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生活?—《電視批判》第21次論壇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2-12-29 16:50:56 |
|
網友與嘉賓的交流與互動
【yq117】請問兩位專家,電視文化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她是否具有多元化的特徵,這些特徵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特邀嘉賓:陳曉明】當然具有多元化的特徵,這主要是由於參與製作電視節目的群體,他們帶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審美趣味,不同的文化背景。電視節目的受眾也同樣如此,他們會構成一種互動、衝突或碰撞。那麼,多元文化是不可避免的。這裡講的多元文化是廣義的多元文化,狹義的多元文化概念是指政治文化,這裡我們不做深究。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當然是一種多元文化,它的多元性主要表現在它的多種滿足的內容,它既有給成年人看的時政新聞節目,也有給小孩看的兒童節目,還有給老人看的休閒節目。從節目的內容來説,它滿足了我們這個社會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它的功能比其他的任何一種配體都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所以它的功能的多樣性使它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所謂多元化,我們的理解就是它不是僅僅圍繞著一個主題、一個內容、一種風格,而是由各種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風格來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這正是電視多元文化的基本特點。 【yq117】我認為,兩位專家講得都非常客觀,也很符合現實。“多元文化”在我國大眾的心目中,所表示的就是文化傳播中的多種形式、多種不同聲音、多層次的社會群體。我們所指的多元文化,無非是説人們的生活改善了,文化素質普遍得到了提高,對各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在接受和理解上,出現了不同的、多層次的認識和需求,這就要求我們的電視媒體以及其他文化傳播媒體,需要不同的表現形式,來適應大眾的多元化口味 。
【yq117】請問賈老師,既然電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伴生之物,它的影響力是通過內在的本質,還是通過其表現形態來贏得的觀眾?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的影響力是通過它豐富的表現形態所展現的具體內容,對人的生活産生影響,這就是説不存在一個脫離了表現形式的內在本質或是一個脫離了內在本質的表現形式。所以,電視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yq117】您講的富有深刻的哲理性,也及具富有深刻的內涵。我覺得這就是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我們的任何一種文化形態,都離不開這種具有基本屬性的客觀規律,離開了他就很難想像出他存在的價值。
【土耳瓜1】陳老師,我建議多放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我想這會使我們的年輕人中少些玩世不恭的無業遊民。 【特邀嘉賓:陳曉明】這位網友的建議很好,其實,電視節目要做的具有教育意義難度是很大的,因為電視節目必須使人們自願去觀看,還能夠看進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其實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也是一個理想化的要求。我們現在大部分的電視節目還只是流於娛樂,如何寓教娛樂還是要下功夫,當然這個教育意義不能弄巧成拙,把觀眾嚇跑,那就適得其反,那就連節目都沒人看了,看了也反感,起不到好的作用。 【yq117】由於人們所處的客觀環境有差異,所以出現了一些對文化價值的不同判斷,我們的文化到底為誰服務,代表哪些群體,這是一個文化學者和傳播者應該首先回答和定位的問題。不介入社會實踐,甚至游離于我們的現實生活,超越于我們所處的時代,對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文化所起的作用,就會脫離客觀現實,脫離人民大眾。大眾文化是面向社會的文化,是符合多層次文化需求的文化。這就是我對大眾文化的一點粗淺的理解。
【高正奎】現在有很多電視臺看到這節目很受歡迎,就自己也辦一個,根本沒有什麼自己獨創的,我們怎樣理解這“學來文化”對電視本土文化的影響? 【特邀嘉賓:陳曉明】模倣是文化創作的初級階段,有時候是因為懶惰,有時候是因為資金不足,有時候是因為創造力不夠,所以在這種階段它去模倣是不可避免的。確實,電視節目的獨創性難度可能要大於小説寫作或詩歌創作,它需要綜合的素質,當然,最重要的是大文化的環境。
