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主持人:絲路】王老師:有學者説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對此表示喜憂參半,不知您如何看待?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們應該想一想為什麼會有所謂的“讀圖時代”的到來呢?為什麼語言和繪畫幾乎都存在了幾萬年,文字存在了幾千年,我們在絕大多數時代讀的都是文字(沒有文字就不能讀),而並不是所謂的“圖”呢?因為,那個時候對圖還達不到“讀”的水平,大概只能保持在懵懵懂的“看”的水準。我估計,有了文字以後,才有“讀圖”的可能性。但受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很大。圖片印刷技術的現代化使得“讀圖”越來越容易了,越來越普及了,電影、電視、計算機複製技術、數字技術和網絡傳輸使得“讀圖”、“讀影”更加便捷,易如反掌。我沒有考察過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讀圖”這個詞彙的。大概就是近年來的事情。
作為我們民族的文化語言,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語言、科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主體,離開了語言,我們的物質文明、文化文明就不可能發展,我們的時代也不能前進。語言是一切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基礎。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發展都離不開文化這個主體,那就是文化的語言。
【etao13】怎麼來解讀“圖片”呢?
【特邀嘉賓:王志敏】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一定之規。創作者可能是有某些意圖的,但我們不一定能夠準確的理解,但確實有這樣的時候,我們突然對某一個畫面有了理解,而且我們會感覺到我們的理解是非常準確的,勿庸置疑的。
【網友嘉賓:朱海峰】我贊成“地鐵”的觀點。之所以爭辯,是因為圖像是電視基礎的觀念很盛,這需要商討。
【網友嘉賓:梁麗華】假如將來我們的電視頻道越來越豐富,其中很多是以視覺為主的,這個時候語言在電視傳播中的地位還有那麼重要嗎?
【etao13】現在的觀眾還停留在“聽”故事而不是欣賞(感覺)故事上,因此,專題片要比紀錄片受歡迎一點。
【開往春天的地鐵82】要是按照畫面為主論,看看那些卓別林的電影,哈,確實也很受人歡迎;要是按照語言為主論,也對呀!不然還要什麼廣播電臺幹嗎,這兩個例子有點極端了。
【特邀嘉賓:王志敏】卓別林的影片裏也有字幕,也有語言的成份。完全沒有語言成份的影片,這部影片的感人的力量,它的構思也要受語言存在的支配。如果沒有語言(語詞語言和文字語言),影片的構思和創作是成問題的,影片的觀賞和理解也是成問題的。不懂得任何語言的人看不懂卓別林的片子,更不要説創作。再説,卓別林電影的那種形態已經成了一種歷史的形態,語言這一個成份現在已經無可置疑的加入到電影當中,這一點是不可逆轉的。除了個別的探索片以外,但那僅僅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性,這一點也能夠説明語言在電影中有多重要。
【網友嘉賓:支菲娜】所以,我一直認為,討論誰重要不是關鍵,也很難説誰是基礎誰是從屬,難道能説眼睛重要,耳朵就是從屬嗎?
【開往春天的地鐵82】對,我非常同意。我覺得我們接下來不應該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個沒完沒了!
【高正奎】我想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一部很優秀的電視作品帶給觀眾的不僅是視覺上享受,同時也有聽覺上的享受。
【網友嘉賓:支菲娜】如果電視的語言退化,就會像人的語言也退化了一樣,那麼人都變成啞巴了!
【開往春天的地鐵82】只有人的語言先退化,才會導致電視的語言退化,而不是電視語言的退化會導致人的語言退化。
【網友嘉賓:梁麗華】哈哈,當然我們已經遠遠超越了默片時代了。
【熱情薯片】我認為,有的時候,很難解釋我為什麼會喜歡這幅圖畫、這種音樂或這種感覺?但是我就是喜歡,而有時我會不理解它竟然還是一種語言!如看煙花、聽外文歌曲時,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感動?
【etao13】呵呵,那是你沒有上升到理論的層面。我也一樣,所以才想聽聽專家怎麼説。
【熱情薯片】我覺得藝術有時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朦朧的感覺。我認為,有時無法用語言來解釋看到的和聽到的事,卻使自己很感動!各種藝術中是否都真的都有語言存在呢?還是美麗的東西有時可以是朦朧的?
