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評的規範和標準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劉老師,您能談談對媒介進行批評時,應該遵循的規範和標準嗎?
【特邀嘉賓:劉建明】媒介批評不僅有一定的規範與標準,而且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社會價值觀。媒介批評不應是隨意的、主觀的或不負責任的。媒介批評的規範一般包括(一)時空通觀的規範;(二)整體照應的規範;(三)效果實證的規範。媒介批評的標準有兩個,一是意向標準,即對媒介現象的思想傾向作出批評或評論,包括是非標準、倫理標準、歷史標準和法律標準;二是再現標準,是對媒介行為和媒介作品的表現形式作出評論和分析,包括媒介及其作品的完美度、欒軼玫(左)、邢立雙(中)、張金嶺(右)
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作品形式的獨創性、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與優美程度,等等。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劉老師,媒介批評的思維方式有幾種,您能跟我們談談嗎?
【特邀嘉賓:劉建明】媒介批評的思維方法對不同的批評者可能有不同的選擇,但大體不能超出下列三種:一是,結構主義的方法,二是,系統論的方法;三是,定量與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媒介批評中,這三種方法可能同時結合在一起運用,也可能單獨運用一種方法,也可能使用兩種方法。還可能使用一種方法為主,另一種方法為輔。方法是靈活的,在批評實踐中還可以創造新的方法,不能墨守成規。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劉老師,您做過媒介批評方面的研究,今天您能跟我們談談媒介批評的主體指的是什麼?
【特邀嘉賓:劉建明】近幾年我初步對媒介批評有所探討,發表了10幾篇論文和一本專著。媒介批評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正是指批評的主體分佈在社會各個領域,其中主要有受眾、新聞傳媒的管理者、業界人士、傳播學研究者。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劉老師,您能跟我們談談媒介批評的內容包括哪些呢?
【特邀嘉賓:劉建明】媒介批評的內容和媒介批評的標準可以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構成了媒介批評活動的主要指向、目的以及批評的出發點。就批評內容來看,主要有媒介的管理批評、法治批評、專業批評和評選批評。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電視批判屬於媒介批評範疇,二位老師都是第一次作客電視批判,能談談今天的感受嗎?給我們提一些建議可以吧?
【特邀嘉賓:劉建明】電視批判作為媒介批評的分支,是最重要、最有生氣的媒介批評領域。因為電視的影響大,對社會的影響深度沒有任何媒介可以和它相比。另外,電視集中了多種媒體的特點和優勢,節目製作的難度大,出現問題的概率相對也大。開展電視批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提高電視節目質量的主要途徑。
【特邀嘉賓:劉建明】開展電視批判需要經常化,成為電視工作者提高業務素質的一項學習任務。開展電視批判需要加強批評理論的修養,掌握電視批判的基本原則與方法,但又不能總是停留在坐而論道階段,應當結合具體案例、具體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樹立正確的電視批判觀非常重要,每個參加電視批判的人和涉及的作品的作者,都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他人的不同意見。無論是肯定或否定的意見,都應當受到歡迎,對確實錯誤的意見本著"雙百方針"的精神開展誠懇的批評與反批評,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董老師,您能就目前談話類節目多而質量不高給一些建議嗎?
