命力的話語”的理解,可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區分出網絡上的哪些是垃圾,哪些是思想,這種區分本身就是對“話語”是否有生命力的一種理解與判斷,也想反問一下,你覺得“有生命力話語”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樹樹梧桐】首先我非常贊同你的“網絡話語應該是有生命力的話語”的評斷。我理解,象你在今晚的發言就是“有生命力的話語”的一種。 【網友嘉賓:欒軼玫】 謝謝誇獎,我是全力以赴、苦思冥想的來回答網友的提問,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回答不要成為網絡垃圾。 【特邀嘉賓:董關鵬】網絡空間提供了一個“很民主的”場所,在這裡如果一人一票選出來最受歡迎的語言,我很難想像是一個怎樣的結果,但是,近代的西方哲學有人説,再民主的體制也只能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總是有一部分人的意見是不能被代表的。這位西哲想不到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個人的聲音都有可能被人聽到,它可能會構成輿論的嗓音,是龐雜和喧囂的。但是,特定的主題,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時空會擁有只屬於大多數人的語言。網絡的語言不應該是不負責任的語言,我想它肯定不是欒博士所説的有生命力的話語,可能有暫定的衝擊力,甚至是力量。網絡語言的暴力現象是指學者關注的新視野,但是也可能是非常無奈的視野,這要看網民的自律了。
【yq117】有人提出,網絡互動主要是對話互動,我認為這是不全面的,兩位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網友嘉賓:欒軼玫】 您覺得除了對話互動,還有哪些互動的方式呢? 【yq117】我認為,除了在線直接對話以外,它可以進行在線以外的各種社會調查,包括民情民意調查;另外,圖文互送等都是互動的範疇。 【特邀嘉賓:董關鵬】對話絕對不僅僅是互動的唯一方式。我現在必須得説互動電視了,我們現在所處的論壇更像一個聊天室的功能,可以用對話來概括它的方式,但互動電視卻不是這樣,最基本的功能,作為電視節目的“消費者”,你可以點播節目,或者是點播你喜歡的嘉賓作客演播室參與節目,更重要的是,互動電視的屏幕下面多出一條實時更新走動的圖文信息,而左邊多出了互動菜單,比如現在主畫面的主持人在講申辦奧運的話題,左邊的互動菜單就會出現:A奧運會,B二十四屆奧運會,C二十五屆奧運會……你可以在鍵盤上點擊ABC,圖文部分就會自動的向你講解你所選項的具體內容。在奧運會一欄目中還可能出現薩馬蘭奇的名字,點擊他的名字的時候又會出現他的生平和擔任的職務,甚至包括他的大學,如果點擊大學的符號,你還可以直接進入該大學的網址。所以我説,在對話以外網絡互動還強調你所提出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最積極和及時的回復。網絡讓你的想法成真,這不更是我們期待的互動嗎。 【yq117】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電視如何適應這一要求實現網絡化,也就是説,電視和網絡如何更好的實現優勢互補,順應時代的潮流呢? 【特邀嘉賓:董關鵬】央視國際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所有的背靠電視和其它媒體的新媒體個體又不能受制于它的母媒體,不能僅僅成為母媒體的門戶網站,它要把母媒體的資源創造性延伸,而且要不斷地塑造、包裝自己的品牌産品。尤其對一新聞來講,在突發事件出現的時候,很重要的是,傳統媒體的網友要發揮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全景報道的優勢和能力。
【高正奎】近兩年,CCTV一些名牌欄目利用CCTV。com的在線論壇,進行了比較有意義的互動嘗試,在今年的春節晚會時達到高峰,請問電視與網絡互動的形式是什麼? 【特邀嘉賓:董關鵬】在講到CCTV互動節目的時候,我也會想起來在英國工作的時候,身邊的同事們製作的很多成功的在線節目。最初,他們想讓自己的節目在線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有限資源的二次傳播,即加強了品牌的符號影響力,又以很低的投入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傳播;第二個原因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受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不願意在電視機停留更久的觀眾,使節目傳播效果最大化;第三是讓節目通過互動的平臺增加了和受傳者的溝通與交流,本身是一種“消費者至上原則”(customer-oriented),不考慮市場互動是難以實現的。那麼任何的互動形式都是基於這三個原因創造出來的,英國有一檔類似于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中國報道》節目的深度訪談新聞類節目,節目的類型和《中國報道》沒有太大的區別,先是八分鐘的新聞短片,接下來是二十分鐘的演播室訪談,節目做下來不僅僅是全文登錄在網站上,還有以該節目主編為署名的時政評論,當天參與短片製作的記者還要到網絡直播室做臺與網友互動交流,同一節目的符號在這裡重復了三次,而成本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更主要的是,電視形態中有限的演播室中的訪談是有屏蔽的,然而網絡形態則遠遠超越了這個範圍,所有的網友都可以走進演播室和主持人、嘉賓互動。電視形態上也可以引入網絡互動的模型,畫面上可以出現互動按鈕,當然只有互動電視才可以實現這樣的功能。其實我是在説互動電視是電視與網絡最好的結合,一會兒我還要詳細談。最經典的例子是莫多克在英國投資的星空電視網。
