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傳播觀念?—《電視批判》第16次論壇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2-12-29 16:54:38



觀眾需要什麼樣的電視語言?

【特邀嘉賓:王志敏】各位網友:你們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沒有,看電視這種行為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請你簡單地回答一下或者描述一下。
【etao13】電視剛開始的時候好像是默片大行其道吧!
【網友嘉賓:候軍】電影的原初是無聲片,對後來的電影研究和創作的影響非常大。
【etao13】我的意思是説電視語言是受電影默片的影響,因此它是以畫面作為其傳播的基礎。
【網友嘉賓:候軍】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對於電視而言,主要的功能是服務性,如信息傳播、綜合娛樂等等,但是與傳統的影像藝術追求是有很大距離的,甚至也有人認為電視非藝術,因此作為一種服務性媒介,還是以語言為主。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往往只見到畫面的熱鬧,而忽視了語言的基礎作用。
【yq117】請問朱教授,我認為您提出的語言是電視傳播的基礎的理論是站得住腳的,從我們人類的誕生那一天起,就是有了語言才使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且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是信息傳播,還是文學藝術,她都以語言為基礎,從事社會的生産和生活。那麼作為新時代的電視傳媒,她無疑是依託了文化的主體而發展為現代的電視文化。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但是,您提出的電視主要是人際傳播的社會信息傳播工具,而非視覺藝術欣賞工具的觀點,我認為也值得商榷,甚至我認為是不符合時代文化的發展趨向。 

【網友嘉賓:趙鵬華】請問朱老師,在紀錄片的拍攝中從來都是先拍攝後構思(也就是您所説的建立語言系統),如果製作程序相反的話,我們叫它專題片。您如何解釋?
【特邀嘉賓:朱光烈】先拍攝總還是有一個大綱,也就是説製作者內心有一種想法,這種想法實際上是一種語言構成的,如果你拍攝之前用文字列出提綱來作出計劃來,那更是語言的問題了,所以先拍攝後構思依然可以説這種電視節目的製作是以語言為基礎的。
【網友嘉賓:趙鵬華】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紀錄片的拍攝是沒有固定的大綱的,在記錄過程中,我們甚至不知道後一分鐘的故事進展是怎樣的。即使拍攝者內心帶著一個所謂的大綱,他這次拍攝的結果頂天只能算是一部記錄風格的專題片。所以我認為您的觀點在紀錄片這種片型中就顯得很無力!
【開往春天的地鐵82】電視基礎是語言和聲音的結合體,兩者都非常重要。只不過在不同的電視節目中,實用的比例不同而已。
【高正奎】請問電視畫面上的字幕能不能代替他的聲音?
【特邀嘉賓:王志敏】不能,在許多情況下,字幕是聲音的補充或確認,有的時候光聽到某個人的聲音,特別是他的語言表達、文學色彩比較濃的時候,或使用了古漢語的成語和專用術語,這個時候的字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説有了字幕就把聲音抹掉了。

【永遠的仙人掌】 請問二位老師:一些電視廣告很差,你們認為是創作人員水平的問題還是資金的問題?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覺得跟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水平不高有關係,在我看來,如果創作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水平再高一些的話,在他現有的基礎上應該能夠創作出比現在更令人滿意的廣告。

【網絡主持人:絲路】請大家列舉電視中語言運用有誤的實例與現象。
【網友嘉賓:支菲娜】比如有些談話節目,説著説著主持人自己就哭得一塌糊塗,這是讓觀眾聽語言呢,還是讓大家看她的愛心秀呢?
【熱情薯片】我想,主持人如果是真的哭,那可以説明場上的氣氛非常感人!
【高正奎】有的主持人很會煽情。
【熱情薯片】我相信,如果是這樣真誠的主詩人,情感那樣自然的主持人,我們一定會喜歡的。
【網友嘉賓:趙鵬華】大部分是由於電視製作者本身素質差造成的。
【網友嘉賓:候軍】一時想不到具體的例子,但從大體上看,有這麼一些問題,比如主持人在採訪的時候,居高臨下,不尊重觀眾;有的又太“謙虛”,沒有主控節目進程的能力,説話太“軟”;有的煽情,可意圖過於敏感反而叫人反感;還有某些特定欄目的主持人,在專業常識上還出錯兒……總之一個真正成熟、大氣的主持人,剛柔並濟的那類,實在不多見。
【網友嘉賓:梁麗華】比如,很多的紀錄片並不是真實地記錄,而是貼一些事過境遷或境未遷的環境畫面或者導演曾經發生過的事。在這裡,語言的解説敘述很難相配合。畫面無法象語言一樣真實。