【特邀嘉賓:董關鵬】最主要的是盲目克隆,這是目前發展的致命傷。原版的被克隆以後,已經面目全非,就像被嚼得很久的口香糖……談話節目實際上是一個現場的自由溝通的過程,但並不等於漫無邊際,也不能不給出至少具有指導性的結論。中國有的談話節目看完以後,就是讓人不知道本來知道如何應對的事情現在該怎麼做?談話也不該盲目煽情,眼淚的戰術是不能夠久遠的。我們欣喜的看到,最早先的一些節目已經進入黃金時期,沒有停滯不前,選題上至少開始涉及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如果是一味的克隆,現在西方電視屏幕上也已經出現了更新的形態,借問各位策劃界的同仁,你最近及時關注了嗎?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在協調經濟效益與節目的文化品味之間的關係方面,請問老師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特邀嘉賓:劉建明】就我個人的觀點,經濟效益好的節目能夠做到文化品位更高一些。任何電視節目都應當是藝術品,要在選材、製作和文字解説上注入典型化、藝術化和文化底蘊。如果對那些經濟效益好的節目僅僅重視廣告商的興趣、以達到廣告商的滿意為標準,勢必降低它的文化品位,由於收視率低,市場效益不可能好,取得的僅僅是廣告經濟效益。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報紙需要思想家,二位老師能談談電視需要什麼樣的思想家?網絡需要什麼樣的思想家嗎?
【特邀嘉賓:劉建明】 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我認為,報紙需要的思想家和電視、網絡需要的思想家不會有什麼根本不同。一般的説,新聞媒體需要對人民和國家非常忠誠的工作者,他們具有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勇氣和決心;他們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和敏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辨別真偽是非,並且敢於説真話,實事求是地反映他們要報道和説明的問題。這樣的思想家必須了解國情民情,具有廣博的政治理論知識和修養,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也許人格的力量對於電視工作者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比如,對人的尊重、樸實、誠懇、説老實話、和藹可親而又有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都是電視工作者必備的思想品質。
閒話春節晚會文化現象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春節又快來臨了,二位老師能否就往年的春節晚會,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對2003年的春節晚會給一些建議,可以嗎?
【特邀嘉賓:劉建明】最近幾年中央臺電視的春節晚會,總的説節目質量還可以。春節晚會能夠體現祥和、歡樂、熱鬧的節日氣氛,就達到了目的,不能期望節慶節目具備很高的藝術水準,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這不是優秀藝術作品的評獎會,更不是優秀藝術作品的展示會,不能以高雅藝術品位的標準來衡量春節晚會的好壞。儘管如此,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仍希望春節晚會的節目應排練的更好一些,格調更高一些,藝術內涵多一些。以我個人之見,2003年的春節晚會需要增加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歌曲和曲藝節目,少一些粗製濫造的、缺少旋律、哼哼呀呀摸不著調的所謂流行歌曲;藝術家們要創作一批思想蘊涵深刻、充滿藝術匠心的相聲、小品、快板、大鼓等短小精幹的段子;把我國各種傳統戲曲的優秀片段拿來演出,但戲曲節目不宜拖得太長。
【特邀嘉賓:董關鵬】在國外的日子,會一直把看春節晚會當成找回過年感覺的機會,所以眼光一般不是很挑剔的。但是,我總是想誰都不能用一盤菜滿足各色人種的口味。我倒是希望總導演可以把不同類別的節目,分離開來,並有相應的事前宣傳。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在電視機前從20:00坐到午夜,觀看一台晚會。因為,我們現在找樂的可能性和機會太多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有人説網絡媒體不可能取代傳統媒體,那麼二位老師怎麼看待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特邀嘉賓:劉建明】我贊成這種觀點。網絡媒體有很多優勢,但其他媒體也有自己的優勢,各有存在的土壤和文化需要。他們之所以能夠並存,因為他們在傳播信息方面可以互補。比如,報刊適於發表深度報道和長篇研究社會問題的文章,有相當一部分讀者需要紙媒體,而電視很難承擔這個任務。我預測,網絡對電視將構成嚴峻的挑戰,在不久的將來寬帶普及並提高播放質量後,它和電視將不會有任何差別,二者可能融合為一體。
【特邀嘉賓:董關鵬】網絡媒體的時代其實誰也取代不了誰,而是爭著做大做強更重要的是做“全”的時代,網絡媒體挑戰傳統媒體就是讓廣播、電視和報紙增強互動的功能,對於復有經驗的國際媒體巨頭們大多都走的是跨媒體立體經營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