【特邀嘉賓:王志敏】喜歡一種東西而不能解釋自己喜歡它的理由,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審美現象基本上都是如此。包括我們喜歡一個人,我們並不確切知道我們為什麼喜歡這個人。如美國的選民喜歡美國的某一個總統,並不意味著他對這個總統有多了解,很可能他了解了他就不喜歡他了。解釋喜歡某一個現象的原因,這個任務是美學的任務。
【etao13】王老師,您比較欣賞誰的美學觀點?我的教育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感性顯現”。
【特邀嘉賓:王志敏】美學史上許多美學家的觀點我都是很贊成的,但是,讓我贊成的觀點比較多的美學家有兩位:一位是康德,一位是席勒。還有英國的美學家博克,我也很欣賞,對我啟發很大。您的“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感性顯現”這個觀點我覺得比較籠統,難以具體化。
【etao13】王老師,我曾經試圖去學習您的那本經典之作,可惜沒能繼續。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不知道你説的那本書是哪一本?關於電影理論方面我有兩本書:一本是《電影美學分析原理》,一本是《現代電影美學基礎》,前一本我自己也覺得比較晦澀,後一本還流暢一些,但都不是專門討論畫面語言的。
【網友嘉賓:朱海峰】朱老師好,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個頻道,是舞蹈頻道或繪畫頻道,針對極少數很專業的觀眾,那語言的基礎作用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高正奎】我認為:不,我認為那樣的語言更具有挑戰性。
【特邀嘉賓:朱光烈】我們講電視傳播以語言為基礎,指的是一般的趨勢,也就是説大多數節目是這樣的。但是電視當中確實還有些節目主要靠畫面進行傳播的,你這裡提到的舞蹈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很多的體育比賽的轉播節目也是這樣的,這個問題與接受觀眾的多少無關,剛才我們講到了後現代主義的邊界不清、多元共生的觀念,其中就包含了在指出事物發展的趨勢之外,還必須承認存在有“例外”,像舞蹈和體育比賽轉播節目就是電視傳播以語言為基礎的一般趨勢的例外。
【開往春天的地鐵82】説語言是電視文化的基礎,這樣吧,讓咱們看看咱們的相聲,這不能不説是一類很強的語言的節目吧。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優秀的段子,讓兩個機器人去説和讓兩個人去説,效果能一樣嗎,任何時候都離不開表演和畫面啊!相聲本身就是一種表演藝術,表演藝術包括了聲音和語言,電視文化更是一種表演藝術啊。我很難承認聲音比語言重要,或者語言比聲音重要。我們都能隨口説出很多很多優秀的電視節目來證明各自的辯題,但是這樣就以偏概全了。
觀點的碰撞、思想的交鋒
【網絡主持人:絲路】各位網友嘉賓:請問你們同意朱老師的觀點嗎?請闡述你們的觀點。
【網友嘉賓:趙鵬華】關掉聲音看畫面這種試驗方式本身就存在缺陷,這種非正常的測試方式相當於把人變成了聾子。語言並不能替代原始的同期聲(如環境聲,人的哭泣聲,畫面外的爆竹聲響等等)。我相信,觀看這些畫面時,哪怕它是原始的素材,即使沒有語言的介紹,我們也能看懂大部分內容。
【高正奎】 我可以關了畫面聽電視,但是我不可以關了聲音看畫面,這是為什麼?
【特邀嘉賓:朱光烈】這裡實際上是兩個問題,前面關於實驗方法的問題這是一種分析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都是對研究對象的組成要素分開來加以比較分析,然後再相互聯絡綜合研究。因此,關掉聲音只看畫面是研究的一部分,不能説它是一種缺陷,至於説有原始同期聲的原始材料,雖然可以看懂,但是我們很難只是依靠這些材料,能夠編製成一部能夠讓大家看得懂的紀錄片或其他電視節目,讓大家能夠看得懂聽得懂,必須有語言的參與。
【網友嘉賓:支菲娜】我相信語言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更好交流才産生的,這不光出現在人類發展史上,還表現在嬰兒的生長上,以及電影、電視的生長上。
【網友嘉賓:梁麗華】從“以語言為基礎”這一點上來説,我是支持朱老師的觀點的,因為畫圖有它的模糊性,不能確切地表達某個事物。
【高正奎】但是在新聞報道中,有時畫面比語言更具有説服力。
【網友嘉賓:支菲娜】我還是比較喜歡觀看美麗的畫面,如果稻垣浩導演的作品沒有那些唯美的畫面,而僅靠那些枯燥的日本古語來理解,大家非瘋了不可。
【網友嘉賓:候軍】關鍵是區別電視作為一種服務媒介的功能,和電影在相當程度的藝術欣賞功能的不同,如果真要欣賞高品質的畫面,膠片還是上好的選擇,我以為即使在家裏看高清晰度電視,也難以與影院中欣賞膠片相比美。
【網友嘉賓:支菲娜】想問朱老師一句,您説的光看畫面不能夠理解電視內容是不是跟某些電視人的素質不太高有關?
【特邀嘉賓:朱光烈】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們更要看到,不管是在國內還在國外,電視傳播當中都存在著聲畫兩張皮的現象,暨南大學黃匡宇教授組織他的學生研究了國內外電視新聞兩千多條,發現所有的畫面被關掉以後幾乎全都能聽懂,只有一條聽不懂,但是這一條沒有有聲語言而是打字幕的。相反,關掉聲音只聽畫面,一條也看不懂,只有幾條可以模糊的猜到某些意思,這説明聲畫結合在很多情況下並不容易做到。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很多電視新聞裏面,比如説經濟報道,語言報道的是工業生産的成績而畫面卻是機器在轉動;語言報道的是農業或者豐收,而畫面卻是麥浪滾滾,這兩種畫面只能説語言的報道相關,但它不能配合語言的報道説明問題,這是典型的聲畫兩張皮。所以,畫面和聲音結合的不好,主要不是由於我們電視傳播者的業務素質低下,而是由於畫面傳播功能的低下,在很多情況下它沒法配合語言,共同完成信息傳播的任務。
【開往春天的地鐵82】我們的目的,是做出優秀的電視節目,傳播知識、文化和觀念,而聲音和畫面只不過是進行這種傳播的兩種途徑,語言離開畫面或者畫面離開語言都可以生存,也都可以傳播,但是只有兩者完美的結合,才能做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網友嘉賓:候軍】朱老師的觀點是説電視傳播的基礎是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字幕。如果我們把電視屏幕遮起來照樣可以聽懂電視,以往的崇拜畫面的觀點忽視了語言的基礎傳播地位。
【網友嘉賓:候軍】請問王老師:電影傳播的基礎是不是“語言”?如何界定電影的“語言”,它與電視的“語言”是一回事兒嗎?
【特邀嘉賓:王志敏】我覺得可以這麼説。我對電影的定義是包括電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