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4日19:00,教師節剛過,我們特別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教師》雜誌社社長石中英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馬健生教授,請他們談談教育改革VS教育節目創新的問題。
在談到媒體的作用時,馬健生教授説:對於媒體本身,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個外行,但是教育節目想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這和我們學校的教學工作的願望是一致的,而我們的對象都是青少年兒童,那麼可能就必須認真的掌握兒童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在形式上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徵,離開這些教育節目就很難有生命力。至於,媒體的方式和內容,我覺得不同的策劃人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對兒童的理解、對兒童的尊重可能是最重要的。
石中英教授認為:教育要創新,教育節目也要創新,這主要是指教育節目在主題、形式、內容、功能等方面要反映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在主題方面,要追蹤教育改革的一些前沿問題,要及時地捕捉社會公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反映一些基本教育問題的新形勢。在形式方面,要借助於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增加節目和受眾之間的互動,深化不同觀點之間的討論,呈現不同社會群體的意見分歧,營造一種理性、自由、平等、民主的話語空間。在內容方面,既要反映一些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經驗,也要注意探索那些被人們所忽視的教育基本問題。在功能方面,是不是可以把宣傳報道、批評討論、教育引導結合起來,杜絕炒作,謹防以偏蓋全,錯誤地引導社會輿論。
開場白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9月10日教師節剛剛過去,熒屏上前兩天也掀起了敬師熱潮,為全國1200萬人民教師獻上了真誠而熱烈的祝福。通過這些節目各位網友是否感受到了教師的偉大?教育事業的崇高?而我們的電視媒體僅僅為教師送上祝福就可以成就百年教育大計嗎?在喧囂和動情的節目背後,我們是不是也應當思考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節目如何創新?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培養教師的搖籃——北京師範大學的兩位教授前來參與我們的節目。他們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教師》雜誌社社長石中英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馬健生教授。
[特邀嘉賓:馬健生]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教師馬健生,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和大家一起聊天。
[特邀嘉賓:石中英]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石中英,我的專業領域是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哲學。很高興有時間和大家就教育節目和教育改革的若干話題進行討論。歡迎大家踴躍提問。