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春節聯歡晚會文化現象
【網絡主持人:絲路】趙教授,作為廣播學院的老教師,您可謂見證了中國電視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春節聯歡晚會的發展歷程。又快到春節了,大家對於這方面的話題又密切關注起來,褒貶不一,您可以給我們談談您關於春節聯歡晚會的感受嗎?
【特邀嘉賓:趙鳳祥】春節是民俗,是所有的中國人都看重的一個最重要的民俗節日。就像西方人的看重聖誕節,或韓國人的看重中秋節一樣。春節是以我國的農曆日曆為根據的,它不僅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它還是舊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無數個年頭。你愈熟悉它,就愈會認識我國的農曆日曆有多麼科學,它包容了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等多學科的精華,使你不由得會衷心讚嘆老祖宗的觀測能力和科學思想。正因為所有的中國人都重視春節,所以,大家對春節聯歡晚會寄于過高的期望值,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特邀嘉賓:趙鳳祥】春節聯歡晚會從開辦到今天,已經將近二十個年頭了。一開始時,可以説是億萬個家庭都聚集在電視機旁,邊團聚,邊欣賞節目。開始時是驚喜,後來就變成了一年比一年期望值高,然後就是挑剔,不滿意。最近幾年,我覺得熱度已經下去了,許多知識分子甚至不看了。這是自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觀念開放了,有不少城市居民利用春節假期到外地或者外國旅遊,這些人已經不再關注聯歡晚會了。倒是廣大的農民受眾仍然關注著春節聯歡晚會,不過他們看節目比較被動。對節目提出批評和挑剔的,大多還是城市人。
【特邀嘉賓:趙鳳祥】説實話,我挺同情晚會導演的。眾口難調,做到雅俗共賞,人人稱讚,沒有異議,可以説是不可能的。建議:一套以搞笑為宗旨,以相聲、小品為主;適當地配些歌舞;再加一點"煽情"的段落,立足全球視角,如留學生如何思念親人故鄉,如何回家團聚,親人們如何去異國它鄉和留學生團聚以及外國家庭在中國過春節,中外組合的家庭等等。總之,就是營造喜慶、快樂的氣氛。其他頻道仍像過去一樣,分別播出專題晚會,如戲曲晚會(民族的、地方的)、音樂晚會(民族、西方古典音樂)、歌舞晚會、電影晚會(國內,外國專場)等等。
【網友嘉賓:王兆勝】我也給春節聯歡晚會提幾條具體可行的意見:一是不要直接去宣讀政治和意識形態問題,就像魯迅所言,靠審美去打動人心;二是不要搞成大拼盤,大雜燴,要有主導精神,精緻有趣才好;三是有個性,有趣味,有風采;四是在娛樂中有文化品味,看了以後不只是一樂,更不是低級趣味,而是如橄欖一樣意味無窮!五是主持人要有文化品味,演員要自然大方,有文化風采,整個晚會要充滿喜氣,表現出中國文化獨特的精神風貌才好。另外,配合表演太過鋪張浪費,像有些漢大賦一樣。何不簡潔乾淨些?
文學創作 電視創作 名著改編
【網絡主持人:絲路】林教授,您認為我們的電視在“繼承民族好的傳統”與對“拿來主義”的消化上做得如何?
【特邀嘉賓:林非】我們應該在繼承自己民族優秀的文化和藝術傳統的基礎之上,開闊胸襟,擴大視野,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和藝術中間有益的成分,消化和融合在自己的作品裏面。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很有意義的工作,卻也存在一些問題,這就是有時候還缺乏鑒別的能力,宣揚了自己傳統或外國方面某些不健康的東西。還有在借鑒外國的時候,不是創造性地進行融合,卻呆板地照搬過來,無法做到生動活潑,喜聞樂見。
【網絡主持人:絲路】林教授,您六十年代初就開始研究魯迅,到現在已整整40個年頭了,在魯迅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根據魯迅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比較多,如《阿Q正傳》,您對這些影視作品的改編有什麼評價?也請網友與兩位博士談談你們的看法。
【特邀嘉賓:林非】根據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我都是在80年代初期看過的。當時覺得大體上還可以,但是傳神不夠,這就是一個藝術功力的問題,怎麼能夠把形象描繪的更豐滿、更深層,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網友嘉賓:王兆勝】影視作品的改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它往往很難成功。這是因為對藝術成就非常之高的作品進行改編,這就要求改編者有相當高的修養和積累,更要有跟上原創作者的思想高度和心靈光芒。從這個角度説,改編者往往跟不上或達不到原創者的水平。當然,演員的表演往往也很難達到作品的形象高度,更何況我們中國的演員又有幾人是高超的呢?
