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如何建立中國電影與大眾傳媒間的良性互動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11-24 20:38:31



大眾傳媒對中國電影是解讀還是誤讀?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丁亞平老師,您新寫了一本書《電影的蹤跡》,您認為在中國電影的蹤跡中,大眾傳媒留下了什麼樣的印痕?
  [特邀嘉賓:丁亞平]百年中國電影的歷史發展和大眾傳媒的關繫緊密,兩者之間存在著複雜的互動關係。在20年代,通俗報刊、通俗小説、通俗出版對電影的最初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當時最重要的明星公司就以前者作為創作資源,改編了像《玉梨魂》這樣的通俗作品,同時邀請包天笑等報人來做電影編劇,鴛鴦蝴蝶派成了電影活動的主力軍。30年代,出現了大量的電影報刊,包括聯華公司、明星公司等所出的電影刊物,以及當時的一些大報,像《晨報》、《大公報》都有電影專版,這些報刊加上當時大量的文學書籍、小説作品都和電影創作活動構成良性互動,這種情況在40年代以至於1949年以後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之中雖然也有誤讀、有其存在問題之處,但是他們兩者之間形成一種互動的氛圍,並構成歷史發展的一個背景因素,則是非常明顯的。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李道新老師,您多從中國電影史料去入手研究中國電影,中國電影的發展有幾個高潮和低谷,在這些發展脈絡中,大眾媒體是否也與它們一起經歷高潮和低谷,還是有其它的表現,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電影與大眾傳媒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還是互相排斥的?
  [特邀嘉賓:李道新]問得真專業。考慮的不太成熟,大眾傳媒與電影一起經歷過高潮和低谷,但也不是如此明確的如影相隨或者相輔相成,就我所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電影創作非常繁榮,經典傑作不斷涌現,但大眾傳媒並未像此前或此後那樣對電影有太多的關注,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大眾傳媒中的電影如此重要,但電影創作進入低谷。

  [嘉賓主持:索亞斌]李老師,當前存在的現象是:電影其實一直都是大眾傳媒熱衷的熱門話題,但是卻不能有效促進電影的票房,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特邀嘉賓:李道新]原因很複雜,主要的原因在於落後的電影體制與粗放的電影品質。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李道新老師,您曾經大膽預測未來中國電影是要消失的,因為膠片拍攝正在逐步在取消,那麼您是不是也認為我們今天談中國電影與大眾傳媒間的互動問題也是沒有價值的呢?
  [特邀嘉賓:李道新]但我覺得電影作為一種技術應該是會消失的,但是電影的精神不會消失,即便以後的“電影”不用去電影院看,也不是膠片拍攝,但我相信,一百多年電影給人類的美麗和魅力仍會成為其他傳播方式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和靈感源頭。
  [芒果檸檬水蜜桃]電影作為技術也是不會消失的,因為從技術上講,光學相機也可以被數碼相機取代啊,但是為什麼攝影愛好者還是喜歡呢?我不贊成您的觀點。
  [嘉賓主持:索亞斌]我插句話,很多不選擇數碼相機的人,是因為某些“技術指標”還無法取代光學相機,如果有一天技術進步了,數碼相機的接受程度肯定會不同於現在的。
  [漫遊世界]把數碼相機和光學相機的優勢技術指標整合到一起的時間不會太久吧。
  [散文家1]如果有一天電影消失了,一個感覺就隨著消失,我認為無論到什麼時候電影院裏的電影都不會消失,你看到現在還有人喜歡30年代的老唱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特邀嘉賓:李道新]我也希望電影院永遠存在,但今後的電影院觀影應該會成為一種儀式。
  [絕代大俠任魚宇]李教授,我看電影百年頒獎晚會上,好多電影人似乎對中國電影有著非常希冀的憧憬,你感覺到這種憧憬了嗎?憧憬的是什麼?會有柳岸花明嗎?拐點在哪?似乎一些導演和藝人已經做了探路的工作,是在打“中國文化”這個品牌吧?
  [特邀嘉賓:李道新]觀察得很仔細,理解的也很有道理,一百年希冀的憧憬是必然的,中國文化確實是中國電影走向新百年的重要元素。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大眾傳媒對中國電影有時也會存在誤讀,比如某些影片是對人性的一個展現,但是大眾傳媒會對它的歷史背景進行放大解讀,這就會錯誤地傳達了電影的價值觀和錯誤地引導了大眾的審美取向,李道新老師,您對此怎麼看?
  [中國吉祥0]張藝謀以前的影片是在表現中國的貧窮嗎?
  [特邀嘉賓:李道新]誤讀是普遍存在的,從根本上來説,任何理解都是誤讀,最重要的是,大眾傳媒的解讀及其價值觀是否能與電影的價值觀達成和解,並在很大程度上與大眾的審美取向一致。


責編:青葉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