【yq117】請問兩位老師,CCTV.com應該如何憑藉CCTV打出自己強勢媒體的品牌? 【網友嘉賓:欒軼玫】 我想大家都會贊同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形容CCTV.com,的確,對於央視國際而言,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母體”——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擁有7億多觀眾,從中分出一小部分都可以作為“眼球經濟資源”出賣給廣告商從而獲利了。 但是,就未來而言,央視國際要想“走自己的路”,就必須學會“自己走路”,“自己走路”。首先意味著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如何從客體地位走向主體地位,那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與央視國際處境差不多的《人民日報》網站“人民網”,開始也很多地依賴母體《人民日報》,但很快他們就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實現了自己走路,據稱,他們現在70%的新聞都是原創的。 【yq117】這有個新聞採集的問題,關鍵是新聞采編隊伍建設問題,沒有采編隊伍不可能進行原創,那麼作為CCTV.com應該如何儘快地擴大自己的原創新聞呢?我看這主要是央視自身解決的問題了。 【網友嘉賓:欒軼玫】“原創”在目前沒有採訪權的前提下,可以有這樣幾種途徑:比如説,在新聞的編寫中,要善於從“新聞的第二落點”甚至是“第三落點”入手,經過這樣改變切入角度包裝的新聞,客觀上將會形成一種“原創”效果。如北京電視臺的《第七日》,報道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老百姓還偏愛看,原因就是他們報道的角度與眾不同,看著覺得新鮮有趣,他們的這種報道模式帶有明顯的“七日風格”,很難克隆。央視國際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將同樣的新聞,即使取自他處,但經過央視國際“風格化”的改造,就成了貼有“央視國際標簽”的原創新聞了。“原創”的另一個途徑,是靠“評論”起家,沒有採訪權,我們可以通過原創觀點來吸引人,以觀點制勝。此外,專家互動,網友互動,這些其實都是網絡原創最直接的養份。 【高正奎】CCTV.com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就應該跳出電視與網絡的互動,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網絡上的雙向運動! 【yq117】CCTV.com要走出國門,必須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媒體經驗,增進合作交流,汲取先進文化,樹立強烈的參與世界先進文化的競爭和交流意識,發揮好傳播先進文化的引領示範作用。 【橄欖綠16】是的,要保持獨立性和新穎性! 但是怎樣發揮網絡文化的特色呢? 【高正奎】那麼你認為中國特色的網絡互動應該是什麼樣的? 【開往春天的地鐵82】互動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 【網友嘉賓:欒軼玫】除了速度之外,您覺得網絡互動在話題選擇上有沒有什麼問題?你覺得什麼樣的話題會受到歡迎? 【高正奎】其實我想還是董關鵬老師説的:有限資源的第二次傳播,而這種傳播是全球性的。網絡的互動一定要體現人性化,也只有抓住人文關懷,抓住了大家的心理,才能辦的更好。 【yq117】在網絡的圖文效果方面,中國新聞網、新華網是比較超前的,她的圖象新聞佔了一定的比重,增強了吸引力。 【綠極極】你的觀點我不能全部贊同。我認為“央視”作為主要媒體,應該最先做的,就是佔領“陣地”(公益性的陣地)。她是一面旗幟,是一個“指南針”,代表一個最全面的集體的思想。
【網友嘉賓:欒軼玫】 其實今天我們談電視與網絡互動,可能也包含了網絡上的雙向互動,還包括電視與網絡的互動,觀眾與網友的互動等等形式。因為央視國際的特殊定位,決定著它目前的互動,更多的表現為電視如何借助網絡來實現與觀眾的互動。 【高正奎】是的,但是我想它可以試著走出這一步,但是要側重電視與網絡的互動 【綠極極】是啊!首先要明確目標和任務,才能制定出好的策劃。 【yq117】我認為,應該在依託的基礎上進行獨立創新,完全“跳出”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並不是説完全的依賴“母體”,失去自身的獨立能力,要走既依靠又獨立、既體現“母體”的特徵,又超越于“母體”的局限性,“母體”做不到或不能做的,CCTV.com憑藉自身的優勢給予彌補和拓展。 【網友嘉賓:欒軼玫】央視國際網絡差不多是在兩種背景的制約下生存發展的。一方面,它要為傳統電視服務,一方面,它又要按網絡自身規律發展。在初期來看,發展的第一階段,最省時省力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做好傳統電視的“擴音器”,實現網民通過網絡與電視互動,在做“擴音器”的同時,央視國際網絡也能夠將母媒體的一些知名度、美譽度移植過來。當累計了一定的資源和知名度之後,它可能就更好的回歸於網絡本身,更好按照網絡媒體自身的規律進一步發展。
