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引進類節目?—《電視批判》第13次論壇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2-12-29 16:55:59 |
|
關注老朋友間的關注
【主持人】關於引進類節目,兩位嘉賓一位是身體力行者,一位是密切關注這方面的教授,同時他們也是好朋友,讓我們關注一下兩位老朋友之間的談話。看他們就今天的話題有什麼交流的。
【胡智鋒】央視國際部是公認的從事高文化品味電視節目生産和創作的一個團隊,對於這樣一個團隊,您用什麼方式去進行管理?因為據我所知,這個團隊所涉及的工種完全不同於本土節目的生産的工種。您是怎樣將這些複雜的工種統一到一個團隊中來的? 【張子揚】引進世界上優秀的電視節目是央視國際部的業務實踐,我能置身於這樣一個團體可以説是一種幸運。這的確是一個特殊的團隊,有著很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廣闊的見識。我的同事們有的從事引進節目的經歷,幾乎與國際部同齡,更有一些至今還作為我們部門顧問的前輩,他們的資歷與中央電視臺同齡,這體現了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工作經驗的積累。對於我個人來説,與其説是一個管理者不如説是一個學生——國際部有許多專業人才,學歷不低!更有一些同事都是在海外學成歸來,更重要的是因為中央電視臺引進節目的開拓現實使我們的創作實踐由原來簡單的選、譯到現在的自派攝製組“環球旅行”,使得我的同事們有理性的準備和感性的行動,這種實踐也在不斷的開闊大家的眼界,再加上所有的人對理論的重視,所以我們在自己的實踐基礎上還出版了《電視節目論集》、《電視人手記》等多卷論文與散文的匯輯,這些都説明了這個團隊的基本素質所在,也為我們的實踐提供了理性的支持。再有,我的同事們都有著“再學習”、“繼續受教育”的願望,許多在職的有學歷的人員還在利用業餘的時間繼續攻讀新的學歷,以利於新的提高,同時,每年根據中央電視臺的計劃我們也安排優秀的同事去國外進行長期或短期的進修。比如:前不久,與網友們進行遠距離在線的王雪純。 此外,我們也重視不斷的提高我們的審美水平與能力,觀摩世界上優秀的藝術家和團體的演出,閱讀經典的和具有前瞻觀念的書刊也是這個團體的必修課程。只有從業人員的視野開闊、眼光銳利、思維活躍、理論基礎紮實,才可能在我們的引進節目的選擇與再創造上做到與時共進,永不落伍! 因為胡老師也是我們國際部的節目評獎的評委,他應該説了解我們國際部現有的欄目和節目的定位。請問胡老師,從研究的角度看,國際部節目未來的發展在欄目的構成、節目的類型和在不同頻道的分佈上還有哪些前瞻性的建議和高見? 【胡智鋒】非常榮幸,我作為央視國際部經常參與其節目評獎的評委,有機會欣賞到他們製作的大量優秀引進節目。目前,央視國際部的欄目構成、節目的類型品種以及在不同頻道上的分佈是歷史形成的,有些是跟國外的媒體或公司合作的,有些是通過各種渠道引入的。在央視的節目、欄目以及頻道的改革中,引進節目相對影響不大,保持了較大的穩定性。如老牌的《正大綜藝》、《環球》、《人與自然》以及各類譯製片等,不論是欄目本身的內容、形式,還是播出的時段和頻率,都相當的穩定,同時也擁有相對穩定的觀眾群。這是國際部穩步發展的優勢,我始終認為,改革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對於引進節目這一類涉及複雜的政治、文化問題的節目類型,應該有較為穩定的傳播方式和載體樣式。頻繁的改版不利於此類節目的穩步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本土節目和對外節目的日益豐富和進步,引進節目原有的許多優勢,如異域特色、新鮮感和對本土節目的這種啟發、引導等功能在逐漸減弱。面對這樣一種形式,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做相對應的改革也是必要的。我個人認為,名牌欄目在品牌的塑造和推廣上應進一步加大力度,特別是在媒體活動的組織上,與觀眾的聯絡上,應該更加活躍,這是一點。第二點,除優秀的故事片、電視劇等引進節目外,應該加大優秀紀錄片的引進力度,特別是中國觀眾所關心的重大歷史事件、人物等紀錄片。當然,一些代表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優秀的其它各類節目,也應該在我們的引進視野中。至於頻道分佈,以央視一套為主體,央視八套為輔同時穿插在其它各個頻道當中,這樣一種格局還是不錯的。只是具體的節目、欄目的播出時段和頻率應該考慮觀眾的觀賞習慣,按照觀眾的需求作進一步的調整。