【etao13】請問朱老師,現在的電視觀眾需要什麼樣的電視語言?
【特邀嘉賓:朱光烈】這裡的電視語言可能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一些電視學者所主張的聲畫結合以後的表意系統;一個意思就是我們現在説的電視理念的傳統語言,對於聲畫結合後的表意系統的電視語言,當然我們應該儘量的做到聲畫結合,聲畫結合的這種電視語言,聲音、傳統語言和畫面相互配合組成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場,給我們豐富的信息和藝術的享受。後一種語言就是電視傳播當中的傳統語言,現在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大致説來比較貧乏,比如説:主持人上臺總是愛用非常非常這樣的詞,還有一些語言穿衣戴帽,概念化很籠統、不形象,電視理念的傳統語言使用應該是準確的、生動的、活潑的,應當言之有物。既生動又老老實實,當然還應該儘量的和畫面相互配合。這類問題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需要一篇很長的文章才可能説清楚。
【熱情薯片】我比較喜歡電視劇和電影,是否也可以讓兩位教授根據聲畫結合論,提一些建議?
【熱情薯片】聲音和畫面能夠讓我們通過電視機看到最最美好的東西。詩人可以用筆來寫出千古絕句,讓人在讀完幾句詩後,就能想起長江、黃河,我認為電視的聲音畫面,應更給人以超越!
【開往春天的地鐵82】説的好!
【網絡主持人:絲路】薯片説得好,很有詩情畫意,我想聲音與畫面的雙美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熱情薯片】我覺得電視中能夠出現的聲畫是取自很多靈感的創作,它可以像雕塑家,在不知不覺中用最好的、最貼切的材料,完成自己心中美好的夢想!
【網友嘉賓:梁麗華】語言與影像各有所長,語言有高度的概括性,也能讓人産生無限的聯想,假如我們用一段影像去圖解一句唐詩,那無疑是一件大煞風景的事。而有一些影像所表達的東西也是語言無法表達的。
【網友嘉賓:朱海峰】薯片同志好!我認為電視從前、現在、以後都不可能超過唐詩中對長江、黃河的絕佳表達,那已經到頭了。
【網友嘉賓:支菲娜】你這話太絕望了,難道我們只能活在唐詩宋詞之中?如果電影或電視讓你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你認為怎樣?
【網友嘉賓:朱海峰】身臨其境,應是我想象中的感覺。詩給了我無限的想像和感覺,畫面做不到。
【熱情薯片】我覺得這樣是否可以把名詩,配名書法家的作品貼到電視畫面上,再配名主持人的説解,攝像師的靈感,再配名音樂家的靈感、名導演……同時放在電視面畫的幾分鐘裏去放,不知會不會有感覺?這就可以説明,電視可以有融匯多種物品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能夠把它想得太簡單!
【網友嘉賓:梁麗華】哈哈,薯片説的就是典型的綜合論的表現。
【yq117】在這裡,我想就有的網友提出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觀點,談點自己的看法。電視文化和文學藝術,她們表達語言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作為電視文化中的各類欄目和她們的表達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生動形象的運用了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作者根據不同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運用了不同的語言表述方式,其中有對話、獨白等語言的運用,無聲的畫面和有聲的語言,都是為了提升視覺和聽覺的教化和傳播效果,都是為了追求聲畫意境的完美表達,輕視語言和不重視畫面語言,都不利於電視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網友嘉賓:支菲娜】請問王老師,中國有些電視節目帶有説教的色彩,是不是中國的受眾教育水準決定了製作水準?從另一個角度,是不是説明了製作者還是很考慮受眾的?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覺得倒不是因為中國廣大受眾還處於教育低水準,而是節目製作者低估了廣大受眾的接受水準。因此,應該説,對受眾需求的考慮不足。至於説電視中的解説囉嗦問題,抓不住要點,不能簡明扼要,這是語言表達能力問題,語言修養問題,也是思考水平問題。很長時間以來,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不是單純的語言問題,幾乎跟他的思想水平是一致的。國內有一位畫論研究者説,一個好的語言學家就是一位好的哲學家。我雖然不完全贊成這個表達,但我覺得相當有道理。

