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電視與網絡如何互動?—《電視批判》第23次論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2-12-29 16:49:36



認識CCTV與CCTV.com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王教授,國外是否有與我們“電視晚會”相類似的電視節目,他們是如何操作的?
【特邀嘉賓:王寧】據我所了解,電視晚會在中國的發展是居於前列的。在國外也有相類似的晚會,我在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偶爾從電視上看到,但是從組織的規模和內容的含量的豐富來説是很難與中國相比擬的,西方的一些媒體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的組織力量所能,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説明了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異。中國人的集體主義觀念顯然大大高於西方人,而西方人則崇尚個人的自由和隨意,比如説我這裡舉一個例子,去年十月也就是“911”之後不幾天,我應邀赴美國參加耶魯大學校慶300週年,除了慶祝大會之外,我還有幸參加了在Yale Bowl舉行的有十多萬人出席的盛大晚會,在晚會上確實出現了同步進行的電視與網絡的互動。但是參加合唱的歌手們,人人都拿一張歌本,照著歌本上的歌詞在演唱,這和中國的晚會大相徑庭。另外,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大屏幕上除了出現經過高科技加工的精美圖案外,絕對沒有類似我國晚會上出現過的用人群拼成的精美圖案,這也許與美國的自由和隨意以及差異不無相關吧。他們有時能夠擺弄技術,但卻不一定能夠擺弄人,所以説類似中國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樣的大型綜藝晚會也許是當今世界電視藝術中的一大奇觀。

【小河流水!】王教授,互聯網網站現在全國有幾十萬家,你認為網絡媒體到底靠什麼來引起公眾的關注?象CCTV.com這種帶有電視特色的網絡媒體靠什麼來獲得社會的注意力?

【特邀嘉賓:王寧】首先網絡媒體的發展得有強有力的經濟和技術的支撐,其次它必須包容豐富的人文含量,而目前國內的眾多網站並不具備這兩方面的優勢,所以它們中的不少壽命都很短。而CCTV.com則有著國內任何一家媒體都不具備的強有力的經濟後盾和先進的科技支持,在加之它地處北京可以充分調動北京地區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優勢,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保持自身的發展勢頭,這也就是它之所以能夠保持較大的影響和引起社會廣泛注意的一個必要基礎。
【綠極極】這些網站有各自的很多用途,有公益的,也有商業的,很多。CCTV.com只是媒體網站的一種,只是眾多發展的一個方向而已。

【小河流水!】人類學家克羅伯認為,文化是一種行為模式,既包括行為模式,又包括指導行為的模式。王教授你如何理解網絡新媒體是怎樣一種文化? 
【特邀嘉賓:王寧】在前幾期論壇中,我也注意到有人提出應對文化下一定義,剛才“小河流水”提到克羅伯的定義,只是目前國際文化學界對文化這個概念所下的幾百種定義之一種。當然,這也與我們目前正在從事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課題密切相關。我這裡先做一個展開:按照文化研究的定義,它本身並不是一個界定完備的學科,而只是一種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或者一種跨學科的理論話語。“文化研究”與傳統的精英文化的研究不同,它指向當代仍然活躍著的、正在進行的、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現象,同時文化也作為一種消費品而存在。因此,傳統的精英文化研究者對此是不屑一顧的。而當代的文化研究,恰恰就是要使這種長期被壓抑在邊緣地帶的“亞文化”或“非主流文化”或“消費文化”進入高雅的學術研究的殿堂。按照文化研究目前的內涵,它包括四個方面:一、種族研究;二、區域研究;三、性別研究;四、傳媒研究。毫無疑問,對網絡新媒體的研究是文化研究的第四種形式,通過對新媒體的研究,文化研究者要達到的一個目的就是建構一種新媒體文化。

【小河流水!】王教授,請你能否以CCTV.com為例,具體地闡述一下網絡新媒體文化的內容或構成? 
【特邀嘉賓:王寧】首先,這種網絡新媒體文化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它只能出現在當今這個後工業社會以信息産業為主的時代,因此我認為它是一種新媒體文化;其次,與傳統媒體文化所不同的是,它帶有極大的高科技含量,並且能夠為廣大網友所分享;再者,建構一種新媒體文化的過程,還應該注意這種媒體的文化的含量,當然我這裡所説的文化既有高雅的精英文化的成分,同時又不排除廣大人民大眾所熱切關注的流行文化、通俗文化或消費文化的成分,真正實現大眾文化和高雅文化之界限的模糊。現在以CCTV.com為例,我認為這一網站的開通就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雖然我們今天在線的網友只有3000,但是可以預言,隨著網絡技術的大力普及和網友的自覺參與意識的覺醒,在線的網友將會越來越多。我認為,建構網絡新媒體文化並不是少數專家所能夠決定的,而是應當集中廣大網友的智慧,廣納百川,形成一種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新媒體文化。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王教授,請您展望一下CCTV.com創建具有新媒體文化特色的前景。
【特邀嘉賓:王寧】我認為在當前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央電視臺果斷的創建CCTV.com是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膽識的。網絡在當今世界大規模迅猛發展的今天,電視的一些功能已逐漸被網絡所取代,它的不少領地也被網絡所侵佔,所以由中央電視臺自己來創建這樣一個網站,其意義體現在率先佔據一個高科技的制高點,並以此來推動傳統電視業的發展。在這方面,地處北京的CCTV.com有著其他城市難以比擬的多種優勢。只要充分利用北京地區的高科技産業優勢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優勢,CCTV.com完全可以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內佔領大片文化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以此來建立自己的新媒體文化。


責編:邱純、青葉

 共5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