【童年71】弗洛姆説: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一種空前的社會試驗,這個實驗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娛樂消費(這只是一種消極的作用而不是像幸福和快樂那樣起積極作用)是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人類生存的辦法? 【沒落的騎士】電視有此趨向,但花費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 【綠極極】事物的兩面性,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好比現代化的機器,既要它為我們服務,也不要成為機器的奴隸。 【童年71】現在,種種樂趣的滿足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了,在工業國家裏,起碼是半數人口都能真正地去滿足自己的樂趣,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請問電視起到了這個作用了嗎?請問專家怎麼看? 【綠極極】真的嗎?回答一定是否定的。這是你的想法,沒有得到證實!生活和生存始終都在我們的周圍,你的觀點是對的,但你考慮得很偏激。 【童年71】字面給出的信息是你較偏激和武斷,那請你先給我們一個得到證實的結論。 【特邀嘉賓:陳曉明】確實,後工業化社會在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是消費社會,城市化也是一個消費化的過程。消費娛樂確實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幸福承諾。比如説馬克思在構想未來共産主義生活的時候,他提到的是人們想畫畫就畫畫,人們想釣魚就釣魚,這也是蠻娛樂的。所以,娛樂消費沒有什麼錯,也並不意味著人類就變得無聊了,在無聊與“有聊”(肩負著拯救歷史的重任,面對歷史的災難)之間,娛樂消費的無聊可能還更好一些,你認為呢?這與其説是一個解決人類最後生存的方案,不如説是人類最後的安慰。關於樂趣的滿足在發達國家是不是第一次,我想可以這麼認為,確實過去娛樂消費是少數人的,特權階級的事情。現在消費娛樂貧民化、大眾化了,不止是在發達工業化國家,就像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能夠娛樂和消費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想,這是進步。
【童年71】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請問兩位老師,電視的職責是什麼?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既要描述已發生的事,也要描述可能發生的事。既要按照真實的原則記錄歷史,也要按照美學的原則表現生活,這就是電視的職責。 【綠極極】更全面、簡捷的認識世界,通過聽覺和視覺——我們認識世界最主要的手段,學習和了解我們身邊的、外面的東西。
【百姓茶館*農民】電視媒體監督普通老百姓,誰來監督電視媒體——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希望得到權威的回答! 【特邀嘉賓:陳曉明】從理論上和理想的角度來看,應該由普通老百姓來監督,當然這要假以時日。 【百姓茶館*農民】我們是否有這個權利? 【yq117】媒體監督社會,社會公眾監督媒體,只有公眾的監督才能有大眾的文化,大眾是媒體監督的主體。我們的《電視批判》大概可能就是基於這種認識所應運而生的。
【yq117】11月18日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的廣告招標,聽説是達到了33億元,這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因為現在我國的主要新聞文化媒體,由於文化體制改革的滯後,他們從行政體制上可能還是隸屬於國家,需要國家投入一定的經費;另一方面,借助媒體的優勢取得一些資金,以便更好的發展和繁榮自身的媒體。這就帶來了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媒體的責任是否適應公眾的需要。媒體的社會效應是否佔主導地位。 【高正奎】電視文化的多樣性是不是基於今天我們生活的多樣性?假如是,那麼我們的生活對電視又是如何改變的呢? 【特邀嘉賓:陳曉明】當然,開始是電視有力地影響著生活,當我們進入了一個媒體充分發達的時代以後,媒體與生活的等級是抹平了,生活本身具有了符號化的意味,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確實當代生活變化迅速,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它的發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變化是劇烈的,落差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國當今這種多樣性和複雜性內在的差異是前所未有的,它確實給電視節目的製作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源。其三,我想發達的還有這樣的意思,生活本身具有傳奇性,這些傳奇的事件引起的媒體,引起充分的興趣,我們看到媒體追逐生活的傳奇性。比如説,哪一個打工仔通過艱苦奮鬥變成老闆,一個農村小姑娘到城裏變成了白領麗人,還有各種各樣的奇跡,以及一些悲慘和不幸的故事,所有這些都成為媒體所熱衷的資源。通過媒體的表現,仿佛我們的生活真的是多樣化和傳奇性,真的是飛速發展,奔騰向前。
【童年71】賈老師,生活是美的,電視怎樣來發現美,創作美呢? 【特邀嘉賓:賈磊磊】發現的實際上講的是把生活中美好的事情通過電視呈現給觀眾,這是電視傳播的一個重要職能。創造美,等於是把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美的事物,經過電視的手段創造出來,呈現給觀眾。雖然他們給觀眾造成的似乎是同一種美的享受,但實際上電視所發現的是新聞的美,電視所創造的美是一種藝術的美,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電視所創造的美。也就是説,怎麼樣使我們的電視更具有獨創性和完美性,才是實現電視傳作的美的重要途徑。
責編:青葉、立雙編輯整理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