【溫暖紅茶】朱老師,請問您王朔的痞子文學在電視語言中應用,並有了一定的影響,您覺得這樣會影響電視劇的發展方向嗎!那樣的痞子語言存在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網友嘉賓:候軍】我説幾句,王朔小説那類的痞子語言應當説很有魅力,很有平民氣息,也極富於時代感,頗有中國特色……把一些過分敏感的語言和內容拿掉,那種流利、反諷和通俗的言語腔調已經影響到許多電視節目,不光是電視劇,也包括新聞類節目(如《第七日》),形成一種“京味兒”言説,流行區域也不限于北京,我在南京出租車上聽當地廣播,也有很“京味兒”的,使我很驚奇。是一種值得思考的語言現象。
【特邀嘉賓:朱光烈】請問王老師:據説,在電視界討論語言與畫面的問題之前,電影界就已經討論了這個問題,請王老師介紹一下電影界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並且請王老師評論一下在電影當中語言與畫面的關係與電視中的語言與畫面的關係有什麼異同?
【特邀嘉賓:王志敏】在電影中有一個“電影是不是一門綜合性藝術”的問題。電影的綜合性問題還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聲畫關係的問題。
【網絡主持人:絲路】請大家談談朱老師提出這一命題的意義何在?
【網友嘉賓:朱海峰】很好很好,搞電視的以特殊的表達工具“電視畫面”來驕傲,來自持,已經很久了。覺得與眾不同,其實它們被這種優勢所自欺,提出語言文字的重要性,讓大家更了解電視傳播的本質,更真實、更自然。

【特邀嘉賓:王志敏】朱老師:一個人對自己所持的觀點的堅信程度是不同的。我就是如此。我對自己的觀點,有時堅信,有時不太堅信,甚至懷疑。從您的文章來看,您對您文章中所表露的觀點是堅信的。您懷疑過您的觀點的正確性嗎?還有,朱老師您考慮過沒有,既然您提出的不過是一個學術問題,為什麼您的觀點卻受到了人們的激烈批評?為什麼您的觀點有不少人都不太贊成?
【特邀嘉賓:朱光烈】您的前一個問題在回答上一個問題時已經講過了,關於為什麼我的觀點受到激烈的批評的問題,我的理解是人們普遍的生活的習慣支柱,對那些習以為常的事情無條件的予以承認。人們還對於新奇的事情投入太多的關注,電視畫面就是一個非常新奇的事情,在電視之前出現過廣播,廣播只有聲音沒有畫面,有了畫面人們就感到非常新奇,於是就很容易把畫面的意義看的過大,所以在80年代中國電視學術界就提出了電視傳播以畫面為主的觀念,而且被整個中國電視界所接受。當我提出不同的觀點的時候,引起了強烈的反駁,有的人甚至於拍著桌子説:以語言為主,只辦廣播好了還辦電視幹什麼?我在我的文章裏面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方,中國古代有一個故事,一個財主請匠人改了一幢高樓,他登到最高一層觀看感覺非常好,他斥責匠人為什麼還要蓋下面那幾層?我只要最高這一層就可以了。這個財主就不知道高樓的興起是建立在低層樓房和地基的基礎之上的,他只關注到了最高一層的新奇。美麗的花也是這樣地,人們觀賞它的時候注意力也都在花上,往往對於它的根和莖不太注意,學術研究一定要撥開這些表面的新奇,看到深層的基礎。要進行這樣的研究,必須需要普遍的求異思路,和普遍的知覺能力另外還要有廣闊。視野、開闊的思維,這樣才能衝破一葉障目的局限。

