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陳曉明、賈磊磊訪談 |
作者:羅石曼 發佈時間:
2002-11-21 10:45:39 |
|
賈磊磊教授訪談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今天的主題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生活,那麼兩位老師是否能先簡單談談你們的電視生活是怎樣的? 【特邀嘉賓:賈磊磊】我一般對電視的關注主要是用它來看新聞,特別是一些重大的事件,希望通過電視能夠給人一種真切的、及時的了解。我很少看電視劇之類的節目和綜藝類的節目,主要是看新聞類的節目。如果我有事的話,我一般可以一天都不看電視,而且我也告誡我的家人少看電視,大概就是這樣。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賈磊磊老師,您是否能闡釋一下影像語言的出現和發展對我們感知生活産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特邀嘉賓:賈磊磊】我們知道,人類最初對思想、情緒的表述是通過創造“圖畫”來實現的,後來才逐漸形成了依附於事物本身形狀的“象形文字”。現代電影、電視在形態上又重新使人類回到了那個原始的依靠“記憶圖畫”來理解語言的時代。所以它在直觀理解的層次上消除了成人與兒童、文化與文盲的差異。屏幕上的一切都是具象的、圖像化的、直觀的。這就是説:人們對語言符號系統的識別,在對影像的觀賞過程中,又回(倒退)到了人對語言最初的直觀感知階段,即直接通過圖像與物體的形似關係來理解符號意義的階段。人類文化的歷史發展證明:語言形式愈發達,愈豐富,語言符號的抽象性愈強,符號從外在形態上愈遠離被描述的對象本身。在人類早期的語言行為中,語言符號與描述的對象往往是同形同體的。古代埃及、中國、瑪雅、克裏特的語言符號大都是摹倣物體外在形態的圖象。人們是通過對描述對象的直接摹倣,建立了他們的文字符號系統。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腦的不斷進化,文字即逐漸擺脫了對實物的依賴,走出了圖像化的階段,形成了抽象化的語言體系。從原始時期到現代,文字(文化)的演變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歷史過程。到現代文字已經與它所表示的對象從外在形態上徹底分離了,儘管二者之間還尚存著某些微妙的文化演變的痕跡,但對於一個不識字的人來説,現在已經不能再憑字的形狀來識別它的意義了。如果文學語言真像當代理論家們所描述地那樣:“剝離了原始語言所具有的一切感覺因素,變為無聲無形的、一個個孤立的符號,並派生出純粹抽象的世界”。影像語言確實“使文學出現後喪失了語言的原始的具象性”獲得再生!雖然我們不能在原始的象形文字與現代的影像語言之間劃等號,但客觀的事實必須正視:二者都是依賴被表現對象的外形建立起來的符號表意體系。銀屏上的太陽總是現實中的太陽的對等之物,現實中的海洋永遠與銀屏上海洋的真實依據。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賈磊磊老師,電視之所以對我們的生活産生了深刻影響,與它的社會教化功能是分不開的,但時下我們的熒屏上充斥著戲説劇和武俠劇等,這樣的作品如何體現它的社會功能呢?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是否對你的生活産生負面的影響,取決於你自己對電視所持的態度。如果你把自己全部的或者説過多的時間給了電視,而沒有留給自己更多的思考和學習的時間,以至於你對電視有一種心理依賴,就像煙民對煙草,癮君子對毒品的依賴那樣,那麼對你的生活就會産生負面的影響,因為你的生活已經被電視所控制,這不是很可怕的事嗎。電視不是在將來才對人的思想産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其實現在就已經産生了,它已經影響了很多人對生活的判斷,包括你我,只是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回顧一下你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認知,你的記憶很多都是電視化的,這難道還不嚴重嗎?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賈磊磊老師,現在人們通常認為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影視作品越來越傾向於商業性和娛樂性,而忽略了它的現實性,您是如何理解的? 【特邀嘉賓:賈磊磊】人們通常認為商業性、娛樂性的影視作品是逃避現實、脫離現實的,這種判斷其實並不正確,應當説商業性的影像藝術不僅沒有逃避、脫離現實,相反它是在普遍地、及時地觸及現實,從而使敘事本文與社會本文相互接壤、敘事主題與社會主題相互吻合,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影像的神話。這就是説,它回避的不是現實問題本身,而是現實問題的實質。人們在現實的生存境遇中所經歷、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在商業性的敘事本文中都演化為一種給人觀賞的“慾望對象”:人自身的危機與機遇、家庭的分裂與彌合,以及歡快與痛楚、貧困與富有都是相繼呈現、不斷輪迴的。這裡沒有真正的毀滅,沒有真正的悲劇,總之,沒有真正的現實感!全部的人生體驗只是一種虛擬的語言遊戲,在這場語言遊戲中,序曲與尾聲、閉幕與開幕是同時展開的,最終是使平衡在經過失衡之後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就象在《北京人在紐約》中初到美國的大衛回到當初王起明的地位一樣,它既喻示著一場語言遊戲的結束,又喻示著另一場語言遊戲的開始;它一方面在進行不斷地虛構,一方面通過這種虛構又在誘導觀眾進行不斷地消費。這些有始無終的神話故事想延續多久就可以延續多久。總而言之,只要消費的供求關係還存在,製造與消費的活動就不會終止。電視的現實性還體現在電視是一種由影像構成的敘事本文,它獨特的視聽藝術形象,使其具有一種“指認性”:它能夠為觀眾提供一個歷史時期、一種民族文化的真實風貌。這就使電視從直觀的形態上與現實社會形成了“映現”的關係。特別是當電影電視劇中所表現的生活情景與人們所面對的現實處境相“接壤”的時候,當來自於生活的藝術形象與生活中的原型相“重復”的時候,它的“指認性”就更加明顯:人們會覺得電影電視劇中的故事不過是生活中的種種真實故事的翻版,觀眾身邊的人也許與銀屏上的某個人物如出一轍。