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與嘉賓交流春節文化感悟
【srilan】史博士,你好,你認為春節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哪些東西是永恒的?哪些方面是可以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不斷出新的? 【特邀嘉賓:史安斌】春節文化的核心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的中華性,這個中華性包容的是全球華人的文化,春節晚會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努力,這當中永恒的自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至於不斷完善的應當是我們剛才講到的全球本土化的這個元素就是中國當代的大眾文化如何在西方中心的文化全球化中表現出自己的特性——即“中華性”。
【srilan】請問史博士,如何認識春節晚會中關於本土文化與海外文化之間的關係。 【特邀嘉賓:史安斌】應該説春節晚會成為一種全球文化的現象,那麼全球化的理論中有一個新的發展,就是所謂全球本土化。例如肯德基裏賣米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春節晚會也不例外,它肯定會融入更多的海外的文化的因素,例如去年有一個李陽的學英語的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呢,我希望在今後的春節晚會中能夠邀請一些代表世界水準的藝術家(包括華裔的藝術家),這樣我們可以真正的讓春節晚會有一種全球視角,當然具體操作上不一定非要讓帕瓦羅蒂來唱意大利歌劇,應該在“全球本土化”方面找到一個切入點,這要看我們編導的智慧了。 【srilan】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海外女華人的禮服大都選擇旗袍。你剛才也講過,本來在國內不愛看春節晚會的年輕一代留學生也慢慢地把收看春節晚會作為必修課,我想問的問題是,海外的華人(各個層次)最想看到什麼樣的春節晚會。是更想通過歡樂的晚會了解祖國一年來的大發展,還是簡單地只要享受一頓自己親手包出來的(不管味道如何的)水餃?春節的儀式通過包餃子實現? 【特邀嘉賓:史安斌】在海外觀眾中,也有因為年齡和文化欣賞習慣的不同,他們對節目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我剛才説了,海外華人對春節晚會的氣氛比較看重,所以沒有國內的網友那樣高的要求,對節目的質量也比較包容。
【FM975】什麼叫春節文化,請史博士告訴我好嗎? 【特邀嘉賓:史安斌】春節文化是一種民俗、生活方式以及與春節有關的大眾文化現象的總匯,這裡所説的文化是比較寬泛意義上的,不知這個回答您是否滿意? 【FM975】現在的晚會給人的感覺老套,缺少新穎。而眾多的省級電視臺都改變那種形式,採用“無厘頭”的形式使氣氛更加活躍。史博士你認為春節晚會要借鑒這種形式嗎? 【特邀嘉賓:史安斌】你説的“無厘頭”文化是港臺的商業文化的一種體現,我覺得應該有所借鑒,但不應該完全克隆這種形式,否則就失去了我們自己的特色。我在海外遇到過一些來自港臺的觀眾,他們就喜歡大陸主持人這種落落大方、莊重典雅的風度。因此,這種“無厘頭”文化可以借鑒,但不應該成為一統天下的範式。 【FM975】也許“無厘頭”比較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黑雪39】史老師,就這幾年春節晚會的情況看,變化不是很大。你以為需要增加什麼新類型的節目為好呢? 【特邀嘉賓:史安斌】這位網友説的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我個人而言,我就分不清這幾年的春節晚會,因為他們在整體構思甚至在節目的內容方面有一些相似或重復的地方。另外,編導普遍都有求穩的心理,所以形式上變化不大。但我覺得,內容上出新是最關鍵的。剛才我説到,美國的NBC的週末的綜藝節目播了20年,形式上沒有大的變動,但它每週都根據美國的國內和國際的一些時事編一些喜劇節目,所以能夠吸引觀眾,所以內容上的出新恐怕是更重要的。 【FM975】晚會無非就那幾種形式,我們是不是在增加新類型的節目同時借鑒國外的經驗?(如央視的《幸運52》、《開心辭典》)
【黑雪39】史老師,你在國外看春節晚會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特邀嘉賓:史安斌】應該説,與我在國內看春節晚會心情完全不一樣。因為身邊的人不一樣,在國外我經常是與美國學生一起看晚會,所以要給他們作很多的解釋和翻譯的工作。春節晚會這兩年在包裝上一年比一年的豐富多彩,所以我的心情也非常的高興,因為這畢竟代表了我們國家的進步。另一方面,跟許多留學生一樣,看春節晚會也是我們寄託思鄉之情的一種方式。比如有一年看《常回家看看》,在場的很多留學生都非常的激動,這種心情恐怕是只有在國外才會體會的更深。