【yq117】我覺得,今天晚上的話題,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作為電視人、文藝工作者,應當確立一個什麼樣的,賦有時代精神特徵的電視文化傳播觀念。請網友嘉賓和兩位專家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嗎?
【網友嘉賓:趙鵬華】我認為作為一個電視工作者,首先要誠實地面對觀眾;其次,掌握高水準的傳播方法,是電視人永遠追求的目標。
【特邀嘉賓:王志敏】在電視文化傳播觀念的問題上,我覺得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因為我認為,電視傳播的現狀並不是令人滿意的,可能我們每天在看電視的時候都很高興,但有時也會有感到非常憤怒的時候。比如説,我看一部電視連續劇,當我對劇情中的人物和劇情的發展産生了強烈的關心,我發現創作者就開始拖延解決問題的速度,他慣用的手法是橫生枝節,可能十五集就可以結束的作品大概需要拖到二十集或者更長。我覺得,在這裡經濟因素已經轉變成了藝術因素,電視劇的製作者參加了廠商和老闆的利潤分紅。根據我對現狀的了解,我估計在不久的將來,電視傳播狀況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具體點説,前不久,電視節目仲介紹過兩項與電視有關的科研成果,一項是電視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可以中途去打一個電話或者去上衛生間,回來接著看,另一項是,觀眾可以跳過電視劇中的廣告插播。我覺得這兩項發明對於改變電視傳播狀況是帶有革命性的。除非我們拒絕這兩項發明。

【網絡主持人:絲路】請大家談談朱老師提出這一命題的意義何在?
【網友嘉賓:朱海峰】很好很好,搞電視的以特殊的表達工具“電視畫面”來驕傲,來自持,已經很久了。覺得與眾不同,其實它們被這種優勢所自欺,提出語言文字的重要性,讓大家更了解電視傳播的本質,更真實、更自然。
【熱情薯片】電視還是一種藝術,畫面是它美的所在!
【網友嘉賓:朱海峰】我也希望電視的表達是一種藝術,但由於電視的本質,藝術性只是它能做到的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希望畫面是美的,和你一樣。
【網友嘉賓:梁麗華】我認為這一問題的意義在於,它讓語言在電視傳播中的問題又重新回到了我們關注的視野中,在理論的爭鳴中絕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網友嘉賓:候軍】意義很深遠。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起點和開端,挑戰我們的習慣性觀點和固有的思維模式,這是最重要的,批判與反思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習之而不察的現象用新的眼光去觀照,哪怕新的觀點依舊需要商榷和反省,但是一種提出、討論、反省、批判的良性循環就這麼進行下去,就是益己益人的。我們在庸常的生活裏,經常是“無明”的,昏昧的;但一個激發性的問題的拋出,至少會使我們獲得瞬間的清醒與質疑,這是認識不斷前進的前提。
【網友嘉賓:支菲娜】我認為,朱老師提出的這個觀點不管怎麼講給我們這些與傳播有關的人以當頭棒喝的感覺,不管是一棒打暈也好,還是一棒打醒也好,至少使我對從前的觀點産生了質疑。
【yq117】我認為,我們的電視傳播觀念,最重要的是應該樹立“緊跟時代、不斷創新”的電視傳播觀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電視文化應該適應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因為這個世紀將是我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我們電視人和文化藝術工作者,站在時代發展的最前列,心裏應該時刻牢記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大力弘揚奮發有為、昂揚向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偉大時代精神,奏響新時代的樂章,為新世紀、新時代、新階段和新目標新任務,為民族的復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責編:青葉、立雙編輯整理

 共4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