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是否會擺脫大眾傳媒獨立發展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傳媒對於文化娛樂的創作方向或創作角度,還是有相當影響力的。請問兩位嘉賓,你們認為中國電影是否會擺脫大眾傳媒的影響,進行獨立發展呢?
[特邀嘉賓:張宏森]大眾傳媒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影響著電影創作,甚至有時候傳媒的話語霸權會對電影創作形成制約。我們希望傳媒的立場是健康的,富有前瞻性的,同時也希望傳媒提供優秀的姿態和智慧的角度,如果是這樣,傳媒對電影創作的影響,我們會認為是積極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傳媒的狀況並不盡如人意,有些形成霸權的話語,其實在立場和觀點上都存在著很大的硬傷,有很大的商榷空間。因此,雖然傳媒的話語以霸權的形式出現,但對於真正清醒的電影創作者來説,影響和制約也都是有限的。藝術創作取決於藝術創作者的品格和精神的硬度,電影更是如此,如果傳媒的影響是消極的、負面的,那麼優秀的、清醒的電影創作者會遠離這樣的媒體話語,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樣的創作者和作品其實已經很多。
[特邀嘉賓:胡智鋒]獨立和合作都是相對的,中國電影和大眾傳媒正如專家所説是一對歡喜冤家,想擺脫並不容易,因為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所謂“獨立”我理解應當是電影本體意識的自覺,也就是説應當更多地探求電影獨有的為一般傳媒所不具備的那種想象力、那種激情、那種傳奇和那種夢幻。只有擁有這樣一些品質,才有可能獲得獨立的發展,而即便如此,也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擺脫大眾傳媒的影響,因為大眾傳媒的無所不在地衝擊力和覆蓋不可能不影響人們的價值趨向和審美趣味,這難免對觀眾判斷和接受電影産生影響。
[知莊]張局長,怎麼在制度上來保持電影的獨立性和引導中國電影健康的利用大眾傳媒呢?
[特邀嘉賓:張宏森]首先,我認為電影管理制度的根本出發點就是尊重電影藝術創作規律,尊重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創作個性,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有了這樣一個前提,電影的獨立性——也就是它的個性風格和獨立形態,應該是能夠獲得保證。回顧中國百年電影歷史,獨立的、個性的電影作品不勝枚舉,它已經在證明制度和獨立性之間並不存在對立關係。當然,一些特殊歷史階段,我們也曾經走過彎路,比如文革,模式化、共性代替了多樣化、個性,但時代的進步畢竟會讓我們的電影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化,更加與時俱進,更加尊重藝術規律和藝術家。同時,獨立性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所謂的自由出品。2003年以來中國電影界實行産業化政策,允許多種投資主體進入電影業,壟斷的局面已經被打破,只要具備出品電影的資格,在相應的條件下都可以獲得自由出品的權利,所以,制度不僅僅和獨立性沒有對立關係,而且在支持和保護著電影的獨立性。
第二個問題關於電影和傳媒的關係,我認為兩者要形成健康的互動關係,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我們也許看到當前傳媒在報道中國電影的時候存在片面性,存在嚴重的商業化色彩,甚至存在品位不高的興趣和視點,但我認為這是暫時的,這也是市場經濟初期傳媒和電影出品方更多的表現出來的一種急切心理。從文化的根本意義上來説,電影和傳媒都需要健康發展,才能贏得觀眾和讀者,受眾的最終忠誠取決於對象的忠誠。因此,電影和傳媒的關係不應該用“利用”這樣的概念,而是互相的理解和互相的尊重。當然,引導很重要,但是過程也會相對漫長。
[知莊]因為電影和傳媒的整體受眾是有限的,因而中國電影和大眾傳媒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助,有的只是表面的親熱和內心的焦躁。怎麼看這種觀點呢?
[特邀嘉賓:胡智鋒]你的這個觀點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個人看來,電影和傳媒都屬於大眾傳媒系統,只不過是電影更偏重藝術,而大眾傳媒更偏重傳播,你所説的“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助”我理解可能是針對這兩個傳媒或藝術品種各自的利益訴求有很大的不同。電影有它自身的利益訴求,電視也有它自身的利益訴求,這兩個媒體或藝術品種,它的觀眾群既有重合也有差異。重合的部分,我想多會同樣支持電影與電視,而差異的部分則可能各有所求。此外,從這兩個傳媒或藝術樣式自身來看,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電影人有電影人的利益訴求,以電視為代表的傳媒人有他自身的利益訴求,這兩者也是有重合有差異,跟觀眾群的情況非常相似。你所説的可能是更多從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從這一角度來看的確是有貌合神離的問題,但我更想從研究者的角度考慮,我認為這兩者應當建立良性的互動或互助關係。
[知莊]電影是不可能有絕對意義上的獨立的,她需要電視,她需要報紙,她需要網絡,在當代她只有在大眾媒體的支持下才能生存,然後才有所謂的獨立,她是不能閉門造車的。但是現在的中國電影會不會有迷失自我的可能性呢?
[特邀嘉賓:張宏森]這個問題説起來特別複雜,你所説的非獨立性看起來是有道理的,因為你更多的是指電影在生存上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説電影還離不開觀眾呢,所以絕對獨立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強調的獨立性,可能更多的是指電影的品格,也就是電影的精神質地、美學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説,電影的獨立性不僅可能而且可貴。就是回到生存關繫上來説,傳媒或者觀眾當然都對電影構成影響,但是電影也在以它的個性影響傳媒、影響觀眾,這種個性就是我理解的獨立性。比如,《無極》馬上就要上映,電視、網絡、報紙都在報道,一切的報道還是源於《無極》的電影本身,而我認為《無極》恰恰是一部充滿個性的電影,這還是在説明《無極》的獨立性並沒有在紛紜的報道中喪失,只不過《無極》的個性正在逐漸變成公共話題。所以我想這樣總結,電影的獨立性我們還是應該承認,但是電影和傳媒的關係是互動的,兩者都存在,不可偏廢。
[節日慶典!]張局長,大眾媒體降低了電影的審美情趣,尤其在電影批評缺席的當下,知識階層更多的在看國外影片的DVD,中國的某些電影人在給國外的評委拍作品,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特邀嘉賓:張宏森]我承認這種現象,跟你一樣懷抱同樣的憂慮,所以我們不斷呼籲我們的大眾傳媒,尤其是我們的娛樂傳媒要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文化的品格,雖然是大眾的媒體,但是畢竟屬於知識分子操縱的話語,因此還是要保持知識分子的立場和情懷。當前的電影批評不能説完全缺席,但是功利性批評話語佔居上風,取巧、討好、獻媚,甚至惡俗的批評話語層出不窮,遮蔽了健康的批評的天空,缺少真正具備科學立場、藝術良知和充滿善意的真知灼見,甚至見不到對電影作品的文本分析,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但這些也都是天天在發生的。我希望知識階層在花費時間大量看國外DVD的時候,也拿出自己的精力、拿出自己的勇氣來從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批評,沒有良好的電影批評就難以形成良好的電影環境,我今天在這裡呼籲大家投身電影批評,在各種場合我們也要不斷呼籲、不斷強調,使我們的批評真正變的充滿意義、充滿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