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教育改革VS教育節目創新 |
發佈時間:
2005-9-15 12:18:48 |
|
教育節目應當引導關注教育問題
[小靈通2004]馬老師認為媒體對“個案”的關注會對公眾進行錯誤引導,把“個別”當成“普遍”,您認為應當客觀地反映當前的教育現狀,非常贊同您的看法。您認為教育節目的具體做法應當如何呢?就是找那些平凡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來反映問題,而不是新聞人物來反映問題,還是其他呢? [特邀嘉賓:馬健生]在我個人看來,教育節目要能夠真正的引導人們關注真實的教育問題的話,可能需要按照科學調查的一些策略方法來進行,這樣製作出來的節目比較能夠反映現實,也有助於真實的教育問題的解決。我的意思是説,教育節目一方面要利用傳媒的特性和優勢,另一方面如果能夠結合科學的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那麼不但有新聞上的價值,而且能夠真正的干預到中國的教育現實,而且是積極的有效的干預。
[雙料候風散]石老師説:“部分教育節目製作人的教育素養不高。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呼籲教育媒體人也來學一點教育學,掌握一點現代教育的理念,提高教育作品的質量,”那讓老師來做電視怎麼樣? [特邀嘉賓:石中英]學術有專攻,職業有分殊。我願意呆在學校裏讀書、寫書、教書。如果是十年前可能我對教育節目製作還有點興趣,但是今天已經沒有了,用管理學的理論説,這也叫“路徑依賴”吧。已經習慣了大學的生活就不再想去過另外一種生活了。但我願意和教育節目製作人成為好朋友。
[漫遊世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構築社會化大教育平臺,教育節目應當説是有深刻的影響力,對於人的一生來説,學校教育必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對於社會來説,學校教育也只能是教育的園中園吧,我想教育節目的改革創新是不是應當圍繞終身教育和社會化大教育尋求發展? [特邀嘉賓:石中英]是。從1968年美國一位學者提出學習化社會的概念以來,學習化社會在世界許多地方已經從理念轉變為制度和實踐。當前,我們國家也提出要構建學習型社會,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電視媒體責任重大。教育節目的製作也應當圍繞著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和構建學習化社會來進行。但具體應該怎麼做,我不是媒體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請你原諒。
[楊過110]馬老師,對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你怎麼看? [特邀嘉賓:馬健生]對於當前的中國教育來説,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結起來可能主要是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事實上,一個良好的教育系統是基於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這支隊伍高昂的工作積極性,沒有這樣的隊伍和工作積極性,任何課程、任何教育理念、任何新模式都只能是空談。而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都是與教師的待遇密切聯絡在一起的,較低的待遇只能吸引到素質較低的教師,即使有好的教師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樣的一種狀況的改變顯然是依賴於教育投入,而這個問題一直為全社會所關注,並且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相信會逐步得到解決的。
[楊過110]馬教授,現在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比較突出,這個怎麼辦?媒體在這裡又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楊過110]應該大有作為吧。 [特邀嘉賓:馬健生]在發達如美國這樣的國家,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仍然存在。而在經濟發展高度不平衡的我國,這樣的問題就更為突出了,那麼事實上不平衡的發展涉及到人們的教育權利問題,因此,要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就必須喚醒人們的教育權利意識。顯然,在這方面媒體的作用是其它的途徑所難以替代的。 [雙料候風散]經濟發展不平衡就能説教育一定不平衡嗎?老師説的有點片面吧,要不深説一下 。 [楊過110]你去貴州看一下就知道了。
責編:青葉、王云云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