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教育改革VS教育節目創新
發佈時間: 2005-9-15 12:18:48



如何吸收國外優秀的教育經驗


 

  [楊過110]請問馬教授,如何吸收外國優秀教育經驗?中國教育現狀在多大程度上和外國優秀教育互補?主要的缺陷在哪?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在吸收他國優秀經驗的時候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楊過,你的問題越來越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特色了。呵呵
  [楊過110]謝謝誇獎!繼續努力。
  [特邀嘉賓:馬健生]中國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不説受到了其它國家教育經驗的啟發,以及西方教育理論的啟發。事實上,整個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基本上都是舶來品,我們是向日本、美國等國家學習和借鑒而建立的,儘管在我國現行的的教育實踐中也具有廣泛的前蘇聯教育的影響,但是這些國家的經驗、他們的教育制度都屬於現代教育的範疇,因此我們向他們的借鑒正是我國的教育有古代向現代轉型的一個捷徑。因此,我國的教育制度就目前的狀況而言,與世界其它國家同屬於現代教育的範疇,他們有一些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不是根本性的,它是現代教育本身的自我完善。所以當我們説要實施新的教育改革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看到我們現行教育不是我們通常所稱謂的傳統教育,他們屬於現代教育。
  在過去我們通過借鑒,甚至模倣移植,從而建構起了我國的現代教育制度,那麼今天我們向西方發達國家汲取他們的教育經驗仍然是有價值的,但是這種學習的背景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我們同處於現代教育,我們不再是由古代向現代的轉變,而是現代本身的自我完善。因此,在這樣一個完善過程中,我們的借鑒就要注意避免一些隨意的拼湊,這正如一位著名的比較教育專家所提醒的那樣:“我們不能像一個小孩,到了別人家的花園,看到張三家的花好看,我們悄悄的掐上一朵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到了李四家,看到他們家的草很奇特,我們又偷偷的摘了一根再放進自己的口袋;而到了王五家,我們看到他們家有一顆樹,非常的雄壯,所以我們又折了一根樹枝帶回了家,然後我們把這些黏在一起插到自己家的花園裏,那麼顯然很難得到我們所期望的東西的”,這是我們當今在移植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加以避免的。
  事實上,中國的現代教育儘管歷史不長,但是在重視教育的這種文化背景中,我們也有了自己值得其他人學習的經驗,這一點西方的很多學者都是承認的,比如説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像美國、英國等等,他們80年代以來的改革非常重視和強調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而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經驗往往被他們所稱道。當然,發達國家由於他們文化的特殊性,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比如説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小班教學,從而保證了學生有自主活動的空間,有自由交流的機會,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學習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正遇到了這樣的一個機遇,因為由於人口出生的下降,我們原來的初等教育的規模可能面臨著生源不足的問題。因此,如果我們調整班級規模,縮小到30—35人左右,那麼在西方小規模的班級中,所實施的許多教育措施也許在我們的課堂上也可以應用,否則我們就無法向別人學習適合小班教育中的新理念。

  [小靈通2004]我們究竟是要知識教育還是能力教育?我們的一些青少年競技節目都是對一些偏僻知識的問答,而不是智力能力的考量,這體現了什麼問題?
  [特邀嘉賓:石中英]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你所説的問題,這體現出部分教育節目製作人的教育素養不高。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呼籲教育媒體人也來學一點教育學,掌握一點現代教育的理念,提高教育作品的質量。現在一些針對青少年的節目,以獎品為誘餌,以知識考核為重點,有點乏味。希望今後的教育節目製作能夠充分地體現媒體的特點,發揮媒體的優勢。不要搞成了變相的課堂教學。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美國很多學者現在認為美國的中小學教育是應當向中國學習的,兩位嘉賓認為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是否成功呢?
  [中國吉祥0]我覺得有欠缺!也應該向美國學習,學他們的優點!我們的中小學應試弊端突出!
  [楊過110]你是受害者吧?
  [特邀嘉賓:馬健生]在當前的美國從1958年發佈《國防教育法》開始,一直到裏根、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歷屆美國政府都非常關注美國的教育問題,而教育問題概括起來不外乎平等和質量。在美國教育質量問題主要反映在高中的畢業生寫不了求職信,讀不懂操作説明書,因此引起了整個美國社會各界對於教育的嚴厲批評,許多的基金會以及其它非政府組織,包括美國政府都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教育調查,儘管結論有許多分歧,但是對於美國教育質量的低劣,意見比較一致。所以,8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改革主要的主題就是如何提升美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在這方面他們曾經嘗試過課程改革,嘗試過將市場機制引進公共教育領域的措施,直到最後他們終於認識到教育質量的問題在於教師的質量。因此,美國為了提升教育質量呼籲各州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工資,以便把最優秀的人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這樣才能為美國人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此外,很多美國專家也意識到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方面是高效率的,是值得美國借鑒的,比如説自克林頓以來建立的對四、八、十二年級進行的全國考試,利用這種考試的信息來評定學校的辦學水平,老師的教學能力,就有很大的中國的影子。因此,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中國的學校系統對於其它國家應該説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的,當然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有很多的代價,很多兒童減少了遊戲的時間,減少了童年快樂的感受,然而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也許這是這一代人的宿命。

  [楊過110]我倒覺得,咱老百姓的孩子上學不容易,可是要混出一個樣子來就更不容易,一個調查顯示大部分父母是白領的孩子都得優秀評語,而老農的孩子也得優秀評語單總覺得這評語中要麼孩子少點機靈,要麼少點別的什麼的。石頭教授對不對?
  [特邀嘉賓:石中英]確實,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的孩子上學不容易,他們不僅缺乏良好的學習條件和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還要克服有社會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心理自卑。但是,也不是説,農民的孩子沒有自己發展的優勢。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擁有社會上層的孩子所沒有的一些美德,比如勤奮、節儉、友善、堅強、腳踏實地、自然的心態等等。我自己也是農民的孩子,現在回想起自己的發展經歷,覺得這些在鄉村社會所獲得的美德,對於我的一生影響極大。當然,機靈、才華是少了點兒,可是厚道和人緣還是不錯的。還是那句話:“環境對人的影響是複雜的。”千萬不要犯環境決定論的錯誤。


責編:青葉、王云云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