【張子揚】我想問一下胡老師:我們在實踐當中一直在堅持引進節目的質量應該是高品味的,因為電視是一個大眾傳播的媒體,如何理解電視的大眾化和引進節目的高品位之間的關係? 【胡智鋒】張主任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是中國電視引進節目未來發展所應該關注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大問題。表面上看,電視是一個大眾傳媒,而且始終與通俗聯絡在一起,但央視國際部的引進節目卻始終堅持高品味的文化追求,似乎這兩者之間是一對矛盾,因為一般的説來,大眾化、通俗化和雅文化、高品味是對立的、衝突的。但是,對於引進節目而言,情況似乎有所不同,因為引進節目不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異域特色,這種異域特色本身對於大眾來説就具有新鮮感,容易使大眾産生好奇和觀賞慾望。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放棄高品味的異域節目的引進,對引進節目而言,也許高品味和庸俗化的産品都具有異域特色,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去選擇高品味的節目呢?這不論對於社會還是對於觀眾個人,既有觀賞的價值又有積極的意義。所以,這兩者在引進節目中是可以協調一致的,這與本土節目的生産和傳播有所不同。
【胡智鋒】我注意到近幾年您多次表述過一種觀點,這就是關於“文化版圖”的思考。您這個“文化版圖”的提出是出於什麼動機?對於今天中國電視的發展,尤其是電視引進節目的建構,乃至對於整個民族文化的建構,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張子揚】這是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實踐過程中的一個思考,由於業務的特性使得自己在選擇域外節目,參加國際影視交易,與境外、國外的同行切磋、交流、合作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能力,進而也又有了另一層次的感悟:世界各國的電視節目作為藝術作品跨越時空的相互交流,使我們在熒屏上建築了一個多彩的電子“文化廣場”,同時,這個“廣場”又是個“商場”,電視節目以它特有的商品品位,以各種可能,為其推向著爭取著最大的利潤。每每在談判桌上與外方合作者就某類、某部節目的文化標準、具體價格緇銖不讓,斤斤計較時,便有感嘆:“文化份額”的佔有便是“市場份額”的佔有,反之亦然。隨之便更感悟到:這“廣場”、“市場”也是各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來自不同國家、民族的節目,集中了不同的政治、歷史、宗教、經濟等諸多文化因素,有如一個個不露兵器的軍團,通過衛星的傳送,飄然進入熒屏,佔據了電視觀眾的精神領域……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如何捍衛本圖文化的優秀傳統?如何弘揚本民族健康的精神氣質?——於是,便有了“文化版圖”的概念思考。
關注電視文化與跨文化傳播
【批判電視】請問胡教授和張主任,引進優秀的電視節目就是在引進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種文明不同的特質,揚棄不適宜文明,形成多樣化的新的文明體系,文明共存中必然有文明的衝突,怎樣處理好這個問題? 【胡智鋒】這同樣是個很大的問題,事實上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交往必然帶來不同生活方式,乃至不同文明的衝突。但是,在衝突中也有相互吸取、相互借鑒、共存共榮的一面。正如你所説,文明的評價尺度是不斷發展著的,很難説哪種文明比哪種文明更優越、更先進,只能説不同文明之間各具特色,各有其精華,也各有其局限。引進優秀電視節目在精神産品的交往層面進行文明的對話,可以形象、生動的溝通各種文明,形成文明與文明的對話。至於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我想,任何有眼光、有智慧的民族和國家都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這不是哪個個人可以隨意決定的選擇,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特定時代和特定情形中的一種選擇。 【熱情薯片】文明與文明之間的取長補短和小衝突可以讓我們不斷豐富、不斷進取,但滿清戲中特別明顯的“辮子”絕對是文明被破壞的最生動最形象的教材!