【特邀嘉賓:趙鳳祥】現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不一致。可以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主張既然改編的是名著,就應該忠實于原著,有的導演也是這樣做的。而自從20世紀90年代美國好萊塢出品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一片以來,該片導演的改編理念流傳甚廣,由編劇和導演隨意改編原作的情況就愈演愈烈了。他們的理由是,時代不同了,必須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過去的作品,用今天的觀念來解釋古典。
【特邀嘉賓:趙鳳祥】大概在三個月前,我的一位學生拿給我一本雜誌,上面是介紹新改編的一個電視連續劇《阿Q的故事》,它是文字介紹,把魯迅先生的幾篇小説如《阿Q正傳》、《藥》、《故鄉》、《孔乙己》裏面的人物都揉在一起,發生了幾對男女之間的愛情糾葛,與原著有極大的差異。我個人認為,它完全改變了魯迅原著要表達的思想。這位作者有驚人的想象力,但是,極端的不忠實于原著,對這種現象網友怎麼看?現在還沒有看到拍出的電視劇,只看到文字介紹,不知如果電視劇播出,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請網友發表意見。
【喜歡做DJ】雖然改變了原著的初衷,但看厭了的電視觀眾需要新鮮的味道。不是有把《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改成京劇嗎?
【綠極極】改編和改變是有區別的。我讚稱林老師的觀點。
【黑雪39】其實越改越差,別人的東西隨意改變,又不知道人家的作品精髓在哪,只是一味的迎合自己的感覺,還不如自己去寫一篇,何必作踐名著呢。
【yq117】歷史要求如實記錄,不能不顧歷史的客觀實事,隨意改變名著,更不能歪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的價值觀創作要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表現,提升文化的內涵,來反映歷史的本來面目,以啟迪和教育後人。不負責任的隨意改編,甚至搞什麼所謂的“戲説”,那是對歷史文化的曲解,更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態度,這種現象應當用我們的主流文化與以取代。
【網友嘉賓:李曉虹】我們常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指文學作品在我們頭腦中再創造的結果。但是,當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時,觀眾實際上是被屏幕控制了,這時候,改編者的水平就直接影響到觀眾所得到的審美感受。對於我特別喜歡的文學作品,我輕易不看改編的影視劇,害怕破壞我心中已有的形象。龍其是魯迅的作品。任何優秀作品的改編都是一次冒險,假如這種改編能夠有藝術創新,有當代意識的介入,更重要的是把握作者的精神實質,這樣的改編才是有意義的。
【網絡主持人:絲路】趙教授,關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應在多大程度上忠實歷史,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2002年第4期《百花洲》上有一篇祖丁遠的文章,稱您的人物傳記是“以女性的情感為女性立傳”,您可以談談您在進行創作時是如何把握“歷史的真實”與“生活的真實”,來還原一個個歷史人物的呢?
【特邀嘉賓:趙鳳祥】我在寫人物傳記的時候是完全忠實于歷史的,因為我寫的都是生活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女作家,其中像冰心先生,我給她寫傳的時候她還健在,她對我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真”!雖然另外的兩位傳主已經去世,但是“真”字這個原則對任何傳記來説都是適用的。所以我在寫這三本傳記之前,首先閱讀了傳主的所有作品,之後又進行了大量的採訪,掌握了有關她們生平和創作的全部資料,然後再動筆寫作。因為我比較嚴肅、認真,所以冰心先生對我這部傳記很滿意,肖軍先生也認為我的《肖紅傳》是最客觀公正的一個傳記。而對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我沒有寫過類似題材的作品,但是看過一些研究者寫的文章,對這個問題可以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網絡主持人:絲路】林教授, 事實上,每一件過去的事我們都無從查考,甚至歷史學家也爭論不休,您提到“歷史主義”一詞,能否具體談談其中的含義?您能否舉一些好的歷史劇的例子?
【特邀嘉賓:林非】關於歷史主義的話題,前人有許多不同的説法。我的想法是應該對於往昔的歷史,進行客觀與科學的分析,以求認識它深層和本質的真實情況。正像德國歷史學家蘭克(1795—1886)所強調的要“説明事實發生的真相”,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1889—1975)所強調的“我們所要尋找的是客觀性的標準”。嚴肅認真地去尋找出歷史的真相,很好地將它描寫出來,這樣才不會貽害觀眾。關於帝王將相完全可以寫,問題是怎麼寫?應該揭示它本質的真實,像蘇聯時代的電影《彼得大帝》和《伊凡雷帝》就揭示出他們高踞在人民頭頂,嚴酷的統治著他們的實質。同時,也寫出了他們推動歷史前進的一些事跡,很全面也很深刻。看了以後很有啟發,我們能不能寫出超過這樣水平的作品的呢?
【綠極極】偶然特例的事件往往能夠影響人們通過歸納而得出的整個預測的結果,這是辯證的。所以歷史也有不確定性。至於歷史作品,我想它應該最大限度的與時代融合,這樣才能被人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