【高正奎】聽説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將會大力引進網絡互動,請問各位對今年晚會的互動有何建議? 我認為晚會進行時要加大網絡直播,在晚會前後要加大與網友交流的力度。 【yq117】CCTV.com在2003年的春節晚會當中,應當發揮其重要作用,體現出自身的獨特的優勢,藉以擴大自身的影響,提升CCTV的品牌形象。 【特邀嘉賓:董關鵬】 第二次把網絡互動引入春節聯歡會肯定是要超越簡單受眾回饋的功能,不僅僅通過因特網了解受眾的想法及建議,更應該讓因特網真正的發揮橋梁的作用,讓不能到場的觀眾通過因特網走進演播現場。可以把網友們製作的FLASH播給全國的電視觀眾,可以把網友上傳的有意義圖片展示給全國的觀眾。總之,不應該僅僅是給主持人提供了網絡傳播的符號,而沒有真正實現互動當中資訊雙向流動的功能。説得更明白些就是,不會為了互動而互動,而是因為網絡提供的互動空間遠遠大於熱線電話,應該讓網絡承載的音頻、視頻、FLASH圖片等獨特功能能夠貢獻于網絡時代的春節聯歡晚會。
【高正奎】對於網絡主持人,他與實際中的電視主持人有什麼區別?要側重點什麼呢? 【網友嘉賓:欒軼玫】我想今年的春節晚會在互動方面應該更多的超過去年網絡與春節晚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應該有更多實際的結合,尤其是與網友方面。網絡主持人,應該不僅僅作為春節晚會現場演播的一個部分,網絡會場作為分會場,主持人應該是這個會場的靈魂,他應該能夠緊緊的吸引著春節晚會的另一個群體—網友。應該切切實實地增強與他們的互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僅僅是作為整臺晚會的一個補充。 【高正奎】只有真正的實現了互動,才能説春節晚會是聯歡的,但是我想現場的網絡的互動一定要考慮帶寬的問題,這是決定春節晚會互動效果的一個關鍵性的瓶頸!
【高正奎】“互聯網站要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對於電視與網絡的發展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要求? 【特邀嘉賓:董關鵬】 我想,網絡媒體已經開始在中國的新聞傳播事業當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就必須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互動與強大信息檢索功能是它的優勢,可以讓先進文化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走入千家萬戶,所謂的要求就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探索互聯網是否可以為先進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多的有效的傳播形式。 【綠極極】網絡是文化的載體,是新文化形式的前沿。央視作為國家公益性的基礎媒體,不能放過這個領軍的機會。這是責任也是任務。至於發展的策略,我們大家可以共同努力!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今天專家與網友的交流非常熱烈,我們大家從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下面請二位專家談談今天作客《電視批判》的體會及對我們央視國際提幾點希望。 【特邀嘉賓:董關鵬】今天網友的提問水平都很高,讓我頗有應接不遐之感,電視的互動是具有生命力的變革,而電視與網絡的交界又是以互動這一功能連接起來的。兩次作客央視國際電視批判,我已經把它作為我課堂教學的案例了,我認為電視批判這個互動論壇的建立完善了央視國際互動的功能,而且創新的開拓了互動的輿論空間。希望以後還有跟各位交流的機會,全球傳播時代是對話的時代,祝各位晚安!感謝主持人的精彩主持!謝謝! 【網友嘉賓:欒軼玫】 我今天第二次來到《電視批判》,這次談論的話題特別有意思,是關於網絡互動的話題,我想有意義的是我們用網絡互動的方式來探討網絡互動這樣一個話題,今天參加討論最重要的感受是:通過與大家的互動、交流,你們的一些問題回答給了我很多啟發,促進我更多的深入思考,這也許是網絡互動的另外一個好處。這些感受就當作我今晚的結束語吧。已經很晚了,祝各位晚安!我希望還有機會繼續我們的網絡互動。謝謝,再見!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我們今晚的討論暫告一個段落。感謝兩位專家,你們與網友的交流使我們大家受益匪淺;也感謝諸位網友的參與!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的節目無從做起!晚安! 【yq117】但願今天的互動,為CCTV.com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特色之路、品牌之路,探明闊步前行的航向,成為引領CCTV.com的航標!
責編:邱純、青葉
|
共4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