【高正奎】史安斌老師,你在海外那麼多年,説説海外的華人是如何過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的? 【hulunbeir】他們很盼著看春節晚會嗎?對晚會的評價很高嗎?是因為他們本身覺得這晚會確實很好還是思鄉情節所致? 【特邀嘉賓:史安斌】我覺得你説的思鄉情結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剛才説了,這可能是大家一年當中看到的唯一的中文的電視節目,所以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對節目的質量也沒有國內的觀眾要求那樣高。因為畢竟在國內現在可以看到的電視節目很多,而在海外看到大陸製作的電視節目還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此外,國外的生活相對比較平靜、寂寞,所以春節晚會的熱烈氣氛對於我們來説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調劑,讓我們想起了在國內的豐富多彩的生活。 【特邀嘉賓:史安斌】我剛才已經説了,因為春節正好是美國大學的春季學期,所以大家都很繁忙,沒有時間搞很多慶祝活動。但是,春節晚會是一定要看的,一般學校的中國學生會會組織大家一起包餃子,看晚會。如果時間和經費允許,有時還請到國內的一些名演員來與我們聯歡,或者組織舞龍和中國服飾展示等活動,吸引很多外國朋友來參加。
【高正奎】海外的朋友最喜歡春節晚會中的那些節目? 【特邀嘉賓:史安斌】作為海外華人來説,他們對晚會的評價與國內的觀眾沒有太大的不同。一般國內觀眾叫好的,他們也會非常喜歡。儘管由於在海外生活了多年,有些小品、歌曲中的時髦詞彙他們比一定能夠完全理解。對那些想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朋友來説,他們喜歡看那些中國民間的原汁原味的節目,比如京劇、民歌、雜技等等。
【瀘州的老窖】外國朋友也有過春節的嗎? 【特邀嘉賓:史安斌】我想你所説的外國朋友可能指兩種人:一種是在國外出生的華裔,他們的父母肯定想方設法要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另一種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籍人士,他們很願意參與到春節的慶祝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每個祖裔都把自己的節日作為向美國主流社會宣傳自己文化傳統的絕好機會,所以在國外過春節恐怕在這個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顯得更有必要。
【FM975】春節晚會不在是傳統意義上的晚會,而是展示中國在這一年當中發生巨大變化的縮影,史博士你認為呢? 【特邀嘉賓:史安斌】我很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們只能説春節晚會有這種縮影的因素不宜過渡強調,否則,就忽視了春節晚會。首先是作為一個娛樂性的綜藝節目的前提,至於你説到的縮影,我以為還是要以藝術化、娛樂化的手段來表現,否則還不如直接做一檔《東方時空》的節目更為合適。 【FM975】好象晚會上展示中國變化的節目很少。 【特邀嘉賓:史安斌】結束語:今天晚上非常高興與各位網友就春節文化作了交流,我主要是從一個研究文化學和傳播學的學人的角度,從一個海外觀眾的角度來對我所理解的春節晚會這種文化現象提出一些非常個人化的見解。春節晚會應該説是一個文化工業社會的獨特現象,它的製作、生産、消費、流通、包裝以及對政治、經濟、社會産生的影響都值得我們這些學者作進一步的反思,同時我們也希望與廣大的網友一起對這個文化現象作更深層次的討論。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也跟大家一樣,希望在春節晚會上,多樂一樂,看到自己想看的節目,但是我更多的把它看作是一種像包餃子一樣的文化儀式,這樣一來,恐怕心態上就比較平和了。最後,非常感謝央視國際再次給我提供與網友交流的機會,使我這樣長期坐在書齋裏做學問的人有了一個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謝謝大家!
【網絡主持人:絲路】今天是我們“春節文化網上談”第一次論壇,關於這個話題我們還將繼續探討下去。謝謝諸位網友,謝謝史老師。春節晚會因為你們的智慧與參與會更加具有文化內涵,讓我們共同愛護她、建設她!
責編:青葉、立雙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