為此,影視藝術為了吸引觀眾所採取的敘事邏輯,時常就會被誤認為現實的生活邏輯。它的結果不是悲劇,便是喜劇。每個時代的藝術,不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與當時的社會情緒、道德標準價值取向具有密切的聯絡。這種聯絡的必然結果是:藝術作品中的英雄原型與必然主要的社會角色相重合。這並不是説所有的作品都在描寫當時的社會主角,而是説有諸多社會主角的形象和他們的“化身”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藝術作品中,他們佔據著這個時代的社會舞臺與藝術舞臺,是這個時代社會舞臺與藝術舞臺上的雙重主角。這種中心人物的變化,是體現電視與社會關聯的最直接的症侯。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賈磊磊老師,在您的文章《中國家庭:影像敘事體中的“裂變空間”》中,您提到“以生活為原型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對現實會産生反作用”,那麼您認為我們該如何掌控自己的電視生活? 【特邀嘉賓:賈磊磊】生活的內容一旦轉化成一種藝術內容,它就具有了所謂的普遍意義,進而影響到觀眾對生活的判斷。尤其是藝術作品所選取的生活原型,不具備更普遍意義的時候,這種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觀點就會對它的受眾産生誤導。當然,正確的認識,藝術的審美原則和生活的現實原則,區分真實的生活感受與藝術的審美感受之間的差異,才不至於被那些刻意編造的、虛構的東西所迷惑。我個人認為,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我會首先選擇閱讀文學書刊,其次是散步,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在不妨礙我其他生活的情況下,我才會選擇電視。我不會把看電視作為我生活中的“第一主題”,而只是把它作為一個輔助性的內容來處理。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不知賈老師是不是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與網友交流,您是否能夠結合今天的切身感受談談對互聯網新媒體文化的認識?你們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對我們的電視生活産生了什麼樣的衝擊和改變? 【特邀嘉賓:賈磊磊】我覺得通過今天的談話,我最深的感受是一種過去沒有體驗過的交流的心理。在不太準確的意義上講,我感到這種交流方式在對話雙方存在著一種不平等。這就是説,我們在明處,真名實姓,而我們的對話者卻在暗處,我們不知道它來自何方,他是誰?我們只知道他的腦子裏有一些各種各樣的想法,通過互聯網這樣一種奇特的方式和我們進行所謂的對話。坦率的講,我們面對的像是整個的未知的世界,而我們的對話的另一方,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互聯網的發展對我們的電視産生的衝擊僅僅是個開始,在將來這種衝擊會越演越烈。其實,最根本的改變就在於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人不只是傻乎乎的坐在那裏看電視,而開始在網絡上與人們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就像我們今天所進行的這種陌生的對話,不知道它會對我們的生活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但是也許在另一個網站上,人們正在昏天黑地的談戀愛,或是在瘋狂的購物,網絡就是這樣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許有一天,我們就像現在離不開電視一樣,同樣會離不開網絡,到那時候我們的生活也許就真正進入到了一個網絡化生存的時代。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老師是否能結合電視批評現狀談談我國當前電視批評所面臨的問題?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批評應當建立自己的學術規範,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現在電視批評大多數由於對一部具體作品的分析和評價而缺少那種具有歷史視野和學術背景的文化批評。應當説現在媒體上還缺少一種純學術的批評陣地,大多數媒體把批評等同於評論,又把評論等同於讚揚,有時把讚揚又演變為吹捧,從而喪失了電視批評的文化品格,也失去了電視批評的學術尊嚴。應當説,電視批評應當成為一種具有獨特語言規範和學術內容的嚴肅的事業,而不應該把它與商業性的廣告和一般的時事評論混為一談。電視批評的真正繁榮還有待於中國整個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從而才能夠使電視批評這個生長在整個文化土壤上的大樹茁壯成長。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在《電視批判》欄目開辦之初,賈磊磊老師曾經為我們的“電視批判”釋名,現在您切實地參與了我們的論壇,並可以看到我們已經完成了二十期的話題討論,您認為我們所做的是否符合您當初對“電視批判”欄目的理解?您對我們“電視批判”欄目的發展有什麼希望和建議? 【特邀嘉賓:賈磊磊】現在應該做的比我當初設想的要好,《電視批判》的學術品位和深度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對話式的網站,而且逐漸匯聚了一批國內很有建樹和成就的學者,《電視批判》體現了它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同時也體現了它與網友的高層次的聯絡。我希望,《電視批判》能夠保持它已經形成的學術品格和先鋒地位,在電視批評領域開一代新風。同時,能夠與當時播出的電視節目形成互動,使網友和觀眾在《電視批判》這個欄目裏形成更為密切的交流和聯絡,從而促進整個中國電視文化的健康發展。
責編:邢立雙
|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