【批判電視】聽説胡教授是位頗有學術造詣的年輕電視文化學者,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您認為目前中國電視文化的研究是走在了電視發展的前面呢還是後面呢。 【yq117】我是一個普通觀眾,就這個問題而言,我認為,中國的電視文化的研究不存在走在前面和後面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電視文化和西方發達國家是有不同點的。我們的電視文化也在關注收視率,也在更注重它的實際效果和社會效應。正是因為這種電視的自我感覺和發展,卻忽略了電視的研究和它的發展趨向,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文化宣傳部門、電視人的思考。我們面對是新的世紀,面對的是現代化,面對的是未來,為什麼沒有人注重和研究我們的最強勢的媒體電視文化呢?這本身就值得我們做深刻的反思。
【批判電視】引進節目不是文化的對抗,而是文化的共存與對話,請問張主任怎麼看這個問題? 【張子揚】這個問題我很有興趣!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進行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精神産品的廣泛交流,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一個非常好的階梯。但是,在我們意識到對於文化版圖的固守與拓展的重要性後,更要看到文化的共存與對話的重要性。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更新了觀眾的精神生活品質,拓展了視野,啟發了思維,改變了觀念。面對電視文化跨地域、跨時空的傳播,傳統意義上的排斥與對抗既無力量且更無意義,我們應該欣喜地看到並擁抱多彩、多元的新文化生態時代的到來。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現實面前,如何鞏固本土文化的個性根基,使本土文化之樹更具蔥蘢秀色地立於世界文化之林,這當是中國電視從業人的實踐課題之一。 有人説,未來世紀的競爭是軍事的、高科技的、亦還是宗教的。其實,在這一切的角逐沒有變成衝突的前提下,所有的競爭應該是文化的……而文化的競爭不是靠排斥和對立來實現的,它需要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和方法,使得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進行比較、溝通和理解。這就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惟有這樣,和平與發展的大主題,才能在未來的世界裏延續和發展,這也是引進電視節目的必然前提。 【一月樹影】謝謝張主任的回答,只有對各種文化表現出寬容,人類才能和睦相處,人類文明才能發揚光大。權威批評家哈拉爾德 米勒寫過《文明的共存》批評了“文明衝突論”,您贊成他的觀點嗎?引進節目中怎樣處理好共存與衝突的關係? 【高正奎】未來應該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節目的引進不正是豐富節目的多元化嗎? 【黑雪39】我們引進節目是看到他的價值,那我們引進一些警匪片,恐怖片,是看中他的什麼呢?是票房收入嗎? 【無知の文曲星】商業電影看重票房,藝術電影看重價值。
【批判電視】請問胡教授,央視引進文化含量很高的精品節目,文化為什麼重要? 【胡智鋒】你這個題目太大了,不知道我能否準確回答,我只能説央視引進文化含量很多的精品節目是央視的地位和功能決定的。因為央視是國家電視臺,它引進的節目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某種國家行為或政府行為。因此,選擇這樣的節目引進對於國家的文化安全以及國家的政治形象、民族形象和文化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不是這樣,可能就會引起各種價值觀的混亂,這勢必導致民族國家文化傳統的被侵略,以及世界文化格局的不平衡。 【yq117】電視文化之所以重要,因為她和我們的經濟、政治、社會是緊密聯絡的一個整體。電視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的作用她將反作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就是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批判電視】文化思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進步的階梯,文明的象徵,一方面我們需要從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還要從多類文化的寶庫中汲取思想文化的營養,請兩位回答引進節目對於中國電視文化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胡智鋒】我反復説過,中國電視節目構成有三大系統:本土系統、對外系統和引進系統。這三個系統是相輔相成,相互推進的關係,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電視的文化景觀,這三個系統各具特色,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就引進節目而言,事實上這二十多年中國的本土節目系統之所以獲得長足的進步,應該看到其中有引進節目的功勞。如引進的名著改編電影,以及大量的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還有許多綜藝節目和少兒節目等,對本土節目的生産創作觀念和傳播觀念産生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因此,引進節目既是電視文化整體構成的一個不可獲缺的部分,同時在電視文化,特別是電視節目構成中引起節目對本土節目産生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從中國電視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向來看,引進節目的規模、品種和類型只能是日益豐富和多樣。這對於中國電視文化的建設是有積極意義的。
【一月樹影】請問胡教授和張主任,怎樣理解“文化帝國主義”。 【胡智鋒】“文化帝國主義”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實際上,首先是美國借助它強大的經濟文化優勢,在世界各國、各地區大規模的傾銷其文化産品,尤其是影視産品,並進而推銷其價值觀,這在客觀上極大的影響著許多民族國家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引起了各國各地區的普遍警覺,甚至排斥。在歐洲,比如法國,由政府提出抵禦美國文化産品大量侵入本國的一系列戰略與策略,這被視為對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對抗。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如法國一樣關注著和正在制定著相關的抵抗“文化帝國主義”侵略,保持民族傳統文化的戰略與策略。相信“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並不會輕意的毀滅那些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相反,隨著“文化帝國主義”的侵入,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保護本民族文化傳統的措施和行為也會得到加強。
【批判電視】請問胡教授,央視引進文化含量很高的精品節目,文化為什麼重要,請你談一談,好嗎? 【胡智鋒】你這個題目太大了,不知道我能否準確回答,我只能説央視引進文化含量很多的精品節目是央視的地位和功能決定的,因為央視是國家電視臺,它引進的節目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某種國家行為或政府行為。因此,選擇這樣的節目引進對於國家的文化安全以及國家的政治形象、民族形象和文化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不是這樣,可能就會引起各種價值觀的混亂,這勢必導致民族國家文化傳統的被侵略,以及世界文化格局的不平衡。
結束語
【主持人】兩位老師今天第一次做客我們的論壇,可以談談對我們論壇的意見嗎? 【胡智鋒】不是客氣話,這個論壇對我們像是一次考試,更是一次學習。它促使我們在短暫的時間裏調集自己已有的一些積累,快速反應,這種方式對我個人是比較新鮮的。儘管不可能圓滿的回答各位網友的精彩問題,但是,各位網友給我們的啟發確是我們進一步深思的很好的一個新起點。感謝論壇給我們提供這次機會,尤其是能夠跟各位網友在網上做不見面的交流,非常有趣。我想,如果有下一次,可能我們的交流會更有意思。 【張子揚】論壇改變了我對網絡的理解,第一次面對看不見卻極為豐富的一群思想者。我沒有想到,就引進節目的話題網友們有著許多高深的理解和個性的表達,有很多建議和思考很值得我和我的同事們借鑒。如此之多的網友們的參與,也讓我們在做節目的今後更感壓力之大,自然,也是動力之大。面對著有著如此新銳和高深見解的的提問,我只能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無論是實踐還是思考我願意把今天的在線當作一個新的起點,由衷的感謝! 【胡智鋒】已經有幾個小時了,也許各位網友早已被我們過於理性的表述搞得非常疲憊,不好意思。但是,今天的交流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發,尤其是網友們的許多問題,既生動,又深刻,令人難忘。非常感謝你們的參與!希望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借助央視國際進行溝通和交流!很晚了,祝各位晚安!下次再見!謝謝! 【張子揚】我還要繼續努力做各種各樣的準備,來等待下一次和網友們的交流,我會想念今天來到央視國際體驗“虛擬空間”和網友們的交流,我更知道我們彼此的思考和信任是真實的!再説一句謝謝! 【主持人】謝謝兩位老師,謝謝各位網友,我們下週三同一時間再見!
責編:邢立雙
|
共4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